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2-01-25 16:10:03 教案

有關美術教案范文9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美術教案范文9篇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墨、水、吸管等材料進行水印畫創(chuàng)作。

  2.感受畫紙吸附墨汁產生圖案的愉悅心情,能根據圖案進行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裝有水的臉盆,一根吸管(用剪刀剪出斜頭),一張鉛畫紙,一張泥工板。

  2.每人一小碗墨汁。

  活動過程:

  1.出示范畫,讓幼兒對畫面進行想象。

  看,這是一幅奇妙的畫,它是我們的`好朋友“水寶寶”變出來的。我們來看看這幅畫象什么?[出示圖畫]你們在圖畫里發(fā)現了什么?誰來告訴大家?

  2.教師示范作畫過程。

  你們想知道“水寶寶”是怎么變魔術的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打開投影儀]每個小朋友的盆里都有“水寶寶”,我們用吸管在盆里輕輕攪一下,然后用吸管的斜頭舀一點墨汁,把它滴到盆子里,看到了什么?接著,我們拿起紙把它睡在水里,看!慢慢地奇妙的圖畫出來了!把它輕輕地拿出平鋪在你的泥工板上,看看這一幅奇妙的畫象什么?還象什么?[把圖畫轉一個方向]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奇妙的畫真神奇,你們想和“水寶寶”一起來玩變魔術的游戲嗎?那我們也象剛才一樣,自己動手試一試吧!看你們和“水寶寶”變出了什么奇妙的畫。

  4.欣賞作品。

  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奇妙的畫”它象什么?還有這么多小朋友想來介紹啊,那請你們介紹給客人老師聽吧!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優(yōu)美的、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活潑、親切的音樂情緒。

  2.感受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種子出圖發(fā)芽的喜悅,樂意用身體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春雨沙沙》音樂cd,《春雨、雷雨的聲音》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播放《春雨、雷雨的聲音》教師教學資源,請幼兒傾聽、比較,找出兩種聲音的不同。

  提問:春雨、雷雨的聲音有什么不同?誰能學兩種不同的雨聲?

  2.請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春雨沙沙》,感受歌曲的特點,理解歌詞的內容。

  (1)欣賞第一遍,提問: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受?歌詞里唱了什么?

  (2)欣賞第二遍,提問:“沙沙沙”是什么聲音?春雨的聲音為什么不是“嘩嘩嘩”或者其他聲音?(春雨小,像毛毛雨,聲音就輕)

  種子在說什么?說話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為什么說“春雨真甜”?

  小結:這是一首優(yōu)美、輕柔的歌曲。聽著歌曲,好像看到春雨在細細地下,滋潤了整個大地;泥土里的種子悄悄地鉆了出來,伸展、長大,感謝春雨對他的滋潤。

  3.播放歌曲,請幼兒嘗試跟唱。

  提問:你喜歡哪一句?能唱給大家聽一聽嗎?你覺得哪個地方比較難唱?誰能幫他唱好這一句?誰能完整地給大家唱一唱?

  4.鼓勵幼兒自編動作,表現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種子出土發(fā)芽的喜悅。

  (1)提問:想想看,唱這首歌的時候你會配上那些動作?為什么?把你的動作向大家展示出來,大家一起跟著學一學。

  (2)鼓勵幼兒跟隨歌曲錄音邊唱邊進行表演,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延伸:

  將《春雨沙沙》歌曲投放在表演區(qū),供幼兒繼續(xù)學唱歌曲進行表演。

美術教案 篇3

  E――制作我的圖畫書

  一、活動準備:宣紙、墨汁一瓶、煙臺每人一個、毛筆每人一支、漿糊、墨條每人1根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寶寶做自我介紹,并嘗試才藝展示

  2、教師出示文房四寶,提問寶寶他們都叫什么名字?

