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10-07 19:11: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一、小蟲子運動

  活動二、小螞蟻避雨

  活動三、蟋蟀、蚯蚓、蝴蝶和螞蟻

  活動四、懶惰的小蝸牛

  活動五、蟈蟈和蛐蛐

  活動六、音樂游戲:小小螳螂捉蟲

  活動一、小蟲子運動

 。刍顒幽繕耍

  1、培養(yǎng)幼兒手、腳協(xié)調向前爬的能力,發(fā)展大肌肉群的靈活性。

  2、鼓勵個別體弱幼兒和大家一起參加游戲。

 。刍顒訙蕚洌

  1、跳跳袋每人一個、紙板餅干若干。

  2、錄音機,《生命之樹》、《單簧管波爾卡》等節(jié)奏輕快、活潑的樂曲帶。

  3、大地毯鋪成幼兒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音樂起,教師和幼兒分散在地毯上,隨著音樂走跑交替,做動物模仿操。

  2、幼兒自由地玩場地四周的布袋,看誰玩的花樣多。

  3、教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并請玩法像扭扭蟲爬行的幼兒表演,其余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該幼兒爬行的動作方法。(站在袋內,手提袋子跳一跳將腳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雙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練習扭扭蟲爬行。)

  4、幼兒自由練習扭扭蟲爬行。

  5、游戲——扭扭蟲吃餅干。

  場地四周放好紙板餅干若干塊,幼兒在場地中間。請孩子作扭扭蟲爬到場地四周吃餅干,“吃”飽了再爬回場地中間。

  6、游戲——扭扭蟲運餅干。

  要求幼兒作扭扭蟲排成十字隊行,分四隊爬向四角取餅干,然后手提布袋學袋鼠跳回來,把餅干放到中間的簍子里,比賽哪組運得快。

  7、在音樂《單簧管波爾卡》的旋律下自由地做布袋放松活動。

  活動二、小螞蟻避雨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導幼兒分配角色,合作進行表演。

  3、引導幼兒有情感地歌唱,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刍顒訙蕚洌

  1、桌面教具:一群螞蟻、兩個蘑菇。

  2、小螞蟻、蘑菇頭飾。

  3、錄音機,雨聲磁帶、歌曲伴奏磁帶。

 。刍顒舆^程]

  1、創(chuàng)設情境,用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螞蟻正在搬東西,(伴磁帶中的雨聲)忽然天上怎樣?

  (2)這可怎么辦?(操作蘑菇)兩個小蘑菇,呼喚小螞蟻,“快快快,到我傘下避一避!

  (3)教師唱:你幫我,我?guī)湍,世界更美麗?/p>

  2、教師完整范唱。

  3、幼兒學唱新歌。

  可運用手勢或其他身體動作幫助幼兒唱準第1、2小節(jié)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如“一群小螞蟻”處的休止符可將一只手放在胸前以表示此拍不發(fā)出聲音等。

  4、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逐句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2)完整地進行歌表演。

 。3)幼兒自選角色,分角色進行合作表演。

  活動三、蟋蟀、蚯蚓、蝴蝶和螞蟻

 。刍顒幽繕耍

  1、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以及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與別人共同生活的良好心態(tài)。

  3、讓幼兒了解蟲子的生活習性和本領。

  [活動準備]

  1、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選擇掛圖。

  2、配樂故事錄音磁帶、錄音機。

  3、相關角色的頭飾和簡單的場景布置:花叢、草地等圖片粘貼到小椅子上。

  [活動過程]

  1、用故事開頭的語言導入:“那是春天美好的一天。蟋蟀、蚯蚓、蝴蝶和螞蟻來到這個世界上不久,就偶然地遇在一起!彼鼈冇龅揭黄饡l(fā)生什么事情呢?請幼兒自由猜想、議論。

  2、講述故事至“它們就在那兒成立了它們的家”后,提問:它們住在一起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再次請幼兒猜想、議論。

  3、繼續(xù)講述故事至“因為是它首先想出這個計劃的”后,提問:如果你是蚯蚓,你會出一個什么主意呢?幼兒自由回答。

  4、繼續(xù)講完故事。

  5、配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

  共同討論:你的特長是什么?小伙伴的本領是什么?你愿意和有不同本領的朋友一起生活嗎?

