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

時間:2022-07-08 10:42:1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童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1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nèi)容,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感受民間童謠的意境美和節(jié)奏美。

  2、對月亮的變化感興趣,能大膽想象,表達自己對月亮的向往。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請幼兒通過觀察、查閱圖書資料等方式,了解月亮。

  2、物質(zhì)準備:美麗的月景圖、童謠PPT、圖譜等。

  活動指導(dǎo):

  一、美麗月景圖引入,引導(dǎo)幼兒感受不同形狀月亮的美。

  “你喜歡什么樣的月亮?你覺得它像什么?”

  二、感受、理解童謠、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

  (一)首次欣賞,初步感受童謠的節(jié)奏美和意境美。

  提問:1、“這首童謠的名稱是什么?”

  2、“你覺得這首童謠聽起來怎么樣?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ǘ┙柚鶳PT再次欣賞,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

  1、提問:“小弟弟小妹妹是怎樣請月亮下來的?他們說月亮是什么?”

  2、鼓勵幼兒有節(jié)奏地回答,并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譜,感受月亮“圓—彎”的變化。(學習量詞:面、只)

 。ㄈ⿲W習朗誦、嘗試表現(xiàn)。

  1.看圖譜朗誦童謠,提醒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

  2.分角色朗誦,并鼓勵幼兒配上動作,加強童謠的節(jié)奏。

  3、師幼共同有感情地朗誦,提醒幼兒“呀、吧”等語氣助詞念得輕又短,增加童謠的韻律美。

  4.啟發(fā)思考:“為什么小弟弟小妹妹希望月亮是皮球、鏡子、小船呢?”激發(fā)幼兒對月亮的.喜愛和向往。

  三、拓展想象,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1、啟發(fā)幼兒想象:“你還希望月亮是什么?”

  2、游戲“摸箱”:“箱子里藏著各種不同的月亮,請你摸一個和它交朋友,和它說說悄悄話。”鼓勵幼兒仿編童謠里的句子。

  3、延伸:“月亮有時圓有時彎,它到底什么時候是圓的,什么時候是彎的?為什么會這樣變化呢?請你帶著這個問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并把你了解到的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附:月亮下來吧(兒歌)

  月亮呀,下來吧,你是一個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來吧。你是一面鏡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來吧。你是一只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坐船到天上!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2

  目標:

  1、會欣賞,初步學習。學習詞:

  2、通過,懂得要關(guān)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guān)重陽節(jié)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過程:

  一、導(dǎo)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yōu)槭裁葱δ兀浚ㄕ埿∨笥颜f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jié)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二、欣賞《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里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夸我好寶寶。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3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中尾巴的區(qū)別,進一步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

  2.根據(jù)問題與圖片提供的線索,學習童謠。

  3.積極地與同伴合作進行問答。

  活動準備:

  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觀察第一組動物圖片(鴨子、公雞、松鼠),激發(fā)活動興趣。

  指導(dǎo)語:你們看,誰來了?

  2.觀察尾巴的特征,學習第一段童謠。

  (1)觀察這三只動物尾巴的特征。

  指導(dǎo)語: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

  (2)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完整回答。

  指導(dǎo)語: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彎?什么尾巴好像一把傘?

  (3)完整朗誦童謠第一段。

  3.遷移第一段經(jīng)驗,創(chuàng)編第二段童謠。

  (1)觀察第二組動物圖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創(chuàng)編第二段童謠的.興趣。

  指導(dǎo)語: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的?

  (2)自由創(chuàng)編童謠第二段。

  (3)集體交流。

  4.用多種形式完整朗誦問答式童謠,感受問答式童謠的特點(問、答)。

  指導(dǎo)語:這首童謠還可以怎么念?(分組問、答等。)

  5.拓展經(jīng)驗,激發(fā)進一步創(chuàng)編愿望。

  指導(dǎo)語:除了問小動物的尾巴,還可以問什么呢?

【中班語言教案:童謠】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童謠教案04-01

大班語言教案《童謠》03-21

大班語言嘉興童謠教案03-24

小班語言民間童謠開門歌教案06-10

《童謠》教案07-15

大班語言丹陽話童謠老公公教案03-18

童謠《落雨了!》大班教案02-09

中班語言的教案02-26

幼兒園童謠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