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樂》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奏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奏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分奏、合奏等多種形式演奏樂曲。
2.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圖譜、樂器(木魚、響板、鈴鼓)
活動過程:
1、音樂入場,初步欣賞樂曲。
師:孩子們,米奇請我們參加米妮的生日會,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師:我們剛才做了哪些動作?(走、跳、吹氣球)
師:走了幾下?跳了幾下?吹了幾下吹個大氣球?(幼兒回答)
2、出示圖譜,再次欣賞樂曲。
師:我們再來聽一次。(教師指圖譜,幼兒再次欣賞)
3、聽音樂,用動作分奏樂曲。
師:我們分工合作,這組表演走的動作,這組表演跳的動作,這組表演吹氣球的動作。(教師指圖譜,幼兒用動作表演)
幼兒交換動作,分組再次表演。
4、用樂器演奏樂曲。
師:你們表演的真好,米妮想請你們這些小演奏家在她生日會上演奏,看看她給我們準備了哪些樂器?(木魚、響板、鈴鼓)
師:木魚適合打哪段的節(jié)奏?(幼兒回答,用樂器試打節(jié)奏,教師貼圖譜)響板適合打哪段節(jié)奏?(幼兒回答,用樂器試打節(jié)奏,教師貼圖譜)鈴鼓適合打哪段節(jié)奏?(幼兒回答,用樂器試打節(jié)奏,教師貼圖譜)
師:請輕輕拿出你的樂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這組打走的節(jié)奏,這組打跳的節(jié)奏,這組打吹氣球的.節(jié)奏。
教師指圖譜,幼兒隨樂曲再次打節(jié)奏。
師:為了讓我們的演奏更加好聽,第一遍演奏完,第二遍吹氣球的部分我們進行合奏,三種樂器一起演奏。
師:孩子們請起立,我來當小指揮。ㄓ變嚎粗笓]演奏)
5、幼兒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師:我們交換樂器再來一遍。
師:演奏會開始啦!孩子們向后轉(zhuǎn),準備好了么?
6、活動結(jié)束。
師:生日會開始啦!我們和米奇米妮一起合個影吧!
《奏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正確使用樂器,看指揮進行演奏。
3、感受參與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若干(小鈴、鈴鼓、雙響筒、蛙鳴筒、響板、三角鐵。)
2、水彩筆、空白節(jié)奏卡、不同節(jié)奏型的節(jié)奏卡。
3、伴奏音樂《摘果子》《閃爍的小星》《看星》。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律動《摘果子》
師:我們來跳個舞蹈“摘果子”。
2、發(fā)聲曲《閃爍的小星》
師:跳的真不錯,我們來唱一首歌曲“閃爍的小星”,試著用連貫的聲音來演唱。
基本部分:
。ㄒ唬⿵(fù)習歌曲《看星》
提問:我們還學過一首關(guān)于星星的歌曲,記得嗎?
夜晚的天空靜悄悄,怎么唱這首歌曲才好聽呢?
師:今天,老師想邀請你們參加小樂隊,為這首好聽的歌曲伴奏。拿著小樂器演奏特別神氣,你們想不想試試?
。ǘ⿲W習節(jié)奏樂《看星》
1、出示樂器,創(chuàng)設(shè)幼兒自由體驗的氛圍,感受樂器的特點。
提問:看看這里都有什么樂器?(幼兒自己介紹,解決樂器的拿法)
哪種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
師:請小朋友試試,看哪些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音樂開始請你輕輕的走到前面,選擇你覺得適合的樂器,音樂停止請你迅速回到座位上,聽明白了嗎?
2、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感受選擇合適的樂器。
提問:剛才你們都試過了,你覺得哪種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討論樂器的音色)
小結(jié):你們說的很好,小鈴的聲音清脆響亮,聲音噠噠噠的像馬蹄的聲音,鈴鼓晃動起來的聲音像星星在閃爍。
師:現(xiàn)在把你的'小樂器放在小椅子下面,請他們休息一會,看看誰能管好自己的小樂器。
3、引導(dǎo)幼兒在感受歌曲情緒的基礎(chǔ)上,嘗試為歌曲配上合適的伴奏。
提問:樂器選好了,每種樂器怎么演奏?
想想看,歌曲的第一句是怎么唱的?
天空中有多少小星星,可以用什么樂器演奏?
請你來試試看,可以怎么演奏?
老師把剛才的節(jié)奏記下來,大家看著節(jié)奏卡一起來試試。
還有誰拿的樂器和他一樣,請你們一起來,小朋友和他們一起拍手。
提問:第二句是怎么唱的?天空中的星星真多,小朋友們在數(shù)星星,可以用什么樂器演奏?
誰愿意來來試試?老師把剛才的節(jié)奏記下來,大家看著節(jié)奏卡一起來試試。
一樣的樂器都來試試,小朋友也一起來拍手。
提問:第三句是怎么唱的?誰試試給第三句配上節(jié)奏?
大家一起來試試。
提問:最后一句怎么演奏?小樂器都想演奏,有什么好辦法?
你們都記住自己的節(jié)奏嗎?拿好你的小樂器,我們一起試試。
小結(jié):你們真能干,給歌曲配上樂器和節(jié)奏。
4、幼兒看指揮,邊唱歌曲邊使用樂器演奏2—3遍。
提問:你們知道小樂隊怎樣演奏聲音才好聽?
