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10-29 06:51:2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大班教案錦集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會主動嘗試探索梯子的不同玩法,發(fā)展幼兒平衡走、跳、攀爬等多種能力。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竹梯三根(竹梯兩端分別用海綿紙包裹扎緊,竹梯表面無尖刺,確;顒影踩魳、輪胎、墊子、紅花。

  活動過程:

  一、做好活動準備,熱身練習。

  1、幼兒跟隨教師做熱身運動。

  2、將三根竹梯擺到活動場地相應位置。請孩子們先說說:梯子平時是做什么用的?自己在哪里見過?

  幼:工地的叔叔登著梯子刷涂料、安吊燈,消防員叔叔能登著梯子爬到樓上去救人、滅火,農(nóng)民伯伯用來上房頂拿東西。竹梯除了平時勞動時用,我們還可以在上面玩。

  二、嘗試用各種方法通過梯子。

 。ㄒ唬┙處煶鍪咎葑,平放在地面上。

  1、師:“請小朋友想辦法過這個梯子,看誰過梯子的辦法和別人不一樣。”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一個梯子。分散自由地嘗試用各種方法從梯子上經(jīng)過。

  2、教師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從旁指導,關注孩子們過梯子的不同玩法。

  3、哨響游戲暫停,請孩子們迅速站到場地兩側(cè)黑色站位線上,鼓勵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玩法表演介紹給大家。

  平衡走(梯子中間、橫梁走、兩側(cè)走、倒著走),爬

  跳(單腳跳朋友幫助、雙腳跳、跨跳)

  4、再次游戲,嘗試沒有玩過的.方法,繼續(xù)探索新的玩法。

  三根梯子組合在一起嘗試多種玩法,平衡走、跳、爬等多種玩法

  三、游戲:敢于嘗試新的挑戰(zhàn)

  四個輪胎疊一起架上梯子,放三組,鼓勵幼兒勇敢,大膽攀爬梯子后從高處跳下來,在活動過程中給予鼓勵,比賽看哪個組比較快。

  四、放松活動

  隨著緩慢的音樂進行放松活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影子,獲取有關影子形成、變化的相關經(jīng)驗。

  2、初步認識漢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組詞,嘗試對兒歌進行簡單的彷編。

  3、激發(fā)幼兒對影子現(xiàn)象的興趣和好奇心,樂于參加踩影子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兒歌內(nèi)容圖片以及漢字一套,在晴天進行。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發(fā)幼兒對影子的注意。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影子嗎?什么時候會有影子呢?(太陽光、月光、電燈光等,照著我們的時候會有影子。)

  2、通過和影子做游戲的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影子的興趣。

  讓幼兒到室外的太陽光下:看看你們有影子嗎?現(xiàn)在我們來和影子做游戲好嗎?

  教師引導幼兒玩一玩:把影子請到前面來,把影子請到后面、左邊和右邊以及把影子藏起來的游戲。最后,再讓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追影子的`游戲。

  3、通過教師語言,熟悉兒歌內(nèi)容。

 。1)教師:剛才,我們和影子做了許多游戲,知道因為我們擋住了光所以就有了影子。那如果是一個胖子,他的影子會是什么樣的呢?(同時出示胖子的圖片。)教師:如果是瘦子呢?(出示瘦子圖片。)

 。2)教師:如果我們做各種動作的時候,我們的影子會怎么樣呢?教師做穿褲子的動作,并提問:我在干什么?這時我的影子會怎樣?(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3)教師做戴帽子、跳房子、踢毽子等動作,引導方法同上。

 。4)出示踩影子圖片)提問: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們也來玩踩影子的游戲好嗎?今天,老師念一首新的兒歌“踩影子”。

  4、學習踩影子游戲。

 。1)教師指圖朗誦一遍兒歌后,帶領幼兒看圖文念兒歌。

 。2)教師邊看圖邊表演相應動作,鼓勵幼兒跟著念兒歌做動作。

  5、初步認識漢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組詞。

  引導幼兒觀察圖夾文兒歌,請幼兒看一看,指一指:兒歌中哪個字是一樣的?啟發(fā)幼兒說出:除了兒歌中有許多“子”字,還有哪些詞也有“子”字呢?誰還能說出其他有“子”字的詞來呢?

