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綜合活動教案:瓶寶寶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綜合活動教案:瓶寶寶,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瓶寶寶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樂感受。
2、引導幼兒和瓶寶寶玩出不同的花樣。
3、引導幼兒根據(jù)圓點的數(shù)量在瓶內(nèi)裝相應的珠子。
4、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
活動準備:
1、透明的塑料瓶寶寶人手一個;瓶蓋分成紅、黃、綠三種顏色,瓶蓋上有1——5的不等數(shù)量的圓點;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形即時貼(每種各5個)在地板上貼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3、藍色珠子若干,小籃子若干;
4、錄音機、磁帶(內(nèi)有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啟發(fā)幼兒對瓶寶寶產(chǎn)生興趣。
、、(幼兒坐在各自的圓點上,教師拿出用布遮住的籃子,籃內(nèi)有無瓶蓋的瓶寶寶15個)
T:葛老師有一件禮物要送給小朋友,看看是什么呀?(拿出一個瓶寶寶)
T:呀!原來是瓶寶寶呀!
T:來,都過來拿一個你最喜歡的瓶寶寶。拿好后,趕快坐到你的小圓點上來。
⑵、T:一陣微風吹來,把瓶寶寶的帽子吹跑了。我們一起幫瓶寶寶把帽子找回來,好嗎?
T:瓶寶寶要找什么樣的帽子呢?太大了或太小了,行不行?
T: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試一試,幫瓶寶寶找一個合適的帽子戴上吧。(幼兒起身找蓋子,教師上前指導)
二、引導幼兒給瓶寶寶分組。
T:找到帽子趕快坐到小圓點上來。
T:和你旁邊的小伙伴比一比,這些瓶寶寶的帽子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到幼兒跟前和幼兒一起討論:顏色、大小、點子多少)
T:好,我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
T:×××和×××,你們瓶寶寶的帽子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讓兩至三組
幼兒到前面來說)
T:原來瓶寶寶帽子上的顏色不一樣,帽子的大小不一樣,帽子上點子的多少也不一樣。
T:看看你瓶寶寶的帽子是什么顏色?我們再站起來,看一看你地上的小圓點是什么顏色,找一個和你瓶寶寶帽子顏色一樣的小圓點坐下來?!
。ㄈ纾杭t色的瓶蓋找紅色的小圓點)
三、引導幼兒和瓶寶寶一起玩。
T:我們小朋友幫瓶寶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瓶寶寶可高興了!他們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想一想,你的瓶寶寶可以怎么玩呢?
。ㄓ變河懻,教師積極響應)
T:好,我們開始玩吧!
。ǚ乓魳。幼兒自由玩瓶寶寶,教師指導:引出多種玩法,如旋轉(zhuǎn)、倒立等)
T:玩好了趕快帶著你的瓶寶寶回到圓點上來。
T:你的瓶寶寶可以怎么玩呢,誰愿意到前面來玩給大家看一看?
T:×××,你的瓶寶寶可以怎么玩,到前面來玩給大家看一看。
T:還有誰的瓶寶寶有不同的本領(lǐng)的?
T:原來我們的瓶寶寶有這么多的本領(lǐng),真了不起!
四、引導幼兒根據(jù)圓點的數(shù)量在瓶內(nèi)裝相應的珠子。
⑴、T:我們班要舉辦一個舞會,想邀請小朋友和你們的瓶寶寶一起參加,你們想去嗎?
T:但是瓶寶寶們還想帶一個舞伴去,它們的舞伴會是誰呢?
(教師拿出珠子)
T:是誰呀?原來是珠子。那我們就把珠子裝進瓶寶寶吧。
T:可是裝幾個珠子呢?瓶寶寶的帽子上有幾個點就裝幾個珠子,好不好?先來數(shù)一數(shù)葛老師瓶寶寶的帽子上有幾個點。(引導幼兒集體點數(shù):4個)
T:有幾個點?應該裝幾個珠子?