師:小樂隊開始演奏,請你們站好隊形,相同的樂器可以站在一起這樣演奏的聲音整齊、好聽。
師:這次我們聽音樂邊唱歌曲邊打節(jié)奏,看指揮,注意力要集中。
小樂隊演奏的很好,我們給客人老師表演一次。
請你把樂器悄悄地送回去。
結(jié)束部分:
小樂隊表演的很成功,下次我們可以試試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奏樂》教案 篇3
動作建議
[1-8]小節(jié):前奏保持不動
。9-10)小節(jié):前奏,準備造型。教師預(yù)令:準備練功。
。11-12小節(jié):雙手對拍4下
。13-14]小節(jié):在第一拍做獅吼功造型定住不動(雙手變成獅子的爪子,可以ー上ー下、一前后、交又等等)
。15-16]小節(jié):同第11-12節(jié)
。17-18]小節(jié):同第13-14節(jié)
[19-20]小節(jié):同第11-12節(jié)
。21-22]小節(jié):同第13-14節(jié)
[23-24]小節(jié):同第11-12節(jié)
。25-26]小節(jié):同第13-14節(jié)
[27-28]小節(jié):雙手在胸前繞臂
。29-30]小節(jié):做“行禮”的動作(一手握拳、一手五指并攏架在拳頭上)
。31-32]小節(jié):雙手放在胸前,掌心向外,指尖向左,從左往右滑動,做“漂移”的動作
。33-34]小節(jié):在第一拍做“練功”造型,保持不動
[35-36]小節(jié):同第31-32節(jié)
。37-38]小節(jié):同第3-34節(jié)
。39-40]小節(jié):同第31-32節(jié)
[41-42]小節(jié):同第33-34節(jié)
。43-55]小節(jié):雙手打開,手臂稍稍彎曲再身體兩側(cè)架住,眼睛閉上,保持不動
教師語令:“收”雙手從兩邊向頭頂劃去,氣成丹田,雙手五指并攏,掌心向下,“按壓”到胸前,做“行禮”的動作,一起說:“承讓”
游戲玩法及配器說明
。11-26]小節(jié):拍手一蔽擊鈴鼓鼓面。敲擊4下,擺出獅吼功造型保持不動(參考動作建議)。重復(fù)動作,共4次。
。27-30]小節(jié):一只手手握鈴鼓一只手握拳在胸前繞臂、行禮。
[31-42]小節(jié):手握鈴鼓做“漂移”的動作(參考動作建議),源移時鈴鼓可以稍稍抖動。漂移一次擺一個“練功”造型保持不動。重復(fù)動作,共3次。
[43-55]小節(jié):(將鈴鼓放在頭頂(手臂、大腿))雙手打開,手臂稍稍彎曲再身體兩側(cè)架住,眼睛閉上,保持不動(保持鈴鼓不掉落)
教師語令:“收”雙手從兩邊向頭頂劃去,氣成丹田,雙手五指并攏,掌心向下,“按壓”到胸前,做“行禮”的動作,一起說:“承讓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簡單明快的風格,在“武林大會”的情境中,學習使用樂器一拍一下?lián)簦⒆霾煌涔Φ脑煨?/p>
2.借助圖片,嘗試努力模仿相同的武功造型。借助腕花、教師示范和反饋,明確圈上行進的.方向。同武功的造型。
3.在“比賽定力”的過程中,努力按照要求將樂器擺放在對應(yīng)的身體部位,并努力保持身體平衡,不讓其掉下。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16名幼兒圍坐成圈,每一張椅子中間要留有空隙。
2.鈴鼓17面、小鈴17把、沙錘17把、鑼1個
3.人像剪影一張、武林大會比武倒計時一本、手腕花
4. PPT
經(jīng)驗準備:知道一些武功招式、按照手腕花方向移動
活動過程
1.故事情境導(dǎo)入:武林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聽說大家這些天都在努力的練功,今天就讓為師來看看練的如何。
2.隨樂做基本動作1-2遍,分享“獅吼功”的不同造型。
3.出示Pt武功秘籍,根據(jù)幼兒所點開的武功秘籍,練習相應(yīng)的招式。(出示新招式后,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來描述新招式的動作,大家先共同單練新招式,后隨樂)
4.累加樂器一鈴鼓,幼兒嘗試練習并使用鈴鼓
。1)在情境中,探索鈴鼓的使用方法。
。2)使用鈴鼓隨樂繼續(xù)練功,先鞏固上一個招式,再練習一個新的招式。(在學習新招式時,需要帶著樂器單練)
5.累加游戲
。1)教師示范:教師示范武林大會的比武規(guī)則,以邊示范邊講解邊練習的形式,幫助幼兒明確和掌握游戲的規(guī)則。
。2)幼兒單練幼兒隨樂單練
(3)武林大會正式開始,共三個回合。根據(jù)每一次教師指定位置定點,若樂器不掉落,則可在下一輪之前更換新樂器;若掉落下來,拿好樂器回到座位上。
《奏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 能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
2 . 學習為歌曲《十個印第安人 》伴奏。
活動準備:
音樂cd、各種打擊樂器若干、印第安人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境感應(yīng)
1.談話導(dǎo)入
師:今天我們到野人部落去玩,部落的酋長專門派人和我們玩,我們一起聽聽是誰?(放音樂cd)
二、看圖識譜
1.師:印第安人想考考我們,讓我們拍一拍圖上的節(jié)奏,我們一起看一看。
2.師出示圖譜:× ×× × ××、× × × ×、× ×× × ×、×﹣﹣﹣,引導(dǎo)幼兒用拍打肢體的方法拍出節(jié)奏。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dǎo)幼兒完整地拍出歌曲的節(jié)奏。
三、樂器演奏
1.師:現(xiàn)在該用我們的'小樂器為歌曲伴奏了,請你們拿起樂器試一試。
教師巡回指導(dǎo),注意幼兒的演奏姿勢。
2.幼兒看圖譜演奏樂器,教師糾正幼兒的錯誤。
四、聽音合奏
1.戴上印第安人頭飾聽音樂演奏。
師:讓我們也來做印第安人,請小朋友輕輕地戴上頭飾,聽音樂一起演奏。
2.收拾整理樂器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組織井然有序,過渡比較自然 幼兒在活動中,收放樂器常規(guī)比較好,在用肢體動作拍打節(jié)奏時,幼兒會拍手、拍退、拍胳膊等等,對節(jié)奏的掌握很準確,這是因為幼兒平時積累了有關(guān)經(jīng)驗,在活動中,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錯誤的地方,并給予糾正 最后一環(huán)節(jié),在戴上印第安頭飾演奏,使活動推向了**,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讓幼兒站起來,圍著圓圈走起來,幼兒邊走邊敲,玩得很高興?偟膩碚f,活動的目標基本達成,活動效果也很好
《奏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合作演奏,學會傾聽、評價別人的演奏。
2、能感受樂曲ABA的結(jié)構(gòu)特點,能拍準樂曲的節(jié)奏,感受民族樂曲的特點和歡快的情緒。
