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音樂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樹是兒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課以此為題材,對兒童進行初步的立體造型練習。根據(jù)小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大樹媽媽”的生動情境導入新課,并以此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利用多媒體教學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調(diào),并理解歌詞內(nèi)容。
2、能初步創(chuàng)編樹的造型并隨樂曲節(jié)奏表演。
3、結(jié)伴表演大樹和小鳥,表現(xiàn)角色間相親相愛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光盤
2、幼兒已學會了鳥飛的律動。
活動過程:
一、教師演示多媒體
以講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小鳥和大樹媽媽相親相愛,小鳥把家安在了大樹上,大樹媽媽隨著風輕輕搖動樹枝,沙沙的聲音好像在為鳥寶寶唱搖籃曲。下雨了,大樹媽媽那長著葉子的手臂就像撐起的一把傘,為鳥寶寶擋住風雨。
二、教師手拿大型樹葉扮演大樹媽媽,進行表演唱兩遍,幼兒邊聽邊搖晃身體做風吹大樹狀。
(用多媒體光盤放音樂)
三、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樹造型。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模仿其中較好的造型動作,邊哼音樂邊隨樂曲做動作。
四、分角色表演。
教師扮大樹媽媽,幼兒扮小鳥,小鳥圍在大樹媽媽身邊做鳥飛,睡覺,刮風下雨及依偎大樹媽媽的動作。
五、結(jié)伴表演。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基于幼兒年齡、幼兒知識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運用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氛圍,利用多媒體讓幼兒表達已知,在設置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層層遞進,在集體活動中教師不僅運用師生互動發(fā)展幼兒,還運用生生互動,促使幼兒互相傳遞信息,互相感染情緒,在游戲中獲得成功。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喜歡在娃娃家里給娃娃洗澡,陪娃娃睡覺,他們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我設想把這些生活經(jīng)驗遷移到該活動里,給孩子一個既來源于生活又有別于生活的新體驗,“洗白白”(小班)教學實錄與點評。
廣東童謠多數(shù)是以誦唱的形式流傳的,旋律和曲調(diào)相對比較平衡、單一,內(nèi)容淺顯易懂。我們選了《洗白白》《月光光》兩首曲子來欣賞,讓幼兒在熟悉的情景中愉快地游戲、學習。
目標:
1.初步感受瑯瑯上口、優(yōu)美動聽的廣東童謠,能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
2.萌發(fā)對廣東童謠的興趣。
準備:
音樂CD,沐浴球,娃娃偶,搖籃,多媒體演示課件(慢慢升起的月亮)。
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配班教師和全體幼兒圍坐成半圓,配班教師坐在第一個位子。執(zhí)教教師和幼兒處于面對面的位置。
。ㄅ浒嘟處熥诘谝粋位子是為了使幼兒在后面的游戲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怎樣結(jié)伴互助洗澡。此外,半圓形屬“半封閉”的空間狀態(tài),有助于集中幼兒的注意,也有助于教師給予所有幼兒視線關懷,這為幼兒安詳舒適地傾聽與表現(xiàn)音樂做好了心理準備。)
2.小朋友,你們身上臟的時候,誰給你們洗干凈。浚ㄓ1:自己。)媽媽會不會給你們洗呢?(大部分幼兒:會。
3.今天,我來做媽媽幫你們洗一洗。媽媽已倒好了一盆水,誰愿意來洗。浚ㄓ2:我。
4.你愿意媽媽幫你洗哪里呢?(幼2:我愿意讓你洗衣服,幼教之友《“洗白白”(小班)教學實錄與點評》。)
5.是洗你自己身上的某個地方。洗洗你的小手,好不好?(幼2:好。)
二、傾聽、感受、表現(xiàn)童謠《洗白白》
1.幼兒伴著音樂跟著教師一起洗手。
師:我們把小手放進水里,然后來 × × ×∣× × ×∣。
洗一洗, 洗一洗。
2.教師清唱,并介紹粵語“洗白白”的意思,幼兒感受。
、俳處熯呌米匀、親切的嗓音清唱童謠“洗白白……”邊為幼2洗手,其他幼兒跟著做洗手動作。洗完后,教師拉著幼2的手一起走到其他幼兒面前,讓他們觀看洗凈的雙手。
、趧偛艐寢尳o寶寶洗手的時候,媽媽都唱了什么呀?(幼兒無反應。)媽媽是不是這樣唱的:“洗白白,洗白白……”(邊唱邊做洗手的動作)媽媽唱了什么呀?(幼3模仿教師用廣東話說“洗白白”,教師用廣東話進一步強化。)
③廣東的'媽媽只要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臟了,就會倒上一盆水,叫寶寶過來,洗——白——白(邊說邊用雙手做呼喊狀)。媽媽會說什么呀?(全體幼兒模仿廣東話:洗——白——白。)
3.幼兒表現(xiàn),拿沐浴球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
①今天,媽媽請你們也來洗白白。
師:請大家拿起小花球(沐浴球),我們要干什么呀?
