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
所謂執(zhí)行力,指的是貫徹戰(zhàn)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即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世界500強之首的沃爾瑪只是一個賣雜貨的;經(jīng)營品類遠遠比不過中國菜的麥當勞與肯德基橫掃全球??它們并不是在經(jīng)營什么偉大的東西,卻成為了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強大企業(yè)?渴裁矗看鸢甘瞧髽I(yè)的執(zhí)行力。比爾·蓋茨曾說過:微軟在未來十年內,所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執(zhí)行力。在學校層面,提到了課程的執(zhí)行力,要求要加強學校的課程建設。我想在我們教師層面,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也同樣需要執(zhí)行力。下面將我就學習如何聚焦課堂教學、提高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中,可以做的一些工作進行思考后和老師們共享:
一、創(chuàng)設有效活動,落實課程執(zhí)行力1.觀念引領。
課程執(zhí)行力是一個國家在影響課程執(zhí)行的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下、保證課程政策目標實現(xiàn)的有效力。提升課程執(zhí)行力的關鍵在教師,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的核心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實踐行動,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輕負擔、高質量”的目標。而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觀念的轉變是落實課程執(zhí)行力的前提。上學期結束,黃怡老師介紹的“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的交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老師們可以充分認識到有效備課是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靜下心來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學生,研究理論,把問題與思考相磨合,實踐與理論相融合,不斷提升自身的課程執(zhí)行力。只有大家一致認為有效備課是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的關鍵,在備課中要抓住課標與教材的基準點、情境與情感的交匯點、問題與思考的融合點、活動與互動的激活點、預設與生成的契合點、事例與方法的結合點、主題與規(guī)律的提煉點。才會讓課程的執(zhí)行力加強。2.情境體驗。
在聽課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青年教師不會預設情境。如講一道例題,講一個現(xiàn)象,理論性很強,知識點也抓住了,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缺少自身的知識基礎的保證,教學的效果不理想,知識也就沒有形成體系,學習的效果也就不明顯。我想我們各個教研班組是否可以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各學科以備課組為單位,在教案設計討論中著重研討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展示問題情境→情境體驗→總結提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在以往應有的知識水平上,有效地獲得知識及情感體驗。3.案例評課。
能聽到一堂好課非常難得,但如能細細品味則功效更大,在我們的.教研組活動中,我們的教研組長是否能夠組織教師觀看一些名教師和優(yōu)質課的錄像課,課后進行點評分析。雖然我們也開展過學校內部的聽課評課活動,但是教師必須有更高的眼界,多聽名家名師的優(yōu)質課,聽課后,組內教師開展同課異構的教學嘗試,從中找到我與名師的差距,明白我們應該向名師學習什么?怎么學?起步階段,描紅和仿寫那樣模仿名師做課是需要的,這只是名師的“形”,更要學習名師的“神”(即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等),學習名師是如何將“形”“神”結合,達到教學的更高境界。這樣會更加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執(zhí)行力。
二、關注差異,增強課程執(zhí)行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倍行У恼n程執(zhí)行力體現(xiàn)在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的提升。
由于我們的學生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就是分班之后,這種差異也很難避免,這就使得教師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必須打破以往按統(tǒng)一模式塑造學生的傳統(tǒng)做法,關注每一個或每一類學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礎上實施分層教學,采取分類輔導、設計層次練習。如,在教學設計中,要將學生的個別差異視為教學的組成要素,在備課中要從學生不同的準備水平、興趣和學習風格出發(fā)設計差異化的教學內容、過程。采取激勵探究、適當匹配、有意失配、適度指導等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在這個備課備學生的過程中,提高了效益,同時也增強了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
三、聚焦課堂,推進課程執(zhí)行力
課堂是落實課程執(zhí)行力的主陣地,也是教師實現(xiàn)新課程、新理念的實驗基地。我們在有效教學研究契機之下,要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構建高效課堂,讓課堂不僅有活力、有效率,更有魅力。1.常規(guī)課:搭建平臺,精雕細琢。
上好一堂課容易,但上好每一堂課很難。為了規(guī)范和調動教師上好每一堂課的積極性,我們教導處從課堂常規(guī)的管理入手,想通過備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準備,探索符合學科特色的教學模式為階段目標,以點帶面,鼓勵教師從對一堂課的精雕細琢的過程中收獲經(jīng)驗、總結不足,提升教師的課堂設計、課堂駕馭、課程反思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本著上好每一堂課的思想,認真踏實的備課,關注細節(jié),年輕教師還應在備課中避免因過于追求形式,只注重教學手段而導致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上的偏差。2.校本課:挖掘潛力,張揚個性。
開設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學校結合實際,開發(fā)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既體現(xiàn)了學校的課程領導力,又能對教師的積極性調動、潛力挖掘、專業(yè)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我們學校以陶藝特色為突破口,想逐漸建立學校的禮文化為體系的課程,在平時的拓展課中,不少教師也利用了自己的特長,開設不同的課程。我覺得是否這個過程能夠更加精細化,在準備的過程中,關注自己的課程的設置,教學的過程,學生的學習目標的達成,最終的考核等等一系列的內容,把屬于自己的特色充分挖掘出來,要有長遠的打算,最終形成自己特色的課程。學校目前都在逐漸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耿軍老師還在醞釀區(qū)本教材,這都需要我們老師潛心研究,找準學生興趣點,自己的增長點,這樣對學校課程的執(zhí)行力也能有充分的保證。
