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作文>小學作文>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

時間:2024-05-16 14:28:57 小學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知道生活中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請教別人。

  2、在嘗試請教的實踐過程中知道請教的時機要適宜、問題要說清楚、不明白時要及時追問、要運用禮貌用語。

  3、通過同桌練習、小組交流、生生互動等形式學習、實踐“請教”的過程,學會向別人請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話題

  生活中,人們會遇到一些不好解決的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辦。

  比如,情景文字框中的“丟三落四”和“借東西不還”。閱讀情境文字框的事例,思考:從哪兒能看出這兩個問題不好解決?

  學生抓住“經常丟三落四”了解“丟三落四”已經成了習慣,抓住“提醒他吧,怕顯得我小氣;不提醒的話,又擔心他一直不還”體會這個問題讓人左右為難。總之,兩個問題都不好解決。

  順勢導人,引人話題: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好解決的問題,向別人請教是個好辦法。請別人幫助我們想辦法,這就叫“請教”。

  二、引發(fā)“請教”,匯總要領

  1、已有經驗,梳理歸納。

  (1)關聯生活,“請教”經驗分享。

  活動一:“請教經驗”分享會。

  在小組中交流,向別人請教應該注意什么?然后匯總整理:

  要有禮貌:請教時說“您好”,請教后說“謝謝”。

  要征得別人的同意:我想向您請教一件事情,可以嗎?

  要把請教的問題(或者說需要解決的問題)說清楚。

  (2)問題人手,發(fā)現“請教誤區(qū)”。

  活動二:火眼金睛看問題。

  請教是學習和生活中常會遇到的事情,請看看下面的請教有什么問題?

 、俪鍪荆

  浩浩獨自去上武術訓練班迷路了,想問路,又不敢。可是,馬上就要遲到了,他硬著頭皮走到他前面的老奶奶身邊,小聲說:“我找不到去武術班的路了!崩夏棠虥]有回頭,繼續(xù)向前走了。浩浩這次請教的問題:沒有站到對方面前說話,沒有有禮貌地打招呼,也沒有把問題說得很清楚。

 、诔鍪荆

  午自習時,同學們都在認真地做作業(yè)。小麗同學有道數學題不會做。她拍了一下坐在前排的課代表,問道:“這道題怎么做啊?”課代表回頭看了她一眼,繼續(xù)寫作業(yè)。

  小麗這次請教的問題主要是請教時機、請教方式不合適。

  還可以結合生活中你了解到的一些請教的事例再想想:請教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

  在上面活動的.基礎上,歸納出請教應該注意的要領:在別人方便的時候請教,有禮貌請教,說清楚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2、嘗試請教,發(fā)現總結。

  活動三:小試牛刀,初“請教”。

  從“丟三落四”和“借東西總不還”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同桌合作,進行“請教”的嘗試。然后請兩組同學到前面展示,大家評議,重點關注前面環(huán)節(jié)總結的請教要領是否落實。

  例1:解決“丟三落四”的問題,學生評價這個“請教”完成得怎么樣。

  學生A: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可以嗎?

  學生B:當然,希望我能幫上你。

  學生A:我經常丟三落四,上課了才發(fā)現忘帶作業(yè)本,出去春游又忘記帶水、有時候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學生B:我覺得你可以準備一個記事本,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或者要帶的東西記錄下來,做到一點就打個鉤,這樣提醒自己。

  學生A:可是我還是怕我會忘了,你說我能不能讓爸爸媽媽提醒我一下呀?

  學生B:總依賴別人提醒是很難把丟三落四的壞習慣改掉的。你要相信自己。

  實在不行就把每天要帶的東西寫好貼在門上,出門前再檢查一遍,慢慢地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了!

  學生A:嗯嗯,我回去試試。謝謝你的幫助!

  學生B:不客氣!這個展示范例中做到了前面,總結的“請教”要領,想了兩個辦法,都很可行,或許真能改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呢。

  例2:聽錄音一一解決“借東西不還”。請學生評價一下這個請教完成得好在哪兒。

  學生A:打擾一下,你現在有空嗎?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

  學生B:我有空,你有什么問題呀?

  學生A:我的鄰居小輝前幾天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現在都沒有還。提醒他吧,怕顯得我小氣;不提醒的話,又擔心他一直不還。

  學生B:這還不簡單,你讓別的朋友幫你把球要回來。

  學生A:那不太好吧,可是我還是很想要我的球。

  學生B:還有個辦法,找個機會,約他和大家一起踢球,等踢完球回來之后直接把球拿回來。

  學生A:約他時得提醒他拿足球吧?有點不好意思啊。

  學生B:你就說:好久沒踢球了,周六上午我們去踢一次球吧。想著拿足球啊。不就行啦。

  學生A: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既不尷尬,也能拿回我的足球!謝謝你的幫助!

  學生B:你客氣了!大家就是要互相幫助呀!

  可從請教者、被請教者的角度來評價。如,請教者有禮貌,問題說得清楚;被請教者主意出得好,可貴的是還有及時追問。

  小結:“請教”時不僅請教時機要適宜、要有禮貌、把問題說清楚、要表達感謝,而且在沒聽明白時候要及時追問。

  三、入境演練,多“請教”

  1、活動一:搜集問題,進入真實情境。

  導人:在生活中,誰都會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我們也來想一想,有什么需要請教的問題?

  注意:一定是遇到的真問題,而且是不好;解決、值得請教的問題。

  比如:

  (1)我是小組長,老師讓我組織我們小組成員排演一個課本劇,可是我沒做過這樣的事,誰能告訴我怎么做?

  (2)我做事特別慢,吃飯總是最后一個吃完,寫作業(yè)也總是寫到很晚?荚嚂r,因為慢總是做不完試卷。媽媽總說我磨磨蹭蹭的。我該怎樣改掉這個“慢”毛病呢?

  (3)我之前向小明借了一本書,回來發(fā)現、上邊還有作者的簽名呢?墒沁@本書找不到了,到現在我也沒還給他,他也沒向我要、我應該主動找他說呢,還是就不提這件事了?

  (4)我和我的好朋友,昨天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我想與他和好,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我該怎么辦?

  (5)我上課總是“走神”,經常被爸爸媽媽和老師批評。我也想改,可總是控制不住。這可怎么辦?

  (6)自從有了弟弟,媽媽就偏向弟弟。弟弟總是在我寫作業(yè)的時候來搗亂,跟弟弟好好說,他不聽;跟媽媽說,她總是說弟弟還小呢。你能告訴我該怎么辦嗎?

  2、活動二:傾訴問題,真“請教”。

  (1)組內請教。

  將遇到的問題向小組成員進行請教,聽聽他們有什么好建議。注意落實請教的相關要點,不明白的地方及時提問。請教結束后,按照評價量表進行互評。

  (2)全班展示。

  了解“組內請教”中的問題是否解決,請教是否成功。成功和未成功分別選一個進行展示,按照評價量表進行評價。

  成功的請教:請組員推薦展示請教要點充分的例子,評價時關注請教的問題是否說清楚,是否有及時的追問。

  未成功的請教:在全班內再嘗試請教,有可能會經歷不成功到成功兩個階段,對于請教要點落實得會更好。教師相機進行點撥。

  如:

  學生A:你好!我想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可以嗎?

  學生B:可以,你說吧。

  學生A:我是小組長,老師讓我組織我們小組成員排演一個課本劇,可是我沒做過這樣的事,你能告訴我怎么做嗎?

  學生B:你可以先根據課本中的內容分女子角色,再讓大家記好臺詞,然后再一起排練。

  學生A:可是,這不就跟分角色朗讀一樣了嗎?

  學生B:不一樣,課本劇不是讀課文,是說臺詞,而且還要做動作,像演員一樣。

  學生A:可是書中沒有寫出來做什么動作,這怎么辦?

  學生B:在請教過程中,當請教的學生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法時,容易忽略對提供幫助的人表示感謝。

  這時,教師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他給你提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滿意嗎?

  學生A:我不太滿意。

  教師:(追問)如果你不滿意,你應該怎么做?

  學生A:要對他說謝謝,之后,繼續(xù)向其他人請教。

  教師:(追問學生B)當你不能幫他的時候,你還可以做什么?

  學生B:不好意思,我沒幫上你!你可以再去請教其他同學或者老師。

  學生A:謝謝你耐心幫助我!我再向老師請教一下。

  學生A:老師,我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您現在方便嗎?

  老師:可以,你想問什么問題?

  學生A:我是小組長,要組織我們小組成員排演一個課本劇,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加上動作,怎樣才能像演員一樣表演出來,您能告訴我怎么做嗎?

  老師:你要先把課文內容改編成劇本。再根據劇本分配角色,每個角色根據劇本準備臺詞,揣摩語氣、表情,練習動作,以及舞臺走位。

  學生A:我還是不太明白怎么把課文改編成劇本。

  老師:我給你一個劇本的例子,你可以和你的組員一起仿照著改編。其他不懂的地方,你可以隨時來找我。

  學生A:好的,謝謝老師!

