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4-09-20 01:27:2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

  《生氣的爸爸媽媽》講述的是一對爸爸媽媽慪氣吵架后,寶寶想辦法讓爸爸媽媽不吵架的故事。

  活動中,我先提問孩子,“你們見過爸爸媽媽吵架嗎?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會有什么不一樣的表情和動作?”“我爸爸和媽媽吵架的時候臉會板著的,看起來有點怕怕的,”“爸爸和媽媽吵架的時候,我媽媽會不和爸爸說話,不理爸爸”孩子們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把爸爸媽媽吵架時的情形都說出來了,于是,我出示圖片,“以刺猬媽媽和獅子爸爸”導入,先讓幼兒看看圖片上有誰?看上去怎樣?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讓他們猜測爸爸媽媽生氣的原因。接著我開始分段講述故事,以夸張的手法及語氣講述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故事的轉折處是寶寶一不小心磕了一下,爸爸媽媽由心疼孩子、關心孩子,自然而然消了氣,媽媽也沒有象故事開頭那樣要拉著寶寶回外婆家,而是抱著寶寶坐在沙發(fā)上,爸爸也趕緊拿來了毛巾,給寶寶敷傷口,一家人又坐在了一起,不分開。最后,我利用故事對孩子進行了教育,讓孩子們思考有什么辦法讓爸爸媽媽別吵架,而自己又不發(fā)生任何意外的情況。孩子們想出了辦法,有的說:“我要唱歌給爸爸媽媽聽”有的說:“我可以給爸爸媽媽表演個雜技”還有的孩子說:“讓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孩子們的.想法都很好,最后我告訴孩子們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和爸爸媽媽說“別吵了,我們是親親熱熱一家人”說完,孩子們也跟著說了一遍,“親親熱熱一家人”。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知道了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的集合,充滿著溫馨,孩子從出生起就和家人親親熱熱地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媽媽溫暖的懷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戲,也許爸爸媽媽之間偶爾會有爭吵出現(xiàn),也許家人之間會有些不開心的事情發(fā)生。有時是為了孩子的事,有時是為了其它的瑣事,但到最后家人始終能親親熱熱地在一起,因為最后他們都能達到解決問題的共識,同樣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能取得一致,不采用打罵的方式。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2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主旨,我在課前給孩子們介紹了相關的一些歷史背景,然后讓孩子們帶著對這段歷史的真切認識去閱讀課文。

  本課教學我設計的教學主問題是“為什么薩特說記憶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根據(jù)文首薩特的那句話而設計。采用了小組討論、讀中品的方式,并舉例了一些歷史事件,以加深印象。

  課堂上也讓學生閱讀了《綜合性學習》中“鑄劍為犁”的內(nèi)容,深層感知了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殘酷性。通過分析,加上對那段歷史的介紹認識,很多學生都能說出文章的主旨就是文中的那句:世界不要再有戰(zhàn)爭了。

  學生的感情得到了醞釀,但探討課文的積極性卻沒有完全被激發(fā),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四小節(jié)的內(nèi)容都沒有很好地完成,只有兩個同學舉手把自己的概括展示出來,而其中一位同學還是從參考書上竊取的結果

  。我在想,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不是可以刪去,以情感解讀為主。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3

  限制性教育一直存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其弊端顯而易見。我們應當消除不必要的限制教育,讓孩子們更加自由、快樂、自主地游戲。

  角色游戲開始了,伴隨著一小陣吵鬧聲,我轉頭一看,原來是凈堯扮演的媽媽和宇鑫扮演的爸爸在發(fā)生爭吵。我走過去詢問到:“怎么了?發(fā)生什么事了?”淑人興奮地說:“我的爸爸媽媽在吵架!蔽倚α诵,覺得這正是適當介入幼兒游戲進行指導的好機會,于是我以客人的身份到這個娃娃家做客,以聊天的形式勸解他們。雖然兩個人似懂非懂,但畢竟停止了爭吵,接下來大家又開心地玩游戲。

  可沒過多久,凈堯和宇鑫的爭吵又開始了,而且比上次更嚴重,其他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也跟著起哄,學著吵架。我一時控制不了場面便發(fā)出“停止游戲”的指令。游戲結束后我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凈堯和宇鑫會吵架呢?”問題一拋出,孩子們便七嘴八舌說起來。有的說:“爸爸要去超市、媽媽也要去超市!彼剂卣f:“爸爸不愛媽媽了!薄矣謫柕剑骸澳瞧渌∨笥迅臣,怎么玩游戲呀?”“請他們到安靜區(qū)、”“以后不能玩游戲了!薄詈笪液秃⒆觽冞_成共識,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限制了幼兒玩角色游戲的時間和內(nèi)容。