幼:洗白白。(幼兒也拿出椅子下的小花球。)
、谖覀兿认茨睦锬兀浚ㄓ4:洗頭。)
全體幼兒模仿教師在音樂前奏處做慢慢搖晃身體的動作,待教師的歌聲響起,全體幼兒隨樂一拍一下地用小花球洗頭。
、郯瓷鲜龇椒ㄏ嗬^做洗腿和洗腳的動作各一遍。
4.幼兒合作,互相洗背、潑水。
、偾懊嫦锤蓛袅耍疫想洗后背,可我自己洗不干凈怎么辦?
教師將椅子放在配班教師的旁邊,對配班教師說:“請你轉(zhuǎn)過身去,我來幫你洗。”然后將小花球放在配班教師后背上,做出要幫助她洗背的樣子。配班教師也轉(zhuǎn)身對旁邊的幼兒說:“我也來幫幫你!請你轉(zhuǎn)過身去!痹诮處熜袨榈陌凳鞠,幼兒逐個轉(zhuǎn)過身去。個別幼兒還主動邀請身邊的同伴:“幫我一下吧!”全體幼兒在教師的歌聲中,一個幫一個洗背。
。▋晌唤處煹氖痉秳幼鳛橛變鹤龀隽税駱,無需通過講解和指示就自然而然地傳遞了合作要求及其蘊含的價值。而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主動獲取有效信息,進而模仿學習。這一設計思路有助于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谕,洗出好多泡泡了。怎么沖掉這些泡泡呢?
教師用手畫一個大大的圈,然后指著空地說:“這里有一個大浴盆,讓我們把小花球放好,一起跳到浴盆里踩踩水,潑潑水,把泡泡沖走吧。”在教師的帶領下,全體幼兒邊唱歌邊有節(jié)奏地做相互潑水的動作。
5.幼兒隨音樂給娃娃洗澡。
、賻煟ㄖ钢鴵u籃里的小娃娃):呀,這里的小娃娃也臟了,每個小朋友都來抱一個小娃娃,給她洗洗澡吧。
幼兒模仿教師抱起小娃娃,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給娃娃洗頭、洗身體。音樂反復播放兩遍。
②師(將娃娃俯臥在自己腿上):來給娃娃洗一洗背吧。
。ㄓ變汉徒處熞黄疬叧柽呌泄(jié)奏地給娃娃洗后背。)
、坌蕾p洗干凈的布娃娃。
看看我的娃娃,洗得多干凈。∥襾砺勔宦,好香。
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與旁邊的小朋友一起欣賞自己的布娃娃,并做聞布娃娃的動作。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感受搖籃曲的優(yōu)美舒緩。
嘗試用連貫的聲音輕柔的動作演唱歌曲。
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軟軟的小枕頭的意境。
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會唱歌曲《小枕頭》
物質(zhì)準備:掛圖、音樂CD、枕頭、紗巾
活動過程
。、故事引導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后說出圖上有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
。ǎ玻┙處熜〗Y(jié):正當大家玩得開心的時候,門外傳來了媽媽的腳步聲,寶寶趕緊上床睡覺,這時候媽媽來了,唱起了溫柔好聽的搖籃曲。(穩(wěn)定情緒)
2、不同搖籃曲的欣賞
。ǎ保┨釂枺盒∨笥阎朗裁词菗u籃曲嗎?
