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8-14 05:56:3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中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中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圍繞我家的人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孩子們了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故事,特別是恰逢母親節(jié),通過夸夸我的好媽媽,為媽媽制作禮物等活動提升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孩子們萌發(fā)了一種想為媽媽做事的愿望。

  同時,預防非典也是當前孩子們的一個熱點,他們對幼兒園、班級、家中防非;的簡單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對于預防、消毒的物品也產生了興趣。結合以上兩點,我預設這次活動,以幫媽媽選購消毒、預防用品為前提,以游戲實踐為途徑,幫助幼兒認識了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防非知;同時滿足孩子為媽媽做事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了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有關防非的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為媽媽做事的愿望。

  【活動準備】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裝盒。

  2、每一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簽(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母親節(jié)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為媽媽做事,現(xiàn)在母親節(jié)過了,我們還要為媽媽做事嗎?為什么?

  (二)啟發(fā)游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啟發(fā)幼兒幫媽媽購物。

  引導:媽媽為什么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

  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

  引導:你用什么辦法拿到5元錢的?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才到5元?

  3、討論購物注意點。

  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1)買什么?(預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于或等于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xiàn)的問題,啟發(fā)幼兒間相互檢查。

  2、了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了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系。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有價值的話題,擴展討論;幫助幼兒區(qū)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

  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肩上投擲技能,將沙袋投過一定寬度的“小河”。

  2.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投擲的.寬度,勇于挑戰(zhàn)自己。

  活動準備

  1.輕重統(tǒng)一的沙袋人手一只,裝沙袋的小筐五只。

  2.設置寬度為100、200、300公分的“小河”三條。(“小河”最好用繩子設置,高度約在幼兒大腿處,以免幼兒投擲時超越“小河”線投擲)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復習四路縱隊——一路縱隊——到圓形變化隊形走,練習聽鈴聲快走和慢走、踮腳走和蹲著走。

 。2)模仿動作,重點練習肩部、手臂的動作。

  2.基本部分。

 。1)幼兒每人拿好一只沙袋,自由玩沙袋。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練習肩上投擲。

 。2)集中,交流玩法,學習肩上投擲。

  a.幼兒交流沙袋的各種玩法,引出肩上投擲。

  b.教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領。

  c.請個別幼兒練習,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出。

 。3)幼兒分散練習投擲沙袋。

  教師指導重點:一是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投擲姿勢,二是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投得遠。

 。4)帶幼兒到“小河”邊,引導幼兒觀察寬度不同的小河,提出投擲要求:不同寬度的小河難度也不同,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行投擲,要求把沙袋投過小河。

 。5)幼兒玩“投過小河”的游戲,鼓勵幼兒找同伴一起比賽,積極嘗試投過更寬的小河。

  3.結束部分。

  把沙袋放入框內,放松手臂、手腕。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4以內的點數,會根據物品用途的不同學會簡單的分類.

  2、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學習用花、草等進行簡單的裝飾。

  3、會看標志找到自己的用品,不隨意亂用、錯拿,懂得講衛(wèi)生。

  活動準備:

  1、事先剪好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彩筆每人一盒。

  2、幼兒用書第一冊第2——3頁

  活動過程:

  1、復習4以內的點數,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或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情境開展活動)

  師:看看圖上有什么?說說這些物品有什么用(喝水的、擦手的、睡覺用的'、放衣服用的)

  數一數每種物品有多少?

