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

時間:2022-02-12 16:47:2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通用7篇)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1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古詩教學應當側(cè)重于朗讀教學和激發(fā)孩子對古詩的興趣。我的朗讀教學主要分成單個步驟:

  一、學習字詞,突出重點。抓住字詞的重點與難點,讓孩子課前注音練讀,課上主要檢測朗讀的準確性。

  二、劃分節(jié)奏,讀出韻律。古詩的朗讀的第二層次是讀出節(jié)奏感。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拖腔、連音是他們常出的問題,所以要讓他們學會哦劃分節(jié)奏,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

  三、抓住詩眼,情感朗讀。讀詩的最高水平是將詩歌的情感通過聲音、表情等傳達出來。

  當然這是建立在對詩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對于第三步,我抓住了詩眼“偷”字,讓孩子說說對于它的理解,讓孩子思考這個字是否可以換成“拿”字,又讓孩子上臺想象并演示小娃“偷”的動作,旨在讓學生理解“偷”字的精當和小娃的天真,進而給每一句詩句配上了感嘆詞(小娃撐小艇-嘿,偷采白蓮回-哇,不解藏蹤跡-呵呵,浮萍一道開-哈哈),讓孩子愉快地朗讀,也做一回天真活潑的小娃。

  詩歌是留白的藝術,短短的四句,二十個字,其隱藏的語言甚為豐富,學習詩歌就要先將詩歌讀厚,在補白中品味、享受、豐富。詩人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寫了事,寫了景,卻并未直接寫小娃采摘成功后的心情和動作,而只寫“不解藏蹤跡”,可是,去偷采的時候可是“解藏蹤跡”的,為什么回來時就不解了呢?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間。完全可以想象,小娃一邊撐艇一邊得意,一邊撐艇一邊高興,一邊撐艇一邊低頭欣賞白蓮蓬,一邊撐艇一邊想象和小伙伴們分享的快樂,一邊撐艇一邊已經(jīng)手舞足蹈,樂不可支了。

  作者不直接寫小娃將小艇劃得有多快,而寫“浮萍一道開”一句,也留下了想象空間,且富有動感和畫面感。所以,如果再上一次,我會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蓮的過程、采蓮而歸的心情等,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愛。課前的教學案例設想中,我本來就配好圖畫,想讓孩子將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上,由于時間的關系,加之,自己引導的不夠巧妙,孩子對于小娃“興盡”“歸舟”導致“浮萍一道開”的行為、心理理解不透,所以編講故事未能實現(xiàn),只能留于課后。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2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也往往是多元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提倡自主閱讀,尊重學生個體感受。在本課的教學中,無論是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古詩的方法,還是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兩項作業(yè)來做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教學理念。

  師生互動,構(gòu)筑自由對話的平臺;生生互動,讓思維在碰撞中跳躍。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下的“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我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此節(jié)課的教學中,正因為我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nèi)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有滋有味。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3

  《池上》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小詩,秉承白居易詩作通俗易懂的敘事風格,動靜結(jié)合,簡單幾筆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偷采蓮又天真地不知如何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的形象。

  整體來看,這首古詩難度不大,教學時,我讓學生先欣賞一組荷塘美景,并用自己的`畫描述一下畫中的景色,接著再結(jié)合教材上的插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上學期學過的《江南》,學生很快進入了詩歌描繪的意境之中,大致了解了故事所秒回的景象。

  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明確了朗讀的三個層次,運用范讀、跟讀、自由讀、連麥指名讀,問答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能讀準字音,感受停頓,讀出節(jié)奏,讀出趣味的情感。同時,抓住“偷”“解”“藏蹤跡”等關鍵詞,體會小孩的天真可愛,感悟作者的情感。

  識字寫字環(huán)節(jié),對易錯的平舌音和翹舌音重點指導,識記字形時,利用構(gòu)字規(guī)律識記以及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組詞識記。需要書寫得生字共兩個“首”和“采”,先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然后出示動畫,書空筆順,強調(diào)書寫需注意的細節(jié)和難點,隨即讓學生進行描紅并書寫。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4

  本月的教研課上,我講了《池上》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語言質(zhì)樸,用通俗的詞句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娃娃的形象生動的描寫出來。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結(jié)合插圖對詩意的理解也很容易。

  在教學中,我采用看插圖導入古詩,先讓學生用一句話簡要的概括圖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訓練了學生的看圖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說,詩人白居易看到這么有趣的景色,寫了一首古詩,由此引入新課。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古詩的意思已經(jīng)初步知道了。由于本課人的字只有5個,我采用了隨文識字的方法,在讀詩句中,相機學習生字。掃清生字障礙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句,注意五言詩的停頓和重音。對于三年級的孩子,對詩意的掌握不同于一、二年級。他們第一次接觸書下注釋,我就告訴他們,書下注釋是我們理解詩意的小幫手。在理解“浮萍”一詞中,我讓學生在課堂上查詞典,理解浮萍是一種水生植物。最后,借助插圖和自己的.理解,在組內(nèi)說一說詩意,最后是在班級內(nèi)交流。結(jié)合課后習題,閉上眼睛想象詩意。使學生對詩意的理解,達到一個升華。