  在一次晨間活動中,我偶然聽到兩個孩子的談話:“爸爸,我昨天去吃肯德基了!薄皨寢,我昨天也去吃了!痹诮酉聛淼幕顒又校變憾疾唤袑Ψ降拿,而是以“爸爸媽媽”來代替。接著是區(qū)域活動,一開始我先告訴幼兒今天玩區(qū)域的內(nèi)容:“小朋友,今天的區(qū)域游戲玩……”我還沒說完,一個孩子大聲說到:“我們玩娃娃家!睘榱俗層變何∩洗蔚慕逃,我還是沒有讓他們玩。在活動過程中,總是有孩子跑過來問我能不能玩娃娃家,總能聽到孩子不叫同伴名字,而叫“爸爸媽媽!笨吹竭@情景我馬上阻止,當然沒有達到本次區(qū)域活動的目的。

  “我們玩角色游戲!被叵肫饋,這段時間幼兒玩角色游戲的時間很少,我突然感到當初處理方法的不當。角色游戲是幼兒反應社會、反應成人活動的一種游戲。孩子在社會、家庭中體驗到的經(jīng)驗反應在角色游戲中。凈堯“媽媽“和宇鑫“爸爸”的“爭吵”是他們是家庭生活的真實經(jīng)歷,但他們的“爭吵”與我當初提出的游戲要求相沖突。為了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沒有遵守活動要求,我限制了幼兒的游戲時間和內(nèi)容,使孩子們的情感沒能在游戲中得到很好的寄托,導致他們在平常的活動中以“爸爸媽媽”代替同伴的名字,而在游戲過程中,我過早地介入指導,且指導內(nèi)容不明確,使幼兒失去自己探索解決家庭爭吵方法的機會。

  我想,孩子們在角色游戲中的“爭吵”并不是故意搗蛋,而是家庭生活的真實再現(xiàn),如果當初我把“爸爸媽媽的`爭吵”放在一個真實的情景中,讓他們自己作出判斷,在組織討論,改變以往的“限制性”那會是怎樣的?于是,我決定讓幼兒回家認真觀察爸爸媽媽爭吵后是怎樣和好的。

  過了幾天,我利用餐前準備組織孩子討論:“爸爸媽媽有沒有一直吵架呢?他們吵架后是怎么和好的?”孩子們說了很多,有的說爸爸先向媽媽說對不起,有的說爸爸帶媽媽和“我”去吃肯德基,有的孩子說:“爸爸媽媽吵架了,我就不理他們,他們就和好了。”我又問:“那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時有的‘爸爸媽媽’在吵架,那你們該怎么辦呀?”宇鑫說:“我會買花給媽媽!比粲钫f:“我就不跟媽媽吵架,給娃娃喂飯!笔缛苏f:“我去買肯德基給爸爸吃!薄⒆拥幕卮鸪錆M著童趣。通過討論,不僅讓幼兒懂得了解決游戲中發(fā)生問題的方法,同時也讓我知道限制教育的錯誤性。

  限制性教育一直存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其弊端顯而易見。我們應當消除不必要的限制教育,讓孩子們更加自由、快樂、自主地游戲。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4

  [教學片斷]

  T:(出示生命樹,樹上掛著班里同學們的寶寶照片)你們認識哪幾位?

  學生認照片,有的同學一下子認不出自己的寶寶照了。

  T:是呀,同學們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同學我們都認不出來了。你們看(課件演示孩子不同時期的照片,展示成長過程。)

  T:其實,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這樣慢慢地長大的。同學們,我們能長成這么大,*的是誰?

  S:爸爸、媽媽

  T:你知道從你出生到現(xiàn)在,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們的?

  學生拿出自己的一些生活照片,講訴父母在撫養(yǎng)我們的過程中的感人故事,講得情深意切。

  T:上周布置大家去調(diào)查爸爸媽媽一天的生活、工作情況,你們調(diào)查了沒有?

  S:調(diào)查了!