3、能根據(jù)樂曲的節(jié)奏方式設(shè)計配器方案,并能使用樂器看圖譜、指揮演奏。
活動準備:
樂器鈴鼓、碰鈴、響板、沙錘每位幼兒一件;節(jié)奏圖譜;音樂磁帶;活動前引導(dǎo)幼兒感受音樂。
活動建議:
1、欣賞樂曲《小看戲》,感受民族樂曲的特點和歡快的情緒。
2、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節(jié)奏。
3、看圖譜拍出節(jié)奏型,用身體動作表示。
4、幼兒根據(jù)節(jié)奏型選擇配器。
引導(dǎo)幼兒用試一試的方法配器,老師將樂器標記貼在圖譜上。
5、幼兒看圖譜,使用樂器演奏樂曲。
6、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看指揮演奏。
每位幼兒每件樂器都演奏一次。引導(dǎo)幼兒注意樂器演奏聲音的諧調(diào),演奏出優(yōu)美的聲音。
7、請小朋友當指揮全體幼兒演奏樂曲。
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演奏的好聽、統(tǒng)一,怎樣看指揮演奏?”
8、表揚認真演奏的幼兒,使幼兒知道我們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奏樂》教案 篇6
活動名稱:小班奏樂--洗刷刷
活動目標: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做快快和慢慢的動作。
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活動難點:能夠?qū)W會律動中的動作。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幼兒學過這樣的兒歌
經(jīng)驗準備:塑料衣服若干,小盆子
活動過程:
提問引發(fā)興趣
請問誰在家洗衣服呢?你幫助媽媽衣服嗎?怎么洗衣服。磕阆催^什么呢?你用什么 方法洗的?請你模仿下。那老師也有臟衣服要洗啊,我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洗衣服的。
學習律動
聽音樂:看老師做律動:老師是怎么搓衣服的呢?你們來學一些吧,兩只小手交叉搓。
幼兒學習和老師共同進行律動
老師拿出衣服,一起來搓一搓。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學習拿著衣服去搓衣服。
難點教育:快快搓衣服的聲音是什么樣的?你們來學一學,慢慢搓是什么樣的?你們來試試
再次聽音樂做動作:重點提示快快搓的地方。
學習抖一抖:衣服上有泡泡怎么辦,我們把它抖一抖,快快抖是什么樣的,我們來學一學。慢慢抖一抖是什么樣呢我們來學一學,
學習刷一刷的動作。
出示刷子:這是誰?誰來試一試刷子刷衣服。快快刷怎么刷,慢慢刷怎么刷,請你來試試。
聽音樂進行刷衣服。教師再次強調(diào)快快刷,慢慢刷的動作。
再次進行律動,教師指導(dǎo)個別幼兒學習。
刷雨傘
我的雨傘也臟了,你來幫我刷刷雨傘好嗎?小刷子呢?小刷子在哪呢?幼兒自己跟隨音樂去刷一刷。
小班奏樂--洗刷刷說課稿
說活動背景:
孩子們在活動區(qū)非常喜歡《洗刷刷》這首歌,總是不停的模仿,有一天有個小朋友,還嘗試者用小刷子來跳舞,孩子們也非常的喜歡,但是考慮到小班孩子的學習模式是:模仿游戲性的學習,所以我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
說教學目標: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
2、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做快快和慢慢的動作。
3、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說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一是要盡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二是要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幼兒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范法,游戲法等教法誘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說學法:
本課主要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dǎo)下,調(diào)動孩子們?nèi)淼母泄,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并在教學中引導(dǎo)孩子們把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guī)律的“動”,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chǔ)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說教學過程:
一、提問引發(fā)興趣,通過這樣的提問直接把孩子帶入到活動中,與生活相連接,能夠很好的讓幼兒學會模仿。重點提問有:請問誰在家洗衣服呢?你幫助媽媽衣服嗎?怎么洗衣服啊?你洗過什么呢?你用什么 方法洗的?請你模仿下。那老師也有臟衣服要洗啊,我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洗衣服的。
二、學習律動:這個過程是幼兒能夠掌握的過程,教師通過由淺入深的步步深入,幼兒將逐步的學會本次律動活動。聽音樂:看老師做律動:老師是怎么搓衣服的呢?你們來學一些吧,兩只小手交叉搓。然后就是幼兒學習和老師共同進行律動。最后老師拿出衣服,一起來搓一搓。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學習拿著衣服去搓衣服。其中還有難點教育:快快搓衣服的聲音是什么樣的?你們來學一學,慢慢搓是什么樣的?你們來試試。當學會之后再次播放音樂,重點還是提示快快搓的地方。
三、學習刷一刷的動作。將音樂再與刷子結(jié)合,換了動作但是節(jié)奏沒有變,再次引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認識。教師的提問還是像以前一樣,例如:這是誰?誰來試一試刷子刷衣服?炜焖⒃趺此,慢慢刷怎么刷,請你來試試。在后聽音樂進行刷衣服。教師再次強調(diào)快快刷,慢慢刷的動作。再次進行律動,教師指導(dǎo)個別幼兒學習。最后刷雨傘,我的雨傘也臟了,你來幫我刷刷雨傘好嗎?小刷子呢?小刷子在哪呢?幼兒自己跟隨音樂去刷一刷。
說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輕松自然,幼兒每次做律動都有不一樣的道具,提升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有一種闖關(guān)的感覺,增加了活動趣味性,最后還有孩子們做好的食物還能孵出小小雞來,更能夠提升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