  3、教師提問寶寶見過古代的書本嗎??都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4、教師出示宣紙,告訴寶寶古代的書都是寫在這種紙上的。

  5、教師統(tǒng)發(fā)宣紙,讓寶寶感知宣紙的透明性,柔軟度

  6、教師出示墨條,示范在硯臺上磨墨

  7、教師統(tǒng)發(fā)墨條和硯臺,讓寶寶自己磨墨

  8、教師出示毛筆,在宣紙上表現安三墨法

  9、教師統(tǒng)發(fā)材料,讓寶寶自己在紙上操作

  10、教師統(tǒng)發(fā)材料,讓寶寶多次操作

  11、教師把畫好的宣紙放在一邊晾干,并輔助寶寶完成

  12、教師出示漿糊,讓寶寶感知漿糊的`粘稠型

  13、教師示范將畫好的宣紙用漿糊把左側面粘在一起

  14、教師統(tǒng)發(fā)材料,讓寶寶自己操作

  15、教師出示毛筆,在封面畫上漂亮的圖案,并署名

  16、教師輔助寶寶署名日期

  17、教師引導寶寶自己講解作品

  18、留念

  三、活動總結:

  本節(jié)課讓寶寶復習對文芳四寶的認識,對印象最深刻的長影用水墨畫來繪畫出屬于自己的圖畫書

  最后我們給自己的圖畫書取名,用言語來表達自己圖畫書的故事

  E――2會動的小木偶

  一、活動準備:彩紙,見多,小木偶一個,打口器一個,按扣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寶寶做自我介紹才藝表演

  2、教師出示小木偶,讓寶寶觀察小木偶的特點,教師播放小木偶的音樂,讓寶寶模仿小木偶來行走。

  3、教師出示彩紙,讓寶寶觀察彩紙的顏色和形狀

  4、教師提問寶寶頭是什么形狀

  5、教師出示彩紙和剪刀,把彩紙剪成圓形

  6、教師統(tǒng)發(fā)彩紙和剪刀讓寶寶自己操作

  7、教師讓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8、教師出示彩紙和剪刀,示范把彩紙剪成圓邊的長方形,提問寶寶像不像寶寶的身體?

  9、教師統(tǒng)發(fā)彩紙和剪刀,讓寶寶自己剪身體

  10、教師提問寶寶胳膊和腿是什么形狀?

  11、教師示范用彩紙剪成橢圓形,來做胳膊和腿

  12、教師統(tǒng)發(fā)彩紙和剪刀讓寶寶自己來操作

  13、教師把彩紙擺起來,像寶寶的形狀,讓寶寶觀察還缺什么?

  14、教師出示彩筆,在臉蛋上畫上五官和頭發(fā)

  15、教師統(tǒng)發(fā)彩筆,讓寶寶自己操作

  16、教師出示小木偶,讓寶寶比較小木偶和我們用彩紙剪成小人偶有什么區(qū)別?

  17、教師出示打孔器,在彩紙人偶的頸部背部大腿處膝蓋處分別打孔

  18、教師出示按扣,示范把按扣固定在頸部背部大腿處膝蓋處,并示范讓彩紙小人偶動起來

  19、教師統(tǒng)發(fā)按扣,讓寶寶自己完成。

  三、活動總結:

  本節(jié)課通過讓寶寶觀察小人偶,學習小人偶行走,了解小木偶的特點,閉關根據這一特點自己制作會動的小木偶,增添寶寶日常生活的制作樂趣,培養(yǎng)寶寶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花鳥畫的有關知識。

  2、感悟中國畫筆墨間的意韻。

  3、發(fā)現藝術作品的美,進行藝術評述。

  4、進行課堂過程評價。

  【教學重點】

  1、中國花鳥畫的筆墨意蘊與藝術表達。

  2、心中情感的體現與評述表達的藝術。

  3、課堂過程評價與表達。

  【教學難點】

  1、感悟情感世界,體驗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本質特征。

  2、評述與表達。

  【教學運用】

  1、欣賞:邊賞邊評。

  2、評述:邊評邊賞。

  3、感悟:靜——動——靜——動——靜——動

  【教學準備】(師)電腦、電 腦課件、投 影儀、大 屏幕、電 教棒、教科書;

 。ㄉ┱n本、美術作業(yè)紙、草 稿紙、鉛 筆、鋼 筆(或圓珠筆)

  【教學過程】

  一、導 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我們一起欣賞了外國的肖像畫作品?吹搅吮憩F逼真、生動的人物形象,并被外國肖像畫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打動。外國美術作品除了肖像還有花卉、靜物等。(課件2—外國作品)

 。▎枺┬蕾p完外國美術作品后,我們有沒有強烈的愿望想看看中國的繪畫作品呢?(課件7—課題)

  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曲子表現了些什么?播放:音樂《百鳥朝鳳》

  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拿起手中的筆把剛才音樂中所聽到的動物畫下來吧。(用自己的測驗紙畫)

  展示學生作業(yè)(贊揚為主)

 。o)學生自學P.34上的內容。(課件8—書中作品)

  要 求:①了解本節(jié)表現了什么內容?