  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親自觀察記錄的表格,很多同學都記錄得十分認真。有幾個還畫了一幅幅簡筆畫。

  同學們交流很熱烈。

  T: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S1:爸爸、媽媽,你們給了我生命,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要感謝你們。

  S2: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呵護我,才使我健康成長。

  S3:爸爸媽媽,不僅教我怎樣做事,還教我怎樣做人,我要以實際行動報答你們的養(yǎng)育之恩。

  S4:爸爸媽媽工作太辛苦了。

  ……

  T:那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么?

  S1:幫父母做家務,讓爸爸媽媽多休息一會。

  S2:從小到大都是媽媽為我洗腳,今天我要為媽媽洗一次腳。

  S3:以前我總是愛撒嬌、稍不稱心就會大發(fā)脾氣,以后我要聽爸爸**的話,不再撒嬌。

  課后,學生真的去做了,有的還寫了日記,下面就是一位學生寫的愛心日記:

  我?guī)蛬寢屜茨_

  今天我?guī)蛬寢屜戳艘换啬_。

  小時候是媽媽幫我洗腳的,而今我長大了,作為**的心肝寶貝,卻一次也沒有為媽媽洗過一次腳。今天我要為媽媽洗一次腳,好好盡一份做兒子的孝心。當我將這個想法告訴媽媽時。媽媽笑了,這是我看到媽媽笑得最快慰的.一次。

  我拉著媽媽坐到木板凳上,然后拿來洗腳盆放上自來水,再加上熱水,調(diào)好了水溫。我把洗腳盆端到媽媽跟前,輕輕放在地上,蹲下身子先幫媽媽脫下了襪子,再把**的雙腳放入水中。!**的腳上有許多老繭,碰上去硬邦邦的。摸著**的腳,我思緒萬千,一件件往事浮現(xiàn)在眼前:是啊,媽媽用這雙腳不知走過了多少的路,我生病了,媽媽背著我上醫(yī)院;下雨了,媽媽給我送雨傘……我輕輕地搓著**的腳,盡量地讓媽媽覺得舒服。我抬頭看看媽媽,媽媽正慈祥地看著我,我心里甜甜的。

  我?guī)蛬寢屜春昧四_,又用毛巾把**的腳擦干。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夸我真乖。但我想:媽媽把我撫養(yǎng)這么大,為我付出了許

  許多多,我為媽媽洗一次腳,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以后我要多為媽媽做些事,做個孝順的兒子。

  [思考]

  只有關注兒童的生活,才能使課堂更富生活氣息。在“說說父母對我的關心和養(yǎng)育”時,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體驗出發(fā),喚起了學生對以往生活的美好回憶。從出生的小寶寶照片,到“成長過程”中所演出的照片都來自本班學生的生活照,課堂成了生活的縮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體驗是真切的。

  只有抓住課堂與生活的結合點,才能把教材內(nèi)容按學生生活原貌活化課堂,帶給學生真實的問題,讓學生產(chǎn)生感情上的體驗。課前我布置的“觀察與記錄父母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和課后“我為父母做點啥”,是學生真實的實踐體驗活動,同學們在實踐中用心去體會父母為家庭生活所付出辛勤勞動,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從而萌發(fā)對長輩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這種情感種子深深地播在孩子們的心中,它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這樣的教學跟傳統(tǒng)的“老師要我尊敬父母”的教學效果是無法比擬的。

  品德教育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人們常常把道德、品德從人的生活中剝離出來,把它們作為一種孤立現(xiàn)象來對待。其實,道德存在于人的整個生活中,不存在脫離生活的道德。品德的發(fā)展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實現(xiàn)。

  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出:學生的道德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動和交流中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實踐是學生品德形成和發(fā)展的源泉和基礎。因此,教師要將品德教學回歸學生的生活,要讓學生真正地用心去感受生活,感悟社會,從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5

  《親愛的爸爸媽媽》是八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章都是與戰(zhàn)爭有關的。本文是美籍華裔女作家聶華苓寫的`一篇揭露法西斯殘酷暴行的文章。作者通過人們悼念在二戰(zhàn)中被納粹殺害的遇難者的活動,再現(xiàn)了那一段殘酷的歷史,表現(xiàn)了塞爾維亞人在面對屠殺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整個民族的英勇,從而告訴人們世界上不要再有戰(zhàn)爭了。

