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作文>體裁作文> 歸的記敘文

歸的記敘文

時間:2023-12-25 10:26:17 體裁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歸的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記敘文,記敘文根據寫作內容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寫這類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歸的記敘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歸的記敘文

歸的記敘文1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又是一個充滿斗爭的日子,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長跑比賽。比賽快開始了,讓我們去現場瞧一瞧吧!

  剛下樓,只見操場已經被大家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看也看不到,我和好朋友好不容易擠進去,只見運動員們早已全副武裝準備開跑了,有的人一點也不緊張,坐在一旁閉目養(yǎng)神,享受著陽光的沐浴,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有的則做著熱身的工作,一邊壓腿,一邊彎腰,“緊張”兩字就寫在他們臉上;有的邁著“弓”字步,高抬腿,準備大顯身手;還有的……話不多說,咱快去看看我們班的運動員準備得怎么樣了,只見梁蓮為了平靜心態(tài),深呼了一口氣;“假小子”羅越似乎很穩(wěn)定,沒啥舉動,快跑了,趕快準備好!

  “預備!……嘀,跑!”裁判一聲令下,運動員們像箭一樣飛了出去。

  一聲聲吶喊聲,響徹整個校園,“加油,加油!”大家的心也緊繃起來,自己的腳也控制不住了,被這節(jié)拍控制住了,我們也瘋狂的跑起來。只見一班劉永利剛開始跑的時候就像“飛毛腿”一樣,一個勁的向前沖,嘿,可別說,我們班的梁蓮可不是吃軟飯的,她這叫戰(zhàn)術,見一班那位沖勁沒了,就像機關槍發(fā)射子彈一樣,飛快的跑了起來!鞍。荷徏佑,梁蓮加油,你是最棒的,努力沖吧!加油!”我拼命的叫喊著,生怕她失去了斗志,聽不見我們的吶喊,F在梁蓮已經沖上前鋒了,我們個個喜上眉梢;老師也興奮不已,大聲叫了起來。 “看,羅越沖上來了,加油,加油!快沖,沖過丁如蕓,快!”,戰(zhàn)斗的號角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扣人心弦,大家的心,就像裝了一個小鼓“咚咚咚”響。第3 圈了,羅越猛地沖了上去,與梁蓮并列第一,這樣的場景令人又驚又喜,老師在笑,同學在跳,心里都在想著一個信念:“兩個第一都是我們班的,加油,沖吧!”最后一圈沖刺了,羅越,羅越,沖上去了,這一次我們的歡呼更高了:“羅越,加油,梁蓮,加油,快!”羅越跑上來了,“第一,耶”,高興過頭了,“梁蓮快沖,有“敵人”追上來了,”只見三班丁如蕓一個猛沖超過了梁蓮,屈居第二,梁蓮成了第三。“沒關系,梁蓮,你盡力了,盡力了就是“第一”,我們同樣為你喝彩!”

  “加油,沖吧!睂W習和人生之路亦如這賽場,只有奮力拼搏,才能樂在其中,享之甜蜜!

歸的記敘文2

  在皎潔的月光下,伴著微風習習的涼風,遠處悄無聲息地飛來幾只貪玩未歸的燕兒,干枯的樹葉悄悄告別它愛的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安靜!——題記

  一位莊重而質樸的婦女站在古老的屋前,那低頭的沉思與那抬頭的回憶,神情好使人同情!好似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新的一天,新的生命

  6月6日6時6分,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人們在為她的時辰而興奮,很吉利嘛,她的爸媽為她取了一好聽的名字為安心,因為從她降生到一百天整,她幾乎沒有哭過,最多的是笑聲;一雙大眼睛好似看不見任何東西,可是她卻有常人沒有的聽力,能夠很快辨別聲音傳來的:方位,安心在一天天地長大!