。ǎ玻⿴熡滓黄鹦蕾p2-3首經(jīng)典的搖籃曲,隨曲搖擺身體。(引起幼兒共鳴,知道這樣的歌曲就是搖籃曲,初步感受搖籃曲的優(yōu)美舒緩)
。ǎ常┬∨笥堰聽過什么搖籃曲?(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擴展幼兒對搖籃曲的認識范疇)
(4)教師示范表演,動作粗野,聲音洪亮的演唱搖籃曲,提問:這樣唱搖籃曲,寶寶能睡著嗎?(小結(jié)搖籃曲的特點,旋律輕柔平和)
3、情景體驗
。ǎ保┍е约旱恼眍^,輕輕搖晃并輕聲唱《小枕頭》這首歌。
。ǎ玻┓帜猩M和女生組輪流扮演媽媽和寶寶。
媽媽:輕拍寶寶的背,唱小枕頭當作搖籃曲。
寶寶:以紗巾蓋被,作熟睡的樣子。
4、游戲:帶寶寶去公園散步
。1)提問:天氣這么好,帶枕頭寶寶去公園玩吧,寶寶餓了怎么辦?碰到朋友和朋友的孩子怎么辦?怎么帶寶寶出去?我們要注意什么?用動作表示出來。(結(jié)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豐富幼兒肢體動作,可以師示范幼兒模仿,或者幼兒示范,師幼一起模仿,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邊唱歌邊做動作,游戲2—3次。(表揚大膽表現(xiàn),聲音連貫,動作輕柔的幼兒,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中)
5、結(jié)束活動
“讓我們一起送小枕頭回家吧”把枕頭放回到自己的床上。
小百科:枕頭,是一種睡眠工具。一般認為,枕頭是人們?yōu)樗呤孢m而采用的填充物。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區(qū)角活動時,孩子們喜歡玩奶粉罐,用來敲敲、坐坐、滾滾,我想利用奶粉罐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讓幼兒跟著音樂敲打,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2.樂意敲打會發(fā)聲的'器具,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奶粉罐,一次性筷子。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手敲打奶粉罐,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聽聽是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猜測)
2.教師出示奶粉罐,再次拍打發(fā)出聲音,并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讓幼兒自由拍打。
3.教師放音樂,請幼兒跟著音樂節(jié)奏拍打。
。1)第一段請幼兒坐在位置上敲打。
。2)第二段請幼兒起立,在位置前面邊走邊敲打。
4.發(fā)給幼兒每人一根筷子,請幼兒用筷子敲打奶粉罐,感受和用手拍有什么不同。
5.教師再次放音樂,請幼兒在A段時敲打奶粉罐蓋子,B段是敲打底部。
6.教師將筷子收回,請幼兒跟著音樂邊敲邊離開教室。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合拍地表演動作并正確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雨傘”。
2.在游戲情景的提示下,理解并按歌詞內(nèi)容做游戲動作。通過自我反思評價、注意傾聽,逐步精確掌握歌詞。
3。在行進跑時注意控制速度,明確音樂停止時一把“蘑菇傘”下只能躲一只“螞蚱”的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對螞蚱有一定的認知經(jīng)驗。
2.曲譜《蘑菇傘》(附)。
3.椅子數(shù)把。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有一群小螞蚱在蹦蹦跳跳,突然下雨了,小螞蚱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誰會來幫助它們呢?我們一起聽一聽!
2.教師示范演唱,幫助幼兒感知歌曲的旋律和內(nèi)容
。1)第一遍清唱,幫助幼兒初步感知并回憶歌詞內(nèi)容。
——誰來幫助小螞蚱的?你在歌曲里還聽到了什么?
。2)第二遍清唱,幫助幼兒驗證歌詞。
——歌曲中還有什么是我們剛才沒有聽到的?這次仔細聽一聽歌曲唱到什么地方時,小螞蚱找到蘑菇做了躲雨的動作?
。3)第三遍邊做動作邊清唱,引導幼兒用歌詞回答相應問題,進一步熟悉歌詞內(nèi)容。
——剛才唱到哪句時,小螞蚱做了躲雨的動作?除了躲雨的動作還有哪些呢?我們再來看一看,聽一聽。
(4)教師演唱歌曲,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進一步幫助幼兒熟悉歌曲內(nèi)容。
——我們剛才還做了哪些動作?