  學生可能圍繞“有禮貌”“注意請教時機”“說清問題”“及時追問”“表示感謝”等方面進行評價,引導發(fā)現“不管別人是否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都要表示感謝”“自己幫不上時可以告訴他找誰幫忙”。

  這個板塊的教學活動要充分體:現出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

  在生生互動、自主評價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學習目標。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學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根據閱讀提示,對照圖畫,通讀課文。

  2.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通過圖畫對照,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讓學生當小講解員講講文中涉及的風景和人物。

  3.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用恰當的方法來解決。(查字典、觀察畫面)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歷史價值,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

  三、教學策略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幅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作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寫了《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最后,簡單寫出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學習描寫方式,體會語言的生動,在課文學習中理解句子表達效果并體會、積累表達方式的多樣性,領悟細節(jié)描寫的細致。

  2.展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己講解學到的內容,提出質疑,選擇恰當的方式解決。

  四、教學過程

 。ㄒ唬┙翌}解題

  1.在我們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多種藝術作品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芒。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名揚中外的古畫。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理解詞語意思。

  (1)什么叫“名揚中外”?名揚中外:很有名氣,名字傳遍了世界。

  (2)讓我們一起用贊美的語氣再讀讀課題,讀出你的感情。

  4.讀題質疑。

  (1)這幅名揚中外的畫叫什么名字?你對他有多少了解?

  補充《清明上河圖》的簡介:聞名中外的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不朽珍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這幅畫是誰畫的?這幅畫都畫的什么?這幅名揚中外的畫獨特在哪兒?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課題產生興趣,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影響力與藝術價值,激發(fā)學生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對課題質疑的能力,學會思考提問,帶著問題讀書。

 。ǘ┏踝x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給我們介紹了《清明上河圖》,讓我們了解了這幅名畫,知道了關于它的很多知識。

  2.指名分段讀文,重點正音。三個多音字“作”“溜”“乘”,分別組詞。

  作zuō(作坊) 溜liū(溜冰) 乘shèng(千乘之國)

  作zuò(作業(yè)) 溜liù(一溜煙) 乘chéng(乘法)

  3.請你們試著概括一下每段段意。

  第一段:概括介紹《清明上河圖》背景。

  第二段:寫畫上人物多,各行各業(yè),各色人物都有。

  第三段:寫畫上的街市熱鬧非凡。

  第四段:寫畫面上有險些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場景。

  第五段:寫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4.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可以分為幾部分?

  總結:簡介、內容、 歷史價值。

  【設計意圖】將語言概括的能力放在理解課文的前期來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要求抓重點詞語。初讀的過程中讀準字音,完成讀通順、讀準確的要求,并能大致概括文章內容。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現在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讓我們一起再欣賞一下這幅畫吧。

  2.出示閱讀提示:讀了閱讀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總結:閱讀方法──對照圖畫讀課文。閱讀要求──看課文描寫了畫面上哪些內容;交流讀后感受。

  3.讀了第一段,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總結:《清明上河圖》的年代、作者、名字;尺寸,畫面內容;現狀。

  4.學習第二段。

  (1)這段主要寫的是什么?

  總結:《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

 。2)用什么方式描寫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省略號的含義是什么?

  出示課件:

  有從鄉(xiāng)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y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

  小結:用排比的修辭方法描寫的。省略號表示畫面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沒有被寫出來,表示人物之多。

 。3)這段話不僅在寫人多,還從哪個方面讓我們感受到人多的'?在書上把你找到的詞語畫一畫。(從各種行業(yè)這個方面,向我們描述了人十分多,有各種職業(yè))

  (4)課文不僅詳細地給我們舉例說明有各行各業(yè)的人,還有哪句話向我們直接說明了人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5)請你來說說你的感受,當你看到這幅畫上有這么多的人。

  預設:體會出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這么多人都能畫出來很了不起。

  5.學習第三段。

 。1)這段主要寫的哪兒?

  總結:街市。

 。2)你能找出這段的中心句嗎?

  第一句: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

 。3)這段的結構怎么劃分呢?

  總起句;各類商店,形態(tài)各異的人;畫技精湛。

  (4)從這段體會到什么:體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5)誰來給我們當小導游,發(fā)揮你的想象,先給我們介紹介紹街上的人,再補充還會有什么樣的?

  6.學習第四段。

 。1)說說看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

  總結:局部情景。

 。2)“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如何理解“傳神”?

  預設:畫得十分逼真,就像真的一樣!

  小結: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或物生動逼真!皞鳌庇肿x“zhuàn”,如“自傳、小傳”。

 。3)這句話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敬佩)

  總結:這句話是一個感嘆句,寫作者在欣賞畫家的作品后,情不自禁的贊嘆,所以作者是飽含贊美之情的。請大家也帶著這份贊美之情來讀讀這句話。

  7.朗讀課文第五段。

 。1)這段是在介紹它的歷史價值,那么你是怎么理解它的價值的?

  能再現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這是十分難得的。

 。2)你想對這幅畫的作者說些什么呢?

  預設:謝謝您,為我們留下這么好的作品,能為我們再現八百年前的場景,讓我們理解到百姓的生活,仿佛看到了他們熱鬧的場景。

  【設計意圖】將內容理解作為文章學習的主線,情感理解作為理解內容后的提升。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其中油然而生的贊美之情;觀察作者的表達方式,將句式與以前學習過的內容相結合,如“有鄉(xiāng)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與《趙州橋》一課的相似句式作比較,對比學習,激發(fā)學生讀書樂趣。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自由抒發(fā)情感,表達心中感慨。

 。ㄋ模┱n后思考,擴展延伸

  1.誰來為我們當一下解說員,當我們在博物館看到這幅畫時,你會怎么給別人介紹?

  北宋名畫、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

  2.你還知道我國哪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繪畫作品,你能說說它們好在哪兒嗎?

  【設計意圖】在鞏固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口語表達的能力,在實際運用中學會熟練、簡潔地組織語言。同時也會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在說的過程中這種熱愛之情也會油然而生。

  (五)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了解有關《清明上河圖》的相關知識。

  2.結合課堂所學內容,回家向父母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圖》這幅畫。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釣、攏”兩個生字,會寫課后“耍、裝、勁、絨”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14個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樂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3.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4.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2.讓學生在感情朗讀、表演、交流中,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3.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品味語言,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結合學生自己走進大自然時經歷的有趣事情或獨特感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體會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幸福童年,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第四自然段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

  2.體會文中“我”的情感變化及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難點:

  能體會到課文描寫的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

  三、教學策略

  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教師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

  2.多媒體情景法:運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fā)現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過程

 。ㄒ唬┱故緢D片,設懸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介紹自己所知道的關于蒲公英的知識。

  2.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蒲公英,請學生們欣賞。

  3.導語: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變化,你有沒有細心觀察過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細心觀察這種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發(fā)現了什么。

  引出課題并板書:金色的草地。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入語文學習。多媒體展示蒲公英,可以使學生感受蒲公英的美麗。通過圖片展示,設懸來引出課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教師隨機出示卡片,檢查鞏固生字、新詞。

  玩耍 一本正經 謝寥(liào)沙 絨毛 假裝 釣(diào)魚

  觀察 花瓣 合攏(lǒng) 手掌 有趣

  3.理解詞語。

  一本正經:形容很規(guī)矩、很莊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上。

  4.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作者是誰?有什么感受?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5.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明理由。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有困難的生字,給學生自由識字的空間。

  【設計意圖】讀通文本是學生閱讀理解文本的前提,多種形式的學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為深入體驗文本做好鋪墊。增強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審美能力。

 。ㄈ├斫庹n文,品悟作者情感

  1.營造氛圍,感受草地之美。

 。1)出示圖片,誰能借助朗讀把大家?guī)脒@金色的草地?學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配樂出示一組圖片。

  導語:聽著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開了,放眼望去,布滿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亮。小鳥飛來了,蝴蝶飛來了,空中彌漫著青草的香氣飄飛著蒲公英柔嫩的絨毛。那絨毛輕輕地貼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頭發(fā)上,親吻著我們的.面頰……小朋友,這時,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

 。3)看來文中的小朋友和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片草地,請大家齊讀。

  2.趣為主線,生成教學過程。

  課文最后一段“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讓學生說說“你感覺課文哪里寫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

  預設1: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很有趣。

  (1)朗讀第2自然段。

  (2)抓住描寫哥倆神情的詞語“裝著一本正經”“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指導朗讀出愉快的心情。

  (3)用自己的話說說“引人注目”一詞的意思并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在什么情況下,有什么東西很引人注目。

 。4)蒲公英開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可是課文為什么說“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預設2:觀察草地的變化很有趣。

 。1)默讀課文3自然段,看看他們又有什么新發(fā)現?并出示蒲公英變化表,按課文內容填完整。

時間 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顏色 綠色 花的顏色

 。2)草地的顏色會變化,這是多么有趣的發(fā)現!朗讀第3自然段。

  3.讀演結合,探究草地變化之謎。

 。1)出示蒲公英張開和合攏的圖片,并用手勢圖來解釋蒲公英和草地顏色的變化。

  (2)對照表格,同桌之間用自己的話說說草地在一天的三個時間里是怎樣變化的,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出來。再指名說一說。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早晨,花朵________時,___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___;中午,花朵________時,它是___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___,草地就又變成________的了。

  (3)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許許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們卻有了這樣一個奇妙的發(fā)現,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同學們請你們就帶著這種感情來練習朗讀,先自己練著讀一讀。

  4.體會段落寫法。

 。1)齊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找一找作者在寫蒲公英一天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時,由哪個句子連起來寫的?