  6、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兒歌原有的特點進行兒歌仿編活動。

  (1)我們除了有胖、有瘦,還有什么樣的?

 。2)我們除了能做穿褲子、戴帽子、踢毽子、跳房子,還能做什么動作呢?

  鼓勵幼兒盡量利用含有“子”字詞,仿編兒歌,例如:扣口子、穿襪子、跳繩子等。

  教師將幼兒說的內(nèi)容用簡筆畫畫在黑板上,然后帶領幼兒念新編的兒歌。

  7、游戲“踩影子”。

  教師組織幼兒到戶外玩踩影子的游戲,游戲前,提醒幼兒要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的動作。兒歌念完后,讓幼兒互相追逐踩影子,啟發(fā)幼兒既要踩別人的影子,同時又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影子,不要被別人踩到。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跟隨教師仔細觀察模仿學習虎拳的動作,了解伴隨動感的音樂創(chuàng)編武術(shù)招式的基本方法。

  2、通過集體討論與小組討論,伴隨音樂依次創(chuàng)編螳螂拳,仙鶴拳和蛇拳的動作。

  3、通過游戲情境體會中國武術(shù)的氣勢,明白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活動過程】

  1、律動游戲引出活動

  (l)教師與幼兒扮演阿寶端面從教室外走進來找位置坐下學吃面的動作。

  (2)故事引導,引入活動

  2、A段音樂動作創(chuàng)編及游戲

  (1)了解“蓋世武俠”并知道他們的.拳法

  ——嬌虎(虎拳)——螳螂(螳螂拳)——仙鶴(鶴拳)——靈蛇(蛇拳)——金猴(猴拳)(幼兒根據(jù)自己經(jīng)驗說出蓋世武俠,請幼兒依次觀察圖片,運用觀察模仿學習的方法創(chuàng)編各拳法的典型招式!)

  (2)學習虎拳的連貫動作,并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螳螂拳、鶴拳、蛇拳的連貫招式。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請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做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請一組創(chuàng)編較好的幼兒示范,并集體跟著音樂練習一次。

  (3)教師扮演大浣熊師父做帶頭人,帶大家跟A段音樂練習武功。

  ——在最后蛇拳時,請大家定住(封穴)。

  (運用數(shù)學概念以及空間概念幫助幼兒回憶動作順序)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A段音樂有氣勢的練習虎拳,螳螂拳、鶴拳以及蛇拳,A段音樂結(jié)尾出(蛇拳后)教師讓幼兒定住。

  教師簡單評價,提升幼兒的動作和表情。

  請幼兒挑戰(zhàn),自己跟A段音樂游戲一次,教師“封穴”。

  (運用情境語言,引出B段游戲)

  3、學習B段音樂游戲

  (1)教師扮演阿寶被封穴,請一名幼兒扮演師父給阿寶解穴。

  (2)教師扮演大師兄,給阿寶們解穴。B段音樂游戲一次。

  (3)教師簡單評價,學習絕招一一神龍解穴手和打完收功的動作。

  4、完整游戲

  (1)教師扮演浣熊師父帶幼兒完整游戲。

  (2)選出“大師兄”帶大家完整游戲。

  (3)升級武功,頒發(fā)神龍秘笈。

  ——浣熊師傅頒發(fā)神龍秘笈,讓幼兒明白只要堅持夢想,每個人都會成為自己的英雄。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回旋式結(jié)構(gòu),并運用適當?shù)囊袅垦莩?/p>

  2.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出“青蛙跳舞、螃蟹吹泡泡、嚇一跳”動作,嘗試玩“小螃蟹”的音樂游戲。

  3.感受歌曲幽默、快樂的曲風,體驗玩唱歌曲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習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出“青蛙跳舞、螃蟹吹泡泡、嚇一跳”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音樂節(jié)奏卡,圖譜。

  活動過程:

  一、學習歌詞《小螃蟹吹泡泡》。

  1.教師出示ppt1,提問:池塘邊上有什么?