 。刍顒友由欤萋牴适逻M行故事表演。

  活動四、懶惰的小蝸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jié),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表現(xiàn)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地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求異思維。

 。刍顒訙蕚洌荽髵靾D5幅。

  活動過程:

  1、整體出示圖片,幼兒感知觀察。

  提問:這只偷懶的蝸牛在旅行時是怎么偷懶呢?結果怎么樣了?

  2、幼兒自由講述。

  3、請個別幼兒講述。

  4、分圖講述,教師運用提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對象。

  提問:

  圖1:小蝸牛和小烏龜要去干什么?

  圖2:

 。1)小烏龜為什么要睡懶覺?

 。2)烏龜睡著了,蝸牛怎么想,怎

  么做呢?

  圖3:

  (1)烏龜醒來沒有看到小蝸牛,他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2)小蝸牛這時正在干什么?

  5、幼兒在理解基礎上講述1——3幅圖片,教師及時小節(jié)。

  圖4:

 。1)走著走著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呢?

 。2)烏龜為什么會上河里去呢?

 。3)掉到河里后,小蝸牛怎樣了?他會怎么做呢?

 。4)小烏龜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幼兒講述圖4、圖5,教師總結講述。

  6、幼兒自由排圖,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刍顒友由欤菟鸭嘘P蝸牛的資料,在區(qū)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天后帶幼兒去尋找蝸牛,觀察蝸牛的外行特征,探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五、蟈蟈和蛐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分角色對唱,感受歌曲的詼諧趣味。

  2、指導幼兒學習用北方戲曲拖長腔、回環(huán)的方法演唱歌曲前半段蟈蟈對蛐蛐的對話。

 。刍顒訙蕚洌蟈蟈和蛐蛐指偶各一個,公雞手偶一個;歌曲原聲帶及伴奏帶。

  [活動過程]

  1、教師操作蟈蟈、蛐蛐及公雞教具,朗誦歌詞。

  提問:蛐蛐、蟈蟈吹得正得意的時候引來了誰?大公雞把它們怎么樣了?引導幼兒運用歌曲中的歌詞回答。

  2、幼兒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3、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朗誦歌詞,嘗試表現(xiàn)出蟈蟈、蛐蛐吹牛皮的得意神情。

  可由老師當蟈蟈,幼兒當蛐蛐,看誰最像吹牛皮的人。

  4、幼兒聽原聲帶,欣賞歌曲的戲曲類演唱風格。

  提問:這首歌和以往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5、幼兒欣賞教師范唱,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演唱風格,并感知歌曲中蟈蟈、蛐蛐念白之處“只說不唱”。

  6、幼兒學唱歌曲。

  7、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師扮演大公雞,幼兒扮演蟈蟈和蛐蛐,當唱到大公雞“一口一個”時,扮演蟈蟈和蛐蛐的幼兒趕快蹲下,“公雞”按節(jié)拍在蟈蟈和蛐蛐的頭上做啄的動作,被“公雞”啄到的蟈蟈、蛐蛐站起來,跟著公雞的后面走。教師也可請能力較強的幼兒扮公雞輪換角色進行演唱。

  六、音樂游戲:小小螳螂捉蟲

  [活動目標]指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的演唱要求和方法,鍛煉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及與同伴協(xié)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螳螂頭飾2個。

  [活動過程]

  兩個幼兒扮演螳螂,其余的幼兒三個人一組,扮大毛蟲。

  前奏:全體幼兒坐在椅子上,成馬蹄形準備。

  [1]-[6]小節(jié):幼兒邊唱邊伸出右手食指數(shù)中間的青菜。

  [7]-[12]小節(jié)扮毛蟲的幼兒三人一組,后一個幼兒雙手搭在前一個幼兒的腰上蹲下。慢慢地向中間爬著。先伸左腳走,一拍爬一步。

  [13]-[15]小節(jié):33 3,第一個幼兒站起,雙手在嘴邊作吃青菜狀。55 5,第二個幼兒吃青菜。66 6,第三個幼兒吃青菜。56 32 11 1,三個幼兒一起吃青菜,然后蹲下,打個哈欠伸一個懶腰睡了。