  預設:這是為什么呢?

  (2)“這是為什么呢”這句話把蒲公英一天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連接起來了,這一自然段寫草地變顏色的一段話先寫發(fā)現草地變顏色的事實,然后用“這是為什么呢?”來連接草地變顏色的原因。兩層意思不但講得十分清楚,而且還很通順。同學們以后在寫文章時也要學習這樣的方法,當然可以用其他的連接句。

 。3)小主人公2次發(fā)現有什么不同?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第一次發(fā)現是在無意中看到的,有的人可能不把它當一回事。第二次發(fā)現是帶著問題,特意去觀察后所看到的。引導學生明白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才能有所發(fā)現。

  5.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1)為什么說草地是可愛的,蒲公英是有趣的?

 。2)文中小朋友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你覺得這種說法恰當不恰當?

 。3)聯系上文所講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開合情況體會。你覺得這句話寫得怎樣?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產生主動探究的強烈愿望。從以下三點入手:一是讓學生感受“美”,二是讓學生體會“趣”,三是讓學生探究“謎”。 “美”是輻射整篇文章的基調,“趣”是貫穿整篇文章的主線,而“謎”則是引發(fā)學生進行探究的火種。

 。ㄋ模┩卣寡由欤赶蛏顚嵺`

  1.讓學生談自己的收獲,并給學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識小檔案,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蒲公英的知識。

  2.利用課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fā)學生談這些植物的神奇之處,從而對課文做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實踐性要求。

  大自然里有植物、動物,各式各樣的物種千千萬萬,它們色彩繽紛、形態(tài)獨特、習性各異,經常親近它們,仔細觀察它們,你會有獨特的發(fā)現、新穎的感受,因而你會激動、興奮,由此產生眷戀、喜愛。請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發(fā)現、經歷、感受作為課余生活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一篇課文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學習探索空間。因此,在本課教學的最后,我設計了3個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加深。

 。ㄎ澹┎贾米鳂I(yè)。

  1.有選擇地布置檢測練習。

  2.把你在大自然中的發(fā)現及時地記錄下來,去體驗發(fā)現和探索的樂趣吧!

  【設計意圖】1.基礎檢測練習。2.讓學生體驗發(fā)現和探索的樂趣。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生動的語言,感悟小刺猬的聰明機靈。

  2.抓住作者評價刺猬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3.能夠有順序地復述小刺猬偷棗的過程,適度運用課文中生動的詞語。

  4.走進作者心里,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感受作者把刺猬當做朋友,這是大自然賜給的珍貴禮物。

  教學重點:

  在體會課文生動語言的同時,感受小刺猬的高明。

  教學難點:

  學生在品讀中走進作者心里,體會文本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基于學情 整體把握 品味描寫“棗”語言的優(yōu)美

  1.導言:同學們,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無私的,它賜給我們許多珍貴的禮物,有個叫宗介華的作家,就發(fā)現大自然賜給他一個帶刺的朋友,讓他非常開心跟老師一起板書,(板書:帶刺的朋友)注意“刺”這個字的字形。(教師指導。)

  2.師:在家讀課文了嗎?讀了幾遍?那大家一定知道這個帶刺的朋友是誰?一起告訴我。(出示圖:刺猬)

  3.現在我請大家再自由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棗的事。)

  4.師:這棗什么樣?竟引來小刺猬偷呢?

  (教師配著音樂,出示圖片,朗讀第一段:描寫棗的語句。)

  這棗什么樣?(好紅的棗,還很多,還很香)能讀出來嗎?

  第二板塊:理清順序 讀中揣摩 品悟“偷棗”語言的生動

  1.過渡語:看了這樣的棗,你會有什么想法?(很饞,很想吃到。)

  是啊,這樣的棗不但你饞,小刺猬也饞呀!所以小刺猬就來——偷棗。

  看來:作者描寫棗很有必要,正是這又紅、又香、又紅的棗,才引來了小刺猬。

  2.請同學們默讀2至11自然段,邊讀邊想,小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預設:小刺猬先爬上樹,然后用力搖晃樹,把棗要下來,再把棗扎在背上,跑了。

  3.師:通過我們讀及同學們的匯報,我感覺小刺猬偷棗就是一個動畫片,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現了幾個畫面?

  (1.小刺猬爬上樹。2.小刺猬用力搖樹,把棗要下來。3.小刺猬打滾把棗都扎在背上,跑了。)

  教師隨機概括(爬樹 搖棗 收棗)并板書。

  4.師:小刺猬偷棗的這三個畫面,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寫了出來,請同學們讀讀描寫小刺猬(爬樹 搖棗 收棗)的語句,邊讀邊思考你讀出一個怎樣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寫在字里行間。

  5.走進“爬樹”的畫面。

  讓我們先走進“爬樹”的畫面。

  指名讀描寫小刺猬爬樹的句子:

  我剛走到后院的棗樹旁邊,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慢地往樹上爬。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我在監(jiān)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樹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條……

  a師:讀出怎樣的刺猬?(動作緩慢的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為什么爬的這么慢呀?怎么還詭秘地爬向老樹枝?(我是來偷棗的,怕被別人發(fā)現,所以要小心點。)這是個怎樣的小刺猬?(聰明、機靈、有心眼)能通過你的朗讀,讀出小刺猬的聰明機靈嗎?(指名讀)

  b教師造境:讓我們進入那個場景:一個晚上,新月斜掛,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斑駁駁地灑在地上。小刺猬來偷棗了:(播放動畫片中動物爬樹的響聲)指名讀。

  c如果你是作者看到這么一個小刺猬,你趕跑它嗎?(不)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這東西還要干什么?

  6.走進“搖棗”的畫面。

  師:這個小刺猬剛才還小心翼翼、緩慢詭秘,可是到了樹上卻變樣了:

  指名讀:后來,那個東西停住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師:小刺猬,怎么敢這么用力搖呀?你剛才不是怕被發(fā)現嗎?一個一個地摘,還沒有聲音多好!

  (預設:1.我想讓棗快點下來;2.我想讓棗多下來些;3.這時我沒發(fā)現有人,所以用勁搖爭取時間,為的是速戰(zhàn)速決,才不被發(fā)現。)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說小刺猬那樣緩慢詭秘的爬,是小心翼翼且聰明機靈,那么這用力搖晃說明這是一個——(預設:1.聰明機靈的小刺猬;2一個很有辦法的小刺猬;是一個高明的小刺猬……)它高明在——(預設:1.能抓緊時間弄更多的棗;2.方法巧妙;3.速戰(zhàn)速決)

  看來這“用力搖晃”里誰能把這個句子再讀一讀,讀出小刺猬的高明。實時指導。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這個畫面,你趕走小刺猬嗎?(不)為什么?師:不能你趕走,看:(課件出示文字: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地一聲掉了下來,聽得出,摔得還很重呢。

  指名讀:噗的一聲說明什么?掉下來的速度快。不小心嗎?(不是)你怎么知道?(聯系下文說。)小刺猬為什么這樣做?(它在抓緊時間,這會正沒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2.還有更高明的呢?

  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讀讀這句話那些地方體現了小刺猬高明?

  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

  它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歸攏到一起,然后打了一個滾兒。

  對比讀:體會“匆匆地”體會抓近時間,“歸攏到一起”、“就地打滾”方法巧秒。

  這句中還那些地方體現刺猬高明: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路線好:隱蔽自己)急火火地跑了。(爭取時間)

  誰來讀讀“收棗”一段,讀出小刺猬的聰明機靈和高明。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么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fā)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墻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

 。ㄟ@時配上音樂,有點緊張點的)這一攏、一滾、一扎、一駝可以看出刺猬的是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說:(齊讀)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

  第三板塊:品讀稱呼 體會揣摩 感悟作者情感的變化

  同學們你們發(fā)現了嗎?在三個場面中,作者稱呼小刺猬的語言是不一樣的:

  出示: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

  當小刺猬在樹上爬時:作者稱呼說——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fā)現我在監(jiān)視它。(從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歡小刺猬)

  當小刺猬從樹上掉下來時:作者稱呼說——我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樹上那個家伙就噗的一聲掉了下來。(作者感到有些經驗,不知這家伙搞什么鬼。)

  當小刺猬其巧妙地收棗逃跑時:作者稱呼說——聰明的小東西,偷棗的本事可真高明。。ㄗ髡哂兄械臍J佩)。

  第四板塊:復述偷棗 內化語言 品讀

  1.課文讀完了,誰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為開頭,所說小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最好用上書中的一些描寫小刺猬的一些動詞。

  (1)自己練著說一說。(2)在小組中和小伙伴中說說。(3)教學生到前邊說。(達到:完整、有順序、生動)

  2.推薦讀《帶刺的朋友》關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給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動的語言。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5

  【學習目標】

  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生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戳诉@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自由說說。)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一”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耪効鬃。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后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⑵談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⑶學生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課后作業(yè)

