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學反思1
《我們身邊的垃圾》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中的口語交際,本單元的主題是保護環(huán)境。學習這組教材,我們能感到我們肩負的環(huán)保責任,無論是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是環(huán)境衛(wèi)生,我們都應該好好保護。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本組課文時,讓環(huán)保意識漸漸在學生心理萌生,讓他們養(yǎng)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的習慣,激勵他們去積極參與環(huán)保實踐活動。本單元的閱讀課文,特別是《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成為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積累,由此可見,這個話題對學生并不陌生。
在這堂課前兩個晚上我是讓學生回家去調查家里的垃圾,我給學生出了這么幾個問題,讓他們按照這幾個問題去展開調查:
問題一:你家里的垃圾有哪些?
問題二:它們是怎么來的?
問題三:你家里的垃圾怎么處理的?而且我還告訴學生,對于這幾個問題如果你自己沒注意過的話,可以向家里的人詢問。但我為了讓學生對身邊的垃圾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在上這堂課前10分鐘,我又讓學生拿著他們從家里帶來的`袋子去找一找我們校園、教室里的垃圾。上課了,我看到學生都拾到了很多的垃圾。
為什么要讓學生去撿垃圾,目的有兩個:
一、讓學生親自實踐,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很多很多,我們需要時時的不去亂丟垃圾。
二、我們用什么辦法去處理垃圾。對于第一個目的,學生的了解可以說是非常深的,當他們看到那么多的同學都撿到那么多的垃圾時,他們就明白我們身邊的垃圾實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亂丟一張紙,我們的身邊就非常的臟了。對于第二個目的,學生感受更深,當時我問學生打算如何處理時,有許多學生開始說我們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于是我讓一些同學去扔,但沒幾個,教室的垃圾桶就滿了。這時我又問他們“這時我們又該把垃圾怎么處理?”這時學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學校的垃圾池里。那時我就問學生,那么我們整個社會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們該把垃圾怎么處理呢?這時學生就積極動腦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辦法,比如有個學生就提出把垃圾進行處理,生產(chǎn)出有用的產(chǎn)品。經(jīng)過撿垃圾,處理垃圾這樣一個過程,學生認真動腦,積極發(fā)言,親身體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透過這節(jié)課,我們還看到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第一、一年級的學生盡管年齡小,他們還是很會觀察生活,他們看到了校園有時很臟,孩子們沒有把垃圾丟進垃圾桶。我們平時的教學關注較多的是教材,關注較少的是學生的生活,有時關注了學生生活的“點”,由于客觀原因,關注不到“面”,不能產(chǎn)生高效的教育效果。比如,教師在結束本節(jié)課時,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看到不愛護校園環(huán)境的行為要制止。學生就說:“有時候,我看到大哥哥亂扔果皮,我要他撿起來,他不撿,還說我多管閑事!
第二、學生對于自己要表達的觀點表達不夠清楚。這主要是在讓學生說一說處理垃圾的辦法的時候,學生把辦法說不清楚。一年級對垃圾處理的知識儲備不足,由于有限的知識面,想象的翅膀還很稚嫩,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學反思2
《我們邊的垃圾》這是小學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三里的一個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題。這個主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的熟悉。當然一年級的小學生也不例外。再加上有了《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學習的鋪墊,學生對身邊的垃圾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從學校到家里,從家里到校外我們的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垃圾。因而,垃圾對他們而言并不陌生。這節(jié)課,我緊緊圍繞口語交際的階段目標,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努力達成“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入人際交流”的口語訓練的要求。
本節(jié)口語交際課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欲望。
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币虼,我依據(jù)教學內容,把握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特點,努力創(chuàng)設多個交際情境。
1、由《美麗的小路》中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鴨先生為話題切入口,用課件出示垃圾圖片,由此引發(fā)“垃圾是從哪里來的?”交際話題。
2、播放垃圾的對話。廢紙說:“我的身體被菜汁弄濕了,發(fā)霉了,還有一股難聞的臭味呢!”塑料瓶說:“我的身體快被擠破了,真難受!”易拉罐說:“別擠了,我的身體變形了。”垃圾齊說:“哎!人們扔的垃圾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地球先生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真讓人著急!”地球先生說:“是呀,如果再這樣下去,我的身上到處都會是蒼蠅和臭蟲,小動物們也沒有了家,人類就更難生存了!”由垃圾的對話引發(fā)匯報垃圾的處理方法。
3、由評選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引發(fā)說說自己處理垃圾的想法等?谡Z交際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而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垃圾”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而抗污染問題又是全世界人類所關注的,“怎么處理生活垃圾呢?”這個十分生活化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我要說”的欲望呼之欲出,教學設計目標也就達到了。
二、享受過程,多邊互動。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只有互動,才能體現(xiàn)交際功能。于是,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生氣勃勃、富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共生與生、生與師多向互動的口語交流動態(tài)過程!耙敪h(huán)保小衛(wèi)士,必須先說說你處理垃圾的想法,我們在學完保護環(huán)境這一組課文后,有的小朋友做了小制作,有的畫了畫,趕快拿出來吧!待會兒音樂一響,小朋友就把你處理垃圾的想法和好朋友說說,聽聽他有什么疑問,或給你提更好的建議,然后我們再來評選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學生思維的閘門打開,想象的翅膀張開;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充分關注學生交際的態(tài)度、習慣、技能,恰當運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以充滿人文關懷的即時評價,點撥調控,步步引領,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童趣活力,促進口語交際目標的達成。
三、彰顯學生的個性化。
因為語言的多樣性、靈活性,在口語交際時,學生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就更加突出。所以,口語交際應該是生動活潑、靈活多樣,十分個性化的。學生都是采用什么辦法發(fā)現(xiàn)的呢?
“用眼睛觀察,用嘴巴詢問家長和附近居民,用鼻子聞垃圾的味道、用手扒開垃圾察看,看電視、查圖書……”為了讓學生的個性充分顯現(xiàn),課堂中,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使學生感到置身于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增強自主性;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贊美和激勵,充分調動學生進步的信心和力量;允許學生出錯、允許學生提意見,甚至允許學生插話,做到形式自由、思想上放膽隨意、表達上言無不盡,不但讓學生說,而且還要說得出與眾不同。讓課堂成為“百花齊放”的花園,成為“群星閃爍”的智慧園。
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對于自己要表達的觀點表達得不夠清楚;由于年齡的限制,怎么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明顯想得不夠周全;課堂顯得有些前松后緊了。
【《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們身邊的垃圾教案01-10
《我們身邊的垃圾》教案09-02
《我們身邊的垃圾》中班教案05-20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學反思04-21
我們的家教學反思02-05
《我們上路了》教學反思02-15
《我們的校園》教學反思02-28
《我們的生命》教學反思03-12
我們的呼吸教學反思03-10
我們的田野教學反思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