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4-10-08 23:15:11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班社會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小班社會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能用響亮的聲音、連貫的語言夸獎自己的媽媽。

  3.能想辦法表達對媽媽的愛,如學會關心媽媽,做讓媽媽高興的事、更加懂事。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調(diào)查表。

  2.課件《夸媽媽》。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用響亮的聲音、連貫的語言夸獎自己的媽媽

  難點:能想辦法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過程:

  一、交流調(diào)查表,互相介紹自己的媽媽。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都最愛自己的媽媽。那小朋友們了解自己的媽媽嗎?向好朋友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吧!”

  二、講述故事《夸媽媽》,知道3月8日是媽媽的節(jié)日

  提問:

  1.媽媽的節(jié)日是哪一天?媽媽的節(jié)日到了,小動物們想怎樣為媽媽慶祝節(jié)日?

  2.小動物們是怎樣夸自己的媽媽的?他們的媽媽好在哪里?

  三、通過視頻感受媽媽的辛勞、能干。

  播放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誰的媽媽?她在干什么?”

  1.點擊播放兩段視頻:XX小朋友媽媽在家中勞動的場景;XX小朋友媽媽工作的'情景。

  提問:“XX的媽媽這是在哪里?她在干什么?”

  四、情感遷移,夸夸自己的媽媽。

  師:“XX小朋友的媽媽真能干!你們的媽媽呢?我們也來夸一夸自己的媽媽吧!

  五、鼓勵支持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提問:“媽媽的節(jié)日快到了,你們知道哪一天是媽媽的節(jié)日嗎?我們用什么方法來為媽媽慶祝節(jié)日呢?”

  六、結束部分。

  播放音樂《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教師在音樂聲中總結

  活動延伸:

  提供各類操作材料 ,幼兒自由制作小禮品、賀卡等。

  小百科:母親,簡稱母,是一種親屬關系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計劃意圖

  當幼兒穿上本身喜好的衣服,都市不由自主地說:“我的衣服真悅目”。確切,幼兒喜好的衣服能給他們帶來無盡的高興。何不讓我們一路來存眷本身、存眷生存,發(fā)明美的奇妙。運動的預備事情由家長們資助完成,以引發(fā)孩子對本身喜好的衣服的努力情緒。同時,創(chuàng)設與搭檔的交換時機,自動實驗表達本身的'意愿。運動中,要多為幼兒、特殊是怯弱的幼兒創(chuàng)設表達、交換的時機,使幼兒的說話表達本領在不停交換、分享中得到生長。

  運動目的

  1、能勇敢形貌本身喜好的衣服。

  2、愿意表達本身的意愿。

  3、感覺打扮的美。

  運動預備

  1、家長預備:為孩子穿一件最喜好的衣服入園。(若氣候、打扮范例不相宜,就帶入園)

  2、攝像機一部、音樂磁帶。

  歷程發(fā)起

  1、激發(fā)愛好:本日你們都把本身喜好的衣服穿來了,我們一路來看看是什么衣服?

  2、熟悉種種衣服:

  (1)看一看、摸一摸。幼兒自由旁觀、觀賞種種衣服。勉勵幼兒勇敢表達本身的感覺。

  (2)問一問、說一說。本日你們真美麗,誰來報告各人?

  憑據(jù)幼兒的愛好點,引誘孩子說說:我的衣服上有……、我喜好衣服上的……,勉勵孩子在團體眼前勇敢自動表述。

  3、找一找。西席引誘幼兒說說衣服由哪幾部門構成?衣服上有什么?西席可以加入者的身份親熱、天然的到場到幼兒的攀談中,特殊是與白話表達本領較弱的孩子攀談。

  4、打扮演出會

  部署打扮演出會,幼兒自由結伴舉行打扮演出(可自選演出道具)。

  延長提醒

  回放“打扮演出”的錄像,與搭檔分享展現(xiàn)交換的快活。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受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

  2、學習在生活中關心,照顧爺爺奶奶。

  3、懂得關心、尊重老人。

  活動準備:

  調(diào)查爺爺奶奶的工作和愛好。

  活動重點:

  了解、感受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

  活動難點:

  在生活中關心,照顧爺爺奶奶。

  審美元素: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爺爺奶奶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做一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

  活動過程:

  1、向班上的幼兒介紹自己的'爺爺奶奶。

  師:你的爺爺奶奶是什么樣的,他們做過什么工作?大家可以相互介紹一下。幼兒自由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爺爺奶奶。

  2、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介紹爺爺奶奶的愛好等。

  師:前幾天我們都在家里做了一個調(diào)查,現(xiàn)在你來告訴大家,爺爺奶奶有什么愛好?

  師:誰來說一說爺爺奶奶關心自己的事情。

  3、引導幼兒自己應該怎樣關心和幫助爺爺奶奶,同時也請爺爺奶奶說說孫子孫女是如何愛爺爺奶奶的?(可以讓家長在家里記錄下來)。

  師:你在家里會關心爺爺奶奶嗎?家里有好吃的東西,你會先給誰吃呢?看見爺爺奶奶上樓梯應該怎么做?爺爺奶奶生病了,你會怎樣做?

  師:我們都是爺爺奶奶的好孩子,我們來聽爺爺奶奶會對我們說什么?(教師讀調(diào)查表)

  4、給爺爺奶奶表演節(jié)目。

  師:我們也要愛爺爺奶奶。我們回家后給爺爺奶奶表演節(jié)目,好嗎?