  教師總結(jié):池塘邊上有綠草,

  提問:綠草地上有什么呢?

  綠草地上真熱鬧。

  2.出示ppt2,還有誰呢?幼:青蛙。

  青蛙在干什么呢?幼:呱呱呱呱叫。

  還有誰也來了呢?幼:螃蟹。

  螃蟹會叫嗎?幼:不會。那它會干什么呢?幼:吹泡泡。

  教師總結(jié):青蛙呱呱呱呱叫,還有一只螃蟹吹泡泡,螃蟹螃蟹不會叫,只會吹泡泡。

  3.瞧瞧,螃蟹吹出來的泡泡怎么啦?發(fā)出什么聲音?幼:破了,拍拍拍的聲音。

  4.恩,你們說的這件事情可真有趣呀,老師把這件事情連起來,唱成了一首《小螃蟹吹泡泡》的歌(出示歌名圖譜)。

  接下來我們把這么有趣的事情一起來說一說吧。(念兩遍歌詞,注意節(jié)奏)

  二、欣賞音樂旋律、學唱歌曲。

  這首歌還能唱出來呢,請你們來聽一聽。(教師完整唱歌曲)

  1.第一次欣賞音樂,提出欣賞要求。

  提問:你聽了這首歌,覺得哪里比較有趣?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2.這么有趣的歌曲,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輕輕唱一唱吧。

  3.在輕輕唱的時候,你覺得哪一句有點難,節(jié)奏掌握不準,或者記不住歌詞的呢?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根據(jù)幼兒說的單句來練一練。同時創(chuàng)編“青蛙跳舞、螃蟹吹泡泡、嚇一跳”的.動作。

  4.那我們邊做動作邊來唱一唱吧。

  5.剛才我們說了,這首歌曲是有趣的,那我們唱的時候應該要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有趣、快樂的)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

  1.男女分組演唱;

  2.唱至歌曲最后一句做造型。

  3.幼兒邊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邊唱歌。

  四、請小朋友玩“小螃蟹”的游戲,體驗共同游戲的友好氛圍。(人多的話大剪刀剪一剪,分兩次)

  游戲玩法: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圓圈,選一個幼兒做“螃蟹”,圍圓圈外逆時針方向走,圈上小朋友拍手唱歌,唱到“嚇一跳”時,“螃蟹”輕拍小朋友的頭,被拍頭的小朋友就順著圓圈去追“螃蟹”,誰先回座位誰贏。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通過玩繩游戲,發(fā)展幼兒跑、跳、鉆等多種運動能力,了解跳高的動作。

  2、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及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3、增強幼兒的競爭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準備:

  1、每人一根繩子

  2、軟墊

  3、椅子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場師:我們個個都是草原上的小勇士,下面讓我們一起騎著自己的駿馬奔向草原吧幼兒手持繩子做騎馬動作入場

  2、做繩操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兩組第一節(jié),上肢運動第二節(jié),下蹲運動第三節(jié),體轉(zhuǎn)運動第四節(jié),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引出課題:"生活在草原上的小勇士們都有自己的馬鞭,馬鞭也有許多的玩法。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有哪些玩法?"

  2、請幼兒單獨玩繩,教師觀察、指導,記錄好的玩法。

  3、集中幼兒,和幼兒討論一個人玩繩子的時候有什么好玩的方法(重點引導跑跳動作)

  1)遇到好的玩法教師就請全體幼兒模仿嘗試。

  2)遇到不妥的玩法與幼兒一同討論這樣玩好不好,為什么?

