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5篇【精】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
針對我校高一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在高一數學新教材教學實踐與探究中,貫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則。以學法指導為突破口;著重在讀、講、練、輔、作業(yè)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一定效果。
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wěn)扎穩(wěn)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zhí)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yǎng)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然后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么地方該詳,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該精雕細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獨立作業(yè)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yè)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yè)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結要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xù),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fā)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激發(fā)求知欲與學習熱情。
1、讀。俗話說不讀不憤,不憤不悱。首先要讀好概念。讀概念要咬文嚼字,掌握概念內涵和外延及辨析概念。例如,集合是數學中的一個原始概念,是不加定義的。它從常見的我校高一年級學生、我家的家用電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自然數等事物中抽象出來,但集合的概念又不同于特殊具體的實物集合,集合的確定及性質特征是由一組公理來界定的。確定性、無序性、互異性常常是集合的代名詞。
再如象限角的概念,要向學生解釋清楚,角的始邊與_軸的非負半軸重合和與_軸的正半軸重合的細微差別;根據定義如果終邊不在某一象限則不能稱為象限角等等。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去認識和掌握數學概念。其次讀好定理公式和例題。閱讀定理公式時,要分清條件和結論。如高一新教材(上)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Sn.有q1和q=1兩種情形;對數計算中的一個公式,其中要求讀例題時,要注重審題分析,注意題中的隱含條件,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書寫規(guī)范。如在解對數函數題時,要注意真數大于0的隱含條件;解有關二次函數題時要注意二次項系數不為零的隱含條件等。讀書要鼓勵學生相互議論。俗語說議一議知是非,爭一爭明道理。例如,讓學生議論數列與數集的聯系與區(qū)別。數列與數的集合都是具有某種共同屬性的全體。數列中的數是有順序的,而數集中的元素是沒有順序的;同一個數可以在數列中重復出現,而數集中的.元素是沒有重復的(相同的數在數集中算作同一個元素)。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教師要經常幫助學生歸類、總結,盡可能把相關知識表格化。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情況列表,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列表等,便于學生記憶掌握。
2、講。外國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師的作用在于將冰冷的知識加溫后傳授給學生。講是實踐這種傳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學手段。首先講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循序漸進,防止急躁。由于學生年齡較小,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高中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fā)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yōu)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扎實,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每堂新授課中,在復習必要知識和展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老師著重揭示知識的產生、形成、發(fā)展過程,解決學生疑惑。比如在學習兩角和差公式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五套誘導公式,可以將求任意角三角函數值問題轉化為求某一個銳角三角函數值的問題。此時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于一些半特殊的教(750度,150度等)能不能不通過查表而求出精確值呢?這樣兩角和差的三角函數就呼之欲出了,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課要注意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要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鼓勵學生應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全過程,教、學同步。讓學生自己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例如,講解函數的圖象應從振幅、周期、相位依次各自進行變化,然后再綜合,并盡可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容易接受。其次講要注重突出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講到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等比中項、等比數列的性質、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梢砸龑W生對照等差數列的相應的內容,比較聯系。讓學生更清楚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是兩個對偶概念。
3、練。數學是以問題為中心。學生怎么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必須進行練習。首先練習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切忌過早地進行高、深、難練習。鑒于目前我校高一的生源現狀,基礎訓練是很有必要的。課本的例題、練習題和習題要求學生要題題過關;補充的練習,應先是課本中練習及習題的簡單改造題,這有利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讓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可以完成。即讓學生跳一跳可以摸得著。一定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強化知識、應用方法,在練習中分步達到教學目標要求并獲得再練習的興趣和信心。例如根據數列前幾項求通項公式練習,在新教材高一(上)P111例題2上簡單地做一些改造,便可以變化出各種求解通項公式方法的題目;再如數列復習參考題第12題;就是一個改造性很強的數學題,教師可以在上面做很多文章。其次要講練結合。學生要練習,老師要評講。多講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其中包括成功的與錯誤的。特別是注意要充分暴露錯誤的思維發(fā)生過程,在課堂造就民主氣氛,充分傾聽學生意見,哪怕走點彎路,吃點苦頭另一方面,則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評判各方面之優(yōu)劣,最后選出大家公認的最佳方法。還可適當讓學生涉及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拓展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多面性和深刻性。
例如,高一(下)P26例5求證?梢詮囊贿呑C到另一邊,也可以作差、作商比較,還可以用分析法來證明;再如解不等式。常用的解法是將無理不等式化為有理不等式求解。但還可以利用換元法,將無理不等式化為關于t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除此之外,亦可利用圖象法求解。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作出它們的圖像。求兩圖在_軸上方的交點的橫坐標為2,最終得解。要求學生掌握通解通法同時,也要講究特殊解法。最后練習要增強應用性。例如用函數、不等式、數列、三角、向量等相關知識解實際應用題。引導學生學會建立數學模型,并應用所學知識,研究此數學模型。
4、作業(yè)。鑒于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差異較大,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更好地學習數學,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制定分層次作業(yè)。即將作業(yè)難度和作業(yè)量由易到難分成A、B、C三檔,由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自主選擇,然后在充分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再進行協調。以后的時間里,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5、輔導。輔導指兩方面,培優(yōu)和補差。對于數學尖子生,主要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獨立鉆研精神和集體協作能力。具體做法:成立由三至六名學生組成的討論組,教師負責為他們介紹高考、競賽參考書,并定期提供學習資料和咨詢、指導。下面著重談談補差工作。輔導要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對于不能提高的同學要從平時作業(yè)及練習考試中發(fā)現問題,跟蹤到人,跟蹤到具體知識。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輔導,切忌冷飯重抄和無目標性。要及時檢查輔導效果,做到學生人人知道自己存在問題(越具體越好),老師對輔導學生情況要了如指掌。對學有困難的同學,要耐心細致輔導,還要注意鼓勵學生戰(zhàn)勝自己,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2
本學期擔任高一(9)(10)兩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兩班學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礎參差不齊,但兩個班的學生整體水平不高;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很多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yǎng),以滿足個人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后續(xù)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fā)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一、教學目標.