T:葛老師來裝了,你們一起來幫我數(shù)吧。(裝珠子)
T:裝好了,把瓶寶寶的帽子再戴上去。
、啤:你們的瓶寶寶想帶舞伴嗎?
T:數(shù)一數(shù)它的.帽子上有幾個圓點,然后就在它里面裝幾個珠子。
。ń處煱蜒b有珠子的籃子放在地上,幼兒操作,教師視察)
T:裝好珠子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圓點上,抱著瓶寶寶休息一下,看誰的瓶寶寶最安靜。
T:和你的好朋友相互檢查一下,他裝的珠子對嗎?(幼兒相互檢查)
T:葛老師要來檢查了。
T:(教師檢查)×××,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瓶寶寶帽子上有幾個圓點?它裝了幾個珠子?
(請兩名幼兒)
T:×××小朋友裝得對不對?
T:你們都裝對了嗎?哦!你們都裝對了!
五、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
T:瓶寶寶們找到了舞
伴,我們要排隊去參加舞會了。怎么排呢?紅帽子的瓶寶寶站在紅線上,黃帽子的瓶寶寶站在黃線上,綠帽子的瓶寶寶站在綠線上。(T:先不要站起來,等葛老師說完了再排隊)
T:我們看看,每一隊前面都有一面小旗。小圓點最少的瓶寶寶排在最前面,依次向后排,小圓點最多的瓶寶寶排在最后面。聽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幫瓶寶寶排隊吧。
。ㄒ龑в變喊1——5的順序排隊)
T: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幫瓶寶寶們排好了隊。準備好了嗎?舞會開始了。ǚ乓魳罚蓜硬伲
T:(跳了一會兒后)帶著你的瓶寶寶和葛老師去外面跳吧!
(活動結(jié)束)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瓶寶寶2
設計思路:
3~4歲的幼兒具有在操作擺弄物品時,逐漸認識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多少、簡單形狀等的年齡特點。根據(jù)兒童發(fā)展的階段共性特點,《綱要》對3~4歲的幼兒提出了“喜歡觀察周圍環(huán)境中不同的物品,嘗試對其進行分類、對應、排序等,發(fā)現(xiàn)其差異”的教育目標。那么,瓶子正好是每個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并且是多樣化的物品。所以以“瓶寶寶”為內(nèi)容展開教學,一是可以建立在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基礎之上,二是瓶子的多樣化有利于幼兒進一步探索,從而幫助他們提升經(jīng)驗。
另外,處于對幼兒差異性、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考慮,我采用了過程性目標的表述方法,即把幼兒對瓶子的認識作為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來提。使目標落在“激發(fā)興趣”和“體驗樂趣”上,這有利于幼兒在今后對更多的事物進行認識和探索。由于3~4歲的幼兒只是對事物屬性的認識,所以我在目標中提了“感知”和“發(fā)現(xiàn)”。而不同幼兒的“感知”過程和“發(fā)現(xiàn)”結(jié)果可以是不同的。除這一顯性目標以外,活動的隱性目標大致有:兩點大膽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鞏固數(shù)學知識。
活動過程采用集體和個別形式,并創(chuàng)設四個不同的玩瓶區(qū)域,主要是讓幼兒有充分的機會去感知并表達自己對瓶子的發(fā)現(xiàn)。流程設計主要考慮了由淺入深:從瓶子裝什么的,到瓶子的高低大小形狀顏色等,再到瓶蓋、輕重、質(zhì)地,裝豆豆則滲透了瓶口與工具的聯(lián)系,是一次挑戰(zhàn)。
活動目標:
通過說說、看看、玩玩瓶子,激發(fā)幼兒感知物體的興趣,使其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和老師收集各種瓶子。
2.各種豆子(扁豆、黃豆、綠豆)、芝麻、小勺、筷子、漏斗;材質(zhì)不同的小棒;裝有瓶、蓋分離的籃子;裝有水的大水盆;在繩上懸掛各種空瓶。
活動流程:
一、說說瓶寶寶
1.你的瓶寶寶是裝什么的`?(集體、個別)
瓶寶寶的用處真大呀!可以裝許多不一樣的東西呢。
2.小朋友的手里有幾個瓶寶寶呀??那我們把瓶寶寶便得多一點好嗎?請大家把一個一個瓶寶寶放到桌上去,讓它們站好了然后馬上回來。
二、看看瓶寶寶
1.現(xiàn)在有多少瓶寶寶了?哎呀多得都數(shù)不清了,那就是許多瓶寶寶了。
2.這些瓶寶寶長得怎么樣?