總之,關于提升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提高課程執(zhí)行力,而加強課程執(zhí)行力的核心問題,則應貫徹在備課、上課中,滲透在批改作業(yè)中,體現(xiàn)在測試評價等一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想在今天的會后,每一位老師都應該認真思考,從自己的工作實際出發(fā),扎實的走好每一步,切實提高自身對課程的執(zhí)行能力。
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2
一、觀摩情況
20xx年3月14,在xxx副校長的帶領下我校教師一行14人懷著愉快的心情,來到了雙柏的小x——鄂嘉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參加了在鄂嘉舉行的雙柏縣課堂教學改革培訓暨“聚焦課堂”教學交流展示活動。本次觀摩活動集講座、培訓與課堂教學展示為一體。既有教研室專家專題講座與課堂點評,又有鄂課改成果的展示。但更多的是聚焦課堂,借助于課堂教學的形式,感受到了鄂嘉小學教師獨特的教學藝術。
二、參會學習的主要收獲和體會
本次聽的觀摩課體幾素質教育、三生教育于一身,體現(xiàn)了課改新時期的嶄新教育理念。從我聽的三節(jié)課中綜合起來,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方面的優(yōu)點:
1、教法靈活多樣新穎,有許多方法是我們平時不曾用到也不曾想到的。教學中突出教學的探究性和學生的合作學習,特別是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
2、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了教與學的互動,師生的雙邊活動處理非常合理;
3、教學設計新穎,教學設計不局限于教材,充分體現(xiàn)把教材當作主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對教材充分進行拓展、挖掘但并不加深,特別是書本知識與生活生產(chǎn)實際進行聯(lián)系,使課堂教學非常鮮活; 4 教學目標充分體現(xiàn)三維目標,特別注重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5、教學中用得最多的詞匯是“交流”、“分享”與“合作”;
6、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強,特別是對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和問題的處理,體現(xiàn)了教師相當高的.素質和應變能力;
7、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引入,特別是聯(lián)系社會生活熱
點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精心設計問題,通過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把教學活動引向高潮;精心設計課件,使課件為著教學重點和難點服務;精心設計練習,達到對教學內容的鞏固拓展延伸;
8、突出實驗教學,注重對實驗的改進,實驗中體現(xiàn)微型、節(jié)約、環(huán)保。
9、教師有親和力,教學語言豐富、幽默,肢體語言大方得體。
10、注重教學的落實,課前大都為學生準備了學案,課堂上學生一邊參與探究學習等活動,一邊完成學案。以上是九節(jié)優(yōu)質課體現(xiàn)出的共同之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或者需要學習提高的地方。特別是對我們今后在同樣內容的教學時,有許多方法可資借鑒。當然每節(jié)課由于教學內容不同,即使內容相同,而教學方法也不同,所以每堂課都各有特色,亮點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
通過本次觀摩學習,本人獲益較多。我打算將本次學習的主要內容和精神以及收獲體會等在教研組會議上向同學科老師傳達,或在平時的交流中共同分享。為了將本次所學用于推動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本人打算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對本次所學內容和精神繼續(xù)深入學習研究和總結,從中提取更多有用、有價值的東西,并與同學科教師分享。
2、加強學習,開拓自身視野,特別是通過業(yè)務雜志或網(wǎng)絡,去收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如課件、教學設計,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等,使自身在設計時擁有更多的資料。
3、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并力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拋棄改進陳舊落后的一些教學方法,特別是精心設計引入,精心設計問題,精心設計練習。
4、加強課程標準的學習,對教材加以充分的挖掘利用,多利用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材料做為教學資源,體現(xiàn)化學從生活中來,化學走進生活,化學為生活和社會服務。
5、轉變教學觀念,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學習過程的體驗、學習方法的獲得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并注重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6、注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長久興趣,關心理解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7、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8、加強同學科教師交流,搞好集體備課,集中大家智慧。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3
在寒假期間我認真的閱讀了(聚焦課堂教學)這一本書,現(xiàn)在我來談一談學習(聚焦課堂教學)所獲得的一些收獲和感悟。
一、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結論與過程”的關系問題。從教學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就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達到教學目的或者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jīng)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jīng)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yǎng)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基于此,新課程把過程與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
二、另外,我們應避免矯枉過正,由輕過程走向輕結論。如上所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實上,其中還涉及一個如何看待知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功能及地位問題。因為知識構成了結論的內核,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決定了結論的科學性、正確性。我們反對將知識作為現(xiàn)成的、僵化的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但是這不等于說包含知識在內的正確教學結論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jīng)沒有任何作用。我們更不能將問題簡化為新課程只要過程,不要結論,或者只顧教學過程的熱鬧,不顧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只講過程的'推進,而完全無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所有上述這些觀點和做法教是錯誤的。