  2、找找自己的用品在哪里?告訴老師你的小床、杯子、毛巾在哪里?你是怎樣找到的?請幼兒自己說說自己的標志是什么?知道標志能幫助我們會很快的找到自己的用品,不易拿錯。

  同伴自由結合,講講看看各自用品,如:杯子或毛巾上的標志和數字。

  3、動手設計標志

  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總是拿錯用品。這樣亂用物品很不衛(wèi)生,他們想讓小朋友幫助他們一起設計用品上的標志,你們愿意嗎?我們設計什么樣的圖案呢?幼兒自由討論

  在討論的基礎上,老師示范幾種簡單的花紋畫法,如圓形花瓣……

  幼兒動手在已準備好的圖形卡紙上。進行大膽設計老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幼兒互相欣賞

  鼓勵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能講出他人作品的可取之處。

  小結:小動物收到標志牌很高興,以后他們再也不會用錯物品了。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亦可以給人們帶來災難,因此,為了讓幼兒更好的認識火,了解發(fā)生火災的原因,掌握自救逃生的技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特設計本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的同時如何避免發(fā)生火災。

  2、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技能,會打火警電話119。

  3、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4、激發(fā)幼兒喜愛、尊重消防員的情感。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怎樣避免發(fā)生火災。

  難點: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技能。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火大王”頭飾、電話、“119”數字卡片、煙頭、火柴、大火機、鞭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幼兒扮“火大王”導入。

  二、主題活動

 。ㄒ唬┯^看火災圖片

  1、引導幼兒分析、討論引起火災的幾種常見原因。(在適當的時候出示有可能引起火災的煙頭、火柴、大火機、鞭炮等)

  2、交流如何避免發(fā)生火災。

  3、小結:

  過度:在小明住的小區(qū)里,由于人們不安全用火用電,所以出事了。大家請看:

 。ǘ┲笇W習《火與電》第10—12頁。

  1、圖中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是怎么做的?

  2、如果自己是圖中的小朋友,會怎樣做?

  3、小結:發(fā)生火災或者發(fā)現(xiàn)火情時,要立刻撥打火警電話119求救救,想辦法離開火災現(xiàn)場。

  4、借助涂色“119”記住號碼。

  5、打電話游戲:

  玩法:教師扮演消防電話接線員,幼兒扮演撥打火警電話的人,學習打求救電話。

  6、教育幼兒不能隨便撥著玩,要尊重消防員叔叔的勞動,不能隨便撥打火警電話。

  7、如果你被困在火災中,那你該怎樣逃離火災現(xiàn)場?(掌握多種自救逃生技能)

  8、情景演戲:教室播放消防警報聲,幼兒用毛巾掩住口鼻逃出教室。

  三、總結: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認為已達到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幼兒對火有了更深的認識,懂得火災發(fā)生的原因從而知道如何避免發(fā)生火災,如:①不亂扔煙頭,②不隨處放鞭炮,③不玩火,④不使用大功率的電器等。幼兒掌握了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發(fā)現(xiàn)火災時,懂得撥打電話“119”求救;被火災困住時,懂得如何逃離火災現(xiàn)場?傃灾,通過本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正確點數15以物體的數量,分享不同的數數方法。

  2、理解并遵守規(guī)則,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飲料60瓶(礦泉水、酸奶)、0—9數字卡片若干、不同形狀的整理箱四只。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提問:有些什么飲料?

  小結:飲料的品種不同,裝飲料的瓶子也不相同。

  二、玩玩游戲:開商店。

  1、玩法與規(guī)則。

  玩法: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開商店”的游戲!這里有6個飲料店,每個飲料店需要2個營業(yè)員。飲料倉庫里有很多飲料,營業(yè)員聽到口令到飲料倉庫來進貨,每次每人取1瓶,送回商店后再去倉庫進貨,聽到“時間到”的口令馬上回到飲料店。

  規(guī)則:聽到口令出發(fā)取飲料,聽到“時間到”馬上回到飲料店;每次每人取1瓶飲料。

  提問:聽明白了嗎?有沒有問題?

  2、第一次游戲:取飲料。

  重點關注:

 。1)幼兒理解并遵守規(guī)則的情況(是否每次每人取一瓶;是否根據口令游戲)

 。2)幼兒數飲料的各種方法

  游戲后分享

  提問:飲料店進了“幾瓶飲料”?哪家取的飲料多,哪家取的飲料少?