(一)情意目標
(1)通過分析問題的方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3)在探究函數、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性質,體驗獲得數學規(guī)律的`艱辛和樂趣,在分組研究合作學習中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4)基于情意目標,調控教學流程,堅定學習信念和學習信心。
(5)還時空給學生、還課堂給學生、還探索和發(fā)現權給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在發(fā)展他們思維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情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和追求數學的科學精神。
(6)讓學生體驗"發(fā)現——挫折——矛盾——頓悟——新的發(fā)現"這一科學發(fā)現歷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
(1)通過定義、命題的總體結構教學,揭示其本質特點和相互關系,培養(yǎng)對數學本質問題的背景事實及具體數據的記憶。
(3)通過揭示立體集合、函數、數列有關概念、公式和圖形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記憶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1)通過概率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2)加強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明確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3)通過函數、數列的教學,提高學生是運算過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簡捷性能力。
(4)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yǎng)正確、迅速與合理、靈活的運算能力,促使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
(5)利用數形結合,另辟蹊徑,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學科組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個基層組織,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圍繞“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這個中心任務而開展。在抓好教學常規(guī),落實學校各項具體工作同時,認真學習課改綱要,轉變教學理念,積極打造“主動—有效”課堂,實施“精細化與精致化”教學研究,爭取全面提升我校的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二、工作方向
(一).積極開展主動-有效課堂教學
在學校,教育和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要使課堂達到有效,離不開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等多種器官,確保學生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于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tài),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開和整合過程,使得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如果能達到這種效能。課堂教學就能有效、能力提高也能事半功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做好幾個“優(yōu)化”:
1、優(yōu)化備課
(1)科組老師要樹立目標意識,責任意識,主動意識,全局意識。全作意識。
(2)備課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效率的高底。怎么備?當然最好是能發(fā)揮個人才智、鑄就團體實力。備課組要做到統一目標,統一進度,統一重點與難點,統一作業(yè),統一測練,備課表,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目標;要求、教學方法、課堂模式、從而確定最佳的教學方案,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總之,不管是集體備課還是個人單獨備課,要達到優(yōu)化,都要做到心中有課標,心中有資料,心中有教材,心中有重點難點,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學思路,心中有教學方法,心中有教學語言。
2、優(yōu)化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必須主動承擔改善師生關系的責任,要尊重學生的勞動,不挖苦、諷刺回答錯誤的學生,提問時應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用親切的語氣啟發(fā)學生,用信任的心態(tài)引導學生,用虛心的態(tài)度聽取學生的建議,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營造平等寬松的氛圍,讓學生愉悅地學習,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3、優(yōu)化學法指導
教無定法,學貴得法,現在讓我們頭疼的是學生僅僅是機械的學,被動得再也沒有這樣被動了,我們所取得的效益是大粗放型的。執(zhí)著——疲憊——心痛循環(huán)地伴隨著教師,不擺脫這種狀況,我們就真正很快成為燃燒的昏暗的蠟燭了,燃燒了自己但照不亮別人。因此,我們應該在學法上下功夫,指導學生自學——幫助學生制定自學方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精講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補充學生遺留的問題上來優(yōu)化學生的學法。變被動為主動,便學會為會學。
4.優(yōu)化習題練評
課堂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鞏固學生學習效果,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精選好課堂練習供學生學習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我們現在要面對全閉卷考試,考察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分析理解歸納能力,綜合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又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所以,平時設計的習題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老師要耐心的做好講評點撥工作,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記憶能力,審題能力,對所學知識的轉換和遷移能力,最后達到提高綜合能力的目的。
5、優(yōu)化教學反思
反思包括教與學的反思。教的反思是指導教師的反思,教師從課堂教學中反思,從測試中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與教研水平。學的反思指的是學生的反思,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方法,加強師生雙方的反思,將會使教學沿著正確的軌道快速前進。
以上是我們高一數學組在有效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在這個學期的實施中,希望能達到有效高效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必修(1)分三章,共36課時,第一章,集合與函數(13課時);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13課時);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9課時)。本章中,學生將在第一章學習函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三個具體的基本初等函數的學習,進一步理解函數的概念與性質,學習用函數模型研究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方法。
必修(2)包含空間幾何體,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直線與方程,圓與方程等四章內容,它們是學習后續(xù)必修系列和選修系列的基礎,全書共36課時。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
教學分析
課本從學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數的集合、有理數的集合等)出發(fā),通過類比實數間的大小關系引入集合間的關系,同時,結合相關內容介紹子集等概念.在安排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注重體現邏輯思考的方法,如類比等.
