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9-26 20:06:5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大班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guān)大班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2/4的節(jié)奏。

  2、能創(chuàng)編2/4節(jié)奏型、并用音符擺出。

  3、初步體驗合奏、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青蛙頭飾、池溏背景圖、音樂、音符卡片、漿蝴

  泡沫板

  活動過程:(一)1、聽2/4拍律動,來到草地上。

  2、帶上小青蛙頭飾,聽音樂自由玩耍。

  提問:小青蛙在哪?干什么?

  請幼兒根據(jù)音樂來講述、想象

 。ǘ3、復習歌曲《小青蛙》

  4、進行分聲部合唱。

  (三)5、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節(jié)奏。

  提問:媽媽唱的.呱呱歌有幾句?

  誰能把它的節(jié)奏型拍出來?

  請你們來創(chuàng)編呱呱歌。

 。ㄋ模6、幼兒分組展示自己的呱呱之歌。

  自己擺節(jié)奏型。

 。ㄎ澹7、以小組為單位,設(shè)計節(jié)奏樂譜。

  8、進行合奏表演(拍手、唱呱呱歌)。

  9、去捉蟲子吃,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進行打擊樂演奏。

大班教案 篇2

  主題選擇: 游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活動。游戲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quán)利的象征。豐富多彩的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fā)展智力。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有著濃厚的趣味性,廣泛的`地區(qū)性和獨特的民族性。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童年的歡樂!我認為民間游戲在幼兒園大有用武之地,我們幼兒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民間游戲的精華為培養(yǎng)幼兒所用。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2、提高幼兒的投擲和快速繞圈跑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沙包一個、在地上畫好邊長為6米的正方形跑城。(里面留一個出口)

  2、活動人數(shù):8--14人(大班)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把幼兒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

  二、基本部分

  1、用"剪子、包袱、錘"的方式?jīng)Q定誰先跑,另一組幼兒分別站在城的四周用沙包打跑城的人,跑到最中心的幼兒為到家,外面的幼兒不能打。

  2、幼兒跑到中心后,再跑出來為勝利。被沙包打到的小朋友下場。跑出來的小朋友可以再跑一次,如果勝利的跑出來,就可以將自己組的小朋友救活。

  3、在外面打的小朋友不能到城里去打。只能用這一個沙包,沙包離誰近,誰就迅速撿起沙包退到城外打。

  注意:踩線者為犯規(guī),視為無效。

  三、創(chuàng)新玩法

  1、民間傳統(tǒng)游戲活動開展以來,受到了班里所有小朋友的喜愛。下午戶外活動,我領(lǐng)著孩子們來到民間游戲區(qū),這里早就畫好了場地。

  2、孩子們解散后自動的選擇了愛玩兒的游戲,有的跳十間房,有的跳九間房,有的跳棋盤房。玩兒跑城的小朋友圍成圓圈"手心手背,"他們要用這種方式來分成兩組。

  3、教師也參與到游戲中。

  四、結(jié)束部分跑了一圈以后,孩子們怎么也打不到城里的我,馮田語和李炳都有些懶洋洋的,李先洋也跑得呼呼直喘,看到這些,我故意跑到張佳面前,假裝不知道沙包在她手里,張佳很容易就打到我,她高興得跳起來:"我打到陰老師了。"我失望的說:"我還沒看到,沙包什么時候傳到你手里去了。"我下了場,李先洋也很快被打下來,"我們輸了,該換你們組了。"聽到換人,大家都雀躍起來。

  結(jié)束活動:幼兒放松,整理場地。

大班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2個字。

  2、正確流利的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jié)合圖畫和主食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的寂寞心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的寂寞心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簡介詩人

  王維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他多才多藝,詩話書樂無不精通,詩畫作品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安史之亂以后,由于王維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墜入空門,作品的風格也充滿了空靈的色彩,后任因此稱他為詩佛。

  2、引出詩題

  傍晚,王維來到鹿柴附近,在空曠的山林中看不見一個人影,只偶爾聽得見山中回蕩著人說話的聲音,夕陽的余暉射入茂密幽暗的深林,又映照在綠的青苔上。這空山的沉寂,這深林的幽暗,不禁勾起了詩人的寂寞之情,于是他提筆寫下了《鹿柴》。(教師范讀古詩)

  二、讀古詩

  1、由讀古詩,讀完后同桌合作識字。

  2、反饋識字情況,了解生字的意思。

  3、再讀古詩,注意把句子讀流利。

  4、指名、齊讀古詩。

  三、品讀古詩

  1、結(jié)合教學掛圖、注釋自學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講古詩,相機指導朗讀。

  首句“空山不見人”直接描寫空山的寂寥靜謐,次句“但聞人語響”以局部的有聲反襯整體的寂靜;三、四句“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用夕陽返照來反襯深林的幽暗清冷。

  3、嘗試背誦古詩。

  4、教師小結(jié)反襯法的美學價值。

  四、結(jié)語

  用聲音來表現(xiàn)寂靜,用光亮來表現(xiàn)幽暗,往往比直接描寫寂靜、直接描寫幽暗效果更好,你們可以將這一手法運用到寫話中。

  板書設(shè)計:

  鹿柴

  空山人語響寂靜

  深林返景幽暗

大班教案 篇4

  【教學設(shè)計】

  讓學生在“舞會”的情境中聽賞《小步舞曲》,并體驗小步舞曲的風格;在自主探索中學會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在樂器伴奏中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在舞蹈中體驗并表現(xiàn)三拍子樂曲的韻律特點。

  【教學目標】

  1、能用明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表現(xiàn)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

  2、通過聽賞和音樂活動,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風格,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跳集體舞。

  4.了解音樂中旋律進行模式中的級進與跳進。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學會《我們大家跳起來》這首歌。

  2、難點:引導學生初步體會小步舞曲的風格,掌握三拍子舞曲的強弱規(guī)律。

  【教具準備】

  黑板畫成舞會的圖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參加今天的舞會,在舞會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美妙的鋼琴曲《小步舞曲》,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律動,聽完后請你告訴老師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樂曲,它的`強弱規(guī)律是怎樣的?

