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04-16 16:26: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大班社會教案四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大班社會教案四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

  2.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懂得只要付出愛就能收獲愛的道理。

  3.探索多種收獲愛的方法,學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活動準備:

  1.繪本《沒有耳朵的兔子》PPT。

  2.有關殘疾人的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愛心卡”,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

  1.師:這是什么?(愛心)愛心告訴我們心里要有什么?(愛)平時誰最愛你呢?他們是怎么愛你的?那你也愛他們么?你又是怎么愛他們的?有了這些愛我們心里會感到怎樣呢?(快樂、高興、開心、幸福)

  2.小結:是啊,有了愛我們會變得快樂、幸福。

 。ǘ┬蕾p故事,懂得只要付出愛就能收獲愛。

  1.猜測原因

  師:可是有這么一只兔子,它就沒有我們這樣幸運。它從來沒有收獲過小伙伴的愛。你們猜猜看,這是為什么? 可以與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討論下。

  小結:兔子可能....可能...還可能...所以從來沒有收獲過小伙伴的愛。

  2.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蘊含的愛的情感。

  師:到底是什么讓兔子從來沒有收獲過別人的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這是一只沒有耳朵的兔子,是一只殘疾的小兔,你喜歡這樣的一只兔子嗎?(也許會有幼兒說喜歡,所以請幼兒說出不喜歡與喜歡的原因)

  小結:你們不喜歡它,小動物們呀看見它長得這樣都不喜歡它。即使這只兔子跑得快比別人快、跳的比別人高、洞挖的也比別人深,但是還是沒有小動物愿意和它做朋友,只因為它沒有耳朵。所以它從來沒有收獲過別人的愛。

  3.師:收獲不了別人的愛,那你們覺得兔子的心情怎么樣?

  是啊,收獲不了別人的愛,兔子覺得很傷心、難過,你們覺得兔子會放棄嗎?為什么?(幼兒第二次討論)

  4.師: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有一天,兔子打開門發(fā)現了什么? 想想接下來兔子會怎么做呢?

  小結:你們說的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之間的'故事。兔子想了很多辦法幫雞蛋找家,可是誰也沒有來認領雞蛋。它只好把雞蛋留在身邊,帶著雞蛋一起睡覺、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爬山。它還教雞蛋游泳,甚至給雞蛋做了頂帽子。雞蛋在它的照顧下漸漸長大了,變得沉甸甸的。

  5.師:兔子為什么要做帽子給雞蛋?它們之間像誰跟誰?

  小結:因為帽子可以保護雞蛋,它們之間就像媽媽和寶寶。

  6.師:呀!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雞蛋破了,誰會出來呀?小雞會接受這樣的兔子嗎?

  小結:你們都希望小雞接受兔子是嗎?那到底會不會呢?你們數三下。怎么樣了?他們在干什么?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沒有耳朵的兔子第一次收到來自朋友的擁抱。孩子們,擁抱是什么感覺?是啊,這個擁抱讓兔子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幸福。沒有耳朵的兔子和長著兩只耳朵的小雞成為了好朋友。讓我們也和好朋友擁抱一下,感受收獲愛的幸福吧。

  7.師:小兔子雖然是只殘疾的小兔子,但是最后小動物們都愿意和它做朋友了,這是為什么? 那說明小兔子是一只怎樣的兔子?

  小結:它是一只充滿愛心的兔子!小動物們也愿意和兔子做朋友啦!因為它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在意它的外表是否美麗,更重要的是心靈是否美,如果你愿意付出愛那就會收獲更多的愛,就會感受到幸福與快樂!

 。ㄈ├斫馐斋@愛的多種方法,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1.師:孩子們,你們身邊有沒有像兔子一樣特別的人呢?老師也找到了一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圖片、視頻)

  師:他有什么特別?這位鋼琴家叔叔沒有手,還是用腳演奏出優(yōu)美的音樂。她有什么特別?她沒有雙腳,但是她跳出了美麗的舞蹈,她也成為了舞臺上最美麗的人。

  小結:雖然他們是殘疾人,但他們的努力付出也讓他們收獲了愛。

  2.在我們生活中,也常常會發(fā)生那些愛的故事,請你說說你知道的愛故事吧。

  小結:是的,我們身邊有很多愛的故事。愛讓我們感動、幸福、快樂,只要我們愿意付出自己的愛,就能收獲屬于自己的那份愛。

  3.說說自己是如何付出愛的。

  師:我們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你是怎么樣愛別人的呢?(傳遞剪刀、過馬路、幫同伴收拾物品、摔跤時攙扶等)

  小結:有的時候,一個簡單的動作或者一句簡單的話語,都能表達出對別人的關愛,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fā)現愛。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我們種植園的小麥在孩子們精心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們雖然身處農村,但參加農事勞動機會卻非常少。為了讓他們感受、體會一下勞動過程,品嘗到豐收的喜悅,我們?yōu)楸敬位顒幼髁司牡臏蕚洹?/p>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麥是糧食作物,小麥可以加工成面粉。

  2、認識用于收割小麥的勞動工具:鐮刀、連桿、篩子等。

  3、體驗勞動的快樂,教育幼兒要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鐮刀、剪刀、竹籃、連桿、小筐等。

