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4-10-09 14:45: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總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總6篇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jù)“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chǎn)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chǎn)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chǎn)而產(chǎn)生的工業(yè)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xiàn)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chǎn)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chǎn)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的垃圾;工廠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活動二:

  “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y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

  “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骸肮珗@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并討論:公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

  桶到室外撿垃圾

  效果分析: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chǎn)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紛紛搶著發(fā)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垃圾?蓯鄣漠呪曣徽f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ji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奔毿牡拿绯叙⒄f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張文豪小朋友說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xiàn)?”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薄罢娉!”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wèi)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xiàn)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wèi)生表現(xiàn),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附:

  1、活動延伸:

  (1)在家中或幼兒園里,隨時提醒幼兒把紙屑、紙片、果殼、果核等放進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并利用雙休日讓家長帶幼兒到公共場所尋找垃圾的“家”。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幼兒自制不亂扔垃圾的標語貼到活動室、走廊及幼兒園大門上。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語言游戲,學會關心生病的小兔子。

  2、會用短句“我送你xx”或“我給你xx”等與別人交往。

  活動準備:

  1、兔子手偶一個

  2、圖片若干(小花貓、小狗、小豬、小熊以及白菜胡蘿卜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望小兔,引起幼兒與小兔的興趣。

  場景:小兔在不?人裕ɡ蠋煄е米邮峙寄7峦米涌人裕

  師:這是誰?(小兔)

  師:小兔怎么了?(生病了)

  師:所以,有好多的小動物來看小兔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都說了什么。

  二、聽故事,學習短句“我送你xx”或“我給你xx”

  師:剛才有哪些小動物來看小兔啦?(小豬、小花貓、小熊、小狗)

  師:他們都說了什么。

  師:如果你是小兔的朋友,你會對小兔說什么呢?

  三、出示圖片,讓幼兒自由選擇物品去關心小兔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圖片,圖片上有不同的東西,我要請聽話的小朋友上來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來關心小兔,并對小兔說:“我送你xx”。

  師:噢,你們送了她那么多東西啊,你們都希望小兔快點好起來對不對?

  師: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F(xiàn)在小兔累了,要去睡覺了。我們一起跟她說再見吧。ㄐ⊥,再見!)

  附:

  小白兔的朋友都來看它,小豬說:“我送你去醫(yī)院吧!毙』ㄘ堈f:“我送你一棵白菜,吃了病就好了。”小熊說:“我送你一瓶蜂蜜吧!吃了身體壯!毙」氛f:“我送你兩根胡蘿卜,胡蘿卜是你最喜歡吃的!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小黃雞和小黑雞一起捉蟲、游戲、互相幫助的故事情節(jié)。

  2.能大膽的想象和表述朋友間快樂的'事情。

  3.感受與朋友之間的友愛之情。

  活動準備: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幼兒生活照片若干;故事場景,小黃雞、小黑雞道具;帽子、

  發(fā)卡、紗巾等攝影道具若干。

  活動過程:

  1.雙人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引入課題。

  (1)隨音樂跳雙人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激發(fā)興趣。

 。2)提問: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3)指導語:今天我們班里也來了一對好朋友,看看它們是誰?

  2.講述故事,感受友愛

  (1)操作手偶,教師講述故事。

 。2)提問:

 、俟适吕锏暮门笥咽钦l和誰?

 、谒鼈儍蓚在做游戲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黑雞是怎樣說的?

 、塾晖A,兩個好朋友又在一起做什么了?

 。3)交流:好朋友還可以怎樣互相幫助?

 。4)小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才能一直做好朋友。

  3.想想說說,分享快樂

  (1)提問:自己與好朋友有什么快樂的事?

 。2)出示幼兒生活照片,鼓勵幼兒繼續(xù)講述。

 。3)小結:擁有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快樂的事情。

  4.幸福合影,快樂展示

 。1)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打扮。

 。2)與好朋友一起拍照。

 。3)展示好朋友之間的幸福合影。

 。4)教師小結:希望大家永遠做好朋友。

  附故事:《小黃雞和小黑雞》

  “篤篤篤”,小黃雞不在家里吃米,在草地上捉蟲吃。

  “嘰嘰嘰”,小黑雞不在家里吃米,在草地上捉蟲吃。

  吃飽了,小黃雞和小黑雞一起做游戲。

  “滴答,滴答”下雨了,小黃雞說:“我們快到葉子底下避避雨吧! “轟隆隆”,打雷了,“哇”的一聲,小黃雞嚇哭了。

  小黑雞說:“別怕別怕,有我呢!我們兩個在一起。”小黃雞有了朋友的關心,不再害怕,就不哭了。

  雨停了,天晴了,兩只小雞又出來捉蟲子吃了。哇,好大一條蟲子,你吃,我吃,大家一起吃。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喜歡自己的同伴,在唱唱跳跳中進一步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歡樂蹦蹦跳

  ——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蹦蹦跳吧。

  二、大家來跳舞

  ·說說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提問: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各班幼兒同跳邀請舞《找朋友》