3.哪里不一樣呢?(大小、顏色、形狀、高低)
插入:這是我的瓶寶寶,哪個瓶寶寶比我大?(找出3~4個)誰能幫忙排排隊呀?
這是我的瓶寶寶,哪個瓶寶寶比我高?(找出3~4個)也給他們排排隊吧!
過渡:小朋友本領(lǐng)真大,瓶寶寶的一些秘密已經(jīng)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但是瓶寶寶還有好多秘密哦,我們到旁邊去和瓶寶寶玩一玩,看看它們還有什么秘密好不好?
三、玩玩瓶寶寶
1.用不同的小棒敲擊懸掛的各種瓶子,發(fā)現(xiàn)聲音的不同。
2.用不同的瓶子放入裝有水的水盆中,發(fā)現(xiàn)沉浮的不同。
3.給不同的瓶子蓋上瓶蓋。(旋、蓋、塞;大小不同)
4.給瓶子裝上豆子后傾聽聲音,繼續(xù)排隊。
教師逐一觀察提問四個區(qū)域中的幼兒,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
師:把你們新發(fā)現(xiàn)的秘密告訴給好朋友和老師聽!
小班綜合活動教案:瓶寶寶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樂感受。
2、引導幼兒和瓶寶寶玩出不同的花樣。
3、引導幼兒根據(jù)圓點的數(shù)量在瓶內(nèi)裝相應的珠子。
4、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
活動準備:
1、透明的塑料瓶寶寶人手一個;瓶蓋分成紅、黃、綠三種顏色,瓶蓋上有1——5的不等數(shù)量的圓點;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形即時貼(每種各5個)在地板上貼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3、藍色珠子若干,小籃子若干;
4、錄音機、磁帶(內(nèi)有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啟發(fā)幼兒對瓶寶寶產(chǎn)生興趣。
、拧ⅲㄓ變鹤诟髯缘膱A點上,教師拿出用布遮住的籃子,籃內(nèi)有無瓶蓋的瓶寶寶15個)T:葛老師有一件禮物要送給小朋友,看看是什么呀?(拿出一個瓶寶寶)T:呀! 原來是瓶寶寶呀!T:來,都過來拿一個你最喜歡的瓶寶寶。拿好后,趕快坐到你的小圓點上來。
、、T:一陣微風吹來,把瓶寶寶的帽子吹跑了。我們一起幫瓶寶寶把帽子找回來,好嗎?T:瓶寶寶要找什么樣的'帽子呢?太大了或太小了,行不行?T: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試一試,幫瓶寶寶找一個合適的帽子戴上吧。(幼兒起身找蓋子,教師上前指導)
二、引導幼兒給瓶寶寶分組。T:找到帽子趕快坐到小圓點上來。T:和你旁邊的小伙伴比一比,這些瓶寶寶的帽子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到幼兒跟前和幼兒一起討論:顏色、大小、點子多少)T:好,我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T:×××和×××,你們瓶寶寶的帽子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讓兩至三組幼兒到前面來說)T:原來瓶寶寶帽子上的顏色不一樣,帽子的大小不一樣,帽子上點子的多少也不一樣。T:看看你瓶寶寶的帽子是什么顏色?我們再站起來,看一看你地上的小圓點是什么顏色,找一個和你瓶寶寶帽子顏色一樣的小圓點坐下來?欤。ㄈ纾杭t色的瓶蓋找紅色的小圓點)
三、引導幼兒和瓶寶寶一起玩。T:我們小朋友幫瓶寶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瓶寶寶可高興了!他們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想一想,你的瓶寶寶可以怎么玩呢?(幼兒討論,教師積極響應)T:好,我們開始玩吧。ǚ乓魳。幼兒自由玩瓶寶寶,教師指導:引出多種玩法,如旋轉(zhuǎn)、倒立等)T:玩好了趕快帶著你的瓶寶寶回到圓點上來。T:你的瓶寶寶可以怎么玩呢,誰愿意到前面來玩給大家看一看?T:×××,你的瓶寶寶可以怎么玩,到前面來玩給大家看一看。T:還有誰的瓶寶寶有不同的本領(lǐng)的?T:原來我們的瓶寶寶有這么多的本領(lǐng),真了不起!