  這節(jié)課在整體上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發(fā)言踴躍,發(fā)言次數(shù)和發(fā)言人數(shù)都比較多,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的合作、交流、共享尤為重要。要達到這一境界,平等的對話是前提。通過這節(jié)課,我體會到,教師要實現(xiàn)和學生的平等對話,就必須鼓勵孩子每一個思想的火花,不輕易否定任何一次思維的過程。當學生的思維火花被激活時,情感的體驗就很容易實現(xiàn)了,方法能力的培養(yǎng)也盡可以貫穿其中。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6

  這是一個大班社會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xiàn)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后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后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為需要的。

  一、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為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么方式去表達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為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分享爸媽對自己的細心照顧,并嘗試關注爸媽的需要。愿意學習用語言、力所能及的行動表達自己對爸媽的感激和關愛。兩個目標進行活動。

  三、活動中教師態(tài)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chuàng)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jié),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xiàn)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后匯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jīng)驗。

  建議:

  今天這個活動是讓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我覺得以后可以生成一個有關愛的主題教育活動,從對自己的愛,到對父母的愛,再讓孩子學習對社會上其他人的愛,比如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殘疾人、各行各業(yè)辛苦工作的人,還可以讓孩子知道要愛各種小動物、愛大自然、愛祖國等等,相信在這樣一系列的愛的主題教育活動之后,孩子的心胸會更寬廣,愛的涓涓細流會連綿不斷。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7

  1、課文通過四個部分來記述紀念活動的四個片斷:來到紀念地;

  看紀念演出;參加座談會;參觀紀念館。按照以上四個部分,依次閱讀課文,來理解全文回顧歷史,面向現(xiàn)實,呼喚和平的強烈愿望。

  2、自己動手搜集一些有關戰(zhàn)爭的'圖片和資料,并結合你的理解數(shù)數(shù)自己的感受。

  3、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搜集一些南京大屠殺的相關資料,出一期簡報。

  4、文中對那位日本人是什么態(tài)度,為什么?結合新聞和報紙的相關報道,了解現(xiàn)在日本人對戰(zhàn)爭的反省情況,并發(fā)表你的看法。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lián)系單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nèi)容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本文并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

  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這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么呢?

  2、激發(fā)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愿望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

  提問設計: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

  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

  二、 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

  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里,我們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教育幼兒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們往往是怕麻煩和害怕家長的不理解,極少展開這樣的活動。通過這一次的活動,讓我明白作為幼兒教師,不單單是對幼兒進行知識的灌輸,還要傳授給他們生活的本領及增強動手的能力。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9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五篇課文,全部都是以“戰(zhàn)爭”為題材的文章。本單元的設計意在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看到正義戰(zhàn)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zhàn)爭的罪惡,看到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兩個極端。從而在心里樹立起“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的意識,激起孩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單元第三課《蠟燭》和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所講的故事都是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字里行間是對法西斯納粹分子的批判和憎惡,對被侵略者英勇無畏精神的贊美。就拿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來說,在講這節(jié)課之前,我深深明白,要想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文本,深刻感悟“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這個中心 ,字詞可以粗講,語句賞析可以少說,但必須花一定的時間去講二戰(zhàn)。有了這個想法,我開始搜集大量有關二戰(zhàn)的資料、圖片及二戰(zhàn)期間法西斯的野蠻殘暴行為,比如德國法西斯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最后解決”徹底滅種計劃,日本在中國令人發(fā)指的“三光”政策,法西斯德國及日本利用所謂“囚犯”進行的毒氣細菌實驗等等。一幅幅慘不忍睹的歷史畫面,配上簡單深刻的`文字解說,圖文并茂 ,這樣既讓孩子們有了感官視覺,又可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撼。

  可想而知,孩子們帶著這種被感染起來的憤怒情緒去學習文本,身心完全融入其中,這樣的課會是何等精彩。課后反思,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經(jīng)常為了趕教學任務,怕影響進度,便“緘默其口”,在課文背景介紹上“吐字如金”?山Y果往往會事與愿違,在沒吃透作者寫作意圖的條件下,非生拉硬拽著孩子往主題上牽扯,這樣的語文教學怎一個失敗了得?