。5)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這次我們一起學學小螞蚱,玩一玩好嗎?
3.學習游戲的玩法,在游戲中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在圈內(nèi)散點做動作,幫助幼兒熟悉蹦跳的時間及次數(shù)。
——這次我們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剛才小螞蚱是一開始就蹦的嗎?唱到什么地方的時候蹦?蹦了幾下?
。2)教師帶領幼兒在圈外邊唱歌邊做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明確蹦跳的次數(shù)和躲雨的時間及位置。
——這次我們到小路邊去玩一玩吧,小椅子就是小蘑菇,我們在哪里躲雨呢?我們一起用歌聲吸引小蘑菇,讓它們?yōu)槲覀儞蝹。唱到哪一句的時候做躲的動作?怎么躲呢?
(3)教師撤出一張小椅子,帶領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扮演沒有找到椅
子的小螞蚱,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躲雨方法,并用動作表現(xiàn)“雨傘”!l沒有蘑菇傘?在森林
里沒有蘑菇傘,我還可以用什么來躲雨呢?
4.鼓勵幼兒嘗試完整地演唱歌曲
——剛才我們一邊玩游戲一邊唱歌,你們會唱了嗎?如果讓你們自己唱可以嗎?
。1)請幼兒嘗試完整演唱。
(2)如果幼兒不清楚,教師引導幼兒之間互相幫助,若沒有幼兒清楚,則引導幼兒自己提出再聽老師演唱的要求。
——有沒有人知道這句唱的是什么?沒有人會怎么辦?誰肯定會唱呢?
5.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撤出椅子數(shù)量并完成游戲
——這次你們想拿走幾張椅子呢?猜猜會有幾只小螞蚱找不到蘑菇呢?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完整游戲1—2遍。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中班的歌唱活動,演唱歌曲是活動目標之一,從現(xiàn)場過程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都達到了這一目標。為什么是大部分幼兒呢?因為歌曲是在一次次的新授和復習中學會的。一次活動后,肯定會有部分幼兒對于完整并準確地演唱是有一定困難的,只要幼兒在這一活動中通過傾聽、反思逐步掌握歌詞,那么這次活動的目標就算是達成。在今天的反思性評價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幼兒都能唱出歌曲并準確唱出歌詞,這也說明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合適的。
在前5次歌唱中,教師通過清唱、右手旋律伴唱等方式,幫助幼兒明確歌曲的內(nèi)容和旋律,并且不強求幼兒跟唱。這就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仔細傾聽的氛圍,讓幼兒有機會在無意中一遍遍地逐漸熟悉歌詞。在教師演唱5遍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跟唱,同樣地不能強求幼兒一定跟唱,而應該讓幼兒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會唱的跟唱,不會唱的傾聽。這樣的學習過程更加有利于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顒又杏腥缦聝牲c尚須改善:一是在幼兒躲雨時,第一次就出現(xiàn)幼兒趴在椅子下的情況,并且每次躲雨時都有類似情況發(fā)生。雖然教師已經(jīng)及時提醒幼兒,并嘗試通過情境性的語言“不能弄濕新褲子”來幫助幼兒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顯。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我反思“為什么不能趴在椅子下?這樣會有什么問題?”因為幼兒自我反思遠比教師一次次的強加規(guī)則更有效果。二是幼兒在衍進中做動作時,蹦跳聲音很響。當幼兒出現(xiàn)這個問題時教師沒有立即指出并解決,這樣的情況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演唱。歌唱活動需要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去演唱,如果在這樣一個嘈雜的環(huán)境中演唱,孩子的聲音自然會更加“歇斯底里”,就不利于幼兒養(yǎng)成輕聲低位演唱的習慣。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能有節(jié)奏地唱出各種小動物的叫聲。
2.能用對唱的方式進行歌唱活動,體驗對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我愛我的小動物》。