四、引導幼兒根據(jù)圓點的數(shù)量在瓶內(nèi)裝相應的珠子。
、、T:我們班要舉辦一個舞會,想邀請小朋友和你們的瓶寶寶一起參加,你們想去嗎?T:但是瓶寶寶們還想帶一個舞伴去,它們的舞伴會是誰呢?(教師拿出珠子)T:是誰呀?原來是珠子。那我們就把珠子裝進瓶寶寶吧。T:可是裝幾個珠子呢?瓶寶寶的帽子上有幾個點就裝幾個珠子,好不好?先來數(shù)一數(shù)葛老師瓶寶寶的帽子上有幾個點。(引導幼兒集體點數(shù):4個)T:有幾個點?應該裝幾個珠子?T:葛老師來裝了,你們一起來幫我數(shù)吧。(裝珠子)T:裝好了,把瓶寶寶的帽子再戴上去。
、啤:你們的瓶寶寶想帶舞伴嗎?T:數(shù)一數(shù)它的帽子上有幾個圓點,然后就在它里面裝幾個珠子。(教師把裝有珠子的籃子放在地上,幼兒操作,教師視察)T:裝好珠子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圓點上,抱著瓶寶寶休息一下,看誰的瓶寶寶最安靜。T:和你的好朋友相互檢查一下,他裝的珠子對嗎?(幼兒相互檢查)T:葛老師要來檢查了。T:(教師檢查)×××,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瓶寶寶帽子上有幾個圓點?它裝了幾個珠子?(請兩名幼兒)T:×××小朋友裝得對不對?T:你們都裝對了嗎?哦!你們都裝對了!
五、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T:瓶寶寶們找到了舞伴,我們要排隊去參加舞會了。怎么排呢?紅帽子的瓶寶寶站在紅線上,黃帽子的瓶寶寶站在黃線上,綠帽子的瓶寶寶站在綠線上。(T:先不要站起來,等葛老師說完了再排隊)T:我們看看,每一隊前面都有一面小旗。小圓點最少的瓶寶寶排在最前面,依次向后排,小圓點最多的瓶寶寶排在最后面。聽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幫瓶寶寶排隊吧。(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T: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幫瓶寶寶們排好了隊。準備好了嗎?舞會開始了。ǚ乓魳,跳律動操)T:(跳了一會兒后)帶著你的瓶寶寶和葛老師去外面跳吧。ɑ顒咏Y(jié)束)
活動反思:
根據(jù)小班幼兒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小班社會教育目標生成了這一活動。為了避免單一說教的形式,我們采用了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故事的形式及直觀生動的圖片等形式貫穿始終。以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共鳴,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中感受體驗,自主建構(gòu)社會經(jīng)驗。運用一步步引導性的提問,讓幼兒在討論中調(diào)動已有的經(jīng)驗,共享同伴的經(jīng)驗,通過自己的感受,自主建構(gòu)這些經(jīng)驗、策略,產(chǎn)生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