  作為語文教師,課文背景的深刻滲透絕對不可缺少!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0

  在我們周圍流傳著這樣一句笑話:教書瞎了一只眼睛,教語文又瞎了一只眼睛。而昨天,通過看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這一課光碟,我心中不禁要說,這句話應該改一改了:教書讓我們多了一只眼睛,教語文讓我們多了無數(shù)只眼睛。由此可見,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是多么地幸福,新課程改革帶給帶給語文教學的沖擊,碰撞是無可比擬的,下面讓我具體談談看《親愛的爸爸媽媽》光碟后的反思。

  一、本節(jié)課教師上得一清如水

  本節(jié)課教師課堂簡明扼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師心中一清二楚,課堂教師向?qū)W生展示了三點:一、呈現(xiàn)資料;二、文章的主題;三、質(zhì)疑。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線索分明,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軌跡清楚,輪廓分明。思路清晰是教課的基本要求,教學流程清晰,學生聽起來心中才明白,才有可能積極參與課堂,才有可能積極思考。

  二、本課教師充分啟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他們智力的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告訴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課堂教學主要是促進學生的智力的`發(fā)展,而智力發(fā)展的核心是思維總量大了,才有可能啟動他們的智力發(fā)展。本節(jié)課,教師可以說是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向?qū)W生展示圖片資料,然后讓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表對本文主題的看法,通過學生的發(fā)言、論說,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已深深地進入了本課的意境,如果沒有思維,學生能談出那么精辟的言語嗎?更精彩的是課堂后期,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質(zhì)疑--交流--論說,可以看出有充分的思考,才可能質(zhì)疑;有思考,才會論說?梢姳竟(jié)課充分做到這些。

  三、本節(jié)課教師解放,充分享受著學生的快樂,幸福,痛苦,悲傷

  本節(jié)課,讓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感到欣慰的是,語文課再也不是填鴨式的教學,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相信他們,給他們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而讓語文老師從滔滔不絕的講課中解放出來了,老師在課堂上充分享受著學生的快樂,幸福,痛苦,悲傷,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今天,通過看《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課的教學,我深切的感受到,做一名語文教師真幸福。教室里,有那么多種生機勃勃的笑臉;有那么多張嘴巴向我們講述著世界上最美、最真、最動聽的故事;有那么多顆誠摯的心帶領我們廣大的語文老師走近世界,親近世界,和他們一起感受著世界的真、善、美;體驗著快樂、幸福、痛苦、悲傷的人生雜味。

  做一名語文教師,真的很幸福。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1

  在《感謝我的爸爸媽媽》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反饋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兩點:

  一、感恩是體諒父母、關愛父母。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談談我為父母做了哪些事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有的說:“幫媽媽掃地”、有的說:“在家?guī)蛬寢屜赐搿。這時,我讓學生明白家的含義,明確自己也是家庭的小主人,掃地、洗碗是我們能做并且應該做的事。這時,有個男生舉手,我讓他發(fā)言:“爸爸媽媽每年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回家一次,那時的我是最高興時候,依偎在他們懷里享受父母的愛。給父母端洗腳水,給他們洗腳,在洗腳的過程中,父母有時摸摸我的頭,有時面帶笑容長時間注視,我心里美滋滋的?纱汗(jié)過后不幾天,他們又去打工去了,我.......眼淚順著他的臉頰流淌。”這時讓學生明白,感恩父母不是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也不是掛在嘴上只說不做,而是生在活中逐漸學會體諒和關愛父母。

  二、 驚喜地看到了學生的改變。又一節(jié)課的到來,課前溫習上一節(jié)課知識,通過調(diào)查了解,每班有大部分學生能向父母說聲“謝謝”,敢向父母說“我愛你”,雖然這是最簡單也最常用的禮儀用語,但是卻讓孩子和父母同時都感受到家的溫馨和溫暖,也讓孩子在無形中受到應有的'感恩教育。

  總之,在授課的過程中能觸碰學生心靈深處、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2

  兒童的世界是游戲的世界,音樂游戲是兒童游戲世界的一個充滿歡笑、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樂王國。常言道:游戲即快樂,音樂教育就是快樂教育。音樂游戲是融音樂與游戲為一體的藝術教育,是音樂教育中的最易為兒童接受、喜愛、理解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是培養(yǎng)兒童樂感和美感的一條有效途徑。小班幼兒剛進入幼兒園,正是處于音樂興趣的第一個階段——“有趣”的最初階段。因此,小班教師應認識到:通過游戲化音樂活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使音樂游戲活動過程緊緊圍繞學習目標逐漸向深層次發(fā)展。