《奏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根據(jù)樂句的變換做不同的動作,并初步進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戲中感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3、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4、啟發(fā)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jié)構(gòu),創(chuàng)編新歌詞并演唱;
活動準備:
1、三種打擊樂(小鈴、圓舞板、鈴鼓)每人一份
2、歡樂的小鴨子的律動
3、PPT、活動音樂設(shè)計思路:
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春天來了》的主題,幼兒在主題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動物,尤其對幼兒園春天的小花園特別的感興趣,在小花園里幼兒欣賞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玩著小動物等一些運動器械,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會邊玩邊發(fā)出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有幾個小伙伴一起學著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在小花園里散步,他們發(fā)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聲音非常的具有節(jié)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借助小動物這個載體,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來體驗每一個樂句。在活動中,我設(shè)計了許多的情景,層層遞進,通過激活幼兒的已知經(jīng)驗,并引導(dǎo)幼兒運用這些已知經(jīng)驗運用到新的情景中來解決新的問題。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jīng)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jié)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xiàn)節(jié)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來感知樂句。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應(yīng)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合作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律動《歡樂的小鴨子》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音樂起,做律動進教室)(做下的小鴨子一直跟著做這個動作)
二、小樂器來唱歌師:今天天氣可真不錯,看看鴨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樂器寶寶)我們一起和樂器寶寶做個游戲吧。
我來請個小指揮(聽音樂小指揮開始進行)(結(jié)束后教師彈1531)
三、復(fù)習歌曲《兩只小鳥》
師:喳喳喳,喳喳喳……兩只小鳥也來和我們做游戲了,我們用好聽的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可愛的小鳥好嗎?(音樂起,幼兒開始語言節(jié)奏)師:哦,真好聽,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介紹唱唱看,那什么是好聽的聲音呢?(不是很響也不是很輕的,嘴巴要張張圓的等)幼兒演唱。
四、欣賞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師:哦,唱的真好聽,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聽到這個歌曲有著什么樣的感覺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很歡快,高興,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樂師:我們聽到這個音樂都感到很快樂、高興,這次我們用小手來拍拍這個音樂,你覺得這個音樂講了幾句話給我們聽。(音樂起)
3、在游戲中理解樂句師:你們做了拍手的動作,現(xiàn)在我也來做幾個動作,但是我要請你們來幫幫忙,你們大聲的來數(shù)數(shù)看,我做了幾個動作。
教師開始做動作(拍球、跳繩、打拳、打槍)問:我做了幾種動作,第一個是什么動作,第二個是什么動作,第三個,第四個。哦,剛剛我是怎么變的呢?我是在什么時候變的呢(我是在一句的開始來變動作的,是一句話來變一個動作)剛剛是我變的,現(xiàn)在輪到你們變行不行?我相信你們變的一定比我還要好。這次你們來變,我來給你們數(shù),記住一句只能變一個動作。(注意:在幼兒變換動作前教師提前說變)師:哦,真好,真是一句話變一個動作。我們再用小動物來試試看,我來做小動物,你們能為我伴奏嗎?那用什么來伴奏啊?我做一種小動物的時候,你們就用一種方法來伴奏,我變一種小動物,你們也要變一種動作。
4、進一步感受樂句
(1)看拍球來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師:哦,這是什么?我來拍拍看。
(第一種:X X X X)這是第一種啊,還有第二種啊,你們來聽聽看這兩種有什么不一樣的。(第二種)一樣嗎?(第一種我是一下一下一樣快的,第二種我是有快有慢的,那我是怎么快的呢,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師:好,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玩我拍球你拍手的游戲來,開始。
5、敲鼓來感受節(jié)奏師:哦,真棒,這個游戲玩好了,我們來看看這是什么?(鼓)你們來聽聽看,鼓面和鼓邊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鼓邊的聲音高,細)你們來拍拍手跺跺腳聽聽聲音是一樣的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