  [16]-[17]小節(jié):螳螂準備出場。

  [18]-[21]小節(jié):螳螂根據(jù)歌詞做動作。雙手手心相對,曲肘平臂,手指伸直,作兩把刀狀,邊跑邊揮舞大刀,尋找大毛蟲。(毛蟲不動)

  [22]-[31]小節(jié):大毛蟲即變成一只只蝴蝶,如果螳螂用手碰到哪只蝴蝶,它就停止飛動,回到座位上。

 。垡(guī)則]

  三個幼兒一組,扮大毛蟲吃青菜時要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一個一個地吃青菜;螳螂在[18]-[20]小節(jié)揮舞大刀時,扮毛毛蟲幼兒不能動;螳螂捉到的毛毛蟲要回到座位上,停止游戲一次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初步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

  2、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感受和表現(xiàn)蝴蝶的對稱美和色彩美。

  3、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陰陽蝴蝶”,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教學準備:

  1、《蝴蝶花》開場舞蹈。

  2、《梁!芬魳芬环荨

  3、課件一份

  教學步驟:

  一、導入部分:

  1、老師引導幼兒跳舞蹈《蝴蝶花》

  2、《梁!芬魳芬环。

  3、引入課題。

  二、詳細過程:

  1、講述蝴蝶的特征

 、僮層變河^看蝴蝶課件,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蝴蝶的對稱美。

 、谥v述蝴蝶的種類。(蝴蝶的種類繁多,昆蟲學家依據(jù)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進化發(fā)展及血緣關系等條件,把種類繁多的蝴蝶分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為若干個屬。而在我國只有十二科。)小結:蝴蝶雖然小但是十分的美麗,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設計一個更美麗的蝴蝶。

  不過別蝴蝶翅膀的鱗片里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

  2、引導畫蝴蝶方法

 、倮蠋熓痉懂嫵龊,并將花蝴蝶的過程標明次序,按照喜好涂上顏色。

 、谡堄變荷锨鞍凑绽蠋煹姆椒ㄗ鳟。

  ③針對幼兒畫的情況進行恰當?shù)慕逃?/p>

 、芎陀變阂黄饛褪霎嫼某绦蚺c方法。小結:小朋友們都很棒,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會就能夠了解畫蝴蝶的方法,老師也要告訴小朋友們除了剛才來時教的這種對稱的蝴蝶,世界上還有一種很奇怪的蝴蝶,下面讓我們一起和老師來認識他們吧。

  3、講述“陰陽蝴蝶”

 、儆^看課件(“陰陽蝴蝶”的圖片)

  ②老師講述:這種雙翅不對稱的生物學特征出現(xiàn)在一只蝴蝶上,是極為罕見的,我們看這只蝴蝶不像其他蝴蝶那樣兩側翅膀基本對稱,它的兩邊大小不同,花紋也不一樣,但是翅膀上同樣帶著美麗的光澤,顯得比一般蝴蝶更有風采。

 、壑v述畫“陰陽蝴蝶”的方法。小結:這個世界上十分的奇妙,很多的動物都有自己很奇異的一面,需要而我們去發(fā)現(xiàn)它,我們也希望小朋友們認真學習,以后走進大自然去發(fā)現(xiàn)更多更美麗的.動物。

  4、激發(fā)幼兒自主作畫

 、俳裉煳覀兛匆姷倪@些蝴蝶都十分的美麗,你喜歡對稱的蝴蝶就可以畫花紋對稱的蝴蝶,你喜歡“陰陽蝴蝶”就可愛按照自己的喜歡來作畫。

 、谟變洪_始作畫。(背景音樂《梁!罚

 、劾蠋熝不赜^看、指導。

  三、活動結束:

  教師評價幼兒作品。

  活動延伸:

