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
2、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實物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ń處煶鍪俱U筆盒及各種文具)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yī)院,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幼兒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請你根據(jù)故事來說一說。
2.為什么鉛筆盒會變成醫(yī)院?
三、結(jié)合掛圖,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先講故事第一段,提問: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小男孩要讀小學了,這些文具怎么表示了,幼兒根據(jù)故事回答。
2.教師再講故事的第二、三段,提問:鉛筆盒里的文具為什么不高興了?
3.教師講故事的最后兩段:提問:第二天早晨他去上學,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男孩的.作業(yè)寫好了嗎?為什么?
四、看圖講述故事。
1.看幼兒用書第19~24頁,仔細觀察畫面,閱讀故事,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意思,鼓勵幼兒學習講述文具的對話。
2.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jié):我們要愛護鉛筆盒里的文具。
五、遷移經(jīng)驗,擴展想象并交談。
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呢?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通過分段講述故事,逐層分析故事內(nèi)容來逐步完成,從中感受文具的心情,遷移自身,現(xiàn)在本班幼兒在寫數(shù)字的時候,常用到鉛筆橡皮等,但由于用法不當,也會讓它們變成醫(yī)院,通過這個活動,每個小朋友都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文具,知道每個文具的用法。但活動結(jié)尾教師可以出示幾組破舊的文具,讓幼兒找找修譜的方法,能更啟發(fā)幼兒保護的愿望。
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2
重點:知道愛護文具,能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準備;PPT 幼兒用書 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么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了醫(yī)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邊醫(y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看PPT1教師講述第一段提問:
。1)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3)指下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4)我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
2、PPT2、3、4師講述故事3、4段提問:
。1)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2)鉛筆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為什么把卷筆刀拉出來?結(jié)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為什么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5)現(xiàn)在你知道文具盒為什么變醫(y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么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PPT4、5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為什么哭?
(2)師結(jié)故事內(nèi)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么做?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一幼兒扮演小男孩 幾名幼兒扮演各種文具。其余幼兒和教師試講旁白部分。
四、延伸活動1、回家試講故事,并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2、美工P9"筆筒"完成。
故事:
從前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媽媽給他買了一個漂亮的鉛筆盒,鉛筆盒里有鉛筆、橡皮、小刀、尺子還有卷筆刀。鉛筆和伙伴們都想幫助這個小朋友好好學習,可是在上學的路上,他掄起書包打蝴蝶,可蝴蝶沒有打著,書包卻扔在了地上。
這天晚上他睡著了,鉛筆盒里發(fā)出了“嗚嗚”的聲音,鉛筆跑了出來,小刀問鉛筆:“你為什么哭。俊彼鲜怯镁砉P刀不停地旋我,快把我旋沒了。小刀把卷筆刀拉了出來,啊,卷筆刀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原來,打蝴蝶的時候,卷筆刀摔壞了。橡皮也在嗚嗚地哭,尺子也在哭,他們都指了指小刀:“小刀,都怪你,老是割啊,切啊,都把我們弄成什么樣子了。”“是他讓我干的,早上他還用我割樹皮,樹姐姐疼的直流眼淚,下午還要割墻壁,墻公公痛得直咧嘴,還要插著泥土玩,看吧,刀口全都弄壞了。”有的說,我們都快變成醫(yī)院了,有的說,他也不愛惜我們,我們也不幫他好好學習了。
這天早上,他急急忙忙去上學,寫字的時候,一寫,鉛筆就斷了,寫錯字了,橡皮給他來個越擦越黑。畫直線的時候,尺子給他歪歪扭扭的。
他給老師批評了,他眼淚一滴一滴地滴在鉛筆盒里。
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
2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課件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么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醫(yī)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變醫(y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 看課件1教師講述第1段并提問:
(1)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2.看課件2,教師講述第2段并提問:
(1)你看到了什么?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2)我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
3.看課件3,師講述故事第3段并提問:
(1)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2)鉛筆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為什么把卷筆刀拉出來?結(jié)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為什么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4.看課件4,提問第4段:
(1)現(xiàn)在你知道文具盒為什么變醫(y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么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5.看課件5,提問第5段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為什么哭?
(2)師總結(jié)故事內(nèi)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么做?
三、播放語言cD(盒帶),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四、孩子嘗試表演故事,老師和其他幼兒旁白解說
教師小結(jié):希望不愛惜文具小朋友們從今往后愛護好文具,自覺愛惜文具的小朋友學習!表揚愛惜文具的小朋友!
延伸活動:
回家試講故事,并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4
重點:
知道愛護文具,能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難點:
知道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準備:
PPT幼兒用書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
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么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了醫(yī)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邊醫(y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看PPT1教師講述第一段提問:
。1)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3)指下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4)我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
2、PPT2、3、4師講述故事3、4段提問:
。1)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2)鉛筆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為什么把卷筆刀拉出來?結(jié)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為什么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5)現(xiàn)在你知道文具盒為什么變醫(y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么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PPT4、5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為什么哭?
。2)師結(jié)故事內(nèi)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么做?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一幼兒扮演小男孩幾名幼兒扮演各種文具。其余幼兒和教師試講旁白部分。
四、延伸活動
1、回家試講故事,并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2、美工P9"筆筒"完成。
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
2、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掛圖8號;《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磁帶及錄音機。
2、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yī)院,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幼兒聽故事錄音,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請你根據(jù)故事來說一說。
2、為什么鉛筆盒會變成醫(yī)院?
三、結(jié)合掛圖,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先講故事第一段,提問: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小男孩要讀小學了,這些文具怎么表示了?幼兒根據(jù)故事回答。
2、教師講故事的最后兩段:提問:第二天早晨他去上學,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男孩的作業(yè)寫好了嗎?為什么?
四、看圖講述故事
1、看《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第19~24頁“鉛筆盒變醫(yī)院”,仔細觀察畫面,閱讀故事,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意思,鼓勵幼兒學習講述文具的對話。
2、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jié):我們要愛護鉛筆盒里的文具。
五、遷移經(jīng)驗,擴展想象并交談。
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呢?
課后反思:
《鉛筆盒變醫(yī)院》這節(jié)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表達自己聽故事后的感受。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在活動開始,我出示鉛筆盒及各種文具,引出主題:這是我們上小學要天天用到的東西,可是有一天,鉛筆盒變成了醫(yī)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接著師幼一起欣賞故事錄音,聽完錄音后,我鼓勵幼兒自由說說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結(jié)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最后,我還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并討論:假如你是鉛筆盒的小主人,你會怎么做?讓幼兒知道應該愛護文具。
在活動中,孩子們能認真傾聽故事,部分幼兒能較好地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完整地回答老師提問,部分幼兒舉手回答的積極性還不錯,故事的理解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
【大班語言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鉛筆盒變醫(yī)院》反思12-31
大班語言教案:繩子可以變什么10-13
大班語言教案:會變的月亮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大班教案《鉛筆盒里的朋友》12-16
大班教案水在變嗎10-19
大班《會變的月亮》教案09-24
大班教案《水變干凈了》反思12-18
大班綜合教案會變的月亮09-26
小班語言活動《小豬變干凈了》教案01-08
大班醫(yī)院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