好,那么我們來做一個我敲鼓你伴奏的游戲,一定要看清楚我敲的是哪兒,鼓面是……鼓邊是……好,游戲開始了。
五、幼兒演奏(出示PPT、小動物全部出示)師:我們看看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誰來了?這些小動物說話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呢?你覺得哪種小樂器最像小貓、小狗、小青蛙的聲音。哦,我們來問一問這些小動物是不是像我們說的一樣,(出示樂器圖譜)哦,真的是這樣啊。
師:那我們用小樂器來唱唱他們的聲音好嗎?那誰來做小青蛙、小狗和小貓呢?我請數(shù)字寶寶來幫幫忙,誰知道數(shù)字寶寶這樣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幼兒操作)這次我們數(shù)字寶寶又換位置了,我們馬上把自己的樂器寶寶變出來好嗎?(幼兒操作)
六、活動延伸剛剛你們演奏的真好聽,你們回去在想一想數(shù)字寶寶還可以怎么樣排隊,讓我們演奏出更好聽的歌好不好。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幼兒體會到演唱的歡快,在教學中幼兒配合的很積極,整體效果不錯,可細聽下來幼兒在音高的把握上還不夠,主要是演唱方法不對,課堂中我忽略了這一點,為了趕進度而忽略了細節(jié)部分,這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另外,我將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放在之后感覺也不是很好,應(yīng)該放在學唱歌之前,這樣會更利于幼兒創(chuàng)編演唱歌曲,唱準歌曲。
《奏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聽音樂、看圖譜,激發(fā)幼兒學習打擊樂的興趣。
2、在掌握節(jié)奏型及初步合奏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欲。
3、學習看簡單的節(jié)奏圖譜表打擊節(jié)奏。
活動準備:圖譜 、音樂CD 、打擊樂器若干(響板 小玲 鈴鼓)
活動內(nèi)容:
律動熱身
播放歡快音樂《牛仔很忙》,讓幼兒邊聽音樂邊用身體部位進行節(jié)奏練習。
聽音樂,了解歌曲《鮮花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們聽聽歌里唱了什么?
(幼)有鮮花、 有花園、 有蜜蜂、有蝴蝶------
節(jié)奏初步練習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在欣賞一遍音樂,同時跟著老師拍手打節(jié)奏
節(jié)奏:X—|X—|X—|X—|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一次,老師單獨打節(jié)奏,請幼兒仔細聽,聽一聽和第一遍一樣嗎,并說出兩遍的不同之處。
出示完整圖譜
(師)請小朋友們看著圖譜,跟著老師一起來拍手打節(jié)奏。
請小朋友們眼睛看著圖譜,耳朵聽著音樂,我們再來一遍。
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老師指揮,我們進行分聲部拍手練習。
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老師指揮選擇你喜歡的身體部位,進行分聲部節(jié)奏練習。
學習配器并演奏
(師)樂器寶寶也想加入我們的活動,看看哪些樂器寶寶來了,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樂器:響板 、小玲、 鈴鼓,并講解樂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師)現(xiàn)在我們分成3組,請1組2組3組的小朋友分別按順序排隊來取樂器。先用拿到的樂器演奏完一遍之后我們會交換樂器寶寶,所以每個樂器寶寶你都會用到,不要著急。
(師)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指揮完整的演奏一遍。
(師)請小朋友自由交換樂器再次演奏兩遍。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聽音樂按順序把樂器放回家。
6、 :
(師)在今天的節(jié)奏練習中,我發(fā)現(xiàn)1組的小朋友在老師指揮時認真看指揮了,2組的小朋友在取放樂器時很愛惜它,老師讓它發(fā)出聲音時,它才發(fā)出聲音,3組的小朋友在打節(jié)奏時節(jié)拍很準確,但有個別的小朋友在取放樂器時發(fā)出了不好聽的聲音,請下次注意哦!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會了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而且,還學會了演奏《鮮花開》真厲害!現(xiàn)在,讓我們跟著音樂放松一下吧!
《牛仔很忙》律動出教室休息。
《奏樂》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快樂的情緒演唱,感知廚房里的各種聲音。(幼兒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廚房里聽到的炒菜聲、瓶罐聲、油鍋聲,從而關(guān)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殊聲音,感受聲音的奇妙之處。)2.能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樂于在集體中大膽地表現(xiàn)。(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嘗試制造簡單的聲音效果,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活動重點:在學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進行初步的合作。
活動難點: 理解歌詞內(nèi)容,唱準附點音;能夠按樂句敲擊樂器。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分成四組,每組的"樂器",分別是勺子(乒乓乒乓聲),塑料紙(嘩啦嘩啦聲),筷子(嘭恰嘭恰聲),果奶瓶(嘶嘶喳喳聲)。
2.鋼琴,琴譜,音樂《廚房里的聲音》。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①師:小朋友們昨天晚上誰在廚房里做的晚飯呢?(以幼兒熟悉的生活場景,引起幼兒的共鳴,從而引出課題。)②幼:是奶奶。
(二)廚房里有什么聲音。
①師:想一想,奶奶在廚房勞動時會發(fā)出哪些聲音,誰來告訴老師呢?②洗菜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呀?那炒菜呢?