  4、請幼兒結(jié)伴玩繩,教師觀察、指導,記錄好的玩法。

  5、集中幼兒,和幼兒一起討論結(jié)伴一起有什么好玩的方法(重點引導鉆、跳高、跳遠)

  注:遇到情況同個人探索玩法處理解決

  6、組織競賽

  1)利用幼兒創(chuàng)造的游戲布置賽道賽道環(huán)節(jié):

  1、跑跳繩(以跳繩的方式前進)

  2、跳水坑(用2條繩設置一個區(qū)間,以立定跳遠的方式過去)

  3、鉆草叢(繩子綁在椅子上,底下墊一塊墊子,幼兒鉆過去)

  4、一飛沖天(將繩子綁在椅子上,距離地面稍高,后側(cè)放墊子,幼兒要跳過繩子的高度落在墊子上)

  2)測試賽道兩組幼兒嘗試通過賽道,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

 、僭O置不合理的`及時修改

 、谟變翰荒苷莆盏沫h(huán)節(jié)仔細講解

  3)比賽:

  玩法:每隊只用一條繩,第一位幼兒跑跳至立定跳遠關口時就要將繩子卷起,帶著繩子創(chuàng)后面的關口,知道一飛沖天之后從賽道邊緣跑回,把繩子遞給后面一位幼兒,依次出發(fā),比哪對速度最快方可獲勝。

  三、結(jié)束部分

  1、活動小結(jié)師:勝不驕,敗不餒,我們都是勇敢的草原小勇士,輸贏只是一時的,但是我們的有情卻是永久的,小朋友們說對不對?

  2、放松動作請幼兒拿好自己的馬鞭,聽到音樂騎著駿馬回教室。

  反思

  體會跳繩是孩子身邊容易得到的器材,以往孩子玩法單一,僅僅用來跳繩。本次活動中,讓孩子通過單人探索、合作探索兩個環(huán)節(jié)深入尋找跳繩的玩法,發(fā)現(xiàn)跳繩不僅僅用來跳,還可以用來跑、鉆等動作練習,并且在活動中采用孩子探索出來的玩法設置跑道,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教師則從開始就為孩子營造草原小勇士的情境,引導孩子進行各項動作練習,發(fā)展孩子的能力,顯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最后設置的競賽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懂得勝敗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孩子對勝利的渴望,同時樹立謙遜的品質(zhì)。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畫面,感受作品呈現(xiàn)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運用圖畫拓印的方式,大膽創(chuàng)作表現(xiàn)雨天的色彩之美。

  活動過程:

  1.師:你們喜歡雨天嗎?為什么?

  幼:不喜歡,不能出去玩;喜歡,能給車洗洗澡;喜歡,還能濺出水花。

 。ㄟ@樣的導入貼近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雨天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事情,他們各抒己見表達著自己對雨天的感受。)

  2.師:你們有沒有觀察過雨天的天空?

  幼:天空黑黑的(教師回應:天空黑黑的這時就要下雨了);黑色和灰色的(教師回應:這是有變化的天空);

  3.師:這里有黑色、白色顏料和水,請你畫出雨天灰蒙蒙的樣子。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師:今天試試在濕的紙上畫畫是什么樣的,灰色是怎么變出來的?白色顏料還沒用的你試試看。

 。ㄟ@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并沒有事先交代怎樣畫出天空灰蒙蒙的樣子,根據(jù)幼兒當時作畫的表現(xiàn)來提示引導幼兒,請沒有用到白色顏料的小朋友試試,這樣幼兒很自然的發(fā)現(xiàn)了怎樣畫出來灰色。不需要刻板的教幼兒畫出灰色的方法,幼兒在自己的動手操作過程中知道黑色和白色在一起會變成灰色。)

  4.師:你畫出來了嗎?你是怎么畫出來的?

  幼:畫出來了,先用一點黑色再用一點白色加上去;先用白色再用黑色;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黑色加白色就會變出灰色了。

 。ㄓ袝r稍有一點的不同便會引起幼兒的爭論,但是這里老師卻用總結(jié)的話語將幼兒的爭論化解,點出灰色就是將黑色和白色顏料混在一起。)

  5.師:加了水后天空會變成怎樣?