  1、各請三個小班的若干幼兒為邀請者,進行舞蹈。

  2、鼓勵小班哥哥姐姐邀請托班弟弟妹妹共同舞蹈,體驗快樂。

  三、游戲:朋友配配對

  ·剛才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并和好朋友一起跳舞。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找一找吧。

  ·(播放PPT)請幼兒參與游戲。

  四、歡樂大家演

  1、托班班歌曲:小豬寶寶

  2、小一班歌曲:春天

  3、小二班歌表演:做客

  4、小三班歌曲:蒲公英

  五、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和好朋友一起玩得真開心呀!朋友們,下次活動再見!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喜歡成人的愛撫、逗引和親近,這就是最初的“集體欲”。當孩子精神上滿足了,身心才會健康成長。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個別幼兒出現(xiàn)不合群現(xiàn)象,這樣會影響幼兒個性的發(fā)展。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設計了《一起玩,真快樂》活動,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我制作了幼兒喜愛的動畫形式的課件,并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大家一起玩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磁帶、錄音機、大型積木、各種玩具若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給幼兒提供大家一起玩的機會。

  教學難點

  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進程

 。、導入: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哪些小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好嗎?(小兔、小鴨、烏龜、小貓)我們剛才學了那么多小動物走路,你們高興嗎?小朋友你們喜歡來幼兒園嗎?你們每天在幼兒園里玩的高興嗎?小朋友,有個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看妞妞在幼兒園玩的快樂嗎?

 。病⒄归_:放課件,幼兒觀看。

  圖一、妞妞獨自一個人在玩,小朋友這個小姑娘叫妞妞,你們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誰在玩?你覺得妞妞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

  圖二、我們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為什么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讓妞妞不生氣,快樂起來呢?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我們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樣做的。

  圖三、來許多小朋友哄她(對不起,我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態(tài)度那么友好,就原諒了他們,也不生氣了。

  圖四、小朋友們拉起妞妞的手說:“妞妞,和我們一起玩去吧”

  圖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樂呀!

  提問:

  小朋友你們覺得妞妞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剛搭好積木時,怎么辦呢?要向別人說:對不起,這樣別人才原諒你,喜歡你,才能成為好朋友。

  小結:

  剛才看了妞妞一個人玩不快樂,也沒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樂的,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

  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如發(fā)現(xiàn)一個人玩玩具,教師引導幼兒和大家一起玩。

  活動小結:

  請小朋友說:你剛才是怎樣玩玩具的(如我和 XX XX 小朋友一起搭積木了)(我和 XX 小朋友玩汽車了)小朋友和大家一起玩快樂嗎?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興,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活動結束:

  幼兒聽音樂做《找朋友》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jù)小班幼兒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小班社會教育目標生成了這一活動。為了避免單一說教的形式,我們采用了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故事的形式及直觀生動的圖片等形式貫穿始終。以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共鳴,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中感受體驗,自主建構社會經(jīng)驗。運用一步步引導性的提問,讓幼兒在討論中調(diào)動已有的經(jīng)驗,共享同伴的經(jīng)驗,通過自己的感受,自主建構這些經(jīng)驗、策略,產(chǎn)生情感共鳴。

  總之,無論是精神因素還是其他原因,共同的一點是缺乏交際的機會。所以,應激發(fā)孩子活潑的天性,讓他有一定時間和伙伴們玩耍。對于膽小的孩子應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他多與人接觸。一個不合群的孩子是很難適應今后的集體生活和社會生活的。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學會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2.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初步的責任感,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

  3. 激發(fā)幼兒關心父母、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方式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體驗父母的辛苦。

  1.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

  2. 集體交流: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有什么想法呢?

  二、觀察圖片,討論講述,知道感恩父母的辛苦,愿意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1. 觀察課件圖片,看一看每幅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幫爸爸媽媽都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 引導幼兒自由交流課件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感想。

  3. 提煉圖片內(nèi)容,編成兒歌配以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感知。

  三、教師小結,激發(fā)幼兒知道感恩父母辛苦的必要性,鼓勵幼兒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幫爸爸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四、活動延伸,能力拓展在區(qū)角活動時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區(qū),引導幼兒扮演家庭角色,體驗做爸媽好幫手的快樂。

  附兒歌:

  爸爸媽媽好幫手我當爸媽好幫手,一樣一樣幫忙做。

  媽媽洗衣我端凳,爸爸看書我開燈。

  媽媽擇菜我掃地,爸爸洗衣我放水。

  幫助爸媽我開心,爸媽樂得笑呵呵!

  教學反思:

  知道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干家務活兒。這不僅能夠分擔父母的辛勞,更有利于培養(yǎng)自己的生活能力,養(yǎng)成勞動習慣。老師衷心希望同學們學過這課,都能主動關心、體貼父母,多做家務,做好父母的小助手。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會教案10-11

小班社會春游教案09-22

小班有關社會的教案03-24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會安全教案03-31

小班秋天社會的教案02-26

小班社會糖果教案09-29

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