③幼:嘩啦嘩啦"的洗菜聲、"嘶嘶喳喳"的炒菜聲,"乒乒乓乓"的瓶罐聲,"丁丁冬冬"的勺子聲,"沙沙沙沙"的筷子聲。
、軒煟赫埿∨笥褌兟犅犂蠋煶摹稄N房里的聲音》,等會老師要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葜饕心男┞曇?
⑥幼:乒乓乒乓聲,嘩啦嘩啦聲。
(三)唱唱廚房里的聲音。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齊念象聲詞。(根據(jù)歌詞中象聲詞的節(jié)奏念。)2.引導(dǎo)幼兒猜想并討論:歌曲中的"乒乓乒乓"(廚房里碗跟調(diào)羹碰在了一起,發(fā)出了乒乓乒乓的聲音)、"嘩啦嘩啦(洗碗、洗菜打開水龍頭就發(fā)出嘩啦嘩啦的聲音)"、"嘭恰嘭恰(切菜聲,菜刀與菜板碰在一起發(fā)出了嘭恰嘭恰的聲音)"、"嘶嘶喳喳"分別是做什么事情發(fā)出的聲音。教師適當?shù)丶右蕴嵝选?這里這樣設(shè)計的目的是:通過猜想、討論廚房里發(fā)出的聲音,使幼兒更好地熟悉歌曲節(jié)奏和歌詞。)3.帶領(lǐng)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四)廚房里的`大合唱。(節(jié)奏練習)1.先讓幼兒根據(jù)歌詞中象聲詞的節(jié)奏,徒手練習。
2.出示果奶瓶、筷子、勺子和塑料紙,請幼兒聽一聽敲擊果奶瓶、筷子、勺子或揉搓塑料紙發(fā)出的聲音。(利用幼兒平時熟悉的材料作為打擊樂器,引起幼兒 演奏的興趣。)3..廚房里的聲音這么多,就像大合唱。讓我們用這些樂器來學學這些廚房里的聲音吧。
3.分四組,每組幼兒分別手拿不同的材料,教師彈到象聲詞樂句時由幼兒表演。如第一句|3· 3 1 1 0|為碗筷組敲擊兩個勺子發(fā)出聲音,|2· 2 4 4 0|為洗菜組揉捏塑料紙發(fā)出聲音,|5· 5 3 3 0|為切菜組用筷子碰觸桌面發(fā)出聲音,最后一句|4 · 4 2 2 0|為炒菜組用果奶瓶互碰發(fā)出聲音。( 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合作敲擊。初步感受合作的樂趣與聲音的奇特。)4.教師做指揮,幼兒合作敲擊樂器演奏歌曲。
四、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學會了廚房里的這么多聲音,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好聽的聲音,一會我們再到區(qū)角活動室里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些物品能發(fā)出好聽的聲音。(活動延伸到區(qū)角,老師也還有更多機會來教孩子,讓他們整齊的、有規(guī)律的敲打。)音樂活動《廚房的節(jié)奏》,活動前備課時,我覺得這活動想要達到理想效果,可能對于我們還沒怎么接觸過打擊樂的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活動前我準備了孩子吃飯時用的勺子,準備了筷子、果奶瓶、塑料紙,能讓孩子用這些物品敲打節(jié)奏,有節(jié)奏的敲打出不同的聲音。
第一活動部分中讓孩子模仿媽媽在廚房勞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孩子們模仿的聲音多種多樣,活動的激情好似一下被點燃,表現(xiàn)的興趣十足,使這個音樂活動很好的開始。
第二部分學唱部分,孩子們學唱的積極性很高,當我彈唱歌曲時,有部分孩子已經(jīng)開始跟著在學唱,為了容易使幼兒記憶歌詞,因為整個歌曲中,有多次附點,本是有點擔心孩子一遇附點音,可能需多費點時間學唱,但效果告訴我,孩子對有附點音處也能很好的把握。
第三部分,是這個活動的重難點,也是孩子活動的高潮部分,我將孩子分成四組,按座位分別用不同的材料有節(jié)奏的敲擊表演歌曲,與其說是孩子們在打擊節(jié)奏樂,還不如說是孩子們快快樂樂地玩、快快樂樂地唱、快快樂樂地在享受這一過程,本是擔心孩子第一次合作敲擊會行嗎?他們用完整的配合告訴我,他們完全可行的。
我認為在此刻,應(yīng)把節(jié)奏圖譜多唱幾遍,并讓幼兒單獨表演,不對的地方馬上一起糾正,達到每人都能大膽正確地表現(xiàn)。
在最后廚房音樂會的表演,我認為還不錯,幼兒拿到廚具寶寶時特別興奮,讓他們隨著音樂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打節(jié)奏,幼兒基本都能在所學的節(jié)奏型里表演,只是整體性不強,不夠整齊,我認為,這是第一次新鮮的嘗試,幼兒能打出這新學的節(jié)奏型已基本達到目標。經(jīng)過此次的教學,我懂得了音樂課的形式多樣化,已經(jīng)是不單純的教會孩子怎么唱歌,而是在感受音樂的高層境界,把音樂游戲化。孩子學音樂和我們學音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面。如何讓孩子樂于學,勤于思考成為我今后教學的努力方向。
導(dǎo)師說整個活動最大的亮點,是我能通過個人情緒,引導(dǎo)幼兒模仿各種聲音,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讓幼兒在短暫的十幾分鐘感知、模仿廚房里的各種聲音。對活動有所改動的地方是第一環(huán)節(jié),把讓幼兒自由玩,改為教師出示敲擊,,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幼兒同時敲擊時,對聲音的感知不準確。活動中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導(dǎo)師夸獎我調(diào)控能力很強,活動的每一目標也達成較好。若我將聲音寬度再拓展些,會讓活動更為豐富。