  結合課文或課外搜集的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jié)課,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2、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四、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先議論一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完后適當展示、指導。

  五、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興高采烈”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jié)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并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直奔中心:

 。薄煟和蹙S是唐代一位大詩人,他寫了一首有名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齊讀這首詩)。課文用最膾炙人口的一句作為課題。

 。、齊讀課題,找出課文圍繞課題的哪個詞來寫的。(思親)

 。场W生圍繞“思親”質疑。(①為什么思親?②怎樣思親?)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讀順課文。

  2、檢查自學效果。

 。ǎ保┏鍪旧挚ㄆ。

 。ǎ玻┲该x,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節(jié)等方面辨明讀音。

 。ǎ常┏樯挚ㄆ寣W生讀生字詞。

  3、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三、寫字指導

  指導要點:

  逢:半包圍結構。注意內部的結構。

  佳:由8畫寫成。右部是兩個“土”疊加,不是中間一“豎”到底。

  倍: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右上下兩端齊平。

  插:12筆寫成。右部的筆順為:“撇、橫、豎、撇、豎、橫、橫折、橫、橫”,末“橫”左連“豎”筆,右連“橫折”部,且讓“折”部末端下露些。

  憶:左部“豎心旁”筆順是“點、點、豎”。

  異:需注意上半部分。

  第二課時

  二、詩文對照,讀中解疑

 。ㄒ唬┘氉x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問題:為什么思親?讀后討論

 。ㄒ驗樵娙霜氉砸蝗耍傩‰x家,離家之遠—在長安離家之久—已兩年,所以思親之情油然而生。)

  2、出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詩文對照,說說詩句的意思。

  3、指導感情朗讀。(“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讀得稍緩,帶些傷感。)

 。ǘ、細讀第二自然段

  1、師引讀:恰逢一年一度得重陽節(jié)又到了(生接讀第二自然段)。

  2、文題對照,理解“倍”的意思。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交流后出示卡片:一年一度、扶老攜幼、興高采烈、登高游玩、家家戶戶)

  4、用上這些好詞說說詩人為什么“倍思親”。看誰用的`好詞多。

  5、出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詩文對照,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導感情朗讀。(一、二、三句讀出人們歡度佳節(jié)的熱鬧、愉快氣氛;第四句聲音放低,速度放緩,讀出王維的孤獨與寂寞,深深的思念之情。)

 。ㄈ⒓氉x第三自然段

  1、配樂范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體會詩人的心情。

  2、自由讀,討論問題:王維是怎樣思親的?(前半段:王維思念以前與兄弟們歡度重陽節(jié)的情景。后半段:王維遙想此時兄弟們是怎樣思念他的。)

  3、學習前半段。(1、一邊配樂,一邊讓學生默讀,啟發(fā)學生想象:“總要”、“頭插茱萸”、“手挽著手”、“登高遠眺”的情境,體會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會‘的遺憾。2、指導感情朗讀。)

  4、學習后半段。抓住“一定也在思念我“、無限深情地說……”反復指導朗讀,讓學生感受詩人內心的激動與神往。

  5、出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文對照,理解詩句的意思。

 。ㄋ模、細讀第四自然段

  1、王維此時的心情可用書上的哪句話表達?(王維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指導感情朗讀第一句

  3、聯系上文,體會王維的思緒萬千。(兩個省略號)

  4、師:他提起筆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5、出示古詩,配上樂曲,讓學生扮演詩人,上臺誦讀。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7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寫的是發(fā)生在兒童之間的故事,都體現了“美的情感,愛的奉獻” 這一專題,都是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fā),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這種感情。《給予樹》是本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敘述角度獨特,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這個美麗的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愛的思想、美的情感,時時閃爍著人文的光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給予、擔心、沉默不語、如愿以償”等詞語。

  2、通過關鍵詞句的品讀,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獲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學習抓住人物心情的變化來體會人物形象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chuàng)設美的情境

  1、揭示課題: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為什么?(學生***回憶春節(jié)歡快的生活。)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過春節(jié),西方的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非常喜歡過節(jié)日,不過她們不是過春節(jié),而是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最快樂的節(jié)日。想不想看看他們怎樣過圣誕節(jié)?(播放西方圣誕節(jié)歡樂的情境,教師和著音樂與畫面簡介圣誕節(jié)。)在這歡樂的節(jié)日里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寫成了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想不想讀這篇文章?(生齊喊“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板書:給予樹

  2、質疑課題:這個課題好特別啊。誰能把它讀好?指名生讀課題,正音給(ji),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請同學們再用心地讀一讀這個課題,想一想,讀了這個課題以后你能發(fā)現什么問題?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歸納為兩大問題:(1)為什么以給予樹為課題?(2)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對于這些問題讓我們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好嗎?

  [點評:從兒童生活世界入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回味生活的快樂,再次感受節(jié)日生活的美,身心獲得愉悅,在愉悅中拉近與文本的距離,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帶著美的心情對課題進行質疑,引發(fā)探究的欲望,在個性化建構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梳理,凸現共性的認識,整合出有價值的、統(tǒng)領全課的問題,搭建出新的探究平臺,自然地走進文本,與文本展開對話]

  二、初讀,感知美的語言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想一想你能解決剛才所提的問題嗎?

  2、讀后交流。(1)指名學生讀書后生字所組成的詞語,要求不但要讀正確而且要讀出感情。(2)指名學生讀課文重點段落,要求讀正確、流利。(3)通過與課文對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點評:不僅僅引導學生“口誦”,更要求學生“心維”,帶著問題、明確要求去讀書,“字字入目,句句銘心”。通過自讀,對給予樹獲得整體的感性認識,初步了解給予樹的含義。同時根據中年級段特點,引導學生借助對詞語的認讀,進一步夯實基礎,積淀語言。對詞語的認讀,凸現厚度,不僅僅讀正確,更能引導學生從讀的情感中透出對詞語的理解,感受到語言所蘊含的美。]

  三、深讀,交流美的情感

  請同學們再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用心地去發(fā)現媽媽心情有什么變化,畫出有關詞句。

  1、學生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相關詞句上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閱讀心得,嘗試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媽媽心情的變化,并用上“先……接著……最后……”等關聯詞語。(擔心----生氣----激動)

  [點評: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本情感的變化線索,“航拍”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益。整個活動以學生的學、思為重點,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適時為學生的合作呈現清晰的材料,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的情思,理清文本情感變化的線索,孕育良好的人際關系,養(yǎng)成團結互助的品質,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學習力。]

  四、品讀,感悟美的心情

  (一)品讀“擔心”,感悟憂中之美

  媽媽擔心什么?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劃出相關語句。

  2、抓住“并不、只攢、卻要、分享、怎么可能”等詞語理解媽媽的擔心,重點體會“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這句話所蘊含的情意。

  3、從媽媽的擔心中,你體會到媽媽是一個怎樣的人?

  是啊,人們常說母愛在下雨時是雨傘,在跌倒時是拐杖,而在圣誕節(jié)時卻是擔心,誰能把這“擔心”讀好。

  4、指導朗讀,體會愛意。

  [點評:學生緊緊抓住“擔心”一詞,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心靈的美好,用美好的親情去感受親情的美麗,用對母親的愛去感受母親對子女的愛,真切地感受到“擔心”一詞所折射出的仁慈、關愛、奉獻等美麗的品質,使詞句段篇都詮釋出人類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潤生命的情感之水。]

  (二)品讀“生氣”,感悟矛盾之美

  媽媽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拿到二十美元,就分頭去采購圣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們該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表現怎樣?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抓住“興高采烈”一詞,體會手足之情。

  2、引讀,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如果你是她的哥哥或姐姐,你能告訴我們她為什么沉默不語嗎?

  3、看到金吉婭沉默不語,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么想?媽媽生氣了,如果你就是金吉婭,你如何向媽媽解釋呢?

  4、學生反復朗讀第四自然段,嘗試解釋,體會金吉婭的內心世界。

  5、播放音樂,師生角色表演,情境對話。

 。1)抓住“一回到家、立即”等詞語,教師扮出生氣的樣子說道:“金吉婭,你過來一下,再不過來,我可要生氣了,告訴媽媽,你的二十美元買了什么?”(與學生面對面而坐,進行對話)

 。2)抓住“難過”一詞,引導學生挖掘金吉婭的內心世界。并通過與老師的對話表達出來。

 。3)在師生個別對話的過程中,引導全班學生參與,整體互動,隨機提問,如,從金吉婭的話語中你聽懂了什么?(善良、仁愛、同情別人、關心家人……)她難過什么?(沒給媽媽、哥哥、姐姐買象樣的禮物……) 金吉婭你在拿卡片時是怎么想的'(教師出示一張卡片渲染情境)?看到卡片上寫著19美元50美分,你決定買嗎?你知道這19美元50美分意味著什么?(陌生女孩得到了洋娃娃,得到了金吉婭的愛,金吉婭放棄了給家人買精美的圣誕禮物的機會,被家人責怪……)是啊,給予就是這樣,在獲得的同時,還意味著放棄呀,這實在令金吉婭為難,誰能用自己的朗讀,表達出金吉婭的這種內心感受?