值得注意的問題:在集合間的關系教學中,建議重視使用Venn圖,這有助于學生通過體會直觀圖示來理解抽象概念;隨著學習的深入,集合符號越來越多,建議教學時引導學生區(qū)分一些容易混淆的關系和符號,例如∈與?的區(qū)別.
三維目標
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斷給定集合間的關系,提高利用類比發(fā)現新結論的能力.
2.在具體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義,掌握并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加強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能力,樹立數形結合的思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集合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空集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思路1.實數有相等、大小關系,如5=5,53等等,類比實數之間的關系,你會想到集合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不要急于作出判斷,而是繼續(xù)引導學生)
欲知誰正確,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研探.
思路2.復習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屬于與不屬于的關系,填空:(1)0N;(2)2Q;(3)-1.5R.
類比實數的大小關系,如50。a≠1并不是必須的,常函數在高等數學里是基本函數,也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能構成反函數,規(guī)定a≠1。此處不需對此解釋,只要補充說“1的任何次方總是1,所以通常還規(guī)定a≠1”。
[師生活動]學生舉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共同特點是自變量在指數位置,從而初步建立函數模型y=ax。
[教學預設]學生能舉出具體的例子——y=3x,y=0.5x…。如出現y=(-2)x最好,更便于引發(fā)對a的討論,但一般不會出現。進而提出這類函數一般形式y=ax。
Ⅵ.教后反思回顧
一、對于指數函數概念的認識
指數函數是一種函數模型,其基本特征是自變量在指數位置。底數取值范圍有規(guī)定,使得這一模型形式簡單又不失本質。不必糾結于“y=22x是否為指數函數”,把重點放在概念的合理性的理解以及體會模型思想。
二、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習慣的考慮
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實際上,選擇底數a的數據的大小和數量,需要對指數函數的.性質有預判;從列表到作圖的過程中,都可以感受到指數函數單調性等性質;觀察并歸納性質,既需要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模式,也應養(yǎng)成有序進行觀察和歸納的良好的思維習慣。對所歸納的指數函數的性質,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或教學要求進行證明或合理的說明。學生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也初步體驗了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關于設計定位的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不同的學情下,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如果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問題的提出可以分層次進行。另外,注意通過“你是怎么想的?”“你同意他的意見嗎?為什么”等問話形式,促使學生暴露思維過程。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5
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基本情況分析: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對而言,數學尖子約人,中上等生約人,中等生約人,中下生約人,差生約人。 5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對而言,數學尖子約人,中上等生約人,中等生約人,中下生約人,差生約人。
2、4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在100’及以上的有人,80’—99’有人,60’—79’有人,40’—59’有人,40’以下有人,其中最高分為,最低分為。
5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在100’及以上的有人,80’—99’有人,60’—79’有人,40’—59’有人,40’以下有人,其中最高分為,最低分為。
3、4/5班分別為高一年級9個班中編排一個普高班和一個普高班之后的體育班,整體分析的結果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簡易邏輯、映射與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數列、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論,是近代數學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函數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數列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
3、教材重點:幾種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不等式的解法、數列的概念、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
4、教材難點:關于集合的各個基本概念的涵義及其相互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映射的概念以及用映射來刻畫函數概念、反函數、一些代數命題的證明、 5、教材關鍵:理解概念,熟練、牢固掌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6、采用了由淺入深、減緩坡度、分散難點,逐步展開教材內容的做法,符合從有限到無限的認識規(guī)律,體現了從量變到質變和對立統一的辯證規(guī)律。每階段的內容相對獨立,方法比較單一,有助于掌握每一階段內容。
7、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較強,每一階段的`知識都是以前一階段為基礎,同時為下階段的學習作準備。
8、全期教材重要的內容是:集合運算、不等式解法、函數的奇偶性與單調性、等差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和前n項和。
四、教學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補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義,了解屬于、包含、相等關系的意義,能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能正確地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熟練求解。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6
一、基本情況分析
任教153班與154班兩個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術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樂生8人。兩個班基礎差,學習數學的興趣都不高。
二、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jié)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致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fā)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fā)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復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征,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發(fā)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教研組要根據教材各章節(jié)的重難點制定教學專題,每人每學期指定一個專題,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課。年級備課組每周舉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動,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加強對高層次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yǎng)拔尖人才。
四、教研課題
——高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法
五.教學進度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數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數的基本性質
第四周指數函數
第五周對數函數
第六周冪函數
第七周函數與方程
第八周函數的應用
第九周期中考試
第十——十一周空間幾何體
第十二周點,直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線與平面平行與垂直的判定與性質
第十五——十六周直線與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圓與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試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
一、教學目標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jié)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致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fā)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fā)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復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
