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藍》大班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黃藍》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加深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并能用簡單語言表達。
(2)通過變魔術、找糖果、等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顏色的多樣性。
(5)引發(fā)幼兒學習顏色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紅黃藍三色
難點:用語言表達三色
活動準備
盒內放彩色包裝糖許多(紅黃藍三色)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塑料瓶3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紅黃藍顏料紅黃藍字卡圖片各種紅黃藍物品圖片(蘋果香蕉衣服)紅黃藍積木紅黃藍三色積木筐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出示裝有半瓶水的塑料瓶問幼兒,老師手里拿的什么?水里有顏色嗎?今天老師當魔術師給小朋友變顏色。小朋友要和老師一起說搖搖搖,變變變。當老師變出紅色時,教師問幼兒哪些物品是紅色的。教師出示紅色圖片、紅色蘋果、紅色字卡教幼兒認識紅色。
2、教師請幼兒當魔術師變出黃色、藍色。在幼兒變色時其余的幼兒要大師說搖搖搖,變變變。當幼兒變出黃色時教師問幼兒黃色物品都有哪些。教師出示黃色圖片、黃色香焦、黃色字卡教幼兒認識黃色。當幼兒變出藍色時,教師讓幼兒說出藍色物品都有哪些。教師出示藍色圖片、藍色衣服、藍色字卡、教幼兒認識藍色。
3、教師出示糖果盒,讓幼兒猜想里面可能有什么?找幼兒把手伸進盒內摸一摸里面有什么?當幼兒摸到糖時讓幼兒把糖果拿出來,說一說拿到的糖是什么顏色的。
4、出示紅黃藍積木,告訴幼兒積木沒有家,讓幼兒把積木送回家。如把紅色積木放入紅色筐內。黃色積木藍色積木如同。
5、結束活動:吃糖果。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糖果吃。
認識紅黃藍教學反思《紅黃藍》是一節(jié)色彩知識課,主要是讓幼兒認識紅、黃、藍三色,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參與活動興趣。本堂課的成功之處一、目標達成較好通過變魔術、動手操作等活動一堂課下來,幼兒認識了紅黃藍三色,基本能說清三色。二、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由于以前上的幾堂公開課自己反思下來都覺得環(huán)節(jié)太簡單,所以這堂課的設計在環(huán)節(jié)的多樣性上我下了功夫,讓幼兒感到新鮮、豐富參與積極性較高。三、注重學生自主體驗自主體驗是學習過程的歸宿,一個人獲得的知識、能力、情感,不經過自身的體驗很難形成。本堂課中我設計了兩個自主體驗的環(huán)節(jié),一個是讓幼兒自己在箱內摸出不同顏色的糖果,并說出紅黃藍三色名稱。另一個體驗是給玩具找家,找出紅黃藍玩具分別放入紅黃藍相應的筐內;顒又杏變鹤晕覅⑴c興趣較高。
教學反思:
一、環(huán)節(jié)過渡語言組織的不夠好。
二、教學有些拘謹。雖然比以前好多了,但畢竟是公開課,感覺自己還是太拘謹,不管是語言還是跟幼兒的互動,還不夠放得開。三、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給玩具找家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夠好,應把玩具雜亂放真正創(chuàng)造玩具沒有家的感覺。
總之,今后我要多多向各位老師學習,多多鍛煉自己,使自己更快成長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的基礎上,繼續(xù)了解粉印版畫的制作過程,對版畫活動產生興趣。
2、嘗試制作粉印版畫,初步掌握粉印版畫的操作方法,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3、用正確的姿勢握鉛筆和水粉筆,學習在調色盤上調顏色的方法。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悉粉印版畫的操作材料。
2、課件: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系列作品。
3、粉印版畫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筆,調色盤,作業(yè)紙,5B鉛筆等。
4、小組共用的材料:裝有顏料的調色盤兩個,抹布兩塊,桌布,水罐。
活動過程:
1、出示粉印版畫的工具材料,幫助幼兒回憶材料使用的規(guī)則。
(1)教師:你還記得這些材料是怎么用的嗎?這是什么?用來干什么的?怎么用?水粉筆怎么拿?作業(yè)紙怎么用?先怎樣?再怎樣?
(2)教師:共用的顏料怎么調到自己的調色盤里? (用水粉筆當小勺挖一點放在自己的調色盤里)換顏色的時候先要干什么? (洗筆)2、欣賞蒙德里安作品《紅黃藍構成》,引出"格子布"的創(chuàng)作話題。
(1)教師:這幅畫給你什么感覺?猜猜,可能畫了什么?像什么?