  6、指導朗讀,體會金吉婭的內心。

  7、深化給予內涵。金吉婭雖然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然而她卻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謝、美好的心靈、媽媽的擁抱、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是啊,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點評:教學的著眼點立足于發(fā)展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抓住表現人物矛盾心情的關鍵詞語,步步深入,從感性的認識走向理性的體驗,在自我建構知識的同時,掌握更多的摹會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建構教材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并通過角色表演與文本、作者展開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在對話中增添新的信息,內化語言,加深情感,對“給予”一詞賦予新的生命。]

  (三)品讀“激動”,感悟夢圓之美

  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你能代媽媽說嗎?

  1、學生自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自己練說媽媽激動的話語。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如愿以償”一詞,深層探究陌生女孩、金吉婭、媽媽三人的內心世界。如果你是那個陌生女孩,當你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洋娃娃時,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也會象金吉婭一樣仁愛、同情、體貼別人,回報社會對我的愛,關心天下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如果你是金吉婭,當你看到和聽到陌生女孩的言行時,你又會怎么想?(使別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我?guī)椭鷦e人的心愿也就實現了……)如果你是媽媽,當你看到這一切,你又會怎么想?(自己的孩子已懂得關愛他人,有一顆仁愛、同情、體貼別人的心,這正是媽媽的心愿……)

  3、指導感情朗讀。

  [點評:學生緊緊抓住“如愿以償”一詞,在感悟語意的基礎上,“尋言以明象”,以讀見悟,展開想象,進入語境,領悟文情,理解教材內涵之美,進行生命對話,在對話中還原人性之美,感受到使別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進一步豐厚文化與精神底蘊。]

  三、拓展,升華美的意蘊

  1、升華給予樹的形象。剛上課時,有同學提出:這是一棵怎樣的樹?課文學到這兒,在你的心目中,你認為這是一棵________樹(希望、同情、快樂、愛心、友誼、美滿、體貼、高興、熱心、愿望……)

  2、走進現實生活。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隨機畫出一棵圣誕樹。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象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后,你愿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教師發(fā)放愛心卡)

  3、播放音樂,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并進行交流。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里呢?(種在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么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總評]:

  馬克思說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美代代相傳。語文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其審美價值不僅僅在語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靈魂,語文課應成為孩子“精神的天堂”。這篇教學設計,以“情”為紐帶,以“美”為目標,以“思”為核心,著眼于學生精神的喚醒,潛能的顯發(fā),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通過鮮活的學,靈動地進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種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再現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啟人,以情動人,以美育人,努力讓孩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展現語言的美,還原人性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尤其是課堂結尾,借助對“給予樹” 形象的豐滿,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給愛賦于新的生命,使每個學生都明白給予樹本身就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要使自己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參天大樹,并為自己的心靈修筑一座符合自己夢想、適合自己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園,一片蔥蘢的凈土---美的精神殿堂。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8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3、情感目標:想象畫面,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體會詩歌所承載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珍愛親情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反復吟誦,想象畫面。感受詩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后兩句是從“兄弟”的角度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流程:

  課前熱身:

  瘋狂背古詩(《靜夜思》至《泊船瓜州》)

  一、緊扣詩眼,從“心出發(fā)。

  1、訪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遙遠的古時候,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涌上心頭,許多詩人就用手中的筆來表達心中的無盡思念,著名詩人王維就寫下一篇流傳千古的思鄉(xiāng)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讀題、釋題

  題目很重要。是我們走進課文、走進古詩中的一扇門,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偕涣髡n前搜集的有關重陽節(jié)的資料。

 、诮柚⑨尷斫狻吧綎|”不是指現在的我國山東省,而是指華山以東,詩中指作者的家鄉(xiāng)山西省。

  ③題目中有一個生字——憶

  a、你是怎么記住它的?豎心旁表示什么?

  b、組詞(回憶、記憶……)

  c、題目中是指誰回憶誰?

  3、再讀課題

  從題目中,我們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詩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回憶起了家鄉(xiāng)的親人。他的心情可能會是?生讀題。

  心情也可能是?生讀題。

  是的,此時的王維可能難過,也可能略覺孤單,帶著你的理解齊讀詩題。

  回憶源于內心,詩人在重陽節(jié)回憶起親人會有著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詩中去感受。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地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生字的認讀。

  3、多形式讀古詩。

  三、想象畫面,由“意”入心

  1、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15歲那年,王維就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京城長安想取得功名,實現個人的理想,寫此詩時王維只有17歲,恰逢重陽佳節(jié),作者孤身漂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xiāng)親人。

  2、17歲的王維身處“異鄉(xiāng)”作為“異客”是什么滋味呢?哪個字最能體現詩人孤獨、苦悶的心情?在書中圈出。

  ①學生匯報,板書:獨組詞(單獨、獨自……)

  沒錯,詩中的這個“獨”字就是“獨自”的意思。

 、跐h字是會說話的,仔細看看“獨”字,它的背后隱藏著一幅幅畫面,透過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樣的畫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王維當年的生活,尋找一幕幕他那孤獨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說話:

  遠在異鄉(xiāng),當王維____時,卻只能____。

  根據學生補充的內容體會情感,引發(fā)朗讀這一詩句。

  ③由此可見,當王維吟誦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詩句時,他心中該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換:王維啊王維,當身邊的親人都團聚時,你這個異鄉(xiāng)異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帶著感受讀。

  王維啊王維,當別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時,你這個異鄉(xiāng)異客只能干什么?此時的你?帶著你這份感情讀。

  王維,此時的你在想著誰?念著誰?讀出你的思念.

  不管你是如何想念親人,你仍在異鄉(xiāng),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獨,你仍然是異客,帶著此時的感受,齊讀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華的都市,即使?jié)M腹才華被他人賞識,孤單無助的王維仍是一名生活在異鄉(xiāng)的異客,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親人,這是魂牽夢繞的思念啊!尤其是在過節(jié)的時候,這思親之情更是深切,詩人把滿腹思念都傾吐在哪句詩中了?(生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僬自娭,這一句流傳最為廣泛,每個字都凝結著詩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讀,哪個字或詞觸動了你的心弦?(板書:倍思親)

 、趽Q詞體會情感

  “每逢佳節(jié)更思親”、“每逢佳節(jié)又思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a、讀一讀,你發(fā)現三句詩有什么區(qū)別?你覺得哪個字用的好,為什么?

  b、“倍”組詞(加倍、雙倍……)

  在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個“倍”字,既表現出今日思親之情的強烈,又表現出王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xiāng)親人。

  c、用你的朗讀表達出王維的這份思念。(個別讀、師評價,齊讀)

  ③“每逢佳節(jié)”指的僅僅就是重陽節(jié)嗎?還可能是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還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團聚的大好時機。人們都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邊讀邊想,在不同的節(jié)日里。遠在異鄉(xiāng)的王維都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詩人的心情、神情說開去:

  每逢__節(jié),我看到__,想起家鄉(xiāng)的親人,____。

 、芘錁贰毒旁戮诺木啤罚笇Ю首x。

  平常也就罷了,而佳節(jié)來臨時,別人家舉杯暢飲、慶祝團圓,而詩人卻只能孤獨的回憶這一幅畫面,怎能不會使他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呢?

  家鄉(xiāng)人、家鄉(xiāng)事都如放電影般頻頻從王維的腦海中蕩過,這些都令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他怎能不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呀!

  17歲的他還是一個孩子呀,就已經背井離鄉(xiāng)。生病時沒人照顧,遇到困難沒人幫忙,因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所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好一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千多年來,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思念啊!

  每當國慶佳節(jié),還在他鄉(xiāng)的莘莘學子,會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來臨,遠在外地求職謀生的`人們,會對著明月訴說: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異國的海外游子,會面向祖國的方向深情地訴說:____。

  4、此情此景,讓你不禁還想起了誰的詩(生補充古詩接龍中積累的思鄉(xiāng)詩。)

  課件逐一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外來!R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踅ā妒逡雇隆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會想到誰?

  6、家鄉(xiāng)親人的一舉一動那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卻不能真實地擁抱、交談,這種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盡管心中倍思親,可他都只能面向東方,含淚誦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俳巧Q:兄弟啊,看著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誰?

  你會對他說什么?(可以引用詩句)

  你想祝愿他?

 、谑茄!家鄉(xiāng)的親人團聚在一起,他們又何嘗不在思念著王維呢?登高遠眺,無限的牽掛、擔憂、思念涌上心頭,他的親人們一定也會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誦,這幅畫面中最令人遺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詩人王維此時最大的痛,也是家鄉(xiāng)親人們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維和兄弟們的心中不斷地撞擊著,我們共同來表達他們心中無奈地吶喊,一組讀后兩句詩,其他三組接連重復“少一人”。

  四、回扣詩眼,感悟詩“心”

  1、回頭再看看“憶”字,單單指的就是回憶嗎?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維思念親人,所以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王維就想到自己:獨自異鄉(xiāng)為異鄉(xiāng),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jié),王維獨自登上異鄉(xiāng)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團圓場面,大聲地吟誦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見的是深深的鄉(xiāng)情,舍不棄的是濃濃的親情,當我們身在遠方,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時,我們也不禁吟誦(生齊讀古詩)。

  五、升華情感,深入人心

  1、詩歌,不僅可吟也可唱,讓我們跟著曲調把王維那份思鄉(xiāng)之痛傾訴出來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跟著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將道不盡的離愁,訴不完的思鄉(xiāng),曲折有致地鋪展在我們面前。歷經1000多年,當我們今天再次讀起它的時候,涌向心頭的又豈止是感動?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進了這濃濃的鄉(xiāng)愁中,今后無論我們走到哪里,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啊!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9

  《太陽》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冊中的一篇常識性文章,介紹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和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由于運用了數字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因此文章通俗易懂,有較強的說服力.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3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正確書寫.