三、教學內容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
2.能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5.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與交集。
6.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7.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及運算,體會直觀圖示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過豐富實例,進一步體會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體會對應關系在刻畫函數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10.通過具體實例,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并能簡單應用。
11.通過已學過的函數特別是二次函數,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了解奇偶性的含義。
12.學會運用函數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課時分配(14課時)
1.1.1集合的含義與表示約1課時9月1日
1.1.2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約1課時
9月4日
1.1.3集合的基本運算約2課時
9月12日小結與復習約1課時
1.2.1函數的概念約2課時
1.2.2函數的表示法約2課時
9月13日
1.3.1單調性與最大(小)值約2課時
1.3.2奇偶性約1課時
9月25日小結與復習約2課時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I)
1.通過具體實例,了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通過具體實例了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3.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意義,能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指數函數的圖象,探索并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4.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5.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通過閱讀材料,了解對數的發(fā)現歷史以及其對簡化運算的作用。
6.通過具體實例,直觀了解對數函數模型所刻畫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體會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能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對數函數的圖象,探索并了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和特殊點。
7.通過實例,了解冪函數的概念;結合函數的圖象,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課時分配(15課時)
2.1.1引言、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約3課時9月27日—30日
2.1.2指數函數及其性質約3課時10月8日—10日
2.2.1對數與對數運算約3課時10月11日—14日
2.2.2對數函數及其性質約3課時10月15日—18日
2.3冪函數約1課時
10月19日—24日
小結約2課時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象,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從而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系。
根據具體函數的圖象,能夠借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了解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3.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的實例,了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4.根據某個主題,收集17世紀前后發(fā)生的一些對數學發(fā)展起重大作用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開普勒、伽利略、笛卡兒、牛頓、萊布尼茨、歐拉等)的有關資料或現實生活中的函數實例,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寫一篇有關函數概念的形成、發(fā)展或應用的文章,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課時分配(8課時)
3.1.1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約1課時10月25日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約2課時10月26日—27日
3.2.1幾類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約2課時
10月30日
3.2.2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約2課時
11月3日
小結約1課時
考生只要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各個擊破,夯實基礎,規(guī)范答題,一定會穩(wěn)中求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
分析近幾年高考數學試卷,考察方向越來越清晰,即本著課改方向:能力立意,重點考查學生數學本質思想的理解及其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題目上看比較貼近中學教學實際,在堅持對五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兩個意識(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考查的同時,注重對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考查,體現了數學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工具性的學科特色?疾楦涌茖W。本學期是高一的重要時期,教師承擔著雙重責任,既要不斷夯實基礎,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滲透有關高考的思想方法,為三年的學習做好準備。正因為如此,我們組對本學期計劃如下:
一、以"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的理念"為指引,切實落實"6+1"教學模式及精神實質,在學校"高效課堂,精細管理,激情教育"三箭齊發(fā)的大背景下,在教學處、年級組、教研組的監(jiān)督與指導下,嚴格遵守教學計劃,落實教學常規(guī),全體組員做到以下幾點:
(1)、全組成員精誠團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一定要使我們高一數學備課組組成為一個優(yōu)秀集體。
(2)、規(guī)定集體備課的時間,分工協作,加強研討,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課件,又要根據本班的學情進行復備。
(3)、積極參與備課組的教學資源的建設,鼓勵每位教師就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或教訓,及時總結。
2、四個重視,即重視課堂管理,重視過程管理,重視質量管理,重視合力管理。在組內形成一股正氣,形成濃厚的"趕學比幫超"的.學風,研究6+1,研究高考,為自己的成才鋪路,為學校的逆勢崛起添力。
二、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人教出版設A版數學必修1、數學必修4.
2、教材內容的整體分析:
主要內容包括:必修1集合與函數概念,基本初等函數,函數的應用三章內容;必修4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恒等變換分為三章。
人教A版教材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的如下特點:
(1)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fā)興趣和美感,引發(fā)學習興趣。
(2)問題性:一恰時恰當的問題引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問題意識,孕育創(chuàng)新精神。
3、重點、難點:集合的概念及性質,函數的概念及性質,三角函數的概念及性質,平面向量.
三、教學策略及主要措施
高一作為起始年級,作為從義務階段邁入應試征程的適應階段,該有的是一份執(zhí)著。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與學法的突變,難度的加強與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沖突伴隨著高一新生的成長,面對新教材的我們也是邊摸索邊改變,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并落實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不負眾望。我們要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實際能力出發(fā),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與高一的銜接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好從初中到高中學習方法的過渡。從高一起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領悟性的學習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學生,做好初、高中學習方法的銜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礎,分項突破難點.所列基礎知識依據課程標準設計,著眼于基礎知識與重點內容,要充分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切勿忙于過早的拔高,上難題。同時應放眼高中教學全局,注意高考命題中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趨勢,這樣才能統籌安排,循序漸進,使高一的數學教學與高中教學的全局有機結合。.