  小結:當飲料的數量很少的時候,眼睛一看就知道;飲料數量很多的時候,排列整齊能幫我們數清楚。

  3、第二次游戲:交換飲料

  提問:什么叫交換?

  玩法規(guī)則同第一次游戲

  重點關注:

 。1)幼兒交換飲料的'情況

  (2)幼兒數交換后飲料的方法,并放上相應的數字卡片

  重點分享:

  提問:飲料店的飲料有什么變化?飲料的數量有變化嗎?

  反思:

  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游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中班教案 篇6

  一、魔毯:游戲目的:

  1、立定時能平衡自己的重心

  2、加強幼兒間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合作觀念

  3、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游戲材料:

  報紙,錄音機,音帶

  游戲過程:

  1、在場地上鋪若干報紙。

  2、用故事引出游戲:大灰狼睡醒了,要到森林里去吃小動物。如果小動物站在"魔毯"(報紙)上,大灰狼就看不見了。

  3、音樂聲中,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扮小動物到處走動或做小動物的動作,另一組由2-3名幼兒組成,扮成大灰狼,在旁邊睡覺。

  4、音樂停。小動物們趕快找一張"魔毯"站在上面,否則就被抓走。

  5、將報紙對折。下一段音樂起,游戲重復進行,每一段游戲結束,就將報紙對折一次,直到每張報紙上只能站一個幼兒。

  二、溜冰:

  游戲目的:

  培養(yǎng)幼兒的細心。耐心和平衡能力

  游戲材料:

  報紙,節(jié)奏較快的音樂

  游戲過程:

  1、將一張報紙一分為二,幼兒兩腳各站在半張報紙上,做溜冰預備姿勢.

  2、音樂聲起,幼兒開始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向前滑行.

  3、報紙一破就下場,場所沒有破的為最付佳溜冰手.

  (用力均勻,速度稍慢一點,報紙不容易破)

  教學反思:

  1應該對幼兒們進行分組游戲。

  2在游戲中應該邀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游戲。

中班教案 篇7

  一、學期計劃

  1、學習7以內的數字,知道數字的實際意義,理解數字的形成。

  2、學習數量守恒,正確判斷7以內物品的數量,初步感知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等差關系。3、認識長方形和半圓形,了解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4、學習按物體某一特征進行分類,能按兩個特征對同一類物體進行層次分類5、會按物體量的差異進行5以內物體的正、逆排序,學習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順序。6、能理解簡單的集合概念,知道整體和部分的關系。7、能區(qū)分時間概念,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8、能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中物體量的差異、物體的形狀及它們所在的空間方位等。

  9、會按操作規(guī)則進行活動,學習講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并能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二、學情分析1、我班有三十五名幼兒,其中男生二十一名,女生一十四名。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幼兒的交往及和家長交談了解到我班幼兒有以下特點:2、大部分幼兒聰明伶俐、舉止大方,活潑好動,習慣良好。3、多數幼兒都堅持幾分鐘認真聽老師講課,也有幾名幼兒非常愛動,如,馬騰飛、張曉陽、丘劍鋒三名幼兒很難聽完老師講完一句完整的話。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這就使一些幼兒顯得非常嬌氣,自己做錯事也不許別人說個不字,這就給幼兒教育增加了難度。5、有個別幼兒愛吃零食。三、提高質量的具體措施1、深入了解幼兒,做到因人適教,因材施教。2、加強學習,多讀與幼兒有關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3、多與我的同行進行交流,學習他人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4、與幼兒多接觸,和幼兒建立親密友好的關系。

  活動名稱:捉迷藏

  活動目標:1、會人讀數字1和2,能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初步學會數的形成,知道一個數添上“1”能形成另一個數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1、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各一張。2《數學》上P。1;顒舆^程:

  一、認識數字1、2的實際意義

  ——教師根據畫面自編《捉迷藏》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說一說,大樹后面藏著幾頭獅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使幼兒知道數字1可以表示一頭獅子。