  身殘,志不殘。

  一個悲慘的故事從此拉開帷幕,隨著安心長大,父母才發(fā)現她是一個先天性殘疾,她是盲人,安心的爸爸總是唉聲嘆氣,逢人便說:“命苦畦,又能咋辦?”媽媽是個高素質的人,她勇敢地接受殘酷的現實,并且發(fā)誓要安心出人頭地。

  在安心的成長過程中,媽媽給她講了許多故事,其中有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樂于助人的雷鋒:英勇獻身的英雄,兒女......所以安心在這些人中獲益匪淺。她堅信她的道路鋪滿了陽光。每天早出晚歸的媽媽回來為她上課,給她常人所擁有的一切,自然她與媽媽成了要好的朋友,安心很聰明,而且很是懂事,一些小朋友用輕蔑的口吻說:“好可憐喲,哈哈......”可他們并未傷害到她的自尊,她反而自信地說:“我很感謝老天,因為只有一個缺陷很多的人,才是老天真正喜歡的人,這樣的人一生有根多的挫折,而將它一一克服,豈不是有意的人生!薄寢尦R运秊闃s,因為安心在7歲時便達到英語四級的水平,她總是以他人用1小時做的事而用2個或3個小時......

  在皎潔的月光下,一陣陣頑皮的風兒伴著媽媽和安心,安心安靜地仰著頭,風兒撫過她的.臉頰,她說:“媽媽,你知道嗎?我有一個美麗的夢,夢中的我見到了媽媽,爸爸和一個神奇而充滿光明的世界,媽媽,其實我最大的夢想是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再來回報媽媽,還要......”媽媽一把摟住了她說:“我的好女兒,媽媽相信你—定會成功的,會的......”

  “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又是一年春秋......”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燕兒們又要準備南征了,時間老人不停地穿梭在匆忙的人間,美麗可愛的安心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青年女作家。

  “燕兒”歸“巢”

  終于,她,成功了。她心中的“燕兒”永遠不會在向外“飄泊”了,因為她有了溫暖的“家”,她,笑了,花兒般美麗;媽媽,笑了,欣慰地笑了;爸爸,笑了,開心地笑了。真的,真的,爸媽真的以她為榮......

  沉思與回憶中的她哭了,夾雜著痛苦與歡樂,分不清這淚水的酸甜,道不明這艱辛的歷程!“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歸的記敘文3

  八月的風拂過滿地樹葉的村莊,干涸的小河旁的水車不再像過去那樣慢悠悠地轉著,唯獨路旁的長青樹顯得生機盎然。

  “我堅決在農村干它一百年吶……”村頭傳來趙老栓的腔調。一旁擇菜的王嬸故作嘲諷地說:“喲,又去村頭候人去了,老栓?”頓時,白頭巾下的一張枯黃的老臉立刻繃緊了,趙老栓拉著自家的老羊就往土堆房去。大家都知道,老栓的兒子長青幾周前打來電話說要回家看望老栓。重要的是,長青在城里做大官,這可把一向老實巴交的老栓高興壞了,對左鄰右舍講,朝兩旁的路人說。于是,每天村頭都會出現老栓與老羊的背影?墒莾芍苓^去了,兒子也沒回個音信,大家都笑老栓吹牛,這可讓老栓成了村里的笑話,他逢人就躲。

  只記得那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老栓正在自家門口磕著煙袋,只見幾輛稀罕的小轎車緩慢駛來,一聲響亮的“爹,俺回來了”,讓發(fā)愣的老栓緩過神來。只見一位蹬著蹭亮的牛皮鞋、穿著筆挺西裝的中年男子,一把將老栓擁在懷里,接著就是淚流滿面。

  而后,平日不露頭的村長和縣長,拎著裝滿大包小包的名煙名酒往村里跑?h長伸出肥大的右手問道:“老爺子,身體可好啊?”老栓急忙把被煙斗熏黃的右手往褲腿上使勁蹭了蹭,才遞上去握手,憨笑道:“可硬著呢!奔澎o的村莊霎時間熱鬧起來了。

  晚飯后,老栓到里屋抽了一袋煙,向困倦的長青哀嘆道:“村里的水泥路一直沒有修……你看這些事你能不能幫個忙?”充滿睡意的長青只是應付道:“都依你,依你。”第二天天沒亮,長青接到一個電話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長青走后,老栓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村長隔三差五跑到老栓家噓寒問暖,老栓被人頂掉的低保名額也很快重新辦好,平日里愛缺斤少兩的屠夫劉也對老栓格外大方。當老栓稀里糊涂地被王嬸拉到家里吃飯時,王嬸一口氣炒了八個菜,不停地夸長青可算是光宗耀祖了,老栓只是傻傻地笑了笑,不停地往嘴里塞飯。

  之后,聽人講,村長調往縣城任職了,王嬸的兒子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公務員,屠夫劉竟在地皮貴得要命的城里開了家分店。