  流利,正確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是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易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認真閱讀,綜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思考,有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在交流與討論中相互啟發(fā).

  [教具準備]:

  考慮到說明文比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開課伊始用一段動畫片設疑激趣.

  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一致的有關太陽的錄像,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情境.

  準備一段悠揚的樂曲,指導學生配樂朗讀,為平實的語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蝿赢嬈?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課件——后羿射日.)

  教師解說: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找來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才不那么熱了.

  2,這個故事叫——后羿射日(學生齊答).

  日就是太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后羿射日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讓我們回到現實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陽 (學生簡單回答不能)

  5,小結:要想把原因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就得好好讀讀課文.

  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質疑:詞語光會讀不行,還應該讀懂意思,不懂的提出來.

  (學生質疑,互相解答,教師注意總結理解詞義的方法.

  紅色的字是這一課的生字,同學們再仔細看一看,哪個字你想給大家提個醒

  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特點:

  1,小結:生字學得不錯,大家一讀課文有收獲.(指黑板)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呢——后羿為什么射不下太陽.請大家默讀課文,拿起筆,找到有關答案隨手畫下來,為了便于大家隨手圈畫,我建議你們把書平放在桌子上.(教師巡視)

  2,(幾分鐘之后)我發(fā)現這一會兒功夫,同學們的書上就出現了不少的直線,曲線,看來大家再讀書很有收獲.說一說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環(huán)節(jié)讓實際是讓學生說太陽的三個特點,如果學生一下子說出三個理由,可以直接板書大,熱,遠,再一個個原因結合課文說具體.)

  學生交流:

  遠——(如果學生只說太陽離地球很遠,所以射不下太陽,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清楚.)

  (1)課件出示相關段落.

  (2)指名朗讀,評一評,他哪兒讀得好 (突出表示數字的詞語.)

  (3) 你教大家一招:為什么要這樣讀 (引導學生體會用數字進行說明的好處.)

  (4)小結:這位同學真會讀書,他抓住了一億五千萬兩千五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讀懂了太陽的遠,而作者也正是用這些具體的數字,把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說得清清楚楚.用上他教的方法,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5)指名讀.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0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故事發(fā)生的時代離學生也比較遙遠,故事內容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學生對課文的掌握要以各種形式的朗讀為主要方法,采用不同的讀文方式,讓學生盡快熟悉課文,采用自讀、同桌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讀懂讀通課文,對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讀課文中,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通過自己的感悟受到教育。

  教材分析:

  文章記敘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當年,身居美國的華羅庚從報紙上得知祖國解放的消息后,心情異常激動,帶領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歸祖國的輪船,準備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全文主要以對話為主,語言較淺顯易懂又簡練,人物當時的心情和滿腔的熱忱盡顯其中。

  教學目標: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科學家華羅庚對祖國的赤子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8個字。

  2,感悟科學家華羅庚對祖國的赤子之情。

  教學資源: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華羅庚的故事,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适聦。

  1,導語:今天,我要向小朋友們介紹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叫華羅庚。(出示華羅庚肖像)板書:華羅庚

  指導讀多音字:華:做姓時讀huà;還可以組詞為"華山"。另一個讀音是什么:huá中華,華麗

  2,你知道華羅庚的故事嗎?

  先請搜集了華羅庚資料的同學講一講,老師補充。

  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24年初中畢業(yè)后,在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刻苦自修數學。1946年,在美國當教授。1950年回國,先后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還擔任過多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關于華羅庚的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回自己的祖國去

  (二)初讀感知

  1,過渡:這篇課文又講述了華羅庚的什么故事

  2,聽課文錄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課文的生字,借助課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讀準字音。

  (三)識字學詞

  1,你們把藏在課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來了嗎?你們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2,同桌互幫互學,識記生字字形,讀準生字字音。

  3,匯報交流。指名認讀,說說識記的方法。

  4,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如:指名讀,開火車讀,打亂順序認讀。

  5,給生字口頭組詞,進一步鞏固認讀。

  6,本課的詞語庫中有哪些好詞

  解放、驚異、堅定、敬佩、價值、貧窮、落后

  認讀詞語,說說反義詞:驚異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1

  1、 認識3個生字,學會7個生字。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3、了解詩的結構,體會詩的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fā)學生的寫信熱情。

  教學重點:體會詩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教學難點: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 導入:

  同學們,你們寫過信嗎?(展示手中的幾封信)老師手里拿著的就是老師的朋友寫給老師的信。(選讀幾段)信可以傳遞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使人與人的心更接近,情更相連。那你們想不想學會寫信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通過一首兒童詩《信》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信的吧。

 。ǘ┩ㄗx課文,掌握生字詞

 、耪埻瑢W們大聲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它,把課文讀通順。

 、菩『诎宄鍪旧衷~,指名讀,糾正讀音:

  姹紫嫣紅 雛鳥 替 蜜蜂 航海

 、钦页鲎衷~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補充)

 、冉忉屧~語并造句:

  ①雛鳥:幼小的鳥。雛還可以組詞為“雛鷹”, 我們經常把小朋友比作展翅飛翔的雛鷹,希望同學們像雛鷹那樣,打好基礎,身體棒,學習棒,長大后成為有用之材。

 、阪弊湘碳t:形容各種好看的花。姹:美麗,嫣:嬌艷。近義詞: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造句: 花展上來自各個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的花,聚于一堂,將這個冬天都渲染的姹紫嫣紅。

 、埏L平浪靜: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造句:風平浪靜的日子里,清澈的西湖簡直就是一面大鏡子。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⑴現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浦该x,評價,齊讀

 、沁@首詩有幾節(jié)?請給它們標上序號。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首詩可以分成幾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節(jié)):告訴人們寫信用紙和筆,用手和心

  第二部分(第2-5小節(jié)):替不同的人寫信,表達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三部分(第6小節(jié)):信是人與人溝通的紐帶

 、人伎疾⒒卮穑何姨嬲l給誰寫信?

  預設答案: 我替(雛鳥)給( 媽媽)寫信

  我替(花朵)給(蜜蜂)寫信

  我替(大海 )給( 小船)寫信

  我替(云)給( 云)寫信

  我替(樹)給( 樹 )寫信

  根據板書提問:老師把我字加了引號你同意嗎?為什么要加引號?

  預設答案:這里的“我”指的是小作者,是課文中的“我”,所以加引號。

  (四)學習第一部分(第1小節(jié)):

 、傩⌒〉奈覟槭裁聪雽懩敲炊嘈牛ㄎ覄倢W會了寫信,心里真高興!我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孩子。)

  所以這個時候作者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很興奮,很熱情)從文中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

  (我多么想寫啊,寫許多許多的信)

 、凇跋搿、“多么想”有什么區(qū)別?(程度不同)誰能用“多么想”說一句話?(如:我多么想到北京親眼看看長城。) “許多”、“許多許多”它們有什么不同?“許多許多的信”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如:很遠,很遠很遠;好多,好多好多) 怎么讀更能體現寫信人的心情?(讀的時候要把多么想、許多許多這兩個詞語重讀,就能讀出句子的含義了。)

  ③用興奮的語氣齊讀第一小節(jié)

 、芾蠋熯@里有一個疑問了。作者說寫信要用筆和紙,手和心,用筆、紙、手寫信我能明白,那用心是指什么?

  ●用心就是用心想,寫信的時候寫出好的詞語和句子。

  ●用心就是要思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

  ●用心就是要表達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小結:用心就是要表達真情實感

 、葸@一節(jié)有一個特殊的標點,它叫破折號,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引出了下面的詩歌

 。ㄎ澹┙Y束語

  作者學會了寫信,還替雛鳥、花朵它們寫了很多很多的信,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下,作者替它們寫了些什么。

  第二課時

 。ㄒ唬 復習導入

  1、 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2、 提出問題:作者要用什么來寫信?用心指什么?她替誰給誰寫了信?

