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8-12 16:31:06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幼兒園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理解——活動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不在于名稱的新奇,不在于材料的花哨,而在于活動能真正的引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在于真正符合幼兒的需要,在于能激發(fā)幼兒的操作,探究和體驗,在于能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活動線索,切實為孩子營造一個有助于生成的氛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觸到的各式瓶子種類繁多,我們常?匆娝麄儽孔、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種各樣的瓶子玩游戲親睞有加。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結(jié)合我班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在愉快的玩一玩,說一說,動一動的過程中,自然融入到對各種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中。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玩瓶子帶來的樂趣。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瓶寶寶,促進其小肌肉的發(fā)展及對數(shù)的'初步感知。

  3、鼓勵幼兒大方與同伴和老師交往。

  4、培養(yǎng)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自己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各式瓶子四至五個;2、各種豆子若干;3、瓶子做的物品幾個(娃娃、拉力器、花籃、餐具等);4、錄音機、磁帶;5、字、詞卡。

  活動過程:

  1、師:(出示瓶子)這是什么?這里面有許多秘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復習雙語所學的字詞)幼兒每說對一次,教師便出示一件用瓶子做的東西,引起幼兒認讀及對瓶子的興趣。

  2、師:瓶子做的東西漂亮嗎?老師這有許多爸爸、媽媽和阿姨們不用的瓶子,小朋友想不想玩一玩?(幼兒自由玩)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他是怎么玩的。

  3、師:瓶子好玩嗎?小朋友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瓶子?它們是什么樣的?可以用來做什么?(請幼兒說一說)

  4、(出示籃子,里面裝有各種瓶子),師:你們猜一猜里面藏了些什么?(掀開遮布)哇,是什么樣?瞧,這些瓶寶寶多調(diào)皮啊,它們把帽子扔得亂七八糟的,天氣冷了,不戴帽子會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幫瓶寶寶戴上合適的帽子好嗎?(每個幼兒兩個瓶子,三至四個蓋子),幼兒操作,并相互檢查戴得正確與否。

  5、師:小朋友真能干,幫瓶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帽子,瓶寶寶還想請小朋友幫幫它,愿意嗎?瓶寶寶餓了,想吃豆子,它最喜歡吃豆子了,小朋友能不能喂瓶寶寶吃豆子,但不能給瓶寶寶吃太多,這樣肚子會痛的(幼兒動手制作打擊樂器)

  6、師:瓶寶寶吃飽了嗎?吃了東西的瓶寶寶還會發(fā)出聲音,小朋友用瓶寶寶來為我們歌曲“Hello”、“大貓和小貓”打節(jié)奏。

  7、師:瓶寶寶還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愿意嗎?(請幼兒自由選擇瓶子到戶外去玩)放音樂。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語言:水果多又多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句講述水果的形狀、顏色、觸覺、味覺等。

  2、能學習傾聽分辨同伴的講述。

  3、大膽清楚講述自己喜歡的水果,初步獲得水果講述的.遷移能力。

  活動準備:

   水果成列的架子;猜謎的分層展示盒;有關(guān)形狀、顏色、觸覺等的提示圖。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講一講

  1、 今天,老師帶來了水果,看看是什么?(這是――)

  2、 水果長的很可愛,它們誰愿意讓我們來看一看、講一講呢?我們讓水果跳到我們的碗里來,好嗎?

  重點:利用有趣的水果呈現(xiàn)方式,引導幼兒嘗試一句話的講述。幼兒能用一句話清楚講清出現(xiàn)的水果是怎樣的(蘋果、香蕉、獼猴桃)

  小結(jié):原來看講一樣水果,可以說它的形狀、顏色、觸摸的感覺和味道等,這樣可以說的更清楚。

  二、聽一聽、猜一猜

  1、這是一幢水果屋,里面住著都是水果,我們來猜猜里面是誰。

  2、第一次猜謎――“眾人講,一人猜”(一句話講述)

  一位幼兒上來,其他孩子把看到的水果用語言描述清楚,如:形狀、顏色、摸上去的感覺、味道等。如:它是圓圓的。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彎曲的物體產(chǎn)生興趣。

  2、運用彎曲的肢體、物體,創(chuàng)造性玩出多種造型。

  活動準備

  1、實物:芭比娃娃、電話、毛線團、絨毛玩具羊、大大卷泡泡糖等;

  2、彩帶若干;

  3、相機;

  4、音樂《火車開了》。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后面小朋友的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坐上我的車跟我出發(fā)!(放音樂,教師帶領(lǐng)幼兒走彎彎的路)

  1、彎彎的朋友在哪里。

  ——孩子們,看已擺好的椅子像什么?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東西,誰來說說這是什么?彎彎的地方在哪里?

  ——電話、毛線團、芭比娃娃都有彎彎的.地方、在我們身邊吃過的、用過的、看到的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

  讓幼兒自由發(fā)言后并畫出來。https:///

  2、我也會彎。

  ——(教師學說機器人的話音并進行動作),小朋友看我是誰?因為我的身體有的地方會動,能彎曲,所以我才會做各種動作,你會做嗎?請你活動一下自己的身體,試試哪里會彎曲?

  ——教師與幼兒共同彎曲身體嘗試多種造型的彎曲姿態(tài)。

  你彎曲,我彎曲,我們能不能像機器人一樣彎出有趣的樣子照張相吧!

  3、繩繞饒。

  ——機器人會彎曲,我們的身體會彎曲,還有很多東西像蛇一樣會彎曲,能夠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造型,都有什么呢?