(3)培養(yǎng)學生解答考題的能力,通過例題,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對所學知識進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導學生了解數學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讓學生通過單元考試,檢測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準備
(5)針對清北班、重點班和普通班不同的班級進行分類教學。對清北班、重點班學生嚴格要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計算、速度、規(guī)范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普通班學生自覺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學中需時時提醒學生,培養(yǎng)其自覺性及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三類班級還都應做到:課前評價和彌補的策略;注意思維過程;注意數學知識間的比較和轉化過程,比較可使新舊知識建立聯系,那么轉化則可把新問題化歸為舊問題(利用比較),然后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突破。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9
新學期已經開始,在學校工作總體思路的指導下,現將本學期數學組工作進行規(guī)劃、設想,力爭使本學期的工作扎實有效,為學校的發(fā)展做出新的貢獻。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總體思路為指導,深入學習和貫徹新課程理念,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結合數學組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學生各項素質的提高,提高數學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常規(guī)教學工作,優(yōu)化教學過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加強校本教研,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鼓勵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開展教學研究,透過撰寫教學反思類文章等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3、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積極開展網絡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與廣度。
4、組織好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三、主要工作
1、備課做好教學準備是上好課的前提,本學期要求每位教師做好教案、教學用具、作業(yè)本等準備,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課堂。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本學期數學組仍采用年級組群眾備課形式,要求教案盡量做到環(huán)節(jié)齊全,反思具體,有價值。群眾備課時,所有教師務必做好準備,每個單元負責教師要提前安排好資料及備課方式,對于教案中修改或補充的資料要及時地在旁邊批注,電子教案的可在旁邊用紅色批注(發(fā)布學校網數學組板塊內),使群眾備課不流于形式,每節(jié)課前都要做到課前的“復備”。
每一位教師在個人研究和群眾備課的基礎上構成適合自我、實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各年級組每月帶給單元備課活動記錄,在規(guī)定的'群眾備課時間,教師無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課后反思的質量,提倡教學以后將課堂上精彩的地方進行實錄,以案例形式進行剖析。對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時記錄,結合課堂重新修改和設計,同年級教師能夠共同反思、共同提高,為以后的教學帶給借鑒價值。數學教師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學期要有1-2篇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學案例,及時發(fā)布在向學校網上,學校將及時進行評審。
教案檢查分平時抽查和定期檢查兩種形式,“推門課”后教師要及時帶給本節(jié)課的教案,每月26號為組內統一檢查教案時間,每月檢查結果將公布在學校網數學組板塊中的留言板中。
2、課堂教學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不但要上好公開課,更要上好每一天的“常規(guī)課”。遵守學校教學常規(guī)中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課堂上要積極的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要重視學習方法、思考方法的滲透與指導,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學校將繼續(xù)透過聽“推門課”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發(fā)現教學新秀。
公開課力求有特點,能側重一個教學問題,促進組內教師的研討。一學期做到每人一節(jié),年輕教師上兩節(jié)。課堂對于比較成熟的公開課或研討課鼓勵大家錄像,保存資料,及時地向學校網推薦。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育的興衰維系國家之興衰,孩子的進步與徘徊事觀家庭的喜怒和哀樂!數學這一科有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學科特點,在高考中的決定性作用亦舉重非輕!夸張一點說數學是強校之本,升學之源。鑒于此,我們當舉全組之力,充分發(fā)揮團隊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質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原來良好的基礎上錦上添花。
二。工作目標
1.全組成員精誠團結,互相關心,互相支持,弘揚一種同志加兄弟的同仁關系,力爭使我們高一數學組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優(yōu)秀集體。
2.不拘形式不拘時間地點的加強交流,互相之間取長補短,與時俱進,教學相長。
3.在日常工作當中,既保持和優(yōu)化個人特色,又實現資源共享,同類班級的相關工作做到基本統一。
三。主要措施
1.明確一個觀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平時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平時紅旗飄飄高考時未必紅旗不倒。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顧到學生實際的前提下起點要高,注意培養(yǎng)后勁,從整體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學。
2.以老師的精心備課與充滿激情的教學,換取學生學習高效率。
3.將學校和教研組安排的有關工作落到實處。
4.落實培輔工作,為高三鋪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么對難于上青天的教學我們應當從今天抓起。
四;顒釉O想
1.按時完成學校(教導處,教研組)相關工作。
2.輪流出題,講求命題質量,分章節(jié)搞好集體備課,形成電子化文稿。
3.每周集體備課一次,每次有中心發(fā)言人,組織進行教學研討。
4.互相聽課,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自我。
5.認真組織好培優(yōu)輔差工作以及竟賽的組織工作。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高一備課組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中心,團結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業(yè)務素質,團結合作,互相學習,認真?zhèn)浜谜n,上好每一節(jié)課,并結合新教材的特點,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活動,在教學中,抓好基礎知識教學,著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全面提高,為來年高考作好充分的準備,爭取優(yōu)異的成績。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意目標
(1)通過分析問題的方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3)在探究三角函數的性質,體驗獲得數學規(guī)律的艱辛和樂趣,在分組研究合作學習中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4)基于情意目標,調控教學流程,堅定學習信念和學習信心。
(5)還時空給學生、還課堂給學生、還探索和發(fā)現權給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在發(fā)展他們思維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情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和追求數學的科學精神。
(6)讓學生體驗"發(fā)現——挫折——矛盾——頓悟——新的發(fā)現"這一科學發(fā)現歷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
(1)通過定義、命題的總體結構教學,揭示其本質特點和相互關系,培養(yǎng)對數學本質問題的背景事實及具體數據的記憶。
(3)通過揭示三角函數有關概念、公式和圖形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記憶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1)通過概率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2)加強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明確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3)通過算法初步,1算法步驟2程序框圖(起始框,判斷框,附值框,)3silab語言(順序,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第二部分,統計,第三步分,概率,古典概型,幾何概型。的教學,提高學生是運算過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簡捷性能力。