  小班音樂游戲《爸爸媽媽去上班》,旋律輕快愉悅,歌詞擬人化地描寫了寶寶們離開爸爸媽媽、開心來到幼兒園的事情,非常符合貼近剛剛入園的小班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我在音樂游戲活動《爸爸媽媽去上班》中,我以出示幼兒活動照片、采用談話方式進行導入活動,與孩子們聊聊上幼兒園的愉快事情:“寶寶,你們在玩什么游戲呀?寶寶上幼兒園開心嗎?”輕松、快樂的談話一下子打開了孩子們的'話匣子,他們興奮地看著自己在幼兒園的活動照片,與老師、同伴一起分享著上幼兒園的快樂體驗。緊接著,我?guī)ьI孩子們聽音樂《爸爸媽媽去上班》,并同時指導孩子們一起拍手、拍腿,讓他們通過自身的身體動作來對音樂進行初步的了解。待他們熟悉了后,我便進行彈琴教授,大概是出于新鮮,我一彈琴,幼兒便被琴聲吸引了,目光也轉向了我,一些哭鬧的幼兒情緒也稍微轉好了一點。這個音樂活動,我主要是通過教師示范演唱和利用毛絨娃娃演示,讓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記住歌詞內(nèi)容,再跟著教師一起學習演唱。最后,我把歌曲融入到游戲中,讓孩子們每人抱著一個娃娃邊玩游戲邊唱歌,一來讓幼兒對歌曲有一個鞏固的階段;二來讓幼兒感受爸爸媽媽要上班,作為小朋友就要上幼兒園學本領。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小三班的幼兒都學會了歌曲,只要老師一彈琴,他們就會跟著唱起來,而且在唱的時候別提多開心了。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3

  教學意圖

  教育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并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每一位父母都是深愛自己的孩子的。我們班的每一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也是如此。我們在享受著他們對我們的愛,同時作為孩子,我們也要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說說爸爸媽媽的愛。板書:爸爸媽媽,我愛你

  二 感受爸爸媽媽的愛

  1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能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你的愛嗎?說出來讓大家聽一聽。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最好多找一些學生說一說。讓他們能深刻體會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愛。

  學生說完后,教師總結。并講故事讓學生更加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愛。

  一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一次大地震的時候,一位母親為了保護她的孩子,用自己的身體支撐起一片空間,讓自己的孩子得救了,而這位母親卻因此失去了胳膊。

  另一個故事是,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在過馬路時,突然迎面過來一輛汽車,眼看就要撞上孩子,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母親沖了上去,兒子得救了,而母親卻失去了兩條腿。

  總結,這兩位母親在自己的孩子受到生命危險時,不惜犧牲自己而挽救自己孩子。我相信如果你遇到同樣的情況,你的父母也會做出同樣的舉動。

  2 說說自己是怎樣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的。

  你們都得到了父母對你們的愛,那么你們又是怎樣去愛他們的呢?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如果這些你還沒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夠好,那么你今后準備怎樣去做呢?

  三 總結

  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表示你對爸爸媽媽的愛吧,讓他們永遠露出燦爛的笑臉。然后讓我們一起來唱這首《只要媽媽露笑臉》。

  四 課外作業(yè)

  回家給爸爸媽媽說一句表示你對他們愛的話,并做一件能表示你對他們的'愛的一件事。

  課后反思

  我最近剛看過一本書《感悟母愛》,可能是受這本書的影響,也可能母親的愛更直接,更讓人感覺到,所以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雖然是爸爸媽媽的愛,倒不如說是媽媽的愛。因為學生不管是說對自己的愛,還是去愛他們,好象都在說媽媽,很少說到爸爸。不過,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我感覺這節(jié)課還是比較成功的,首先我讓學生談談父母對自己的愛時,剛開始他們好象不知從何說起,直到有幾個學生從平時的生活中說到這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愛時,有更多的學生好象才開始體會到一點小事就能感覺到他們對自己的愛。我想只有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他們才能更珍惜這份愛。然后我讓他們說說怎樣去愛自己的父母,他們說的都很好,最起碼我認為都是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且能做到的,如,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主動給他們倒杯水;還可以給他們捶捶背。還有的說,要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他們。還有一個女孩子的想法也很不錯,可以把對爸爸媽媽的祝福之類的話做成一張卡片送給他們。下課的時候,我看到不少孩子迫不及待的拿出紙在認真的寫著什么。我想他們的父母看到一定很開心,很幸福,我有一點擔心的是,他們能否把這種愛真正的落實到行動上。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4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是“在愛的陽光下”單元中的第二課的內(nèi)容。教學前,我認真研讀本課教學目標之后,我感覺教學重點應該讓學生在感受父母之愛的同時,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對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學會關心和體諒別人。那么怎么才能讓學生真正能讀懂父母的心,我設計“假如我來做父母”“我和爸爸、媽媽談心”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開始,我就用《Family》這一公益廣告課件導入新課,學生在直觀的視覺感受中,了解到爸爸媽媽的辛勞,拉近了學生與文本,老師間的距離。在 “假如我來做父母”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以書上的情境為范例,通過課件展示出來。明明幫著做菜,口味沒有媽媽做的好吃,可媽媽卻說“非常好吃”,讓學生猜一猜,媽媽為什么那么說,以此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回想自己曾經(jīng)努力做過什么事,父母又是怎么說的,從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接著又通過書上的兩位同學的煩惱,引到學生身上,讓他們交流自己有哪些煩惱,其實這些煩惱產(chǎn)生的根源就是不理解父母,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怎樣才能讓他們懂得父母的心,我采用情景體驗,讓學生觀看我班一位家長給孩子寫的一封信件,讓孩子理解父母。