  2、隨音樂集體律動(拍手 拍腿 拍腿)。

  二、介紹《小步舞曲》

  師:小朋友的動作真美!你們知道這首優(yōu)美的樂曲是幾拍子的嗎?它的強弱規(guī)律是怎樣的?

  1.這首曲子是德國著名作曲家、古典音樂大師巴赫創(chuàng)作的一首鋼琴獨奏曲《小步舞曲》。小步舞是當時流行于貴族的宮廷舞蹈,跳舞時人的姿態(tài)要端莊、文雅、優(yōu)美。你們要想?yún)⒓游钑偷孟葘W會小步舞,有沒有信心學會?

  (1)老師示范小步舞的舞步。(左右右 右左左 左右右 右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2)學生跟著老師模仿。

 。3)學生跟著音樂跳小步舞,并觀察舞步的變化規(guī)律。

  三、 學唱歌曲

  1、播放《我們大家跳起來》歌曲錄音,學生聆聽。(出示歌譜)

  師:老師也帶來了另外一首歌曲,這首歌曲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哪聽過?(生邊聽邊做律動拍手拍腿拍腿)

  生答:?

  師:這首歌是根據(jù)《小步舞曲》的第一段旋律,由前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吳國鈞填詞而成。歌曲題目叫《我們大家跳起來》。(出示歌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

  2、師范唱,師生共跳小步舞。

  問:這首歌一共有幾個樂句?其中有沒有旋律相同的樂句?

  3、指導學生用“l(fā)u”唱歌曲旋律。

  4、學唱歌詞。

  5、學習頓音記號。

  6、學生用明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一遍。

  四、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舞會已經(jīng)到了高潮,請你們隨著音樂熱情地跳起來吧。úシ鸥枨段覀兇蠹姨饋怼罚

  請女伴跳小步舞

  五、知識拓展

  師: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讓我們跳起來》的旋律走向。

  1.5到1在課本上的圖是用一個小朋友在跳的動作來表現(xiàn)這兩個音的距離。這說明這兩個音離得....而1 2 3 4 5 是用爬樓梯的動作,這又說明他們離得比較.......

  2.在音樂中我們把住在隔壁的音的走向叫級進,把不是住在隔壁的音叫跳進。下面老師來考考你你能說出他們是級進還是跳進嗎?

  3..讓我們一塊來唱唱這首歌的樂譜感受一下跳進跟級進吧。

  五、課堂小結(jié):

  師:親愛的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今天大家的收獲真不少,謝謝大家與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最后讓我們一起踏著小步舞曲,盡情享受這美妙的音樂吧!

  師與學生踏著舞曲離開教室。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nèi)容,唱準“嘀嘀嘀嘀嘀嘀——嗒”樂句。

  2.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

  活動準備

  圖譜《小籬笆》、歌曲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聲,調(diào)動幼兒情緒

  1.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進行發(fā)聲練習,幼兒用唱歌的方法與老師進行互動,營造一種活潑、寬松的活動氣氛,調(diào)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熱情。

  2.練聲曲《向風兒問好》。

  “美麗的春天來了,風兒輕輕的吹著,小朋友,讓我們來向風兒問個好吧!”

  (二)引導幼兒傾聽、感受歌曲

  1.教師播放音樂一遍。

  “這首歌曲好聽嗎?”

  “猜一猜,風兒在唱些什么?”

  “它唱出了春天的哪些變化?”

  2.幼兒回答自己的想法。

  3.教師再次播放歌曲,讓幼兒驗證自己的.想法。

  (三)看圖譜學說歌詞

  1.請幼兒看圖譜學說歌詞。

  2.老師有節(jié)奏的帶領(lǐng)幼兒學說歌詞。

  (四)學習歌曲

  1.教師跟隨音樂,唱歌曲一遍。

  提問:“你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歌詞最有意思?”

  2.教師用摘句的方法,將幼兒最感興趣的一句歌詞摘出來,和幼兒一起學唱。

  3.教師彈奏,幼兒跟老師完整學唱歌曲第一段。

  4.重點學唱“嘀嘀嘀嘀嘀嘀——嗒”樂句。

  5.幼兒再次完整地聽歌曲一遍,學唱歌曲第二段。

  6.在幼兒學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讓幼兒分組自由地編動作,并進行小組交流。

  7.分組進行表演唱。

  (五)活動延伸

  春天除了給小籬笆的周圍帶來了許多的變化,還會給我們的周圍帶來什么變化?請小朋友把這些變化創(chuàng)編到歌曲里,下節(jié)課時來一起演唱!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11-29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1-27

大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