(4)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yǎng)正確、迅速與合理、靈活的運算能力,促使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
(5)利用數形結合,另辟蹊徑,提高學生運算能力。
三、具體措施
1.期中考前上好第一冊(必修3),期中考后完成好必修4
2.抓好數學補差,培優(yōu)活動各班在星期1或星期4的下午
3.立足于教材。
4.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練習及每一章課后習題
5、我們組還繼續(xù)學習了《課堂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努力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6、繼續(xù)認真開展師徒結對活動,以老帶新。師徒間經常聽課交流,認真評課。集中備課,共同商討教材等。
7抓好競賽輔導,時間定于周三、周四的提前時間,周六的下午1點到3點;任教老師:高一全體數學老師。
8、段統一考試在周日或者周三的晚自修時間,每隔2周考一次;
9、上學期必修4的學分認定考試補考及落實工作;
10、響應學校教務處的備課計劃安排,督促組員落實工作;
11、抓好集體備課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以發(fā)展教育的觀念為指引,以學校和教導處的工作計劃為指南,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解題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注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新課標理念下的政治教學活動應該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是在教學活動中體現最新教學理念的關鍵。“導學案”應課堂教學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矛盾而生,它既可以將學生自主學習引入正軌,又將學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識點與題目在課下解決,這樣,課堂上教師就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共同研究解決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我們應該認識到改革是教學的生命,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發(fā)展、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正確、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理念,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各種在課程改革中產生的觀念和做法,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開拓進取,不斷尋求新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材特點: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必修1、必修2,根據必修1、2設計的導學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yōu)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簽,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各種在課程改革中產生的觀念和做法,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開拓進取,不斷尋求新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高一(35、36)班的數學,(35、36)班是平衡班,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較高漲,比較自覺,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數學層次并不相同,部分同學基礎薄弱,缺乏學習數學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教研活動:
1、落實提高課堂效率,導學案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將學生的導學案與教師的集體備課設計為一體,第一、課前預習。教師設計此部分內容之前必須針對本課題的三維目標與考綱認真?zhèn)湔n,列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對于重難點做特殊標記,并針對預習提綱給出的內容設計預習檢測題,預習檢測題難度不易過高,與本課題的重難點相關的知識點有選擇性的錄入此處,讓學生在做此部分時不能感覺太簡單了也不能感覺無從下手,要有一部分題目讓他能夠通過討論探究完成。第二,探究活動。第三、課堂檢測。此處設置的題目難度深度一定比預習檢測部分要更難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在課前做。從此處開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提前嘗試著做,做題慢的同學可以先不必看,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自行決定。第四,拓展延伸。這里出現的題目屬于拔高題,一般很少有學生在課前能夠做對,所以此處也不要求學生課前做,當然不排除有的同學想要挑戰(zhàn)一下,這是提倡并且大力表揚的。第五,反思總結。學生利用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對自己本課題從預習探究到課堂探究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便于日后改進。上課時要明確重點、難點,重點要突出,難點要分散,并且難點要解決好。課堂講新課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在20分鐘之內,最好能在10分鐘之內解決問題,多給時間學生練習或進行與學習有關的活動。
2、做到課后教學反思
上完課之后需要思考三個問題:我這節(jié)課上得如何有沒有要糾正與改進的?有誰的課比我還優(yōu)秀?怎樣上這節(jié)課更好、最好?并在學案、備課筆記上做好記錄,為以后的教育教學提供參考。
3、落實好備課電子化,為加快對試驗課的理解和掌握,積極探索教改進程,建立備課組資料庫,備課組成員要積極借助網絡信息收集和篩選資料存庫,發(fā)揮集體智慧,在備課組會議上整理,及時應用到具體教學中。注重學案導學,編好用好導學案。
4、積極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認真改進課堂教學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注重研究教師如何講、注重研究學生如何學,積極推進新課改,提高課堂效率。
五、教學措施: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交流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善于分析問題的習慣。
3、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系;加強復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扎實基礎的同時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5、落實抓好平時的一周一限時訓練,一周一綜合,注重知識的滲透。
6、落實競賽輔導:主要利用下午第三節(jié)時間,一個星期進行一至兩次輔導。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3
的整體水平不高;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很多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后續(xù)學習中的作用。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fā)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3、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本期。
教學。
內容:數學必修3、必修4。
它在堅持我國數學。
教育。
優(yōu)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簽、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具體有如下特點:
(1)“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fā)興趣和美感,引發(fā)學習激情。
(2)“問題性”:以恰時恰點的問題引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問題意識,孕育創(chuàng)新精神。
(3)“科學性”與“思想性”:通過不同數學內容的聯系與啟發(fā),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思想方法的運用,學習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時代性”與“應用性”:以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感的。
素材。
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數學活動,發(fā)展應用意識。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chuàng)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以達到培養(yǎng)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盡可能養(yǎng)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數學活動、小故事等,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注意從實例出發(fā),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復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說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啟發(fā)學生思考。
3、加強復習檢查。
工作。