 、谀阕钕矚g哪一幅,為什么?(4分鐘)

  (問)哪位同學能告訴我從剛才的這段音樂中聽到了些什么呢?

  你本節(jié)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呢?(生答)

 。▎枺 哪位同學能說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畫,說 說為什么? (生答)

  (動)同學們,現在分小組(4人)討論一下,說說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繪畫有哪些特點。(40-50秒)(課件7—特點)

  二、賞 析

  同學們: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中西方為什么有這種差異嗎?想不想知道?

  由于有著與西方不同的自然觀念和從獨特的筆墨工具中延伸出來的繪畫方法,中國古代繪畫長期以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東方藝術體系。(課件14—文房四寶)

  ★花鳥畫和山水畫作為中國畫中二枝奇葩,都是表現自然景物的繪畫。然而花鳥畫和山水畫都是表現自然景物的繪畫,很講究觀察自然,要求“搜盡奇峰打草稿” 容天地萬物于心中。但更重要的是在“外師造化”(大自然)的基礎上,還要“中得心源”(解釋)。本節(jié)通過一花、一鳥、一樹、一石、一山、一水的描繪,表達出情感的起伏和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營造出一種令人向往的意境。(課件17—藝術特點)

  ★意境,既有對客觀自然的表現,又有主觀世界的表達,體察宇宙的深遠,從而提升了人格的修養(yǎng)(人文畫),達到情與景的水乳 交融。

  ★現在,請同學們伴著《百鳥朝鳳》的音樂聲,再欣賞一下中國古代花鳥畫,并用一段話來表述你對花鳥畫的理解與感悟。

  ★小結:你們能體會到畫家當時作畫時的情感投入嗎? (課件26—評論)

  ★真正具有獨立意義的花鳥畫,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出現,五代才以綽約的豐姿,令人刮目相看。

 。▽W生)五代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共有昆蟲、雀鳥、龜等24只,現我們所見的.只是其中的幾個局部。畫家準確地抓住動物的特征和神態(tài),用細勁的線條畫出輪廓,然后賦以色彩。烏龜取俯視角度,前后透視精確;最小的昆蟲小如豆粒,但須翅畢現,十分精細生動。從畫中能看到畫家那熱愛自然、潛心觀察和鉆研畫技的態(tài)度。

  (德育)生活是最好的老師,不熱愛生活,不熱愛大自然,“外師造化”,就不可能描繪出如此生動的形象。只有對生活熱愛,才能觀察仔細,表現的作品才能生動感人。我們應積極投身生活,愛我們的生活吧,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o)根據剛才欣賞的花鳥畫的有關內容,每位同學自選一幅寫一篇30—40字的小評論。你們可自由發(fā)表感受,寫在自己的測驗紙上。(3分鐘)

  怎樣評價一件作品呢?有沒有難度?

  好,讓我們先來看看別人是如何評述的。(課件40—評論)

  ★中國畫的花鳥畫,不僅指畫花鳥,而且包括所有的以動物、植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作品。傳統(tǒng)中又可以分為花卉、翎(líng)毛、蔬果、草蟲、畜(chù)獸、魚龍等門類。

  下面請欣賞元代柯九思的《晚香高潔圖》這幅作品,回答下列問題:

 、俦憩F的對象是什么?

 、谧⒁庥^察蘭葉、梅花、竹節(jié)和葉、菊瓣的筆墨意味?

 、郛嬅娴慕M成有什么特色?