三、科學地看,新課程提倡重視結論的同時更重視過程的真義在于:仍應將理解和掌握知識當做重要的教學目標來看,所謂的正確結論中仍包含諸多知識目標。但是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一點上,應當注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講和記憶不是掌握知識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為知識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標的局限,以爭取實現(xiàn)新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并重,因為過程本身就包含了促進學生體驗、感悟的因素,學生的聰明才智與獨特個性正是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一句話,強調過程就意味著:掌握知識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即將生澀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知的體驗,從而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
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4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在Z區(qū)舉辦的,農村小學數(shù)學“關注常態(tài)、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會上13位教師采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身邊的計算課的常態(tài)課堂。農村聯(lián)小、村小的教師能走上全市的課堂和省市教學能手同上一節(jié)課,近距離的感悟名師的指點,史無前例。與會教師之“多”,實為罕見,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坐兩人的位子都臨時安排了3個座位,走道處都擠滿了聽課的教師。聽課教師幾乎都提前1個小時到達會場,詳細記錄,仔細聆聽,認真思考,會場秩序之“好”,絕無僅有。在這樣激情高漲的會場里,我能欣賞到每一位獻課教師的執(zhí)教藝術,能為課堂中出現(xiàn)的每個問題質疑思考,能領略獻課教師們的課前構思及課后反思,更能聆聽教研專家高屋建瓴的評課,能夠和教研專家們、聯(lián)小、村小老師們一起關注、反思常態(tài)課中的`計算課教學,我有以下感悟:
一、課前要備“教什么?”
從執(zhí)教老師的課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們是如何利用教參、把握教材的。特別是Z老師、Z老師談的課前思考,給我印象最深刻。他們既思考了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哪些知識,找準學生的實際的知識起點,又站在學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適合學生生活實際,如Z老師在執(zhí)教《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時,因為教材中“八分之三張餅的說法不符合生活實際,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狀態(tài),加之一塊餅與八分之一張餅模糊,難以區(qū)分,就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什么,大膽取舍了教學情境。正所謂:情境是知識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二、備課還要備“怎么教?”
計算課教學本身就乏味,教師不樂意上,學生不喜歡學。Z老師為我們指明了上計算課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庇脭(shù)的組成、直觀圖形,當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層練習、小組競賽、容易溝通的語言,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計算課要有“總路子”,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優(yōu)化算法。
1、復習導入,重視口算;2、嘗試解決問題,加強估算,探索交流歸納過程、理解算理;3、鞏固應用,分層練習。
四、數(shù)學教學中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
五、數(shù)學教師要錘煉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具體、及時的評價學生的點滴進步。
幾位名師的教學語言,簡潔有力,富有鼓舞性和親和力,給我們的課堂指明了方向。
六、細節(jié)決定成敗。
名師的課堂引領我們注重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細到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預設、學生回答問題的每一句話,名師們都用敏銳洞察力,機智的教學方法引導著學生去探索、理解、歸納數(shù)學知識。
于科長的每次畫龍點睛般的點評,都把會議推向高潮,她一針見血的指出:課堂教學要找準學生的起點,把握本課的切入點,關注知識的重點,抓住課堂生成點,突破知識的難點,落實學生的終點,不可平均用力,教師不要包辦,要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方法總結歸納算理,優(yōu)化算法。
于科長還語重心長地勸勉老師們:要總結梳理數(shù)與代數(shù)中的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四則運算的知識體系在各冊的分布情況及規(guī)律,這正是指引教師增加深厚的知識儲備,在課堂的深度和寬度上下功夫,可謂用心良苦!我的心靈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師的“學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話語,令人深思;呂慎光老師的幽默機智的點評,催我們思考;Z老師說的:“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我們就都擁有了兩種思想!蔽以敢鈳е鴮<覀兘o我們的這些思想,踏踏實實走好教學教研之路。
【學習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聚焦課堂教學學習心得體會11-30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2-30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01-09
小學聚焦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2-04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通用】07-04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0篇01-08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9篇01-09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0篇)01-08
聚焦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11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