2.圖片:小羊、小貓、小雞、小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動物園里在舉行音樂會,張老師想帶你們?nèi)タ纯,你們高興嗎?(高興)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幼兒隨音樂做律動《玩具進行曲》)
二、學唱歌曲的后半段。
看,動物園到啦,小朋友們趕快找一個小椅子坐好,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要給我們表演節(jié)目啦。
1.小羊:
看!第一個出場的是誰呀?(小羊)
誰來告訴我,小羊是怎樣叫的?(咩)還有誰想來學一學(咩)。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學學(咩咩咩)。
小羊要開始表演它的叫聲了。小朋友仔細聽哦。(咩咩咩 咩咩咩 咩咩咩咩咩)
聽到小羊怎么表演了嗎?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咩咩咩 咩咩咩 咩咩咩咩咩)
小朋友的小耳朵真靈,一下子就聽清楚了,要是聲音稍微響一些就更好了,來試一試。(咩咩咩 咩咩咩 咩咩咩咩咩)
2.小貓:
小朋友唱的真好聽,小羊也豎著大拇指在表揚我們了。
看!第二個出場的是誰呀?(小貓)
他是怎么叫的呢?(喵喵喵)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喵喵喵)
小貓要開始表演咯,仔細聽。(喵喵喵 喵喵喵 喵喵喵喵喵)
你們想學嗎?(想)好,我們來試試。(喵喵喵 喵喵喵 喵喵喵喵喵)
3.小雞:
4.小鴨:
5.完整唱后半段。
。1)小羊,小貓,小雞和小鴨是四個好朋友,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一學他們歡快的叫聲。
(2)小朋友們學小動物的叫聲呀真好聽!小羊、小貓、小雞和小鴨還組成了一個表演隊呢,想邀請張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參加,你們愿意嗎,那我來把小動物請出來,小朋友來學這些小動物的叫聲,一起來表演好不好?
。3)小朋友們唱得真棒,小動物們還想表演一次,你們愿意嗎?有幾個小朋友還帶上了動作,真好看。我們也來試試。
三、學習歌曲的前半段。
1.教師分別請四位幼兒,上來拿喜歡的'小動物圖片后,引導幼兒學習歌曲的前半部分:我愛我的★★,★★怎樣叫?
2.孩子們,今天我們后面還有許多客人老師呢,他們肯定也想來學學小動物的叫聲?那我們一起來請小動物,請后面的客人老師來表演小動物叫聲,好嗎?立正,向后轉(zhuǎn)。開始咯!
3.客人老師唱的真好聽,換一換,請客人老師來請小動物,我們來和他們比一比,誰的小動物叫聲唱得更好聽。有信心唱得比客人老師好聽嗎?準備好!
四、完整學習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五、創(chuàng)編歌詞。
動物園里還有許多小動物呢,小朋友你們想想還有哪些小動物,它是怎么叫的?
那我們一起回教室叫一叫、唱一唱吧。(播放音樂《玩具進行曲》)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培養(yǎng)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的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通過給幼兒撓癢癢為游戲作鋪墊。充分給予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促進同伴間的交流,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讓幼兒真正體驗到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鼓勵幼兒用動作和聲音大膽表現(xiàn)歌曲。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
3、會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撓癢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難點:學看圖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在樂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動準備】
《毛毛蟲撓癢癢》音樂磁帶、毛毛蟲指偶和大樹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放《毛毛蟲撓癢癢》的音樂,讓幼兒隨音樂做撓癢癢的動作。
2、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歌詞。
(1)小朋友,你是怎樣撓癢癢的?別人撓你癢癢時你會怎么樣?
(2)(教師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蟲指偶,一手五指張開立起胳膊肘當做白菜爺爺,邊說邊表演。)哇!毛毛蟲跑出來了!白菜爺爺說:“我才不怕呢!泵x使勁喊:“我來了—”白菜爺爺還是一動也不動。忽然,毛毛蟲躲進白菜爺爺?shù)囊父C里撓癢癢。白菜爺爺一下子哈哈的`笑出聲來了。教師提問幼兒白菜爺爺為什么笑呢?
