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好餓的小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好餓的小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活動,能仔細觀察畫面。
2、通過猜讀的方法閱讀畫面,理解故事的畫面內(nèi)容。
3、在猜測、操作中,學說故事中的短句。
活動準備:
故事PPT、黑板、雙面膠、水果圖片若干、小蛇教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小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帶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有一個小動物它也跟著來了,看看它在哪呢?它是誰?
1、先出示小動物的尾巴
提問:你看看它可能會是誰?(出示動物的尾巴)幼兒自由想象并回答。
2、再出示小動物的頭
提問:這是誰?(接著出示動物的頭)再請幼兒猜猜。
3、最后完整地出示小動物!
師:看看,橢圓形的腦袋,身上還有顏色,細細長長的身體和尾巴原來是一條小蛇。你們看小蛇笑瞇瞇的,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小蛇你好!
二、音樂游戲:學小蛇走路(聽音樂一起扭一扭)
師:小蛇扭呀扭,小蛇來了我們學學小蛇的樣子跟小蛇一起玩一玩,好嗎?
三、教師初步講解故事,鼓勵幼兒觀察圖片,進行大膽的猜測。
1、出示第一天小蛇來到果園
提問:果園里你見過哪些水果?(請幼兒說說)
2、小蛇來到一棵蘋果樹,一個蘋果掉了下來,小蛇一口把蘋果吞到肚子里
提問:吃了一個蘋果后的小蛇肚子有什么變化?小蛇的肚子像什么?(幼兒自由想象)引出一些關(guān)于圓形的東西。(比如輪胎、籃球、燈籠、媽媽的肚子等)
3、出示第二天小蛇來到果園,聽一聽小蛇吃了幾個水果?
提問:蘋果一樣大嗎?幾個大蘋果幾個小蘋果?吃了三個蘋果后的小蛇像什么?(像毛毛蟲、糖葫蘆)
四、給小蛇喂水果,學說:“小蛇,請你吃xx”并猜猜小蛇的肚子像什么?
教師示范操作。喂飽的小蛇粘貼在黑板上,供幼兒欣賞
教師小結(jié):因為小蛇吞進了不一樣的水果所以小蛇的肚子都不一樣。
五、出示小蛇把兩根香蕉吃到肚子里,引發(fā)幼兒自由想象
教師小結(jié):
小蛇今天帶來的這個故事好不好玩呀?你看,小蛇吃了那么多東西,它的肚子在不停的變化。小蛇每天都吃不一樣的東西,它的肚子會變成什么樣呢?去看看這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好餓的小蛇》,有時間去翻吧,小蛇的肚子肯定會給你帶來好多好玩的事情,好嗎?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好餓的小蛇》】相關(guān)文章:
小班語言《好餓的小蛇》教案01-04
小班語言好餓的小蛇教案03-18
小班語言教案:好餓的小蛇04-22
小班語言教案:好餓的小蛇11-07
小班語言教案:《好餓的小蛇》03-14
小班語言教案《好餓的小蛇》03-31
好餓的小蛇小班教案11-05
《好餓的小蛇》小班教案11-05
小班教案: 好餓的小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