《奏樂》教案 篇10
活動意圖:
幼兒在學習了韻律活動《摘果子》的基礎(chǔ)上,對采茶有一定的認知經(jīng)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幼兒喜歡隨音樂做采茶動作,喜歡用身體動作表征音樂,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和人民勞動時喜悅心情,為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利用形象的男孩女孩引導(dǎo)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強弱變化,增強幼兒的`對節(jié)奏樂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教師的指導(dǎo)下,學習用強、弱表現(xiàn)音樂旋律。
2、探索不同物體的聲音,嘗試設(shè)計打擊樂配器方案。
3、學習看圖譜、指揮,嘗試合奏,體驗合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豐富幼兒有關(guān)采茶的知識
2、設(shè)計節(jié)奏圖譜,準備錄音機、鈴鼓、雙響板、碰鈴,采茶曲音樂,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跳采茶舞進教室,欣賞音樂,教師介紹采茶音樂,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節(jié)拍。
1、教師邊講解邊引導(dǎo)幼兒觀看投影儀,教師: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郁郁蔥蔥,采茶阿姨在歡快的勞動。
二、感知音樂強弱發(fā)展規(guī)律。
1、(出示圖譜)通過圖譜,感知每一小節(jié)中強弱變化:
(男孩表示強拍,女孩表示弱拍)請不同的幼兒拍手練習節(jié)奏。
2、引導(dǎo)幼兒感知采茶過程中強弱快慢的變化:
鼓勵幼兒先用嘴說,然后邊說邊拍手練習節(jié)奏。
三、幼兒集體打擊節(jié)奏樂
1、幼兒聽錄音,看圖譜,拍手練習演奏,重點讓幼兒掌握好強弱變化。
2、幼兒用樂器,學習嘗試設(shè)計打擊樂配器方案,分樂器練習節(jié)奏。
3、鼓勵幼兒看圖譜和指揮進行演奏,教師觀察并提醒幼兒正確用樂器表現(xiàn)音樂的強弱變化。
4、互換樂器演奏,重點練習碰鈴的快節(jié)奏。
5、幼兒欣賞《采茶曲》,引導(dǎo)幼兒感知音樂所表達人們愉快勞動的喜悅心情。
6、隨音樂自編動作出教室。
《奏樂》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幽默該諧的風格,并能根據(jù)音樂的變化做出與故事情節(jié)相對應(yīng)的跳、搖晃、飛行、打招呼等情境動作。
2、按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嘗試使用牛皮手鼓、手鈴兩種樂器隨樂表現(xiàn);在散點游戲時根據(jù)游戲中同伴移動的軌跡從而調(diào)整自己移動的軌跡,避免碰撞。
3、在規(guī)定樂句時放下或者拿起相對應(yīng)的樂器,并克制自己在未使用樂器時不發(fā)出聲響: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將樂曲《鐘表店》根據(jù)劇情需要剪輯成1分鐘的音樂。
2、手鈴:數(shù)量是參與活動人數(shù)2;牛皮手鼓,數(shù)量與參與活動人數(shù)一致。
有看過繪本《狂星期二》,了解故事的基本梗概。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劇情。
2、感受小青蛙蹦跳、量眩、飛行的動作,教師合樂示范動作一遍。
3、重點感受A段青蛙彈跳動作。
4、加蓮葉的象形樂器一一手鼓。
(1)感受在鼓面做彈跳動作時發(fā)出的清脆、斷頓的聲響,并根據(jù)語音提示練習在規(guī)定時間收起手鼓的使用規(guī)則
。2)完整隨樂使用樂器
5、引導(dǎo)幼兒為飛行動作創(chuàng)編聲效
6、累加施魔法樂器一一手鈴(在拿起手鈴后,全體原地站立游戲)。
7、在自由空間下散點飛行
。1)教師示范完整游戲規(guī)則。
。2)請5名幼兒隨樂在自由空間下完整游戲。
(3)總結(jié)飛行經(jīng)驗,幼兒隨樂在自由空間下完整游戲。
8、結(jié)束:帶領(lǐng)幼兒在飛行中離開活動室。
《奏樂》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熟悉旋律,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大馬告訴我”
2、根據(jù)音樂中自然音響的特點,探索配器方案。
3、遵守打擊樂器演奏活動的規(guī)則,能看指揮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鈴鼓、小鈴鐺、圓舞板各8個
2、大鼓、镲、雙響筒
3、錄音機、磁帶、圖譜
活動過程:
1、老師這里有一段音樂,小朋友閉起眼睛來聽一聽,好象從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2、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馬告訴我”,我們再來聽一聽什么地方的音樂像馬跑的聲音?馬兒跑起來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3、怎樣就能讓馬兒跑得更快呢?