(2)教師:畫家在畫格子布的時候用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
3、幼兒進行粉印版畫創(chuàng)作活動。
(1)重點:學習用5B鉛筆在吹塑紙上畫格子布;沿鉛筆輪廓線在吹塑紙上涂上水粉顏料;換顏色的時候用抹布把筆上的顏料擦干凈;學習用壓一壓、抹一抹的方法印制粉印版硎。
(2)難點:掌握用筆的輕重(不能把吹翅紙畫破,也不能太輕看不出印痕);顏料涂在輪廓線上的時候要用鉛筆再勾畫下。
要點提示:
(1)由于是抽象畫欣賞和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表達,并不一定非要像"格子布"。
(2)幫助幼兒在使用鉛筆的過程中感受吹塑紙柔軟、厚實的質感和5B鉛筆粗粗深深的劃痕。
4、相互欣賞粉印版畫作品,交流在制作過程中的'體會。
(1)教師:看看誰的格子布印得比較清楚,相互介紹一下好的方法。
(2)教師:你在畫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
活動建議:
日;顒 師幼共同欣賞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交流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發(fā)現(xiàn)的好方法。
角活動 美術區(qū):展示幼兒第一次的粉印版畫作品,激發(fā)幼兒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家園共育請爸爸媽媽來園欣賞幼兒的第一次版畫作品,增進家園交流。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并探索不同顏色混合后,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2.小朋友自己通過動手操作,體驗染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料、宣紙、調色板、水等。
活動過程:
一、以小小魔術,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請來了三位小客人,他們的名字叫小紅、小黃、小藍。他們還會變魔術呢,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瞧。
2.教師出示三種顏料(紅、黃、藍)。
3.教師將紅黃兩種顏料混合在一起請幼兒觀察其變化,請幼兒說出變化后的顏色名稱。
4.請幼兒分組實驗其他顏料混合后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5.請幼兒交流實驗結果:紅+藍=紫 黃+藍=綠
二、以奇妙的染畫帶幼兒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1.師:小朋友們剛剛的表現(xiàn)真棒,現(xiàn)在老師用這些顏料給你們做一張染畫,你們想不想看啊?
2.教師操作,請幼兒觀察,蘸上顏料的宣紙會產生什么變化。
3.將材料發(fā)放到幼兒手中,請幼兒分組制作染畫,教師巡回觀察。
三、活動結束
展示幼兒作品,進行交流分享。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首先以小小魔術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當我們把紅黃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后,孩子們看到其產生的變化感到非常神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課堂氣氛很活躍。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親手操作,當孩子們親手實驗完成后,得出了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后的答案,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緊接著我們有利用這些顏料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染畫。首次接觸染畫孩子們興致很高,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了很多奧秘。如:把同樣的紙折成不同的形狀蘸上顏料,出來的作品圖案也不同。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紅、黃、綠三種物體的顏色,能按物體的顏色進行分類。
2.愿意參加小組操作活動,初步學會按每個小組活動的要求進行操作。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歸類能力。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胸牌。(一種顏色各占幼兒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
2.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繩若干,每根繩頭拴一個木珠(如紅色木珠)作為分類的標記。
3.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頭上各系一種顏色的彩帶做頭發(fā),作為分類的標記)。
4.紙盒做的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紅、黃、藍三色的'小紙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指導幼兒嘗試按物體的紅、黃、綠三種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游戲:顏色碰碰樂。
按順序出示三種顏色的胸牌,讓幼兒說出顏色。
每個幼兒選一個胸牌掛在脖子上,當老師說“顏色碰碰樂”時,同種顏色的小朋友相互間碰一碰。
游戲3—4次,同種顏色的小朋友還可以做做鬼臉等。
2.分組做分類練習。
玩“穿珠”游戲。
如:繩頭拴紅色木珠,這根繩上就穿紅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戲。
如:黃頭發(fā)的瓶娃娃給他喂黃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戲。
如:藍色的紙片回藍家。
建議:
1.分組活動時,幼兒可自由選擇。
2.將本活動的材料放在益智區(qū),供幼兒操作。
活動結束:
1.能辨認紅、黃、藍三種顏色。
2.能根據(jù)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幼兒自己親自操作、游戲等的一系列串聯(lián)的活動,讓幼兒掌握了如何按顏色分類,幾個活動的目的雖都是讓幼兒按顏色分類,但幼兒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將本來單一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目標完成的很好。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顏色很感興趣,而因為年齡問題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活動目標
1、認識紅色、黃色、藍色三種顏色。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3、讓孩子感受色彩的美。
活動重點
能認識紅色、黃色、藍色。
活動難點
能把認識的紅色、黃色、藍色遷移到生活的物品中。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出(紅色的小羊、小黃人玩偶、藍色的海星寶寶)三位小客人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三位小客人,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出示紅色的小羊、小黃人玩偶、藍色的海星寶寶)
教師:你們看看他們今天都穿了好看的衣服,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什么顏色的(幼兒觀察),引出今天的主題(紅黃藍三顏色)
二、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1、教師:今天三位小客人想要和小朋友做游戲,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玩嗎?紅色的小羊玩著玩著肚子餓了,他想要吃一個紅紅的`辣椒,你們可以幫他找出紅紅的辣椒送給他嗎?小黃人也玩的好累啊,他的肚子咕嚕咕嚕響,他偷偷地告訴老師,如果這時候能吃點香蕉就好了,你們愿意把幫他找點香蕉添飽肚子嗎?藍色的海星寶寶玩的好無聊啊,他想要玩會藍色的氣球,你們和他一起玩吧。
2、幼兒知道把顏色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教師:三位小客人吃飽了,玩好了,他們偷偷的給每個小朋友椅子下面放了一朵小花,說你們要是愿意和他們做朋友,就把相同顏色的話送到他們的家。幼兒根據(jù)顏色去給三位小客人送花朵
3、顏色寶寶玩游戲
教師:今天三位小客人都找到了好朋友,他們邀請跟他們相同顏色的小朋友去玩小木馬,你們都來找一找你們的好朋友吧!