  就這樣,趙老栓似乎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但趙老栓卻心里發(fā)慌,他不知道兒子究竟在忙些什么,托他辦的事每一次都在電話中被搪塞過去,面對大家接二連三地詢問,老栓只是無奈地應和著:“俺家長青忙,忙啊!”終于,氣急敗壞的.老栓在電話中吼道:“你究竟在忙啥子,你爹你還要不要,這個家還回不回!”電話那頭的長青也聽懵了,決定要回家一趟。

  于是,村頭又出現那兩個熟悉的身影——老栓和老山羊。但是幾天后,電話也打不通了,更令老栓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卡上為什么多了那么多錢。

  自那以后,一向身體硬實的老栓長病不起,王嬸托人上城里也沒有打聽到長青的消息。只記得那個烏云密布的晚上,對面王嬸家的黃狗一直狂叫不止,不一會兒,一輛警車停老栓的家門口,一個踉蹌的背影推門而入,兩個身穿制服的青年人緊隨其后。

  一切的一切,老栓都明白了。剛一進門,老栓一個巴掌就抽了上去,眼前的這個狼狽不堪的男人一下子跪在老栓面前:“兒子不孝啊,不能為你養(yǎng)老送終了!笨吹桨没诓灰训膬鹤,早已淚如雨下的老栓也繃不住了:“娃啊,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啊……你安心去吧,多久,爹都候你!

  八月的風,肆掠地抽打著老栓依舊滄桑的臉,老山羊顫抖的叫聲與遠去的警笛聲籠罩著整個村莊。

  那一晚后,人們還聽說,調往縣城的老村長被撤職查辦了,屠夫劉因涉嫌添加瘦肉精而破產入獄。令王嬸風光無限的公務員兒子也成了下崗青年。趙老栓的生活終于回歸于平靜。沒有了往日的備受關懷,趙老栓倒顯得十分安詳。

  不管是春耕秋收,還是風雨交加,村頭都少不了老栓和老山羊這兩個熟悉的背影,不知道是思念過度,還是積勞成疾,老栓凹陷的雙眼失明了,每次有人從村口進出,都會聽到老栓急切地呼喚:“長青,是你嗎?”村里人都認為老栓得瘋病了,紛紛避而遠之。

  十年光陰一晃而過,當減刑釋放的長青回到家中只看到形單影只的老山羊時,他意識到一切都太晚了。他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悔恨自己的糊涂,悔恨自己的無能。

  后來,村里來了一位大家都認識的新村長,他帶領大家辦起了農家樂,搞起了養(yǎng)殖產業(yè),村里一拖再拖的水泥路終于建起來了,孩子們也終于可以在明亮的餐桌上吃上可口的飯菜了。最令人稀罕的就是那棵長青樹,很快長得枝繁葉茂,籠罩了半個村莊。

歸的記敘文4

  春回大地,百花齊放;夏之涼風,吹之颯爽;秋風蕭瑟,一片金黃;冬之寒梅,百里飄香。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怪不得淵明兄有官不做,寧愿回鄉(xiāng)下做一“農夫”了。

  你瞧,那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淵明兄躺在竹藤椅上,蹺著二郎腿,眼睛半開半閉,他身后是幾間草房,房后有十幾畝田地,那可都是淵明兄一手經營的。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更顯得淵明兄不與世同流合污,喜好山間林色的博大胸襟。身前的左側是已成蔭的柳樹,柳枝隨風拂動,宛如女子秀麗的柔發(fā),飄飄柔柔,真讓人心醉;另一側是清澈明凈的水,它宛如世間最好的攝影師,把無際的.天空、柳樹、淵明兄等等都照了進去。而這“相片”中又有在嬉戲的魚群,你看它們玩得多開心,真是羨煞旁人。

  雞鳴狗吠,飛鳥回巢。時間漸近黃昏,太陽向西山滑去。天空已沒有那么清亮,但卻藍得更深更濃,一切在這藍底兒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動人。

  一片寂靜,淵明還是躺在竹藤椅上,無憂無慮,悠閑自在。此時真是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塵網中打滾,、掙扎已經三十年了,早已對俗世感到厭倦。為了不迷失本性,我決定歸園田居。也許,有人會說我傻,好好一個官不做卻去耕地,受日曬雨淋的罪;也許,有人會為我感到惋惜,壯志未酬,卻躬耕于田野之際;也許……

  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我呢?本來不屬于官場的人,又有什么好強求的呢?!不如守住自己的愚拙,回鄉(xiāng)過田園生活。

