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作文>體裁作文> 《春節(jié)》作文

《春節(jié)》作文

時間:2024-05-06 14:20:12 體裁作文 我要投稿

《春節(jié)》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jié)》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jié)》作文

《春節(jié)》作文 篇1

  春節(jié)的前一天,爸爸告訴我,我們要回老家殺年豬。

  在回老家的車上,媽媽對我說:“豬是今天殺的,豬肉特別新鮮、好吃,你這個小饞貓可以飽口福了!”

  我聽了這話,感到特別高興,哈哈!,新鮮的.肉,好吃的肉!

  車停在院子里。我一下車便看見一頭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的豬被頭朝地,懸掛在了架子上。旁邊是幾個殺豬匠——后面的情景我完全想想得出來。

  我走進屋子里玩了一陣,在走出來時,雖然這是意料之中的場景,但仍然被嚇了一大跳——地上一灘紅色的液體,架子上懸掛著一只無頭豬。

  “好殘忍!”我跑到了正津津有味地看殺豬的爸爸身邊。

  “有什么殘忍的?”爸爸面不改色——我想他眼前一定是豬肉大餐!

  我之前的興奮感已經(jīng)蕩然無存,心中有一種不知是什么,難受的感覺。

  我又去問媽媽:“你覺得殘忍嗎?”

  媽媽卻反問我:“人養(yǎng)豬,難到不是為了吃肉嗎?”

  呵!人養(yǎng)豬,再吃豬,這是一條怎樣的關系鏈!

  中午,桌上果然是豬肉大餐。香味直往我鼻孔鉆,我卻一點食欲也沒有,心中有種莫名的悲哀。

  社會上這種人也不少:對你特別好,就是為了得到你的利益。

《春節(jié)》作文 篇2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jù)宋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闭湎耆A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么稱“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原來它每隔365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zhuǎn)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饑。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

  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么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里。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轉(zhuǎn)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后,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jīng)·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后,竹節(jié)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后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qū)⑺鼡舻,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這種現(xiàn)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拜年”的風俗內(nèi)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

  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十幾二十斤、少則七八斤的豆子做豆腐。因為所需的豆腐量多,且有一些做豆腐所需的工具是平常人家沒有的,所以必須得叫豆腐坊幫忙做。于是在過年的前一個月左右,就得去豆腐坊訂好日期,以便在過年的前幾天,去豆腐坊做豆腐。做豆腐的原料--黃豆及青豆是自家準備的。還需要自家準備的有做豆腐所需的柴火。

  每年到做豆腐的那天,我們家就像是過了一個小年,家里的每個成員都是忙碌的,包括家里排行最小的我。做豆腐最忙的`是之前的準備工作,輪到我們家做豆腐的時間,媽媽已經(jīng)把豆子和裝豆腐用的簸箕都送到豆腐坊里去了,我和姐姐就跟在后頭像螞蟻搬家似地一點一點往豆腐坊搬柴火。東西都送過去了,前一家做豆腐的也差不多做完了。我們聽著媽媽的吩咐,洗豆子、稱豆子、磨豆粉、騰出豆腐框、洗濾豆腐的紗布、取水、把柴火搬到灶前準備生火……

  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余下的就都是大人們的活。我們不再像往常一樣急著去找小伙伴們玩,都只為了等待豆腐快出爐的時候,眼饞地看鍋里像白云一樣散在淡黃的堿水里的豆腐花,等著大人們的準許,一飽口福。大人們一般不讓我們小孩子生火,因為掌握不好火候,做出來的豆腐口感就不好了。我跟姐姐圍坐在灶前,一邊在融融的火光取暖,一邊看著大人們忙碌,不時地起身去鍋前轉(zhuǎn)轉(zhuǎn)。豆腐坊的師傅大聲地吆喝著:小妹妹走開咯,等一下好了我會叫你們。

  鍋里的豆腐花終于慢慢成形了,這時候媽媽吩咐我們:回去拿碗吧,多盛一點,帶一點回去給你們爸爸吃。媽媽的眼神里、口氣里,是對我們滿滿的寵愛。而貪吃的我們早就準備好啦,把碗遞給豆腐坊師傅,踮著腳尖眼巴巴地看著他一勺一勺地從大鍋里盛豆腐花。剛出鍋的豆腐花冒著騰騰的熱氣,輕輕地撒上一層白糖,那一口口嫩滑的豆腐花,比平日里任何一種零食都有著更大的誘惑。

  吃完豆腐花,該是第一鍋豆腐起鍋的時候了,媽媽和豆腐坊師傅把豆腐花用一個大大的瓢舀起來,倒進事先鋪好紗布的井形木框里,直到高出木框些許,然后把紗布里的豆腐花包得緊緊的,用一塊石頭壓住。差不多三十分鐘后,紗布里面的水分被壓出來了,豆腐花也在井形木框的里被壓制成了一大塊方形豆腐。解開紗布,豆腐坊師傅用一把專用的豆腐刀把大方塊豆腐均勻地切成十六片小豆腐。至此,第一鍋豆腐順便完成。媽媽把井形木框拿開,送給豆腐坊師傅做下一鍋豆腐,再把豆腐一塊一塊小心地放進平底簸箕里,架在籮筐上面挑回家。