  幼:淡了。

  6.師:今天我們知道水可以讓我們的天空變得淡了。你看到灰蒙蒙的天空,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幼:我的心里沒有彩虹了;心里不開心了。

  7.播放音樂教師講故事,師:小黃是誰?幼:雨傘。

 。ń處熀軙\用音樂的襯托,讓大家仿佛從灰蒙蒙的心情變成了多彩,音樂的渲染很容易讓大家產(chǎn)生共鳴。)

  8.師:為什么小黃說雨天是鮮艷的呢?

  幼:因為有很多種顏色的雨傘在一起。師總結(jié):原來是這么多顏色都是小黃的朋友,它們都是雨傘。

  9.師:你看到了什么顏色?

  幼:藍色、黃色、綠色、紅色、藍色。

  10.師:有沒有好聽的詞可以說一說這么多顏色?

  幼:五彩的、五顏六色。

  師:我來教你們一個好聽的詞“色彩繽紛”,說說看。怪不得小黃說雨天是鮮艷的呢。

  (這里老師將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進一步提升,豐富幼兒的詞匯“色彩繽紛”。)

  11.師:你喜歡那幅畫?為什么?

  幼:我喜歡那幅畫,很多雨傘把一幅畫鋪滿了。

  師:雨傘和雨傘之間怎么樣?

  幼:遮住了。

  師:這兩把傘遮在一起了,我們叫遮擋。

 。ㄟ@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將兩雨傘的位置關系無形的滲透給幼兒,一個簡單的問題“雨傘和雨傘之間怎么樣?”從而點出遮擋關系。)

  12.師:這些雨傘走在哪里? 幼:小橋上。

  師:它們是怎樣走的? 幼:一個跟著一個。

  師總結(jié):它們就像排隊一樣,有的走在一起了。

  師:誰走在了一起?

  師總結(jié):有規(guī)律的排隊就是一種美。

  13.師:為什么喜歡這幅?

  幼:三個走在一邊,三個走在一邊。

  師:這圓形場地誰和誰走在一起?

  有的分開走,有的走在一起,也是一種美。

  14.師:紅黃藍是三原色,它們手拉手會變出許多顏色,你想讓你的雨天變得美嗎? 幼:想。

  15.師:選一個適合的位置,小黃來了。(教師在前面師范怎樣畫出雨傘)

  請幼兒到前面操作,用手腕轉(zhuǎn)一轉(zhuǎn),小藍也來啦。

  師:我想找個小藍的好朋友在它邊上,靠在一起。(幼兒操作)

  師:你的小桔在小黃的哪里?

  16.幼兒集體操作,音樂停時放下棉球回到座位。(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隨時觀察指導幼兒畫雨傘的方法)

  17.展示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

  幼:我喜歡顏色豐富的那一幅。

  師:你還喜歡哪一幅的組合呢?請作者介紹,你的畫是在哪里?在花園里小紫會說些什么話呢?

  18.師:你們的畫里有沒有故事呢?幼:有故事。

  19.欣賞范畫,師:看哥哥姐姐請來了誰幫忙?對他們請來了記號筆。他們都添上了什么?

  幼:火車,雨傘的骨架。

 。ㄟ@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進一步拓展幼兒的認識,可以在畫好的畫上添畫,豐富幼兒對美的感受。雨傘帶著小朋友坐上了動車去玩,還給雨傘添畫上傘的骨架等等,畫其實是會說話的。)

  20.這些畫你們喜歡嗎?等會也請你們添上你們想畫的東西。

 。ɑ顒幼詈蠼o幼兒一個開放式的無限遐想,讓幼兒自己在作品上添畫,充分展現(xiàn)幼兒的個性,活動很自然的結(jié)束了。整個活動給我以自然的感受,由淺入深讓大家對雨天有了重新的認識,雨天也是色彩繽紛的。)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11-29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1-27

大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