  宅園一間接一間,一片連著一片,占地有十余畝。簡陋的草屋,也有七八間,沐浴在一片金黃的晨光中。雖少了城鎮(zhèn)的熱鬧與繁華,卻有難得的寧靜與樸實。

  村邊小路的兩旁,房屋的前后,都植了不少樹。茂盛的樹枝隨風擺動,似一名少女婆娑起舞于鄉(xiāng)村之間。層層綠蔭之下,幾個小孩正興致勃勃地斗蟋蟀玩耍。即使五世同堂,也沒有什么爭執(zhí)可言,反而多了不少歡笑與溫馨。

  不覺夕陽徐徐西下,眺望鄉(xiāng)村已顯得模糊,一縷縷的炊煙彌漫在鄉(xiāng)村的上空,被夕陽余暉映成了金黃色;在地里工作了一整天的農民,正扛著鋤頭,哼著歌兒回家去。夜幕降臨,鄉(xiāng)間亮起了星星燈火。

  不知誰家的狗在巷中吠,夜更靜了;

  不知誰家的雞在樹梢頭叫,天已亮了。

  于是,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歸的記敘文5

  走出教室時,校園里已經沒有多少人了,暮色沉沉,枯枝襯殘陽,不知是什么鳥,也嘶著嗓子在叫著!班,嗒,嗒。“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個初一的女孩子匆匆忙忙的跑下了教學樓,她扎著高馬尾,眉毛對稱骨干清晰,再加上他穿著淺綠色的校服,給人以莫名的好感。但她匆匆下樓,頭發(fā)凌亂了幾分,似乎臉上也多了幾分憂愁。他來到學校后的塑膠廣場,看著最后一輛公交車漸行漸遠的背影,他灰心了幾分,臉上也多了幾分失望。唉,老師拖堂說紀律,沒想到還是錯過了最后一輛車,一個星期沒回家了,現在又錯過了車,該怎么辦?

  猶豫了一刻,她走出了校門口,她想著沒辦法去新車站看看吧。她穿過了煙橋,沿著街道向汽車站走去,大約走了5分鐘,只要在穿過十字路口對面便是新車站了,在等紅綠燈時她看見新車站那里停了一輛公交車啊,她看見車牌上寫著大大的“xx”(地區(qū)),沒錯,那正是她尋找已久的車,她越發(fā)的著急了,有想闖紅燈的沖動,但是她并沒有那樣做啊,終于是綠燈了,她橫穿了街道來到那公交車下,咦?!怎么回事?她定睛一看發(fā)現那車牌是“hh”(地區(qū)),她著急了,不可能,怎么回事,明明剛才還是去xx”(地區(qū))的,她下意識的明白了,中途司機換了車牌,緊接著那輛車也離他她遠去,看著遠去的`公交車,她心中燃起的火花被再次殘忍的磨滅,然后在那又是等了許久卻沒有等來任何期盼。

  現在她決定做出最后的抉擇,去老車站碰碰運氣,因為現在比較晚,打不了出租車了,老車站離這很遠,她走了很久,來到了老車站,到那里她也以是汗流浹背,她放下書包一邊環(huán)顧著四周,一邊擦著額頭上那多豆大的汗珠,她又等了很久,看著這街道上行來行去的車輛,認為會見證時間將這座喧鬧的城市化為寂靜,好在不久后又一去“xx”(地區(qū))的面包車。啊,她終于回家有望了!

  “叔叔,我是去xx(地區(qū))的,你能載我一程嗎?”她道。

  “可以,上來吧。”司機道。

  大約坐了45分鐘的車,她終于到家了,當時暮色沉沉天昏地暗,她卻欣喜萬分,走到離家不遠時,老遠就看見坐在門口的母親。

  “傻丫頭哪玩去了?怎么這次那么晚才回家?”

  “沒有了,今天老師講課講得晚了!

  “下次記得先通知我,知道嗎?”

  “嗯嗯,我知道了!