  5、教師評價:

  師總結幼兒講述的情況,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主動去關心照顧爺爺奶奶。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汽車、行人在馬路上行駛行走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聽從紅燈綠燈的指揮。

  2、能較靈敏的根據(jù)信號做動作。

  3、體驗模仿游戲的快樂。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圖片、紅綠燈、ppt

  小班優(yōu)秀社會教案《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過程:

  一、開小汽車進教室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開汽車吧,去旅游嘍,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2到3遍)現(xiàn)在我們到站了,開到座位坐坐好。

  二、認識紅燈、綠燈

  1、出示(視頻)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馬路上有什么?馬路上的汽車是怎么開的?為什么會一會兒開一會兒停呢?""看到紅燈亮的時候我們要怎么做呀?師:"哦,對,看到紅燈停一停"師:"看到綠燈呢?我們要怎么做啊"恩,對,看到綠燈向前行。

  游戲:我們一起來開汽車嘍,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看到紅燈停一停,看到綠燈向前行。(2遍)

  小結:我們小朋友真聰明,看到圓圓的紅燈時,馬路上的汽車、電動車、自行車

  都要停下來,看到綠燈才可以開過去,不然就會發(fā)生交通事故。

  2、認識行人紅燈、綠燈

  (出示行人紅燈綠燈視頻)師:"這是什么地方?你們看到了誰,(有人的紅綠燈,這是行人過馬路時用的紅綠燈。)行人是怎么過馬路的呀?"看到紅燈停一停,看到綠燈過馬路,我們也一起來做一名文明的行人吧。

  游戲:小朋友走走走,走到馬路口,看到紅燈停一停,看到綠燈過馬路。

  小結:我們認識了行人過馬路的紅綠燈,看到紅人站在那里,表示很危險,不可以過馬路,看到綠人表示安全了,可以過馬路了。

  三、懂得紅綠燈的作用

  師:"在馬路上,如果沒有紅綠燈會怎樣?(出示車禍圖片)(小朋友過馬路的時候很危險;汽車和汽車之間也很容易發(fā)生危險)"

  我們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了紅燈綠燈,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燈,這樣才是優(yōu)秀的駕駛員!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做優(yōu)秀的駕駛員嗎?介紹5個景點(超市、公園……),我要請兩位小朋友來做交通警察,(機動車道、行人)

  1、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出示紅燈、綠燈看到紅燈停一停,看到綠燈向前行。

  2、走走走,走到馬路口,看到紅燈停一停,看到綠燈過馬路。"

  結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紅燈是告訴我們小汽車該停下來,綠燈是告訴我們該前進了,現(xiàn)在都明白了嗎?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認知,通過活動,鞏固幼兒對交通規(guī)則的認識,引導幼兒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知道不能亂穿馬路,增強了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對于自己比較了解的事情,語言條理性較強。由此可見,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對幼兒的思維、語言發(fā)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對有趣的游戲幼兒非常喜歡,因此活動中他們的情緒一直很高,特別是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熟悉歌詞后,與教師一起玩游戲”時,個別幼兒在活動場地興奮地奔跑。我及時介入轉移其行為,讓他看清紅綠燈。整個活動始終充滿著自然流暢、輕松溫馨的情感氛圍。同時也增強了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一、能大方地介紹自己帶來的土特產(chǎn),并樂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二、能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老師和小朋友的親近。

  三、感受新學期小朋友又見面的快樂,感受與同伴相處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帶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一個盤子(幼兒帶來的土特產(chǎn)),一個垃圾桶,供幼兒放果殼紙屑,一個笑臉娃娃

  活動過程:1。游戲"猜猜我是誰",結束活動。

  教師請一名幼兒坐在前面,背朝大家,不能轉頭看,然后請另一名幼兒走到他的后面,用雙手蒙住他的眼睛,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嘰嘰嘰嘰嘰嘰,猜猜我是誰?"請被蒙住眼的幼兒說出對方的姓名,游戲進行二到三遍。

  2。 用笑臉娃娃,鼓勵幼兒在新學期,與其他幼兒友好快樂的相處。

 。1)介紹笑臉娃娃,教師以笑臉娃娃的口吻,與小朋友打招呼。

  "大家好,我叫笑臉娃娃,很高興認識你們!"請幼兒上前用不同方式,向笑臉娃娃問好。

  通過與笑臉娃娃的交流互動,讓幼兒知道自己過完新年又長大了一歲了,要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做個開心寶寶。

 。2)引導幼兒說說小朋友好久沒見面了,見了面該怎么表示?,鼓勵幼兒用親切友好的語言和動作進行表達。如:大方地同伴握手問好、相互擁抱、互相說說祝福的話語,

 。3)學說簡單的祝賀語,年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

  3。分享同伴帶來的食物。

 。1)教師出示糖果禮盒,向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土特產(chǎn)的口味兒,做法等。并說一些祝福語話,告訴幼兒大家又要甜甜蜜蜜,開開心心的在一起了。

 。2)請幼兒拿出自帶的食品,介紹自己帶來的是什么食品活動小結

  (3)幼兒享用自帶的食物,教師鼓勵幼兒相互贈送和共享食品,提醒幼兒把包裝袋放入垃圾桶中。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9-26

小班教案社會教案10-11

小班社會教案09-14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9-07

小班秋天社會的教案10-16

小班社會安全教案08-08

小班有關社會的教案09-27

小班社會你好教案07-10

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8-08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