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漁歌子微課教案

漁歌子微課教案

時間:2022-05-19 15:43:1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漁歌子微課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漁歌子微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漁歌子微課教案

漁歌子微課教案1

  一、設計理念。

  1、通過視頻品味詞的語言,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色。

  2、把握詞眼“不須歸”,以吟誦的方式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帶多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四、教學難點。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五、教學過程。

 。ㄒ唬┰掝}引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詞,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山、桃花、流水、鱖魚和漁翁。隨著這美麗的畫面,我們還看到了一首優(yōu)美的詞,這就是千古流傳的——漁歌子(課件展示:漁歌子)

 。ǘ┙榻B作者。

  師:“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它的作者是張志和(出示課件作者簡介)

 。ㄈ┏踝x詩詞。

  師:“漁歌子”這首詞又名“漁父”或“漁父樂”,是垂釣者、打魚人唱的歌。這首詞就是張志和在西塞山前垂釣時所唱的漁歌。

  師:現(xiàn)在就來學習一下這首垂釣者所唱的漁歌吧。

  師: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詞:(出示課件)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ㄋ模┰娫~講解。

  師:張志和的這首詞輕描淡寫,全詞只有短短27個字,描繪出整個春江水暖、煙雨迷蒙的清麗景象。詩詞就是這樣,能用最少的字來表達出最多的內容。

  這首詞開頭兩行是寫景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鷺鷥在藍天中飛翔著。溪水兩岸夾著成片的桃花林,粉紅色的桃花隨著一絲清風翩翩落下,飄浮在水面上,無數(shù)肥美的鱖魚在水中嬉戲、追逐著。“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兩行是描寫漁翁的,漁翁頭上戴著青竹笠,身穿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的細雨在悠閑地垂釣,遲遲不肯歸去。

 。ㄎ澹┮髡b詩詞。

  師:如此優(yōu)美的詩詞,我們又該如何去頌讀呢?

  師:在古時候詞是用來唱的,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吟誦,它講究音律感,講究輕重變化。如果讀得太快了,詞中味道也就沒有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聽聽古時候的人是如何吟誦詩詞的。(出示聲頻課件)

  師:聽完這段吟誦,相信大家對如何讀好這首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也來試著吟誦幾次。

 。┙獯鹬、難點。

  師:在吟誦完這首詞后,也許同學們會有一個疑問,既然天下起了小雨,為什么漁翁還不愿意離去呢?

  師:前面我們在介紹張志和的簡介時就曾經(jīng)說過,他喜歡隱居,他追求的是一種悠閑自由的生活,他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認為在山水間釣魚是一件趣事,所以遲遲不愿意離開。

  師:雖然我們能理解張志和的這種心境,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卻不這么認為,他怕隱居的弟弟忘記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詞,詞名叫《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是這樣說的: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這首詞是哥哥回應弟弟的.,他希望弟弟趕緊回家,不要再留戀這些美景,但張志和向往的就是這種悠閑的生活。他的垂釣,釣來的是清閑,是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師: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希望同學們能牢牢地記住張志和的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六、教學反思: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這比較符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與意境是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時,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 張志和為什么會 “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來體會。)

  2、 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狂風浪起且須還”、“ 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閑自在。

  3、 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么呢?

  讀到這里,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么“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閑自在……”

  是啊,學習我們古詩詞,第一要能通過詩歌(詞)的文字想象畫面,第二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來一同感受。這樣,我們就可以和詩人一起完成詩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漁歌子微課教案2

  【設計理念】

  1、通過視頻品味詞的語言,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2、把握詞眼“不須歸”,以吟誦的方式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采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松齡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xiàn)的內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并描述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詞,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我們看到了山、桃花、流水、鱖魚和漁翁。隨著這美麗的畫面,我們還看到了一首優(yōu)美的詞,這就是千古流傳的——漁歌子(課件展示:漁歌子)

  二、介紹作者

  師:“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它的作者是張志和(出示課件作者簡介)

  三、初讀詩詞

  師:“漁歌子”這首詞又名“漁父”或“漁父樂”,是垂釣者、打魚人唱的歌。這首詞就是張志和在西塞山前垂釣時所唱的漁歌。

  師:現(xiàn)在就來學習一下這首垂釣者所唱的漁歌吧。

  師: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詞:(出示課件)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詩詞講解

  師:張志和的這首詞輕描淡寫,全詞只有短短27個字,描繪出整個春江水暖、煙雨迷蒙的清麗景象。詩詞就是這樣,能用最少的字來表達出最多的內容。

  這首詞開頭兩行是寫景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鷺鷥在藍天中飛翔著。溪水兩岸夾著成片的桃花林,粉紅色的桃花隨著一絲清風翩翩落下,飄浮在水面上,無數(shù)肥美的鱖魚在水中嬉戲、追逐著!扒囿梵遥G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兩行是描寫漁翁的,漁翁頭上戴著青竹笠,身穿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的細雨在悠閑地垂釣,遲遲不肯歸去。

  五、吟誦詩詞

  師:如此優(yōu)美的詩詞,我們又該如何去頌讀呢?

  師:在古時候詞是用來唱的,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吟誦,它講究音律感,講究輕重變化。如果讀得太快了,詞中味道也就沒有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聽聽古時候的人是如何吟誦詩詞的。(出示聲頻課件)

  師:聽完這段吟誦,相信大家對如何讀好這首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也來試著吟誦幾次。

  六、解答重、難點

  師:在吟誦完這首詞后,也許同學們會有一個疑問,既然天下起了小雨,為什么漁翁還不愿意離去呢?

  師:前面我們在介紹張志和的簡介時就曾經(jīng)說過,他喜歡隱居,他追求的是一種悠閑自由的生活,他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認為在山水間釣魚是一件趣事,所以遲遲不愿意離開。

  師:雖然我們能理解張志和的這種心境,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卻不這么認為,他怕隱居的弟弟忘記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詞,詞名叫《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是這樣說的:

  樂是風波釣是閑,

  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這首詞是哥哥回應弟弟的,他希望弟弟趕緊回家,不要再留戀這些美景,但張志和向往的就是這種悠閑的生活。他的垂釣,釣來的是清閑,是飄逸。也只有這樣清閑飄逸的`心,才會寫出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師: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希望同學們能牢牢地記住張志和的這首千古絕唱——漁歌子。

  教學反思: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這比較符合中國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與意境是中國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時,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張志和為什么會“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來體會。)

  2、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狂風浪起且須還”、“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閑自在。

  3、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么呢?

  讀到這里,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么“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閑自在……”

  是啊,學習我們古詩詞,第一要能通過詩歌(詞)的文字想象畫面,第二要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來一同感受。這樣,我們就可以和詩人一起完成詩作的“意象”和“意境”了。

【漁歌子微課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微課教案12-08

漁歌子教案01-17

《漁歌子》教案03-05

清明微課教案(精選13篇)04-26

《散步》微課教案(精選8篇)08-27

漁歌子教案15篇01-19

微課教學反思02-02

微課教學反思01-11

美術微課教學設計心得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