  【活動過程】

  1、觀察小麥的生長情況,學說:金燦燦的麥穗。

  2、認識勞動工具:鐮刀

  3、觀察老師和保育員收割小麥過程,并作模仿動作。

  4、打麥穗

  認識勞動工具――連桿

  組織幼兒觀察炊事員爺爺打連桿,幼兒學習用連桿打麥穗。

  討論:還可以用什么辦法將麥子從麥秸里分離出來。(風揚、用電風扇吹、用篩子篩等。)

  5、麥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麥穗、麥秸用于制作。

  (2)將收獲的小麥送到糧店換成面粉。(家園合作:有條件的家庭可帶幼兒觀察小麥加工成面粉的過程)

  (3)將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館”用于游戲、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廚房,請炊事員做成面制品:面條、餃子等食用、品嘗。

  【活動反思】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幼兒更進一步的走近大自然,親身體驗一次農民伯伯豐收時的忙碌,體會一下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感受農田里面真“熱鬧”。同時這次秋游幼兒還收集了秋天的各種種子,體驗了集體活動的快樂。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容器測量液體的多少,感知容積不會因其形狀及液體的顏色變化而改變,初步建立守恒概念。

  2、認真觀察進行多角度比較,判斷物體容積的大小。

  活動準備

  1、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每人兩個(大小不同)、小盤子每人一個、量杯、顏色深淺不同的水每組兩大杯。

  2、課件-比較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感知容積的守恒

  1、教師出示一杯水和一盤水,請幼兒判斷里邊的水多;

  再在兩個同樣的杯子里分別倒入清水河深色的水,請幼兒判斷哪里邊的液體多。

  2、教師不說出答案,分別引導幼兒自己探索:

  用大杯子和小杯子盛一樣多的水,用杯子和盤子盛一樣多的水,用同樣大的杯子盛顏色深淺不同的水。

  發(fā)現水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不同,互相交流探索結果。

  3、教師與幼兒一起用量杯驗證前面遺留的'問題,得出結論:

  容積不會因容器的變化而變化,不會因液體的顏色的變化而變化。

  二、請幼兒觀看課件,

  采用智力闖關的形式做判斷容積守恒的題目,

  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多方位比較的能力。

  三、組織幼兒討論:

  生活中還有那些守恒方面的現象,引導幼兒了解長度、面積、體積等方面的守恒。

  活動延伸:

  請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上的活動《合起來是哪杯》,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量的守恒概念。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區(qū)分各種各樣的聲音,游戲中體驗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激發(fā)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2.了解聲音與人的關系,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幼兒養(yǎng)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匯:振動、傳播、噪音。

  4.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大鼓一只,玩具小孔雀一只。

  2.每個幼兒一件發(fā)聲玩具:沙筒、手鈴、口琴、小手風琴等。

  3.錄音機一架,錄有各種聲音的錄音帶一盒。

  4.智力學具若干盒。

  活動過程

  一、聽聽是什么聲音

  1.教師出示口袋,搖動口袋中的手鈴,讓幼兒猜猜口袋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你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聲音是看不見的,只有用耳朵才能聽到。

  2.讓幼兒聽錄音,并說出這是些什么聲音。

  3.啟發(fā)幼兒說出平日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二、體驗聲音的產生

  1.將玩具小動物放在鼓面上,擊鼓,讓幼兒看玩具小動物在鼓面上活動的情況,并觸摸鼓面感覺物體振動會發(fā)出聲音這個道理。(豐富詞匯:振動)

  2.幼兒邊念兒歌,邊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fā)聲時聲帶也振動。

  3.讓幼兒玩發(fā)聲玩具,使其發(fā)出聲響,提問幼兒:你是用什么方法,讓樂器發(fā)出聲音的?

  4.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尋找可以發(fā)出聲音的各種物體,讓各種物體發(fā)出聲音,幼兒體驗不同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小結:物體振動能發(fā)出聲音,不同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三、了解聲音的傳播

  1.教師請一幼兒到屋外拍手,讓幼兒聽后說出外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2.教師用鼓聲和手表聲讓幼兒體驗和區(qū)分聲音有大小之分。

  3.教師小結:聲音是可以傳播的,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4.考考小朋友:“小明想聽遠方爸爸的聲音怎么辦?”啟發(fā)幼兒說出聲音多種傳播的辦法。

  四、玩學具找聲音。了解聲音與人們的關系

  1.讓幼兒到學具里找畫面,說一說哪些畫面中的物體能發(fā)出聲音,發(fā)出什么聲音?進一步感受聲音的.特點。

  2.讓幼兒講講喜歡聽什么聲音,不喜歡聽什么聲音,讓幼兒了解“樂音”和“噪音”與人們的關系,懂得保護耳朵,養(yǎng)成不大聲吵鬧的習慣。(豐富詞匯:噪音)

  3.帶幼兒到室外繼續(xù)尋找“各種各樣”的聲音。(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chuàng)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11-21

大班社會《愛》教案11-24

大班社會《茶》教案11-20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會樹教案04-01

大班社會大雪教案12-03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28

大班社會教案06-11

大班社會《畢業(yè)》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