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自始至終貫徹教學四環(huán)節(jié),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教法。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4
一、具體目標: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后續(xù)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fā)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
二、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雙基要求:
在基礎知識方面讓學生掌握高一有關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內容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與步驟進行運算、處理數據、能使用計數器及簡單的推理、畫圖。
2.能力培養(yǎng):
能運用數學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數學關系,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會根據法則、公式正確的進行運算、處理數據,并能根據問題的情景設計運算途徑;會提出、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帶有實際意義的或在相關學科、生產和生活的數學問題,并進行交流,形成數學的意思;從而通過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fā)現和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
3.思想教育:
培養(yǎng)高一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和毅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及欣賞數學的美學價值,并懂的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的觀點;數學中普遍存在的對立統一、運動變化、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等觀點。
三、進度授課計劃及進度表
掌握冪的運算;探索并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1)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指導思想和課程理念和改革要點。使學生掌握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其內容包括代數、幾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它們反映出來的思想方法,概率、統計的初步知識,計算機的使用等。
(2)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有關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地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運用歸納、演繹和類比的方法進行推理,并正確地、有條理地表達推理過程的能力。
(3) 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加強學習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心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4) 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理解數學中普遍存在著的運動、變化、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情形,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會通過收集信息、處理數據、制作圖像、分析原因、推出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學期是高一的重要時期,教師承擔著雙重責任,既要不斷夯實基礎,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滲透有關高考的思想方法,為三年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學情分析:
我校高一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進一步學習條件不具備、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數在閉區(qū)間上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實根分布與參變量方程,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及實際應用問題等、客觀上這些觀點就是分化點,有的內容還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jié)內容,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被動學習、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不知道或不明確學習數學應具有哪些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yè),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對自己學習數學的好差(或成敗)不了解,更不會去進行反思總結,甚至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成敗。
4、不能計劃學習行動,不會安排學習生活,更不能調節(jié)控制學習行為,不能隨時監(jiān)控每一步驟,對學習結果不會正確地。
5、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guī)作業(yè)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此外,還有許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濃厚,不具備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對數學思想方法重視不夠或掌握情況不好,缺乏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缺乏準確運用數學語言來分析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力,思維缺乏靈活性、批判性和發(fā)散性等。所有這些都嚴重制約著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必修1,主要涉及兩章內容:
第一章:集合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數學內容時的簡潔性、準確性,幫助學生學會用集合語言表示數學對象,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1、了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間的包含與相等關系,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3、理解補集的含義,會求在給定集合中某個集合的補集;
4、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方法;
6、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類比得到集合與集合間的關系等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章:函數的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
教學本章時應立足于現實生活從具體問題入手,以問題為背景,按照“問題情境—數學活動—意義建構—數學理論—數學應用—回顧反思”的順序結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歸納、抽象、概括,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函數是探索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基本規(guī)律的工具和語言,學會用函數的思想、變化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
1、了解函數概念產生的背景,學習和掌握函數的概念和性質,能借助函數的知識表述、刻畫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意義,掌握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理解對數的概念,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掌握對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了解冪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知道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時描述客觀世界變化規(guī)律的重要數學模型;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函數的應用是學習函數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學習函數的應用,目的就是利用已有的函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函數的應用,對完善函數思想,激發(fā)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進行實踐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1、了解函數與方程之間的關系;會用二分法求簡單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函數模型及其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與探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以及數學交流的能力。
必修4:主要涉及三章內容:
第一章:三角函數
通過本章學習,有助于學生認識三角函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以及三角函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從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現實世界、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及誘導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數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第二章:平面向量