 。ǘ 教學第二部分:

  1、 學習第2小節(jié)

 、胖该x該小節(jié)

 、啤拔摇碧嫠鼘懥耸裁茨?(替小鳥寫信,是讓媽媽快回家,天已近黃昏)

 、恰包S昏”是指什么時候?(傍晚時候,太陽快下山了)天已近黃昏,說明小鳥怎么樣了?(著急了)小鳥著急了。小鳥為什么著急了?擔心媽媽在外面有危險。那么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焦急、盼望)

  ⑷你們看雛鳥是不是很愛媽媽,很關心媽媽呀?雛鳥希望希望媽媽能平安,健康,媽媽也希望我們平安健康。這說明雛鳥和媽媽是心連著心的,對嗎?雛鳥和媽媽的'心,貼得緊緊、緊緊……在這里,我們要讀出對媽媽的關愛之情。

  指名讀,齊讀

  2、 學習第3小節(jié)

 、沤酉聛碜髡哂痔嬲l給誰寫信了?寫了什么?(“我”替花朵給蜜蜂寫信,請他快來采蜜。)

  ⑵為什么要“快來”采蜜?(花已姹紫嫣紅) “姹紫嫣紅”什么意思?

 、腔ǘ湎蛎鄯涮峁┦秤玫姆涿郏鄯淠,又為花朵傳播花粉,它們這是在互相幫助。說明它們的心,貼得緊緊、緊緊……

 、然▋簜兊男那槭窃鯓拥?熱情、歡迎、期盼。

 、烧l想把這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3、 學習第4小節(jié)

 、耪l能告訴我,這一小節(jié)講了什么?

  ⑵“風平浪靜”是什么意思?(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菫槭裁创蠛R〈@個時候出海?(因為沒有危險了)如果有海上風浪小船出不出海呢?(不出海,進港躲避。)

 、饶悄阌X得大海對小船是怎樣的?(關心小船)大?偸菫樾〈,這說明大海和小船得心……(貼得緊緊、緊緊)。在這里要讀出大海對小船的關愛之情。

 、芍该x

  4、 學習第5小節(jié)

 、沤酉聛砟氵讀懂了什么?

  ⑵“綿綿春雨”是什么樣的雨?(連綿不斷的小雨)雨從哪里來?(從云變來的)春天到了,這樣的小雨可以滋潤大地。而只有很多云聚在一起才能下雨。

 、巧质鞘裁?(樹多是林,林連成片就是森林。)當樹和樹團結在一起,共同生長,共同享受陽光和雨露,此時的它們是不是心和心緊緊相連?

 、仍谶@里要讀出云和云,樹和樹之間的相互關愛,團結一致。指名讀

  5、作者寫了五封信,這五封信其實正代表了作者的五個美好的愿望。你們是不是也像作者這樣,希望這五個愿望成為現實啊?就讓我們懷著這種美好的愿望,共同深情的齊聲朗讀第2-5小節(jié)吧!

 。ㄈ┙虒W第三部分(第6小節(jié))

  ⑴指名讀最后一小節(jié),畫出不懂的句子

 、瞥鍪荆鹤屪约旱男暮蛣e人的心,貼的緊緊、緊緊……

  提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師:我們在第一小節(jié)就已經知道,寫信要用心,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信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只有表露人的真情實感,才能使人與人互相信任,心更接近,情更相連。

 、切〗M討論:書信有什么作用?(交流感情、互通信息)

 、冗@一小節(jié)里也有一個特殊的標點符號,大家發(fā)現了嗎?這個省略號是什么意思?表示省略了一些,省略了自己給別人的信(學生自由發(fā)言)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這首詩多么的美!不但寫得美,里面的愿望也很美。你們喜歡這首詩嗎?讓我們齊讀這整首詩歌吧!

  2、你們也想像作者那樣,替誰給誰寫信嗎?那就仿造這首詩的格式,拿起你們手中的筆,用心在紙上寫下來吧?

  替春姑娘給種子寫信,春天已經來到,你們快快發(fā)芽。

  替天空給小鳥寫信,天已經放晴,你們快來飛翔。

  ……

 。ㄎ澹┙Y束:

  信能讓我們真實的流露自己的情感,讓人與人實現心靈的溝通,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板書設計: 信

  雛鳥 媽媽 快回巢

  花朵 蜜蜂 來采蜜 信

  “我” 用心寫信 大海 小船 去航海 讓心和心,貼得

  云 云 變成春雨 緊緊、緊緊……

  樹 樹 連成森林

  ……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2

  學習目標

 、偻ㄟ^“讀讀認認”,認識“肩、臂、瞠”等7個字。

 、诶眯温曌中闻员砹x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fā)現。

 、蹖W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芡ㄟ^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故事。

  ⑤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課前準備

 、賹W生課外搜集形聲字并制成字卡,準備一兩個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故事。

 、诮處煖蕚渖挚ㄆ。

  教學過程

  回顧學習,反思所得

  ①教師引導:本組課文已學完,你們一定從中得到不少啟發(fā),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趯W生交流對觀察的認識。(交流時要多加引導和肯定)

  暢談觀察,指導交流

  ①教師啟發(fā):這段時間,同學們玩了什么,觀察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嗎?現在交流一下我們中的發(fā)現,好嗎?

 、谥该麑W生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要重在引導學生打開思路,設法讓大家都來說,涉及范圍盡可能廣些。

 、壑笇W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提出問題或意見。

  開展競賽,評選最佳

 、俳M織開展觀察發(fā)現的競講比賽,教師提出比賽要求:

  a.看誰的儀態(tài)大方、聲音響亮。

  b.看誰的觀察過程說得清楚、明白。

  c.看誰的發(fā)現更有價值。

 、诟鹘M推薦一人上臺參加競賽。

 、蹘熒餐u議?稍O“儀態(tài)獎”、“觀察獎”、“發(fā)現獎”等獎項。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3

  教學目標:

  1.學習《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集體背誦《鹿柴》《江上漁者》。

  2.請幾名同學背。

  3.回顧古詩的學習方法。

  二、知詩人,解詩題。

  1.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所寫的。

  學生補充有關詩人的資料。

  2.解詩題。

  出門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農夫家里。

  三、讀詩解意。

  1.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2.自學詩中的`生字。

  (1)區(qū)分“暮”“幕”“墓”。

  (2)“貧”上下結構,上邊是個“分”,不要寫成“”。

  “蓉”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個“”。

  “吠”“大”字上面不要丟點。

  3.齊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

  4.解詞連句知大意。

  (1)根據書下注釋自學古詩,把不明白的字詞畫下來,逐一解釋。

  日暮:天色將晚。

  柴門:樹枝做的門。

  蒼山遠:蒼蒼茫茫的遠山,一直連向天邊。

  貧:窮。

  (2)自己試著把詞意連起來說說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遠望蒼山,路途遙遠,得找個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個貧窮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從柴門邊傳來了狗叫聲,知道是主人冒著風雪回來了。

  (3)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四、展開想象,悟詩情。

  1.請一名同學有語氣地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體會意境。

  2.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描繪的是怎樣的一幅景色圖?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寫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的寒山夜宿圖。它通過旅客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環(huán)境

  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

  4.可根據詩的內容,試著畫一幅“風雪夜歸人”圖,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5.練習背誦古詩。

  (1)自己試著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體背。

  6.作業(yè):

  背、默古詩,試著給爸爸、媽媽講講古詩的意思。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4

  教學目的: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樹葉的美,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為集體服務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葉子”的含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提問引思

  1.同學們,植物的葉子你們看得一定不少,知道葉子有什么作用嗎?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題目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板書)

  3.問:這題目里最重要的詞是什么?

  4.學生根據課題提問。

  5.就讓我們學習課文來弄懂這兩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揭示要求:

 。1)反復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嘗試理解。

 。3)按照“遠望——近觀——聯想”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2和小組的同學合作,輪讀課文,解決問題。

  3檢查初讀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指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注意正音

 。2)出示詞語卡片,輪讀,理解部分詞語意思。(注意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分為幾個部分?

  2、問: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小組內交流學習生字。

  3.指名說說這幾個字怎么記,在田字格里怎樣擺好看。

  4.學生描紅練習。

  五、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2.比較下面各組字,并組成詞語。

  異()汁()間()各()

  導()計()問()備()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課文分為怎樣的三部分?各部分寫了什么主要內容?板書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二部分

  1、欣賞FALSH畫面,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葉子?心里有什么感覺?

  2、輕聲讀讀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樹、葉的美?用鉛筆劃一劃。

  3、指名讀讀劃到的句子,說說你讀時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情形?

 。1)指導朗讀好重點句:“像一朵綠色的云,從大地上升起。”

  顯示FALSH畫面,學詞“根深葉茂、枝繁葉茂”,并有感情地讀好句子。

  (2)、指導朗讀好第4節(jié)(抓重點詞理解“形態(tài)各異”,顯示FALSH畫面,說說葉子的姿態(tài)有何不同?給你什么感覺?)

  (3)指導朗讀好第5節(jié)(說說葉子的作用,知道奉獻是一種美)

 。4)配音范讀第6節(jié),讓學生談感覺、談畫面,并觀賞美的畫面,體會散文詩的意境,讀出詩的'韻味。

  指導朗讀,讀出美的意境。

 。5)再讀課文,深入體會樹和樹葉的關系。

  (6)假如你是大樹上的一片葉子,你想對大樹說些什么?