  ——(教師邊演示邊說)看,我的彩帶變成什么了?你也來繞一繞,玩一玩,你的彩帶會變嗎?

  ——幼兒按照自己的玩法,自己嘗試一下。

  一條彩帶有好多玩法,兩條,三條彩帶繞在一起會怎樣呢?

  幼兒自由結(jié)伴,進行繩子組合。

  活動延伸

  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彎彎繞繞的東西,那有沒有不能彎繞的東西呢?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動作發(fā)展差,需要大量的練習。為了使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及跑、跳、投擲等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我為幼兒準備了一些自制的體育活動器械,劃分活動區(qū)域,讓幼兒在各區(qū)域的情景中掌握技能。啟發(fā)幼兒利用體育器械玩出不同的玩法,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考慮到小班孩子好模仿,我所劃分的區(qū)域不多,而每個區(qū)域里的相同器械投放較多。

  由于小班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我選用的體育活動器械大多是布縫的,安全性較好。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大肌肉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走、跑、跳、投擲能力。

  2、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歡樂,愿意參加體育活動。

  活動準備

  1、自制體育小器械若干(小轉(zhuǎn)盤,布繩,沙包等)

  2、劃分4個區(qū)域:沙包區(qū)、布繩區(qū)、轉(zhuǎn)盤區(qū)、球區(qū)

  沙包區(qū)投放沙包30個,大嘴巴2個,“害蟲”15個;

  球區(qū)投放球20個,球架2個,小紙棒20個;

  布繩區(qū)投放布繩20個;

  轉(zhuǎn)盤區(qū)投放轉(zhuǎn)盤20個。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1)、檢查幼兒衣服、鞋等情況,為活動做準備

  2)、引導活動,放松關(guān)節(jié)

  看見小鳥點點頭——頭部運動

  看見小熊招招手——上肢運動

  看見小猴問個好——彎腰運動

  看見山羊蹲下來——下蹲運動

  看見小兔跳一跳——跳躍運動

  2、分散運動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活動

  提醒幼兒到自己沒有玩過的區(qū)域活動

  2)、教師在各個區(qū)域進行指導

  沙包區(qū):幼兒將沙包投進動物大嘴巴,消滅“害蟲”,要求投的準。比比誰投的遠。

  球區(qū):幼兒可以拍球,滾球,踢球,用紙棒趕球。

  布繩區(qū):幼兒可以將布繩夾在褲子后面,當“小尾巴”,玩抓尾巴游戲。也可放在地上擺成各種圖案,跳格子。

  轉(zhuǎn)盤區(qū):把轉(zhuǎn)盤當飛盤飛到空中,放在地上當障礙物跳過去。

  3)、啟發(fā)幼兒想出器械的新玩法,鼓勵幼兒介紹并演示自己怎么利用小器械來活動的。

  比如繩子可以用手連起來開火車,甩繩子。轉(zhuǎn)盤頂在頭上走直線,曲線等。

  3、評價

  表揚在活動中玩法多的幼兒,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活動器械。

  3、早操

  1)、找到自己的早操隊伍,按直線排好隊。

  [page_break]

  2)、合著音樂做動作,動作整齊,有力。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氣氛活躍,幼兒情緒飽滿,積極性高,樂于練習。幼兒的跑、跳、投擲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在教師的指令下,輕松地完成各個肢節(jié)的運動。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的體育技能在游戲中得到鍛煉。

  活動中發(fā)現(xiàn),小班大部分孩子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跟著別人做。只有能力強、年齡大的幾個孩子會想出新的玩法。

小班教案 篇5

  其實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是最能夠發(fā)揮其最大潛能的,角色游戲的材料、人數(shù)等都直接影響到了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因此,就角色游戲這一內(nèi)容我們幼兒園和牌樓幼兒園進行了一次聯(lián)誼。

  我們針對小班年齡的幼兒的角色游戲情況進行了一次經(jīng)驗的分享,在聯(lián)誼中牌樓幼兒園的老師們對于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的特點進行了梳理,她提到小班幼兒對角色游戲很有興趣,但是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會重復操作自己的角色,依賴于主題提供的東西。而我們現(xiàn)在主題替換得又快,所以幼兒在活動時具有不穩(wěn)定的特點,對于規(guī)則的了解比較差,幼兒彼此間缺少交往,自己不會解決矛盾,例子:娃娃家的媽媽抱著娃娃,聽到菜場的聲音就夾著娃去了,聽到別的地方的聲音把娃娃一扔就走了。老師要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家庭成員扮演爸爸媽媽司機等,知道角色的名稱。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整理玩具、愛護玩具。

  所以我們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要考慮到幾方面的問題:創(chuàng)設主題條件,提供形象主題材料,不要求品種多,但是數(shù)量要多,提供角色標記。比如:廚師需要帽子、服務員的圍裙、小汽車的司機需要方向盤、媽媽需要圍裙、醫(yī)生要白帽子、白大褂等提醒幼兒的角色,老師要在游戲中提醒幼兒的角色意識。允許幼兒在游戲中扮演相同的角色,教師不應進行過多的干涉,比如兩個幼兒要當媽媽老師可以同時開設兩個娃娃家,在角色游戲中老師以角色身份進行游戲,老師先去銀行取錢再去菜場買菜再去娃娃家做客,這樣老師能夠了解每個區(qū)域幼兒的游戲情況。在講評時,比如在進行娃娃家的講評時,老師可以請娃娃家的爸爸媽媽重復一遍游戲情況,運用情景再現(xiàn)的講評方式,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11-30

小班教案11-30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2-01

小班教案11-28

小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