三、找一找
在教室中找出哪些物品是紅黃藍三種顏色。
活動延伸
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自由作畫。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只顏色,并能按一定規(guī)律分類。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三個裝有水的礦泉水瓶
2.三塊分別畫有紅黃藍寶寶的展板
3.三種顏色的各種物品圖片4.每人一只信封,內有一張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孩子們,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一個魔術,想看嗎?
教師用礦泉水瓶搖晃,變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顏色,認識紅黃藍。
2.今天我們小六班還來了幾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歡迎他們!先請出一位!
教師拿出紅寶寶展板:老師為紅寶寶準備了一些禮物,我們一起來送給她吧!
出示紅色禮物,一一送給紅寶寶,鞏固對紅色的認知。
3.出示黃寶寶展板,用同樣的方法給黃寶寶送禮物。
4.出示藍寶寶展板,將紅黃藍三色禮物全部展示,請幼兒在其中挑出藍色的禮物送給藍寶寶。
5.請幼兒拿出自己椅子下的`小信封:小朋友們也為客人準備了禮物,我們拿出來看看,你是什么顏色的禮物就送給什么顏色的寶寶吧!
6.今天我們玩的很開心,小客人也很開心,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在背景音樂《我愛紅黃藍之歌》中,師幼一起跳舞,并走到室外繼續(xù)尋找紅黃藍的東西。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和準備
在幼兒認識紅、黃、藍三原色的基礎上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引發(fā)幼兒產生顏色與不同事、物間關系的聯(lián)想;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幼兒學著理解他人的經歷,使幼兒學會分享他人的感受。準備紅、黃、藍三色塑料圓片,彩筆等美術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自愿從紅、黃、藍三色塑料圓片中選擇其一,并用“我是色娃娃”的句式,幫助幼兒加強角色定位。
2、師生共同在活動室內尋找“色娃娃”家的`同伴,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引導幼兒一邊尋找一邊用句式“色的”說說各自的發(fā)現(xiàn),如“紅色的橡皮泥”;以“開火車”的方式集體交流尋找結果。
3、幼兒做一做“色娃娃的色夢”:
。1)聯(lián)想與顏色有關的人、物;
。2)用彩筆等表現(xiàn)出“色娃娃的色夢”,教師幫助幼兒拓展想象范圍,從大自然、大社會和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
。3)以集體或小組的形式說“夢”,教師要欣賞、認同和接納幼兒的創(chuàng)意,幫助幼兒正確表達。
4、重新進行角色定位,繼續(xù)活動。
區(qū)域設置和日常活動組織
將紅、黃、藍三色塑料圓片放置在“科學角”中,讓幼兒隨時自主玩耍,如透過三色塑料圓片看、玩“變色游戲”等。
與家長溝通計劃
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聯(lián)想與顏色相關的事情。
《紅黃藍》大班教案 篇8
主題說明:
大千世界中的生靈萬物,都有顏色。顏色即使物質固有的特征,又富有濃郁的情感含義。以色彩極其相關的事物為對象,引發(fā)幼兒與它們之間發(fā)生互動,這對幼兒在認知建構也情感建構方面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兒童的世界更是五彩斑斕,就像紅、黃、藍、綠這些顏色一樣。鮮艷、美麗的色彩讓孩子們喜愛,更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紅彤彤的'太陽、黃澄澄的梨子、蔚藍的天空……
在秋景迷人的季節(jié)里,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感官發(fā)現(xiàn)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感知美麗豐富的色彩藏在哪里,玩玩色彩游戲,做做彩色球、彩色花……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兒童建構著自己的語言、空間、數(shù)理、交際等各種智能。
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開展觀察、種植、收集、捕捉等活動,并用自然物進行制作,如水果造型,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發(fā)展孩子的呃語言。
2、家長帶孩子外出游玩時,注意指導孩子觀察秋天的景物、秋天的色彩,并及時記錄孩子的語言表達。
3、家長在家中讓孩子自制水果沙拉,為孩子提供幫助。
4、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不同造型的樹葉,最好能告知樹葉的名稱。
5、建議家長在傍晚在家中和幼兒一起觀察天空中云彩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紅黃藍》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紅黃藍》小班教案12-01
紅黃藍構成教案03-24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11-15
繩大班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