  走進家門,看見那早已做好的熱騰騰的飯菜,她出舒了一口氣,一切都是那么溫馨,回歸的路程的艱辛也被拋到九霄云外。

歸的記敘文6

  遠歸,是一顆游子心口上纏綿的朱砂痣。

  就像千年前吳越王口中低喃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那般的明麗繾綣,遠歸的人們一抬頭,總會看到垂暮的老人愈發(fā)枯萎的睫毛上滿是青翠的濕氣,飽含垂涎欲滴的溫柔。

  一

  老屋前,土院里的柚子樹長得越發(fā)高大了。

  當時種下它們的時候,我也不過三四歲。小小的樹苗剛剛與我等高,稀疏的葉子卻異常清亮。爺爺抹下滿額的汗,看看我,再看看樹苗,裂開嘴笑了,說以后等咱閨女放了寒假回來,就有甜甜的大柚子吃了。我記得那時我懵懂地點頭,不懂什么是寒假,但想到香甜可口的柚子,仿佛已嗅到了那汁水味兒,便禁不住滿心歡喜。

  只是可惜大概是水土不服。年年歲歲過去,柚子樹果真長得高大,結的果兒卻皮厚肉少,大多數還是又酸又澀的。嘗過那么一次,后來每次回去便再也不肯吃了,任其在樹上結著。那幾棵樹便越發(fā)無法無天的瘋躥,不僅結果時極熱鬧,就連夏季,濃密的葉子也常常蓋滿整片天空。風一過,嘩啦嘩啦地響,像極兒時學的輕快的歌謠。

  我總覺得那樹就該砍了了事,畢竟?jié)M院的水果樹——春天有鮮桃,仲夏有葡萄,秋時滿院梨香,過年再開春有紅艷艷的櫻桃。相比來,這幾棵柚子樹自然就不討喜了。

  只是過年回家,正是“人煙寒橘柚”的時節(jié),偶然看見爺爺站在樹下向上望,口中呢喃:“庭有柚樹,吾孫四歲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爺爺上過學。若是往常,我定會暗笑這改得文縐縐的話。只是那一刻,我忽然看見那個曾笑言“永遠三十歲”的老人的滿頭銀發(fā)。

  原來昔日孩童高的柚子樹早已長大,大到足夠盛下一位老人所有的思念牽掛。

  空聞柚樹滿相思,今已亭亭如蓋矣。

  二

  在墻角翻出一本老相冊。

  相冊明顯泛黃了,卻并無灰塵。圍著暖暖的火堆,我像是一個偷窺秘密的孩子,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怯怯懦懦,生怕一個不小心便驚擾了蟄伏在里面的老舊時光。

  那時還沒有我——甚至還沒有我的父母。那是個嬌俏的姑娘,站在一隴花田上,或許有陽光——黑白照片難以分辨。她笑得眉眼彎彎,濃密的烏發(fā)扎成小辮垂落胸前——年輕時的奶奶長得極好,明麗的'面容笑起來比春日里的花兒更動人。與爺爺共有的那場清風明月古鎮(zhèn)長街般的愛情,半個多世紀的光陰悄然流去,雖然少了最初轟轟烈烈銀屏乍破版的愛,卻充滿了多年相濡以沫涓涓細流般的情。

  那是我見過的最動人的風景。

  常常午后正是犯困的時候,院子里的櫻桃樹還未抽芽。冬日稀薄的陽光打下來,在石階上投下一片斑駁的剪影。奶奶端來小板凳坐在那一片枝椏光影里,捧一本老相冊,瞇起渾濁的雙眼,如此便是一下午。陽光躍上她花白的頭發(fā),竟匯集成一片斑駁的光海。

  像是時光從不曾離去,只是從曾經的如花笑靨中遷徙到如今可愛的皺紋里。

  三

  除夕當天是要祭祖的。

  冬日晝短,白日初曛時便有了密密麻麻的火炮聲。我們家祭祖慣例是在晌午。家家戶戶飄起淡淡的炊煙時,奶奶熄了灶火,吆喝孩子們端上糖果酒肉,趕上幾輩人去屋后的墳頭。簸箕里花花綠綠的小點心總是惹得孩子垂涎,趁大人們說話的當兒總要抓幾顆嘗嘗。往往還不待得手便被大人們扼殺掉,委委屈屈的淚珠兒在眼眶打轉。

  最招孩子厭的就是磕頭了。點上香,暖暖的煙在寒氣里慢悠悠地騰起。一時之間,仿佛楚辭里的香草世界都復活了,四處彌漫著淡淡的芳香。這是便要磕頭了。顧不上濕潤的泥土侵染了新衣,孩子們常常被“武力”壓迫著跪下,不情不愿地攏拳,用不甚標準的姿勢晃晃悠悠地磕三個頭。

  我在爺爺將一杯清酒盡數灑地時跪下,淡淡的酒香浮浮沉沉惹人沉醉,額頭貼地的時候有濕潤的水汽撲面而來。忽然想起爺爺曾教我的詞:

  “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常相見!