  教學視頻《王祥臥冰》的播放,目的在于讓學生從小會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弘揚傳統(tǒng)美德。孝道名言和調(diào)查問卷都以課件的形式出現(xiàn),讓學生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效果。教學中,我始終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的原則,注意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更深體會到家人的關愛的同時,學會體諒家人。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學生只有他們能感受到的、觀察到的、正在過的生活基礎上,才能學習過更有意義的生活。在價值多元的社會,學生從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影響不可忽略。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戰(zhàn)。對此,我們不能回避,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煩惱,有利于學生更真實地認識自己的父母。教學中如何就地取材,用好這些生成資源,讓信息技術更好地與課程結合,并且有效整合。讓《品德與社會》真正成為一種對于學生生活的有效引導。這也是我在今后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15

  這篇課文的教學結束之后,我為沒有用第一個教案去上課感到慶幸。每篇課文能夠教給學生的東西都很多,把這些都設計到教案里去,讓學生掌握,這是老師所希望的。但在實際教學中,面面俱到的講授,反而是低效的教學。因為這樣的出發(fā)點必然會導致提問過多、過碎, 提問過多、過碎的弊端有:“步步為營”的提問成為牽引著學生向“設計”靠近的階梯;“提問群”成為幫助教師滔滔講析的橋梁;“碎問碎答”成為桎梏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網(wǎng)絡。因此很多情況下,教師投入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備課時間非常多,準備得很充分,課堂上也很熱鬧,但效果如何呢?由于教師的那些提問是較瑣碎的、膚淺的,設計的問題過于零碎,不便于學生把握閱讀要領,不能對文章提綱挈領。這種“多問題”式的設計方法,使學生的思維缺乏連貫性,而且是在教師的提問之下被動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抑制,最終還是不利于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應擁有學習和發(fā)展的自由。因此,教師必須把閱讀的自由、學習的快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文本對話,去自主探索,真正實現(xiàn)與作者、與文本的對話。

  余映潮老師首先提出了“主問題”式的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新理念。什么是 “主問題”呢?“主問題”是相對于課堂上隨意的連問、簡單的追問和習慣性的碎問而言的。它指的是課文研讀教學中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的提問或問題。如此看來,對“主問題”的設計,就是在閱讀教學中對課堂提問的設計,用盡可能少的關鍵性的提問或問題,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閱讀思考和討論。用“主問題”來形成課堂教學步驟,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線索”之美,表現(xiàn)出“妙在這一問”的新穎創(chuàng)意。

  對于《親愛的爸爸媽媽》這樣的需要一課時完成的,篇幅又較長的課文,“主問題”的設計尤為重要。如果僅僅按照作者的寫作順序,讀一部分提一個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那課文結束之時,學生很可能對課文的重點茫然無知,這樣的教學是無意義的。所以教師在備課時不久要全面理解課文,更要把握課文的重點,以此作為自己教學的重點,精心設計主問題,帶領、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教學《親愛的爸爸媽媽》時,我主要是從文章的主題思想的角度設計主問題,不同的文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設計主問題,比如:可從文章的結構角度設計主問題;可從語言品析的角度設計主問題等等。

【爸爸媽媽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 課程教學反思06-22

教學教學反思03-22

經(jīng)典教學反思08-26

精選教學反思10-07

教學反思12-31

教學的反思02-04

教學反思05-17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優(yōu)秀06-22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優(yōu)秀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