在本章中讓學生了解平面向量豐富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運算的意義,能用向量的語言和方法表述和解決數學和物理中的一些問題,發(fā)展運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減法和向量數乘的運算;
3、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4、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含義,會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解決有關角度和垂直的問題。
第三章:三角恒等變換
通過推導兩角和與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半角公式的過程,讓學生在經歷和參與數學發(fā)現活動的基礎上,體會向量與三角函數的聯系、向量與三角恒等變換公式的聯系,理解并掌握三角變換的基本方法。
1、掌握兩角和與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3、能正確運用三角公式進行簡單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和恒等式證明。
四、具體措施
(一)重視課本,夯實基礎,建立良好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體系
課本是考試內容的載體,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學生智能的生長點,是最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只有吃透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基礎知、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構建數學的知識網絡,以不變應萬變。在求活、求新、求變的命題的指導思想下,高考數學試題雖然不可能考查單純背誦、記憶的內容,也不會考查課本上的原題,但對高考試卷進行分析就不難發(fā)現,許多題目都能在課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題就是將課本題目進行引申、拓寬和變化,高考試題千變萬化,異彩紛呈,但無論怎樣變化、創(chuàng)新,都是基本數學問題的組合。所以,對基本數學問題的認識,基本數學問題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問題所涉及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乃是數學復習課的重心。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基礎題、中檔題不需要題海,高檔題題海也是不能解決的。
(二)提升能力,適度創(chuàng)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點和永恒主題。教育部已明確指出高考從“以知識立意命題”轉向“以能力立意命題”。新課標提出能力是指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交流能力、數學實踐能力、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演繹證明、體系構建等諸多方面,能夠對客觀事物中的數量關系和數學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斷。
其中理性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是數學的一種綜合能力,需將思維、運算、空間想象有機結合去完成的一種復合型能力,是思維能力的更高層次。邏輯思維能力在解題中表現為:
、兕I會題意、明確目標;
、趯ふ医忸}方向和有效解題步驟;
、壅_推理和運算,表述解題過程。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應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思想方法的滲透。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廣泛遷移的實現。
實踐能力在考試中表現為解答應用問題。創(chuàng)新是指在新的問題情境中,綜合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思想和方法,進行獨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選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處理信息,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意識是理性思維高層次表現,對數學問題的“觀察、猜測、抽象、概括、證明,是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對數學知識的遷移、組合、融匯的程度越高,顯示出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就越強。
(三)強化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思想。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數學命題的顯著特點之一。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知識最高層次上的概括提煉,它蘊涵于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過程中,能夠遷移且廣泛應用于相關科學和社會生活。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適用于數學全部內容的通法,對于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與數學知識考查結合進行。只有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才能把數學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各個階段的復習中,要結合具體問題不失時機地運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對其進行多次再現、不斷深化,逐步內化為自己能力的組成部分,實現“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化。
(四)強化思維過程,提高解題質量
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要充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解數學題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注意多題一解、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同思維;一題多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一題多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系,又養(yǎng)成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當處理的題目達到一定的量后,決定復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就不再是題目的數量,而在于題目的質量和處理水平。一節(jié)課與其抓緊時間大汗淋淋地講三道題,不如愉快寬松的引導學生探討完兩道題。
我建議“教師跳進題海,學生跳出題!薄=處熡杏媱澋木难芯咳珖鞯氐母呖碱}和模擬題,從中精選和改編部分面目新,質量高,難度適中,針對性強的試題,有計劃的組織學生訓練,講評,以少勝多,提高效益。對學生要求“會、快、對”,“會”即有方法,會動手;“快”強調速度,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題量;“對”即準確,指解答正確。只有會,才有可能得分;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試卷);只有對,才能得滿分(指某道試題)。
在復習中,首先要訓練學生解題有“辦法”,能動手,但決不滿足于此,尤其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從以往的月考中可以找出各班的多數學生都有這個通病。要從審題的仔細、思維的嚴謹、表述的規(guī)范、計算的準確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會做的不丟分”。要盡可能穩(wěn)中求快,對基本題提高熟悉程度,才有時間去思考新題、難題,對基礎題、中檔題要清楚明白,準確熟練,對難題要量力而行。
(五)認真總結每一次測試的得失,提高試卷的講評效果
試卷講評要有科學性、針對性、輻射性。講評不是簡單的公布正確答案,一是幫學生分析探求解題思路,二是分析錯誤原因,吸取教訓,三是適當變通、聯想、拓展、延伸,以例及類,探求規(guī)律。還可橫向比較,與其他班級比較,尋找個人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六)加強應試指導
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每一次練習、測試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技巧,提高學生的得分能力,如對選擇題、填空題,要注意尋求合理、簡潔的解題途經,要力爭“保準求快”,對解答題要規(guī)范做答,努力作到“會而對,對而全”,減少無謂失分,指導學生經常總結臨場時的審題答題順序、技巧,總結考前和考場上心理調節(jié)的做法與經驗,力爭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jié)方式和臨場審題、答題的具體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糾正不良的答題習慣、優(yōu)化答題策略、強化一些注意事項。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高一的數學教學反思08-15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2-09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11
高一數學教學反思02-05
數學高一教學計劃03-10
高一數學教學心得01-18
高一數學教學總結04-29
數學高一工作教學反思04-09
【推薦】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02
【精】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