  ——想一想,樹上有1只松鼠,怎樣才能變成2只松鼠?引導幼兒說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來就是2只松鼠。教師出示數字卡片2,幫助幼兒理解數字2的含義!層變涸趫D中找出數量是1和2的其它動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語言正確表述!f一說,樹干上藏著的數字分別是什么?二、引導發(fā)現(xiàn)

  ——說出數字1和2分別象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由數字聯(lián)想到許多物體的形象及時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創(chuàng)意。

  ——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引導幼兒從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數量1或2的物品。三、活動結束

  四、課后回顧

  3

  活動名稱:氣球飛了

  活動目標:1、會認讀數字3和4,知道數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數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1、紅黃色氣球各1只,

  統(tǒng)計表一張。2、數量1~4的點子卡片若干,彩色筆若干3、《數學》上P。2。

  活動過程:一、游戲數氣球

  ——教師出示氣球,讓幼兒分別說出其顏色。

  ——教師拿出氣球,讓幼兒說出其數量。提問:想一想,怎樣才能變成2只氣球?啟發(fā)幼兒說出;一只氣球再添上1只氣球,就是2只氣球。

  ——引導幼兒說出這2只氣球分別是什么顏色。再觀察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2里面有兩個1。二、觀察畫冊《氣球飛了》

  ——看一看,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說一說,天空有幾只綠氣球?奇奇手里拿著幾只綠氣球?一共有幾只綠氣球?幼兒點數后知道:2只綠氣球再添上1只綠氣球就變成了3只綠氣球了!處煼謩e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3,幼兒認讀。

  ——引導幼兒點數紅氣球的數量,并說出用數字幾表示,然后拿出相應的點子卡片和數字——數一數,黃氣球和藍氣球各有幾只?幼兒說出其數量后,教師出示數字卡片4,使幼兒知道:4只氣球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乙徽遥瑪底3和4分別隱藏再哪里?——引導幼兒根據氣球的數量圈出相應的點子。三、討論交流

  4

  ——想一想,數字3和4還可以表示哪些物體?

  ——教師引導幼兒從活動室找出數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統(tǒng)計表中用繪畫等形式記錄下來。四、活動結束五、課后回顧

  第三課時

  活動名稱:去旅游

  活動目標:1、理解數字5的實際意義。

  2、能遷移數的形成經驗,正確表述數字5的形成過程;顒訙蕚洌1統(tǒng)計表一張。

  2、彩筆若干。3、《數學》上P。3。

  活動過程:一、

  觀察畫冊《去旅游)》

  ——說一說,圖中一共有幾輛面包車?

  ——想一想,第一幾輛面包車上坐著幾只小猴,后來又來了1只小猴,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教師啟發(fā)幼兒說出:“4只小猴在添上1只小猴,一共有5只小猴,5只小猴可以用數字5表示!薄獢狄粩担嫫骈_的車上有幾只小動物?歡歡和樂樂開的車上呢?

  ——引導幼兒根據每輛車上小動物的數量涂出相同的顏色(或不同)顏色的格子。二、

  交流討論

  ——想一想,數字5像秤鉤還像什么?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數字歌》。——請幼兒說出數字5還可以表示哪些物品。三、經驗遷移

  ——教師引導幼兒從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數量“5”以內的物品,并在統(tǒng)計表中用點子記錄。四、活動結束五、課后回顧

  5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物體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嘗試用語言、多種身體動作表現(xiàn)排序方法。

  2.通過操作活動表現(xiàn)物體排序的多種規(guī)律。

  3.能與同伴交流自己排序的方法,體驗成功感。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操作材料:不重樣的四種圖片若干。

  3.音樂:郊游、操作音樂。

  活動過程:

  一、郊游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今天呀老師帶你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動物幼兒園。(點擊課件圖一)。

  2.教師:你去過動物園嗎?看到了什么?

