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反思(精選3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反思(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反思1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十八課,是巴金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書信,巴金,一個遠離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個在中國乃至世界也很有影響的作家,一個把一生的愛和熱情奉獻給文學的老人,在87歲的時候,在收到家鄉(xiāng)孩子的來信后,克服著年老體衰,給孩子們的回信。他的言語從容而舒緩,娓娓道來,一個仁者的風范從他的文字間彌漫開來,一種恬淡和溫情洋溢出來,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流淌出來。“讓生命開花結果”,是巴金老人一生的美好心愿,也是對孩子們最殷切的希望。文字質樸感人,散發(fā)著濃濃的愛意和樸素的情懷。
成功之處:
課前我就讓學生廣泛搜集巴金的資料,去感受巴金奉獻的'一生、勤勉的一生、博愛的一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作了知識和情感的鋪墊。
本文的文體是一封書信,在第一課時的講解中主要要求孩子們重點抓住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大意。讀一封信要明白寫信人為什么寫這封信,寫這封信想表達怎樣的意思?信中的語言是帶有情感的,是帶有溫度的。
以“信中講了哪些內容?請你用小標題總結每段內容”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和巴金爺爺對話,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跡。信中的語言并不難懂,高年級的學生通過靜靜地與文本對話,聯(lián)系課前搜集的信息,應該都能從信中讀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對祖國人民的愛,或是如何寫作,或是關于奉獻的道理,或是如何對待活著的每一天,希望通過這樣的一次心靈的交流,去讀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樸素話語中的真情和真理。
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主要圍繞著“這封信哪些地方最打動你?”這根主線,組織學生或匯報讀書、討論的所得,或提出沒讀懂的問題,教師從一旁適時加以點撥。采取了“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教學步驟,先整體默讀,找到信中最打動自己的地方,整體感知文中包含的豐富情感。再分步去細讀文本,體會情感。在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體會情感時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本的情感。最后再將文中重點語句,連起來朗讀,整體感受。
不足之處:
1、由于自身高效課堂業(yè)務水平較低,對高效課堂的理解不夠透徹,所以在課堂上給孩子們真正展示的時間太少,對課堂教學時間把握不足,前面作者的介紹,生字新詞的認知占用時間較長以至于后來理解課文梳理課文脈絡的時間有點緊迫,顯得頭重腳輕
2、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將課堂教給學生,互動還不夠,老師在課堂上的引導過多,教學思維還局限在傳統(tǒng)課堂中。
改進辦法:
1、加強對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研修,多多學習,觀摩高年級老師高效課堂的教學優(yōu)質課。
2、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適當融入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再實踐,從而做到師退生進,高效有序。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反思2
在教學《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時,我從學生讀信的感受中出發(fā)。首先用照片呈現(xiàn)此時巴金老先生的身體狀況,讓學生知曉這封信來的“不普通”。學生對這封信的認知有了珍惜之感,才易于被信中的文字打動。接下來讓學生帶著珍惜去讀讀文中4、5自然段,去文中找找打動自己的'句子。學生的情感一旦被調動起來,他才會知道信中每一個字都滲透著深深的愛。
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就著打動自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雖然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能說的。當一個一個學生站起來分享自己的感受時,這封信所要告訴我們的內容也就不斷在學生自己的口中流淌了出來,豐富了起來。
這堂課中學生的狀態(tài)就是自己的感受,老師應該是一個聆聽者。學生知道了什么,讀懂了什么,收獲了什么就是他在學會閱讀中的積累。“生態(tài)學堂”正是因為尊重學生自己的感悟,才讓孩子可以說,愿意說,才能讓一堂課的實效得到提高。我相信學生自己愿意說的,才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老師強制灌輸?shù)慕虠l。對于作者巴金來講,他肯定也愿意收到信的孩子能真真實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反思3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是一封書信,是作家巴金寫給家鄉(xiāng)孩子們的信。這封信感情真摯,表達了作家巴金對家鄉(xiāng)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同時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在教學本課時,我有如下幾個反思:
1.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重視閱讀的積累感悟。教師的教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如初讀課文時,提出讀書建議: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感覺困難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通順、流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讀書建議:默讀或小聲讀課文,把你感覺有趣的句子和段落標出,多讀幾遍。這樣一步步有層次、有目的'的閱讀,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在閱讀實踐中掌握讀書的方法,形成了閱讀的能力。
課堂中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如讓學生說說:“這封信最打動你的是哪些地方?從中你對巴金爺爺有了哪些了解!彼麄冊诶首x句子“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要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睍r,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談感受等,體會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2.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情感體驗、深入探究和智慧感悟。教學本篇課文前,我引導學生查找巴金的有關信息,如:巴金的作品、名言,別人對他的評價等;課上,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文本內容、搜集的信息及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閱讀理解與感悟。
發(fā)現(xiàn)學生對信中重點詞句的理解,情感的體會,交流起來得心應手,情感流露更是真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