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學計劃> 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

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

時間:2024-12-11 07:37:3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xù)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

關于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1

  一、教學目標。

  1、拓展學生知識領域,提高其綜合素質,發(fā)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關注自我生活方式,發(fā)展社會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的安全意識,獲得一些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4、樂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去。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5、懂得珍愛生命,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6、樹立“居安思!钡膰烙^念,培養(yǎng)吃苦耐勞精神。

  二、教學內容及安排。

  1、教學內容:學習內容共20課。涉及到成功訓練、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教育、環(huán)境教育、國防教育以及安全法制教育。

  2、課時安排:本學期地方課共20課時。

  其中,成功訓練11課時,心理健康教育4課時,安全法制教育3課時,環(huán)境教育1課時,國防教育1課時。

  三、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嚴格按照制定的課時計劃進行授課及安排活動,認真?zhèn)湔n,上課。

  2、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把重點放在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方面,如可以用小組討論、情景設計活動、小品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并促進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和改善。

  通過小組討論、活動式對話、辯論會、情景設計活動等多種教學方式,使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聯系電視、報刊上一些事例,與青少年相關的一些案例,有針對性地學生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教育,千萬避免純理論說教。

關于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2

  一、開設目的:

  地方課程是國家課程改革和實施“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以增進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課程。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f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我校各項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安全、國防、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國學啟蒙等方面的教育。

  一年級學生對于家鄉(xiāng)這一概念還不熟悉,對于安全方面的知識較為匱乏,本課程不以教授為目的,意在讓學生在視頻,生活,游戲中體會莆田的風土人情,加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安全意識的提高。

  二、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包括《傳統文化》和《安全教育》,分成不同的專題,并不局限體裁,表現形式。每周圍繞一個專題來進行教學,如性校園、和睦相處,媽祖,湄洲島,南日島等旅游景觀,大力鼓勵學生在課外查找資料,對課堂學習進行補充,進一步討論交流,甚至可以視具體情況開展延伸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yǎng),初步了解古代文化的優(yōu)美。

  2、通過名人長廊,讓學生了解古代名人的卓越才能。

  3.通過名勝佳境,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名莆田地區(qū)名勝古跡,激起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自護知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力求選擇適合學生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采用多媒體動畫錄音等手段,圖文并茂,使學生在做做學學中達到教學目的。

  2.對莆田地區(qū)的名勝古跡進行詳細的介紹。全班分組,每一周進行“小導游”介紹時間開展課程。對其中感興趣的話題,展開研究。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對我們的莆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實我們家鄉(xiāng)歸屬感。做一個真正的明明白白的莆田人。

  3.結合本地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電安全,防溺水、防雷防震等安全知識教育。

關于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增進學生對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會、自然、科技的理解,促進學生全方面知識的積累和發(fā)展。

  2、加強素質教育理念和德育滲透,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原則,著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及促進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3、促進地方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補充、協調關系,增強地方課的地方適應,體現地方課的地方特點。

  二、教材分析

  地方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成功訓練》、《專題教育》和《家鄉(xiāng)教育》三個方面。

  1、《成功訓練》:

  成功訓練是我省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后設立的地方課程,《成功訓練》在課程設計上劃分為“基礎學力教育”、“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社會適應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等學習領域。其基本理念是通過整合學校課程,對學生施以專項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素質,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個體,謀求由“體驗式的學習”的各種活動,強調“做中學”的學習模式,將成功學的原理轉化成游戲或其他活動,落實素質教育,推動全面教育,讓學生在特設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思考。

  2、《專題教育》:

  專題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幾個方面。其內容全面,形式新穎,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體現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促進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轉變對未成年人的人文關懷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不斷的提高處理成長中的有關問題的.能力。

  3、《家鄉(xiāng)教育》:

  家鄉(xiāng)教育主要學習家鄉(xiāng)的民族常識和民族團結相關內容。增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和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使命感。

  三、教學方法和措施

  1.認真學習和研究地方課程標準,準確的運用于教學當中,認真做好備課的沒一個環(huán)節(jié),熟悉教材,領會課改精神。

  2.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重視體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設計,以實踐體驗、動手性作為主。

  3.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革更新,以研究探索和方法指導為主,拒絕單一的知識灌輸式的教學。

  4.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分階段的提高學生的成績。

  四、自我提高

  1.每天堅持練習書法、簡筆畫等技能。

  2.堅持每周120小時以上的時間用于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如《給教師的建議》、《教師人文讀本》等,并做好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3.多向有經驗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加深交流。多聽課,多學習,本學期做到聽課20節(jié)以上的標準,并做好聽課后的對比總結,查缺補漏,取長補短。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小學地方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地方課的教學計劃10-17

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計劃10-23

小學地方課程的教學計劃02-02

二年級地方課教學計劃08-11

地方教學計劃10-06

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計劃(精選13篇)09-15

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計劃6篇09-03

小學地方課教學工作總結07-05

二年級地方課教學計劃優(yōu)秀02-07

小學綜合課教學計劃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