 。▌樱⿲W生分小組討論(40秒)

 。o)請同學把(21-22頁)作業(yè)紙拿出來,在左邊寫一篇80字左右的評論文。右邊用線描的方法,自己任意選擇《晚香高潔圖》中的一個局部臨摹。感受一下畫家在表現作品時的筆墨意趣。(課件—紙)(10分)

 、僬埬奈粚W生代表站起來談談你的感受。

 、谡故疽幌聦W生的評論作業(yè)。

  、評 述:

  (動)學生討論剛才的作業(yè),表達各自的感受。

  請同學們用簡單的幾句話將你們的創(chuàng)作時的感受寫在《美術課箋》紙的背面,并同時填寫對課堂的意見和建議。

  四、師生共同總結:

  前面我們一同欣賞了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和柯九思的《晚香高潔圖》,最后這一幅是宋代林椿的《果熟來禽圖》,這是一幅植物和禽鳥組合的花鳥畫作品。抒發(fā)出畫家熱愛自然的感情。最后讓我們在嗩吶曲《百鳥朝鳳》美妙動聽的樂曲聲中,再次分組討論林椿的《果熟來禽圖》這一作品,看你是否會有所觸動? 課后回家尋找有關花鳥畫的美術作品,結合語文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評論文。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四季中的冬季有哪些季節(jié)特征。

  2.培養(yǎng)孩子們的握筆能力。

  3.提高孩子們力量調節(jié)的能力。

  活動準備 保鮮膜, 報紙, 粗鹽, 食用鹽, 膠水

  活動內容

  [導入]

  1.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冬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個季節(jié)。

  - 它是秋天的`下一個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里會下雪,它是什么季節(jié)呢?

  [展開]

  1、 談談關于冬天你有什么經歷。

  - 說到冬天的話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大家在冬天里干了什么?

  2、談談冬天。

  ① 討論一下冬天有什么特征。.

 、 冬天里能看到什么?

  ③ 冬天里能玩些什么,有哪些游戲?

 、 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

  3、用報紙和保鮮膜做雪人。

 、 把報紙團成一團。

 、 把團圓的報紙用保鮮膜套上。

 、 用同樣的方法再做一個。

 、 把兩個圓球粘在一起,做出雪人的形狀并粘上眼睛和臉。

  4、觀察活動紙。

  - 這上面畫了什么?

  - 漆黑的夜晚下雪的話會變得怎么樣呢?

  - 用什么材料表現雪好呢?

  5、用活動紙準備的各種材料表現出下雪的村莊。

  ① 在圖畫上面圖上膠水。

 、 在天空里撒上粗鹽和食用鹽表現出下雪的樣子。

  ③ 在屋頂和樹上也撒上鹽。

  [總結]

 、僮尯⒆觽儼炎约旱淖髌方榻B給朋友們

  ②總結活動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三原色,三間色的基本概念。

  2、進行用三原色調配的三間色的練習。

  3、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

  三、教學難點:

  如何調配出漂亮的色彩,并進行應用。

  四、課前準備:

  教師:著三原色的圓紙片(每色各兩張),涂上三間色的圓紙片(每色各一張),液體三原色,玻璃杯三個。

  學生:常規(guī)水彩畫用具,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1、引入談話,揭示課題:

  學生在以往的作畫過程中,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將一種顏色涂到另一種顏色上,顏色會起變化,教師可提出這一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

  2、講解實驗:

  (1)在五顏六色的色彩中,有三種顏色是最基本的,它們不能用調出來,卻能調出其他許多的顏色,這三種顏色是“紅、黃、藍”,合稱三原色。

 。ㄒ来螌ⅰ凹t黃藍”紙片貼于黑板,請學生找出相應的顏料)

 。2)將其中的兩種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種顏色了。教師用液體三原色在玻璃杯中調配,并用圓色片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關系式。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所調出的`橙、綠、紫三種顏色,合稱“三間色”。

  3、學生作業(yè):

 。1)用“油畫棒”畫出“吹泡泡”的樣子。要求人畫小些,泡泡相應地夸張畫大,并要求有泡泡兩兩相交?蓞⒄諘系姆秷D。

 。2)用顏色對“泡泡”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處,如是相交的兩個泡泡,這們的顏色要有區(qū)別;再在相交處涂上相應的三間色。色彩要“均勻、鮮艷”(三間色要三原色調配)。

  4、作業(yè)評講:

  對學生的作業(yè)博覽進行討論分析,教師歸納小結。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材P14--15頁內容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體驗材質的特性,感受材質的美感,培養(yǎng)關注材料的意識。2、能初步理解材料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要素之一,對與表達主題、表達情感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對材質特性的認識。

  教學難點:材質與表現主題的關系。

  教學方法:討論法、觀察法。

  教 具:裝飾畫作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你所見過的裝飾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二、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各種材料有它自身的美感,如玻璃的透明之美、麻質品的粗獷之美,木材的質樸之美......在你運用這些材料,精心制作一幅裝飾畫懸掛在家里時,你將會是何等滿足,何等愜意!