  蝴蝶總是與花草溪泉為伴的昆蟲寵兒,本身就是大自然中飛翔的花朵。小朋友們,我們以后在大自然中再去發(fā)現(xiàn)更多美麗的蝴蝶,但是,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她,讓它們在白云下旋舞,在陽光下嬉戲,在花蕊上吸吮甘露,讓它們用美麗的身影裝扮我們美麗的地球。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今天我?guī)淼恼f課內容是:有關健康領域大班幼兒的體育主題活動。題目叫《有趣的輪胎》。由于大班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非常的強,獨立合作意識明顯增加,對于體育的難度,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非常感興趣。以及大班幼兒的競爭意識也有所增加?释晒Γ瑢喬サ耐娣ㄒ膊痪窒抻谝环N方法,創(chuàng)造性明顯增加。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fā)育和機能發(fā)展極為迅速的時期,愉快的情緒,強健的本質,協(xié)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fā)展的基礎。

  為了滿足幼兒體智德美全方位和諧的發(fā)展,促進幼兒平衡協(xié)調靈敏耐力和基本動作的發(fā)展所以我設計了此次主題活動《有趣的輪胎》此活動材料來源于廢舊物品,是幼兒熟悉的。因此符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此活動服務于幼兒,有利于幼兒長遠發(fā)展,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視野

  【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靈魂,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們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生理特點及班級情況來制定切合實際的,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標,所以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認知:讓幼兒在玩輪胎的過程中積極動腦,想出各種玩法,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及想象力

  2、能力:通過玩輪胎鍛煉幼兒的下肢力量,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

  3、情感:培養(yǎng)幼兒合作精神及自我保護意識,分享合作的快樂。

  【重難點】

  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難動作,通過比賽的方法讓幼兒多加練習,掌握較難的動作。讓幼兒在玩輪胎的過程中積極動腦,想出各種玩法,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各種輪胎若干,大小相同

  環(huán)境準備:選擇一塊合適的場地。

  經(jīng)驗準備:對輪胎又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

  【組織形式】

  自由探究練習:作用在于能充分滿足同個體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幼兒按自己的興趣特點去探索。

  集體練習:是滿足幼兒分享別人的經(jīng)驗,體驗合作分享的快樂。

  重難點練習:是為了讓給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提升鞏固幼兒的運動技能鍛煉幼兒的技能。

  【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班次活動我適宜采用以下教學方法:競彩游戲法、賞識激勵法、講解示范法、情景表演法、討論評議發(fā)、體育游戲法。動靜交替,讓幼兒在想想,看看,做做,講講中等去鍛煉身體,能夠感受自己成功的愉悅。

  【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學活動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中去,本次活動應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fā)展為本,讓幼兒在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幼兒適應的方法有討論法,操作法,互動法,觀察分析法。感官參與發(fā)。多種感官參與發(fā)是通過讓幼兒在聽、看、說、操作等多種感官的參與

  中,讓幼兒更有興趣的學習。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1)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2)講解示范,讓幼兒操作(3)戲漸入,操作鞏固。(4)放松休息。(5)活動延伸

  1、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guī)ьI幼兒活動活動身體,做準備工作。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禮物,我用好奇的語氣提問:什么禮物?幼兒的興趣馬上被調動起來了。輪胎。。。。。我用神秘的語氣激起幼兒對輪胎的興趣。

  2、講解示范,讓幼兒操作

  我把輪胎擺成一字行,、排成兩排。向幼兒講解游戲規(guī)則。讓第一個小朋友先跳,然后接著一個一個跳。幼兒體育活動應有淺及深,有一定的順序性,讓幼兒又一定的適應過程。通過簡單的活動,發(fā)展幼兒的連續(xù)跳躍能力,幼兒自主活動結束。

  3、游戲漸入,操作鞏固

  為了進一步引輪胎的玩法,我激發(f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家一起討論還可以怎樣玩輪胎讓幼兒大膽發(fā)言。根據(jù)小朋友的興趣,再加一個輪胎,增加難度。這對幼兒的彈跳能力,協(xié)調動作,膽量有過高的要求。我鼓勵膽量較大的`幼兒先跳,給其他小朋友做一個榜樣。幼兒模仿能力很強,加上老師的鼓勵,幼兒很快能克服恐懼心理,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幼兒客服困難。鍛煉身體素質。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的肌肉力量。我采用比賽的方法讓幼兒在玩中學習。在游戲中增強幼兒的認知水平。