  家里,爸爸已經(jīng)把油鍋燒開了,只等媽媽把豆腐挑回家,然后把豆腐整塊整塊地放進油鍋里炸,炸得豆腐皮金黃金黃的。炸好的豆腐先拿幾塊去敬奉各路神明,而我們,又開始大飽口福,享受美味的豆腐。拿一個碗,用筷子捅一塊剛炸好的豆腐,或放糖,或拌些醬油,咬一口,脆香脆香的豆腐皮,新鮮熱乎的豆腐心,空氣中彌漫的,全是香噴噴的油炸豆腐味。

  把所有的豆腐都做好后,撒上鹽存在缸里,等過年之后慢慢吃,或煮湯,或炒紅燒肉。這樣的豆腐一般可以吃到正月十五左右。媽媽說,這樣做豆腐是因為每年的春節(jié)后那半個月里是蔬菜的空缺期,有些青菜季節(jié)剛過,而有些青菜則種植的時間未到。年前做的豆腐,剛好補上了這半個月的蔬菜空缺。而這對我們貪玩貪吃的小孩子來說,過年,又多了一項有得玩又有得吃的絕好節(jié)目。

《春節(jié)》作文 篇3

  龍年的春節(jié)已經(jīng)離去,但在春節(jié)里發(fā)生的事情我卻仍然記憶猶新,下面我就講述一個春節(jié)里發(fā)生的趣事吧。

  學校剛放假不久,爸爸就帶著我去買炮。在鞭炮商店,我懷著興奮的心情這兒拿一捆,哪兒那一盒,直到塞的確實沒法再塞,我才罷休。剛準備付錢,我的'目光又落在一堆顏色鮮艷的炮上,連看都沒看是什么炮,就拿起一捆塞進袋里。

  回到家,我馬上清點我的“戰(zhàn)績”。結果一看最后買的那捆炮,立刻傻了眼,這就是一捆“二踢腳”,我最害怕這種炮了。一旁的爸爸笑道:“膽小鬼,不敢放就別放,晚上我放!泵鎸Π职值闹S刺,我心里升起一股無名火,喊道:“誰說我不敢放,我晚上就放!”回頭我才知道中了老爸的“激將法”,可后悔也來不及了,俗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一會兒的功夫,到了晚上。我心里想:我就放一個,絕不多放。于是我拿起一個“二踢腳”,手里的火機一摁,火苗“騰”地一下跳了起來。我把火苗往引線上一放,轉(zhuǎn)身就跑。結果竟然沒點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我恨不的找個地縫鉆進去。沒辦法,我只好又小心翼翼地走過去,拿火機,心一狠,摁下去……驟然,引線嗤嗤地閃出了耀眼的火花。點著了!我撒腿就跑。沒跑多遠,只聽“蓬”的一聲,我回頭看了下,天空中綻開了一朵美麗的煙花!霸瓉磉有煙火啊!”我自言自語地說。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啊。我從中找到了甜頭,接著也不再害怕了。把所有的炮都拿來,接著放了第二個,然后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等我全部放完,已經(jīng)是深夜了,我高興的向爸爸媽媽報告“戰(zhàn)果”,然后才快樂的睡覺去了。

  直到現(xiàn)在,我一想起這件事情,都會快樂起來。而且我從那以后再也不會害怕放“二踢腳”了

《春節(jié)》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逢春節(jié),家家團圓,人人高興,每個人都穿上新衣裳,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春節(jié)是一人隆重的節(jié)日,當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怠慢,會有許多事情要做。正如這個歌謠所說“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碾糕米,二十八吊夜叉,二十九吊燈籠,三十包餃子”。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掃房子、洗衣服,讓家里里里外外,每個角落都過一次年。而且我們往年還要蒸許許多多的饅頭,一盤盤香腸,想起來就流口水。然而,由于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工作的繁忙,饅頭不再親手去蒸,燈籠也不必親自糊,都可以買到,年糕更是可以輕而易舉地買到……

  是!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jīng)濟的興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也變得越來越方便,可以省下許多時間。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不是現(xiàn)在沒有以前的年味濃了,沒有了以前大家一起忙碌的景象,沒有以前的熱鬧氣氛,人也沒有以前勤快變得懶惰了。

  再回想以前我們春節(jié)的活動,有舞獅子、耍雜技、敲大鼓、唱大戲……另外,小朋友們會聚會在一起,玩沙包、跳繩、打羽毛球;大人們也會聚在一起閑聊。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是聚在家里,坐在電視機前,一看就是一天。當然最傳統(tǒng)的,我們怎么也不能改變,三十的年 夜 飯,初二初三初四串親戚……但是,由于這種改變,我們朋友之間,鄰里之間的交流少了,了解少了,溝通少了。

  伴隨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社會習俗也隨之發(fā)生改變。我們可能意識到,但是否尋找過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思想變化了,也可能是社會潮流變化了,還可能是……總之,這不是單方面,一言兩語就是說明的。但不管怎樣,我們一定不能丟棄我們的社會習俗,而要繼續(xù)堅持,將它傳承下去。

【《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jié)春節(jié)的作文03-05

春節(jié)春節(jié)作文11-28

關于春節(jié)的春節(jié)的作文11-22

關于春節(jié)春節(jié)作文04-20

春節(jié)到了_春節(jié)作文04-22

飄香的春節(jié)作文 - 體裁春節(jié)作文01-28

春節(jié)作文作文03-24

春節(jié)的的作文04-20

春節(jié)的作文04-20

春節(jié)的的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