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

時間:2024-01-12 08:06:4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wù)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1

  設(shè)計意圖:

  前一陣小朋友去舍農(nóng)園春游,孩子們非常喜歡那里的小雞。再一次談話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有想自己表現(xiàn)出小雞的意愿,可平常多用水彩筆繪畫,所以我想用一種新穎的方式讓孩子來體驗,既能讓孩子畫出他們想畫的小雞,又能體驗到新游戲的樂趣。所以我想到了印畫的方式,把團紙球的游戲和印畫結(jié)合在一起,他們喜歡團紙球的游戲,又能進而利用紙球印出小雞,讓孩子有種神奇的感覺,像變魔法一樣。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讓幼兒對繪畫活動產(chǎn)生興趣,而且還能使畫面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在美術(shù)活動中提供報紙、顏料、筆等材料工具,給孩子創(chuàng)造大膽、自主地探索小雞的動物形象,讓孩子在輕松、有趣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充分體味到寓畫于樂、寓教于玩。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用印畫的方式表現(xiàn)小雞的樣貌和動作(重難點:提醒幼兒將小雞的身體和頭部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基礎(chǔ)上,鼓勵幼兒探索小雞的各種動態(tài)。)

  2、樂于參加印畫活動,并從中體會到自由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若干大小的報紙、顏料、畫有草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墊子、濕布

  活動過程:

  一、話題導入師:上次小朋友們?nèi)ド徂r(nóng)園春游,你們在那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小動物?(小雞、小兔子)小雞可愛嗎?小雞長什么樣子?是什么顏色的?(啟發(fā)幼兒說出小雞的'特征)那小朋友們看一看桌子上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些什么?都有什么顏色的顏料?

  教師小結(jié):小雞長著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頭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黃顏色的。

  二、繪畫方法

  1、紙團游戲師: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大一小的報紙)我們可以用報紙玩些什么游戲呢?(團紙球)那我們一起變個小魔術(shù),把報紙變變變,變成紙球吧。紙球變好了,現(xiàn)在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怎么用紙球和桌子上的顏料變出可愛的小雞(印畫)。

  師:(引導幼兒總結(jié)方法)剛才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方法,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這有一大一小兩個紙球。你們覺得大個的紙球像小雞的哪里?小的紙球呢?(大的紙球印身體、小的印腦袋)教師小結(jié):原來小雞是這么變出來的!用小球印小雞的頭,用大球印小雞的身體。頭是長在身體上的,兩個圓形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頭和身體緊緊靠)。這樣像小雞嗎?還少了點什么?(用水彩筆筆畫小雞的眼睛、嘴巴、小腳)

  2、小雞的動作師:小朋友們還記得這是什么嗎?(草地)小雞們想到草地上玩,小雞在草地上看看這里,看看那里,所以小朋友要動動腦筋怎樣畫出不同不同動作的小雞呢?現(xiàn)在我們來試一試,用紙球和顏料變出可愛的小雞,讓小雞在草地上快樂的玩吧。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提出繪畫要求。

  師:小朋友用紙球變出可愛的小雞,記得用紙球輕輕蘸一下顏料往白紙上面印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小手不小心弄到顏料可以用桌子上的抹布擦一擦。

  2、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四、作品展示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一說你畫的小雞是什么樣子的,在干些什么。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課幼兒非常積極,表現(xiàn)得很棒。幼兒肯定了我的教學方式。當我們嘗試改變并放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的繪畫教學方式,讓幼兒主動融入繪畫活動中,主宰一切時,它們對繪畫的興趣會很濃厚,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許多兒歌一遍就可以記得很棒。想象力也會很豐富,活動時積極且具有創(chuàng)造性。

  詩畫教學讓幼兒的手、口、腦齊開發(fā),打開了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的大門,促進了幼兒的繪畫興趣,讓他們在繪畫的天地中盡情的展開想象的翅膀。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邊說邊畫的方法畫小雞并均勻地涂色。

  2、愿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繪畫操作卡,勾線筆、油畫棒。

  2、有關(guān)小雞的知識準備和小雞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

  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小雞)

  二、欣賞小雞,討論演示小雞的畫法。

  1、出示小雞圖片,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征。

  2、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的小雞是什么樣的?小雞會干什么?(捉蟲……)

  3、師幼合作畫小雞。

 。1)畫蛋寶寶。

  師:雞媽媽很能干,生了許多個蛋寶寶,誰來幫忙把它畫下來。(提示:起點與終點要連接牢)

  幼:幼兒畫蛋寶寶。

 。2)畫小雞。

  師:雞媽媽開始孵小雞了,她把蛋寶寶都抱在自己的懷里,整天地孵呀孵……蛋殼啄破了,小嘴鉆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好了,一只小雞出殼了,它高興地跑到草地上,看看有沒有好吃的東西。

  幼:篤篤篤,又一個蛋寶寶啄破了,小嘴鉆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一只可愛的.小雞也出殼了,他好象要去找爸爸呢!

 。3)給小雞寶寶穿花衣。

  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小雞涂色。

  三、幼兒操作:畫小雞。

  1、幼兒操作要求:畫蛋寶寶時,要注意蛋寶寶之間的距離。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畫出小雞的各種動態(tài),均勻地涂色。

  四、展示作品、評講。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可愛的小雞。

  師:哪個寶寶愿意給同伴們看看你的小雞長得怎么樣?在干什么?(從小雞的動態(tài)、涂色的均勻進行講評)

  2、歌表演小雞出殼,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shù)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zhuǎn)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shù)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3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學習橢圓和直線工具來初步認識 “畫圖” 軟件;通過具體的操作步驟來使學生初步了解橢圓工具的使用,并利用橢圓工具來畫小雞,學習保存作品的操作。本課的設(shè)計理念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動畫的情景,用生動、簡潔的`畫面激發(fā)學生運用電腦進行畫圖的熱情,提高了課堂效率。再使用任務(wù)驅(qū)動的方法,先讓學生整體感知,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去發(fā)現(xiàn)問題,師生再共同解決問題,最后讓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工具進行創(chuàng)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情分析

  學 1.學生是8——9歲的孩子,他們思維活躍,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對信息技術(shù)課更是有著濃厚的興趣;

  2、本班學生中絕大部分在一、二年級曾接觸過“畫圖”程序及部分工具的使用,有一定的畫圖基礎(chǔ);

  3、學生的想像與模仿能力較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

  4.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動手欲望很強烈,對老師的演示及講解往往沒有太多的耐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1、會在電腦上打開“畫圖”軟件。 2、認識“畫圖”程序的窗口組成。

  3、認識“橢圓”工具,了解“橢圓”的三種樣式。 4、能夠恰當?shù)剡x擇適合的橢圓樣式進行繪圖。

  5、至少能夠使用“橢圓”和“直線”工具來畫出一只小雞。

  l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自主探究過程來完成“直線”工具的學習。

  2、 2.能運用一定的美術(shù)基礎(chǔ)合理地安排畫面以及色彩使用。

  3、 3. 3、學生發(fā)揮想象在創(chuàng)作作品的過程中感受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4、 4.在完成任務(wù)的過程中感受成功,加強信息技術(shù)課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畫圖軟件,利用橢圓和直線工具畫一只可愛的小雞,學會保存。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可愛的小雞教案及反思03-10

可愛的小雞教案01-31

可愛的小雞教案03-18

可愛的小雞小班教案02-07

小班可愛的小雞教案03-03

小班可愛的小雞教案12-21

小班教案《可愛的小雞》02-07

可愛的小雞小班教案03-26

中班美術(shù)教案:可愛的小雞01-28

小班美術(shù)教案可愛的小雞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