  二、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排序。

  1.點擊圖二,發(fā)現(xiàn)彩旗間隔排序規(guī)律。

  教師:動物幼兒園可漂亮了,看,還掛上了彩旗歡迎我們呢?彩旗呀很漂亮,它們排隊有什么規(guī)律?

 。1)幼兒觀察,講出彩旗的排序方法。如:紅黃藍,紅黃藍。

 。2)幼兒用動作來告訴我們彩旗的排序的方法。如:拍頭、拍肩、拍腿。

  2.點擊圖三,發(fā)現(xiàn)小動物的排序規(guī)律

  教師:小動物們也出來迎接我們了,瞧,它們是怎么來的?

 。1)幼兒觀察,講出動物的排隊,如:一只老虎,兩只兔子,一只老虎,兩只兔子。兩只小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設置填空的'方法鞏固幼兒的排序知識,提高幼兒的排序能力。)

  3.點擊圖四,分組自主學習小動物的排序規(guī)律

 。1)教師:又來了小動物呢,看看它們是誰?它們的排隊有什么規(guī)律?兩只小羊,兩只小狗,兩只小羊……

  (2)幼兒分組自主學習,說說小動物的排隊規(guī)律,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教師小結:動物幼兒園的小動物很能干,有規(guī)律的排好隊,這種有規(guī)律的排隊就是排序。我們可以用兒歌語言、動作來幫助我們學習排序。

  三、幼兒操作,鞏固排序。

  1.教師:動物幼兒園里還有許多的小動物,它們都非常歡迎我們小朋友,但是小動物們才剛剛上小班,還不會排隊,它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助它們,你們愿意嗎?(點擊圖五)

  2.教師出示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小動物們按一定的順序,排出規(guī)律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幼兒操作情況。

  四、互相介紹,體驗快樂。

  1.操作好的給老師、好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排序的。

  2.教師:今天呀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會給小動物們有規(guī)律的排隊,小動物們很高興,謝謝你們!

  3.教師: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我們也回家吧。在“郊游”音樂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數學區(qū)投放多種排序的操作材料,幫助幼兒進一步學習排序。

  2.生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fā)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排序,欣賞享受規(guī)律美。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折紙的技能(邊、角對齊、壓平)。

  2、學習單張紙的簡單折疊技能和簡單的變化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這紙的興趣。

  活動準備:折疊用紙若干、變形金剛一只。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變形金剛,作幾次變化。

  2、出示正方形的紙一張,教幼兒將這張紙變成一件有趣的.玩具。

 。1)將正方形的紙對折成長方形

 。2)將對折后的長方形想旁邊對折成小正方形(方法同上)

  (3)將對折后的正方形拉開,在其兩邊向中間各對折一次,形成兩扇門

 。4)將小門的上端啦出兩個三角形(難點,重點演示)

 。5)將三角形的下端往上折一下,即成一架鋼琴(在講解、演示的同時出示折紙的圖示,要求幼兒邊聽老師講解、邊看圖示)

  (6)將上述過程編成一個順口溜:一個正方形,變成長方形,在變成一個正方形。關上兩扇小門。拉出兩只三角形,鼻子往上翹一翹,變成一架小鋼琴。

  3、將鋼琴變一變

  師:我是變形金剛,我會把鋼琴變成另外一件玩具(教師將鋼琴變成畚箕。 教幼兒將鋼琴變成畚箕(教幼兒將鋼琴的上部用手一捏,即成畚箕)

  4、將畚箕變一變

  教師說:我在來變一變。變成一頂濟公帽 教幼兒將畚箕變成濟公帽。教師用順口溜的形式進行:放下一個鼻子,把它翻個身子,關上兩扇窗子,疊好兩床被子,拉開來就是一頂帽子。

  5、結束:幼兒帶上濟公帽,聽聽音樂、唱唱、走走、玩玩。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9-09

(經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1

中班教案[經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典]中班教案07-28

【經典】中班教案08-15

中班教案【經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