3、放錄音,引導幼兒學做“撓癢癢”的動作。
老師扮演毛毛蟲給幼兒撓癢癢(鼓勵小朋友互相撓一撓)
4、教師帶領幼兒愉快的隨錄音邊唱邊做動作。
5、師幼共同玩游戲“毛毛蟲撓癢癢”
(1)老師扮毛毛蟲,請一幼兒扮大樹,表演一遍。
(2)請幾位幼兒扮演毛毛蟲,教師扮演大樹,在音樂聲中表演一遍。
(3)全體幼兒邊唱邊表演兩遍。
6、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可隨機用以蔬菜的名稱替換白菜爺爺,如:豆角姐姐、冬瓜爺爺?shù)取?/p>
【活動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蟲做撓癢癢的游戲,那我們應該怎么唱這首歌呢?教師帶著幼兒邊創(chuàng)編歌曲邊做動作出活動室,去戶外找更多的朋友創(chuàng)編歌曲。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上應盡可能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雖然下雪的場景幼兒很少有機會看到,但從本月的主題活動“冬天來了”中發(fā)現(xiàn),他們對下雪充滿著幻想和期待。于是我選取了《雪花飄》這一內(nèi)容。恰巧在教學活動前一天,上海下起了罕見的大雪,幼兒對雪的興趣更濃了。不僅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又很好的與主題活動相結(jié)合。
這次活動是第一教時,我把重點放在欣賞歌曲上,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與節(jié)奏,并遵循著“讓幼兒學得不累”的原則,特意在教室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下了點功夫,使之充滿著冬日的氣息,新年的氛圍,與教學活動相輔相成。讓幼兒通過環(huán)境的影響,更好的理解歌曲內(nèi)容,通過在情景中教學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歡樂的情緒,為下一教時教唱歌曲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的名稱,初步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
2、在情景化的教學中,讓幼兒欣賞并感受雪花的美。
活動準備:
1. 各種打擊樂器(串鈴、搖鈴、響板若干,鈴鼓,鼓各一個)
2. 錄音磁帶
3. 活動室環(huán)境布置(彩帶、氣球、雪花等)
活動流程:
→ → → 活動過程:
一、 欣賞環(huán)境,看看說說。
1、幼兒在老師帶領下進入活動室。
、 欣賞環(huán)境:
、 看,我們的教室好漂亮呀!小朋友看看,都有些什么呀?
、 引導幼兒知道冬天來了,雪花一片片飄下來,快要過新年了。
二、 語言節(jié)奏,猜猜做做
1、“新的一年就要來臨了,我們小朋友又大一歲了,本領更大了!
教師邊敲鼓邊念語言節(jié)奏,引導幼兒找位子坐好。
×× × ∣ ×× × ∣ ×× ×× ∣ ×× × ∣
小朋 友 快快 來 找個 位子 坐下 來
×× × ∣ ×× × ∣ ×× ×× ∣ ×× × ∣
小朋 友 快快 來 找個 位子 坐坐 好
2、“北風呼呼地吹,冬天好冷呀!胡老師呀要鍛煉鍛煉,這樣就不冷了!”
教師做動作,讓幼兒猜。(以問答的形式)
。ń處煟以诟陕铮 (幼兒)—你在××。(拍球、跑步、跳高等)
3、小朋友也一起來鍛煉鍛煉。個別回答,集體練習,并做出相應動作。
。 教師)—你在干嘛? (幼兒)—我在××。
—大家××。
三、 發(fā)聲練習
1、小黃鶯的歌聲真好聽呀!
2、幼兒練聲數(shù)遍。
四、 欣賞歌曲,肢體表演。
1、小朋友們唱得真好聽,小雪花聽見了我們好聽的歌聲,飄呀飄來了。
教師放錄音,幼兒聽歌曲一遍。
提問:歌里唱到了誰?(小雪花)
2、請幼兒觀看教室環(huán)境欣賞音樂,教師引導幼兒進入意境中,小雪花呀,雪白雪白的,飄在空中,飄在窗戶上,像朵美麗的花!這首好聽的歌曲叫《雪花飄》 。
請幼兒復述歌曲名稱。
3、幼兒再次欣賞音樂,節(jié)奏練習。
4、小雪花好美呀?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學著表演小雪花好嗎?請個別幼兒上前用肢體表演,集體模仿。(教師對個別幼兒的動作給予評價。)
5、幼兒聽著歌曲一起來做美麗的小雪花。
五、 復習律動,師生互動。
《鈴兒響叮當》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6-24
小班音樂教案11-07
音樂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樂的教案03-03
小班音樂蘑菇教案02-14
小班優(yōu)秀音樂教案03-26
小班音樂洗澡教案02-16
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02-16
音樂蘋果小班教案02-17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