  【活動延伸】

  為了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讓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鞏固此游戲。

  【活動特色】

  此活動設計的問題幾乎是開放性的,沒有統(tǒng)一答案,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可以讓孩子張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的討論探索,滿足大班幼兒自主表現(xiàn)的欲望和需求。大膽的講述,熱烈的討論?偟脕碚f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形成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較好的貫徹《新綱要》。

大班教案 篇4

  一、主題的選擇: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而對于幼兒來說,它們能觀察到的變化必定是他們所感興趣的。新學期開學后,有些孩子長高了,有些孩子長胖了……

  天氣也開始變化了,秋風吹在身上感覺有些涼了,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也馬上要到了,這幾天食品店里的月餅銷售也旺了起來。月亮的變化孩子們好像并不熟悉,但它們卻很感興趣。

  在情滿中秋這一主題中,我們和幼兒約好在晚上觀察月亮,畫畫月亮的`變化圖,講講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發(fā)揮想象月亮上面到底有些啥?聽聽月亮船的故事情節(jié),嘗嘗小朋友帶來的不同風味的月餅,感受古人在中秋圓月時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心情。我們鼓勵孩子去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月亮的變化,鼓勵他們自己來做做與眾不同的月餅,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作,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主題活動目標:

  1、引發(fā)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yǎng)細心、持久的觀察態(tài)度。

  2、了解一些中秋節(jié)的習俗,以及月亮的圓缺變化。

  3、積極主動的參加有關中秋節(jié)的活動。

  三、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收集月餅盒,布置中秋圓月及嫦娥跳舞的情節(jié)。

  2、集中展示幼兒“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創(chuàng)作畫

 。、在教室中擺放月餅、柿子等時令食品,了解中秋習俗。

 。础⒂變骸霸铝磷兓瘓D”的觀察本,展示在墻面上

  四、家教指導:

 。、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做好每晚觀察月亮及三天畫一次月亮圖,并寫上觀察日期的工作。

  2、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中秋節(jié)的知識經(jīng)驗,給幼兒講講月亮的傳說。

 。、請家長幫助收集月餅盒及攜帶各式月餅,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

  五、活動區(qū)域安排:

  科學區(qū):提供有關宇宙、太陽、行星等圖片,激發(fā)幼兒對天體宇宙的興趣。

  數(shù)學區(qū):提供月亮的變化圖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圖。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及判斷。

  活動準備

  親子故事《你能找到我嗎》(《猜猜我是誰》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6頁)。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

  形式 :集體

  1、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請幼兒比較圖中小朋友的高、矮、胖、瘦。

  2、利用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講親子故事《你能找到我嗎》,請幼兒猜測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張文文:

  小朋友,我的名字叫張文文,這是我和我的朋友們。我們的體形都不一樣,有高的,也有矮的;有胖的,也有瘦的。你知道哪個是我嗎?告訴你:我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你來猜一猜,我在哪里?猜不到嗎?那我再告訴你:我們當中有黑頭發(fā)的,也有金頭發(fā)的;有長發(fā)的,也有短發(fā)的;有扎辮子的,也有卷發(fā)的.。我是短發(fā)。你知道哪個是我嗎?還是猜不到?那我給你一點提示:我是女孩子,我喜歡溜冰,F(xiàn)在,你知道哪個是我了嗎?

  3、老師講完故事后,便請幼兒猜猜誰是張文文。

  4、如果故事還沒講完,幼兒已經(jīng)猜出來了,就請他們說一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5、請幼兒形容故事中六個人物的體形、外貌和喜歡的運動,讓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6、引導幼兒按照故事情節(jié)復述故事內容。

  評價

  懂得欣賞自己和別人。

  能專心聽故事。

  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11-29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1-30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1-27

大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