  這首詞本該是綺麗纏綿的,我卻覺得與此景無端契合。仿佛多年前雪山之巔那位孤寂的圣僧磕長頭擁抱滿世塵埃,只為求與八角街的那一人相見。年年歲歲的祭祖,求的何曾是富貴平安,不過求的是遠行之人在除夕時都能齊聚于此罷了。

  所以才有裊裊青煙起。遠歸的人啊,忽然淚流滿面。

  四

  櫻花將開未開的時候,阿姐完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儀式。

  奶奶算是阿姐娘家的高輩,在酒宴前取了木梳為阿姐挽發(fā)。如瀑青絲,一寸一寸,一縷一縷地被挽起。古老的祝福語從奶奶帶笑的唇里聲聲溢出: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有頭又有尾,此生共富貴。”

  像是朵朵跋過山涉過水的浮云悠悠蕩起。燈影搖曳里,阿姐美麗的眼眸里分明含了淚。

  家鄉(xiāng)的人見得少,沒那么多講究。簡單的酒席,沒有如夢如幻的潔白婚紗,沒有牧師見證的一生一世?菔癄的誓言,只一身素凈的旗袍,清麗的妝容,綴以一個嬌艷的笑靨,便分外討喜。酒席辦得熱鬧。露天壩子里搭上大圓桌,菜色不見得精致可入畫,卻十分合口。來得早的,坐早一輪,歡歡喜喜地喝了新郎新娘的敬酒放開肚皮吃一場;來得晚一點的,和幫工的叔姨胡天海地論一場,再和主人家坐下一席。開他個三天三夜的流水宴。夜夜燈火通明,古代君王夜夜笙歌的樂趣也不過如此。

歸的記敘文7

  杜甫詩中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其實哪里不是幽藍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為何偏偏在故鄉(xiāng)看到的那一顆,分外地明亮皎潔呢?

  中國人常常對故鄉(xiāng)有一種根深的執(zhí)念。尤其是那些帶著一身酸氣的文人騷客,那些身居海外漂泊的游子,人至中年后,幾乎無一例外地開始思念故鄉(xiāng),尋找故鄉(xiāng),時不時感嘆一句,再也回不到記憶中的故鄉(xiāng)。

  而這也不難理解。他們中的許多人懷念的,是在那個故鄉(xiāng)中,他們所度過的童年與青春。我們的傳統(tǒng)總是鄙棄喜新厭舊之輩,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懷舊,戀舊的人。他們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其實是一種憶往昔,他們的鄉(xiāng)愁,愁的是自己回憶中最為美好無憂,卻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們所尋找的,則是自己的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的文化,便是從這樣一個源一個根伸展出繁茂壯麗的無數枝葉。而對于一個人來說,他的軀體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偉大和祖先的智慧,這些根”,在他最初開始的地方。他們尋找記憶中的故鄉(xiāng),尋的是這思想源頭,尋的`是自己的根。

  我的大姨常年在外漂泊,外婆年紀大了,愈發(fā)希望她能落葉歸根,時常在身旁陪伴。大姨覺得在老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于是還是年年外出打工。但看著年邁的外婆,我想對大姨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媽媽說任何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的根,走到哪里不要忘記了養(yǎng)育你的一方水土。

  故鄉(xiāng)或許沒有燈紅酒綠,但它有落日余暉、炊煙裊裊;故鄉(xiāng)或許沒有高樓大廈,但它有煙雨小巷,荷塘月色;故鄉(xiāng)或許沒有刺激驚險,但它有小河潺潺,綠水青山……故鄉(xiāng)它有你最美好的回憶,有淳樸的人情,是你的歸宿,是你的根……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當你歷盡滄桑,別忘了回家的路,那個籠罩著皎潔月光的故鄉(xiāng),還在等待著當年那個輕狂少年人!

【歸的記敘文】相關文章:

以歸為話題的作文03-17

歸園田居教案01-12

歸園田居說課稿11-05

晚歸小學作文02-07

《歸園田居》說課稿02-05

晚歸小學作文3篇03-10

《歸園田居》(其三)教案06-18

以歸為話題的作文4篇06-20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說課稿06-26

等記敘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