  三、講授新課

  1、觀看教材14頁圖片,對三種以上不同材料進行比較、分析,了解不同材質的特性,并分析其適合表現什么內容或現象。

  A、可以自己動手通過觸摸、撕扯、敲擊、搓揉等手段。

  B、討論不同材料各有什么特性,如軟與硬、輕與重、粗與細、韌與堅、粗糙與光滑等等。

  C、這些材料各適合表現什么內容或形象。

  學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2、針對學生的發(fā)言,教師適當歸納,并展示自己制作的裝飾畫,引導學生欣賞,看看作品是怎樣利用材質之美表現主題與情感的。

  3、教師演示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

  四、課堂小結。

  不同的材料可以表現不同的主題和情感。

  五、布置作業(yè)

  將一幅繪畫作品改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裝飾畫。

美術教案 篇8

  執(zhí)教日期:

  教學目標:

  1、了解春季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知道表現春天的常用色彩。

  2、記憶色彩,利用各種方法表現春天的色彩。

  教學重點:

  觀察和記憶色彩,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

  涂色的方法以及整體的色彩傾向。

  教學準備:

  教師:油畫棒、水粉顏料等

  學生:油畫棒、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wěn)定紀律、檢查用具

  導入:

  1、欣賞圖片,提問:

  這里表現的是什么季節(jié)?用了哪些色彩?

  2、小組討論: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么變化?

  欣賞探究:

  欣賞分析:課本里的.學生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完成的?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表現春天?

  教師示范自由的表現春天的方法。

  活動體驗:

  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堂指導。

  小結評價:

  作業(yè)展示和評價。

  指導學生收拾東西和保存作業(yè)。

美術教案 篇9

  一、教材

  1、 本課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靜物素描中最基礎的知識,包括了靜物組合的構圖練

  習、物體塑造和畫面整體感覺,是靜物素描中不可缺少的課程。

  2、教學目標:

  理解掌握物體內部結構,提高抓形能力

  3、教學重點:

  理解物體內部結構

  4、教學難點:

  如何去表現物體的內部結構

  二、教法

  示范、啟發(fā)、引導、討論、欣賞、體驗

  三、學法

  學生欣賞、討論、實踐體驗

  四: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范畫、繪畫工具

  五、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檢查寫生的作畫工具的準備情況

  2、 復習舊知識

  什么是結構?怎樣去找物體的結構(師生一起回憶舊知識)

  3、講授新知識:

  在畫前,首先要觀察分析形體的結構特征

  內容有:

 、、形體特點(物體是方的?圓的?規(guī)則的?不規(guī)則的?)

 、、高寬比例(單個物體高寬的比例、一組靜物中各個靜物之間的比例)

 、、空間位置的比較(前后左右)

 、堋⑻搶嵄容^(前實后虛、主實次虛)

 、、形體的銜接關系、物體邊緣線位置以及結構錢的`隱現等等。

  作畫步驟:(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

  步驟一:從長線分割畫面空間,確定大體構圖,運用描繪單個物體的基本形的方法,畫出所有物體的基本形態(tài)。

  步驟二:從主體物開始,運用線條造型方法,畫各物體的形、結構。用線要注意輕重、濃淡、寬窄的變化,主次關系。把物體各部位的透視開關畫準確。

  步驟三:畫出明暗交接線的位置,把背光部位和投影稍加渲染。

  步驟四:認真檢查,整理畫面的各種關系使之準確、協(xié)調,調整完善畫面。

  學生練習,老師指導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17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0

【推薦】美術教案10-12

帽子美術教案03-09

大班美術教案05-26

紋樣美術教案08-18

美術活動教案11-03

《大樹》美術教案12-11

《紙杯》美術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