4、出示圖譜,教師解釋圖譜
教師指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兩遍)
5、剛才我們用聲音來表現(xiàn)了樂譜,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現(xiàn)呢。
。1)“馬蹄聲的地方你想用什么動作?駕駕駕的.地方你想用什么動作呢?”
(2)跟隨樂曲,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3)男女分組,女孩學馬蹄聲,男孩喊駕駕駕。
6、除了用聲音、動作表現(xiàn)音樂,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現(xiàn)呢?
。1)出示樂器,“哪種樂器的聲音可以來代替馬蹄聲呢?”
“哪種樂器的聲音可以來代替駕駕駕聲呢?”
幼兒討論好,教師將相應(yīng)的標記貼到圖譜下。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坐下。
(3)教師指圖,幼兒用樂器演奏,同時嘴里發(fā)出聲音。(兩遍)
(4)教師做指揮,要求幼兒看指揮,跟隨音樂,幼兒演奏。
。5)交換位置,幼兒演奏(6)請一個小朋友做指揮
。7)出示大鼓,這是什么,它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如果大鼓也來參加演奏,它可以放在哪兒?
出示雙響筒,它放在哪兒?
出示镲,它配在哪?
共同演奏(兩遍)
。8)小樂器累了,它該休息了,我們一起把小樂器送回家吧。
《奏樂》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練動作和語音的表現(xiàn);跟隨教師的指揮動作,A段基本能正確輪流演奏,B段和尾聲部分能與同伴合作演奏。
2、嘗試在奏樂的同時自由使用與故事情境和音樂結(jié)構(gòu)相匹配的角色表演動作進行表演。
3、在奏樂和角色表演的同時,集中注意力,努力配合集體的演奏速度和力度。體會“以武會友”的含義,在與同伴表演和演奏的.時候樂器不碰到同伴的身體。
活動準備:
1、已經(jīng)初步熟悉語音和動作總譜。
2、錄音音樂。
3、男女生人數(shù)相同。
4、幼兒圍成半圓坐在座位上。男生坐在左邊,椅子底下放兩把竹制刀;女生坐在右邊,椅子底下放一根錢鈴棍。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dǎo)人
二、動作+音樂:教師隨樂示范動作,幼兒觀察模仿學習,進一步熟練語音和動作的動作總譜,并嘗試分組表演動作。(完整播放音樂兩遍)
三、探索樂器的多種演奏方法,嘗試看教師指揮分角色演奏樂器。(完整播放音樂一遍)
四、教師請配班教師共同示范(B段+尾聲部分)錢鈴和雙刀合作演奏的動作。幼兒嘗試學習合作演奏。
五、嘗試完整演奏,在奏樂的同時自由使用與故事情境和音樂結(jié)構(gòu)相匹配的角色表演動作進行表演。(完整播放音樂三遍)
六、交換樂器演奏。(完整播放音樂一遍)
《奏樂》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喜歡。
2、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來感受音樂、認識樂器。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響板、樂曲
活動過程:
1、歡迎歌: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與教師進行相互的問候與介紹自己。
2、認識樂器:教師取出響板,讓幼兒看教師是如何使用的,然后進行傳遞樂器的練習,讓幼兒模仿教師的節(jié)奏來進行認識樂器活動。教師也可以讓幼兒來按照節(jié)奏節(jié)拍的方式進行認識樂器。
3、嗓音練習:讓幼兒能夠看教師的手勢來進行大小聲的發(fā)音練習,教師用手握成拳頭,請幼兒看著手勢發(fā)“啊”的'音。
4、坐地蹦跳:教師以節(jié)奏的快慢的方式來進行兒歌“吃豆豆”的學習,第一節(jié)幼兒拍節(jié)奏學說兒歌。第二節(jié)讓幼兒配合動作學說兒歌。
5、唱歌游戲:follow me.學唱歌曲,并會表演。能跟據(jù)歌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幼兒學會問答的形式進行表演唱.
6、成語:刻舟求劍。教師在教給孩子成語的時候,以故事的形式來表現(xiàn)出來,這樣更加能夠吸引幼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7、手指游戲:湊十歌。學說兒歌并會邊說兒歌邊游戲,幼兒能用雙手表示動作。
8、古詩:楓橋夜泊。讓幼兒能夠感受古詩的韻律,變換節(jié)奏學說古詩。用響板代替古詩內(nèi)容。
9、舞蹈:機器貓,讓幼兒在愉快的互動活動中體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美。
10、結(jié)束歌:See you next time。放松幼兒情緒體會歌曲旋律。幼兒跟隨老師幼兒可變換同伴姓名,合理利用空間進行表演唱。
附:兒歌
吃豆豆
小妞妞,吃豆豆,吃了豆豆長肉肉,長了肉肉像球球,像個球球滾跟頭.
湊十歌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小花鴨;三加七,十老母雞;四加六,十只金絲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氣氛非常好,因為孩子們充滿了快樂。音樂活動的教學,常常能為孩子帶來莫大的快樂,在快樂的氣氛中,孩子們能夠?qū)W習到新的歌曲,也能進行表演,整個活動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奏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毛驢節(jié)奏樂活動教案08-26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大自然教案教案01-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