  因為本版塊的主題是童趣,我就提問,你覺得古詩中哪一個詞,最能體會到小孩兒的天真可愛。在文中找一找。學生馬上就說出了“不解”和“藏”等關鍵詞。和本版塊的主題緊密結(jié)合。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最后學生都知道了:這里的偷采與一般的偷盜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會留下那么明顯的蹤跡了,詩人寫“偷采白蓮”的小娃更能體現(xiàn)出他的天真可愛,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

  最后,學生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首古詩,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學習很主動,教學環(huán)節(jié)很緊湊。不足之處是寫字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對于中年級的孩子來說,初學鋼筆字,寫字也是每節(jié)語文課都要注重指導和訓練的。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5

  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描寫兒童的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0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童心的可愛、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

  古詩意境很美,描繪小娃偷采白蓮的情景,細膩傳神,頗有趣味。詩人用質(zhì)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理解詩句的意思,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先理解字詞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如果學生理解上有問題,我會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理解,比如: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娃?從哪些地方看出?再如:“偷”是偷東西嗎?你是怎么認為的?說說理由。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說話訓練,通過出示掛圖激發(fā)靈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古詩教學必須具有鮮明的形象,使學生可見可聞,產(chǎn)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學生表達的比較到位,基本沒有偏離古詩的意思。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6

  《池上》這首詩中,詩人用質(zhì)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圖文對照、聽老師范讀等形式,使學生頭腦中浮現(xiàn)出相應的畫面。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這首詩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沒什么大的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導學生聯(lián)系“蓮葉何田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蓮的原因、采蓮的過程等,通過讓學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愛。

  詩人為什么要把“偷采白蓮”的小娃寫入詩中?你對這個小娃有什么看法?學生在進行合作探究時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的說小娃撐著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駛,看到顆粒飽滿的蓮蓬子,忍不住偷采了幾個來解饞;有的說小娃沒有經(jīng)過大人同意,小心翼翼地采了幾個蓮蓬子;有的說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偷采的經(jīng)歷:為成熟的枇杷、桔子、西瓜……說著說著,大家都忍俊不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最后學生都知道了:這里的偷采與一般的'偷盜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會留下那么明顯的蹤跡了,詩人寫“偷采白蓮”的小娃更能體現(xiàn)出他的天真可愛,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7

  一、充分利用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我在教學這首詩時,開始運用“創(chuàng)設情景,感染氣氛,情景朗讀”(這是遠教資源的寶貴財富)讓學生對生活中沒的情景有所思考,站在師生平等的高度和老師共享生活的快樂,并對夏季的荷塘、夏季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認識,一邊導看一邊導思。利用先進的媒體資源刺激了學生的眼、耳、腦等感官,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和學習欲望。好的教師應當是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挖掘其學習潛能的。教師深諳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兒童喜聞樂見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營造出繽紛的天地,讓學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深情的配樂范讀將詩中的小娃帶到學生中間,更將學生領入美好的學習情境,使之意識到:快樂的兒童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

  二、利用資源,在有限的時間、空間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變枯燥的學習為多種感官的綜合接觸。一直以來,學生對詩人的了解都基于學生查閱書籍或教師口頭描述介紹,但是本堂課,我利用資源,配合音樂、畫面激發(fā)學生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生在美的音樂聲、生動的畫面中了解了詩人,加深了印象。

  三、利用資源,輕松愉快地掌握了詩中的字詞。低年級的教學重難點就是讓學生掌握字詞,學會書寫。對于學生來說,完全靠死記硬背,枯燥無味。但是,我充分運用遠程資源,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當小老師、采摘荷花、蓮蓬、捉迷藏等學生樂于接受的活動形式,以及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感覺不是在課堂,而是在生活,使學生在樂中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指導學生的書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提醒,再板書演示,但是通過遠程資源中的書寫指導,讓學生對生字的整個書寫過程有一個動態(tài)的了解,生字的筆順掌握得比較牢固,并且通過整潔美觀的漢字展示,學生感受到中國方塊字的豪放美觀,對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可以作一定的強調(diào),因此學生記憶深刻,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視。

  四、借助資源,誦讀感悟,體會意境。作為低年級的孩子,想像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對詩句意境的.體會也比較膚淺,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以往教師只是結(jié)合詩句,講講其中的大概內(nèi)涵,或者有些教師干脆直接把詩句意境以文字的形式板書出來,讓學生死記硬背。但作為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像能力,在讀中感悟。無疑對詩詞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資源,變抽象為具體,使之更清晰、更直觀、更精確、更快捷的供學生觀察,想象和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詩的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語文活動經(jīng)驗,輕松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池上》課后優(yōu)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池上》的教學反思04-22

池上教學反思02-08

《池上》教學反思02-27

課后的優(yōu)秀教學反思05-25

《池上》教學反思12篇03-15

池上教學反思12篇02-09

池上教學反思15篇02-28

池上教學反思(14篇)02-28

池上教學反思(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