 。7)從課文中的“大樹”和“葉子”,你想到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部分

  1.出示第9節(jié),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段話。

 。▽W生漫談: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學是一片葉子,就是大樹;假如萬紅的每位同學……)

  2.小結

  A、這是作者的聯想。人跟社會的關系就像葉子跟大樹一樣。

  B、“大樹站在太陽和土地之間”大樹不能憑空生長,上靠陽光照耀,下靠土地滋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

  C、“為了我們的大樹,做一片美的葉子吧!”社會是一棵大樹,我們每個人都做品質善良、工作勤奮的人,社會就會發(fā)展、進步。社會發(fā)展進步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就會越來越幸福!

  3、填空練習

  為了我們的大樹,做一片美的葉子吧!

  為了-------,做一個-----的---吧!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完成練習

  板書設計:

  4 做一片美的葉子

  遠望一棵大樹(社會)

  近看每片葉子(每個人)

 。榱宋覀兊拇髽洌鲆黄赖娜~子吧。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15

  【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學會請教別人。

  2、請教別人時如何把問題和困難說清楚,表達要有條理,注意有禮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時追問。

  【教學重點】

  注意使用請教的禮貌用語。

  【教學難點】

  不清楚的地方及時追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明天要有很多領導和老師到我們班里來聽課,一想起來老師的心呀就怦怦直跳。老師心里有些緊張了。我想請教請教同學們,怎樣做才會讓老師不緊張,不害怕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哦,謝謝同學們了,聽你們這么一說,老師真是信心倍增,我們能做到最棒嗎?看來,我以后遇到困難得多向你們請教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會如何向人請教。

 。ㄕn件出示1)請教(板書:請教)

  二、組織游戲,學會請教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闖關游戲嗎?今天就讓我們在快樂的闖關游戲中增長知識,學會本領。

 。1)(課件出示2)百科知識

  (2)游戲中有四個字,每個字中都藏著一道題目。在闖關的過程中,遇到難題自己不能解決時,你可以采用各種方式向人請教,當你們全部闖關成功時,你們會得到一份意外的驚喜喲。大家想要嗎?好,誰先來闖關?你想闖哪關?

 。3)(課件出示3)海的女兒拇指姑娘冰雪女王小錫兵灰姑娘小紅帽白雪公主睡美人

  (4)哪些是安徒生童話,哪些是格林童話?(指名說說)你看看,你有不會的嗎?(指名發(fā)言)該怎么辦呢?(向別人請教)你想請教誰?(學生發(fā)言,并完成請教。)

  (5)誰來評價一下剛才他們倆的談話?他應該怎樣問?(自由發(fā)言)說完以后呢?(要記得說謝謝)好,重新再來請教請教剛才這位同學吧!

 。6)剛才他的闖關成功嗎?小結:剛才我們明白了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人請教,請教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ㄕn件出示4)

  ①請教別人時,把需要解決的問題說清楚。

 、诓还軇e人是否能幫你解決問題,都要向別人表示感謝。

 、廴绻銦o法解答別人向你請教的問題,也要禮貌地回應。

  2、同學們,你們還想闖關嗎?

 。1)(課件出示5)

  一副中國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圍棋是一副中國象棋與一副跳棋價錢和的3倍。小明帶80元,買一副圍棋夠嗎?

 。2)你會嗎?怎么辦?可我們不知道她說對了沒有?還可以請教誰呢?(老師)。我們可以請教數學老師老師?蓴祵W老師不在現場,你可以怎么向他請教?(打電話)

 。3)你們不知陳老師的電話號碼,怎么辦?我知道,你怎么問我?(學生向老師詢問)。老師的手機里正好有陳老師的電話,你打電話請教他吧?(學生打電話)。

 。4)她說對了嗎?這回我們又闖關成功了。

 。5)教師小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我們可以請教老師同學,在請教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有禮貌,表達要清楚,被請教的人要認真聽,而且方式有很多,可以打電話、發(fā)郵件等。

  3、看到同學們玩闖關這么熱鬧,老師也想來選一題了,可以嗎?

 。ㄕn件出示8)畫面背景:

  街道旁邊一個小日雜店,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琳瑯滿目的商品,靠門邊貨架的顯眼位置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袋裝鹽,店里有幾個人(不同年齡的顧客)在買東西,店主是一位中年婦女,她正忙著收錢。

  東東走進小店,向四周看了看,然后走近賣鹽的貨架,自言自語地說:“加碘鹽,加碘鹽……”他圍著貨架轉了幾圈,撓撓頭,心想:媽媽叫我買一包加碘鹽,但是我又不認識字,哪一包才是加碘鹽呢?怎么辦?

 。1)同學們,東東的難題你能想辦法幫他解決嗎?你想到什么好辦法呢?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分好角色分別扮演女老板、顧客1(老奶奶)、顧客2(中年男人)和東東,討論:如果你是東東,你向誰請教?怎樣請教?

 。2)各小組評議各代表的表現,說一說代表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主要圍繞以下幾點要求評議:

 。ㄕn件出示6)

  稱呼對方也很重要,說話的態(tài)度是否謙虛;說話的語氣是否誠懇;說話是否有禮貌;說的話是否清楚明了;請教是否達到了目的。

 。3)按照以上幾個注意事項,每個小組自行分配角色,再次表演如何請教。根據交際的要求適當提出建議,并推薦優(yōu)秀的小組上臺表演。

 。4)師生小結請教要注意的幾點要求。

 。ㄕn件出示7)

  說的態(tài)度要謙虛,說的語氣要誠懇,說話要有禮貌,說的話要清楚明了,說話要目的明確,要注意對象,請教別人后要道謝,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禮貌。

  4、還剩最后一關了,大家還想闖嗎?誰來?

 。ㄕn件出示9)問路

  老師想到你們每個同學的家中去家訪,可老師不知從學校出發(fā)怎么到達你家,我想請教你們。你們能幫助我嗎?好現在同桌之間互相請教請教吧。

  (1)現在誰來上臺闖這關?

 。2)評議:剛才老師在向他請教時,你們注意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ㄕn件出示10)追問

  如果我們沒有聽懂可以繼續(xù)問,直到我完全弄懂為止,這種不停地問就是追問。

  (3)這一邊的孩子想知道那一邊孩子的家嗎?好現在請同學借這個機會自由地去請教你的好朋友的家吧!注意要追問清楚喲,F在我來采訪剛才誰的請教最成功。

 。4)同學們大家的闖關成功了,老師很高興,因為大家又學到了一種本領。

  三、聯系生活,學習請教。

  1、演一演。

  課間教室內,學生趙友蘭遇到了一道不會做的數學題目,她大聲地對班長郭巧玲說:“喂!郭巧玲,這道題怎么做?”班長郭巧玲抬頭看了趙友蘭一眼,沒有理她繼續(xù)埋頭做題。

 。1)同學們,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學生談談那位同學在請教時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課件出示11)注意禮貌時間(地點)合適

 。3)假如你是趙友蘭同學,她應怎樣向班長請教呢?(師生互演)

 。4)指名表演,師生評議。(說的話很清楚、說的話很符合學生的口氣,很有禮貌,演得也很像,好像這兩個人就在大家面前。)

 。5)評價過渡:請教別人在不同場合要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場合該怎樣。我想每個同學都有向他人請教的經歷。但是大家可別以為請教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噢,不信你瞧……

  2、演一演。

  華運昌和趙東杰在一起裝飛機模型,華運昌裝不起來,就和趙東杰同學請教。

 。1)學生根據剛才老師的.表演進行互動,親自實踐“請教”。

  (2)指名表演,師生評議。

  四、指導請教方法。

  1、學生討論:應該怎樣請教才能做到?

  2、根據學生的討論歸納總結出請教方法:

 。ㄕn件出示12)注意禮貌語言清楚認真傾聽誠懇道謝

 。ò鍟鹤⒁舛Y貌語言清楚認真傾聽誠懇道謝)

  五、結合實際,練習“請教”。

  1、學生分組進行溝通、請教,老師巡視,有重點地記下小組中學生提出的未能解決的問題。

  2、請個別學生提出問題,向全班同學請教。讓他們明白,有些科學性的、專業(yè)性的問題還得請教專業(yè)人士。

  六、深化延伸

  1、學生交流,共同總結,向別人請教時注意什么。

  2、教師小結:今天的學習,讓我們明白了請教別人也大有學問,讓我們學會了怎樣請教別人,也嘗試請教了別人。在我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可以請教別人,也別忘記了請教別人,要把請教的問題說清楚,說話要有禮貌,要得體。更別忘了我們同時也要真誠地幫助向我們請教的人。

  3、齊讀順口溜。(課件出示13)

  遇到問題莫慌張,謙虛請教消困難,說話態(tài)度要誠懇,禮貌用語更大方,表達清楚不糊涂,請教完畢說謝謝,排除困難就這樣,希望養(yǎng)成好習慣。

  【設計意圖:談話的形式引入課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探討請教的問題,在請教中總結請教的注意事項。培養(yǎng)學生自學探討的能力,總結歸納能力!

  【設計意圖:初步總結方法的基礎上再來闖關,進一步總結請教的注意事項!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進一步練習請教,評價中提高。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和請教水平!

  【板書設計】

  請教

  注意禮貌語言清楚

  認真傾聽誠懇道謝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450字】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有你真好11-12

小學有你真好作文09-20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06-13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03-04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經典】04-20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熱】06-12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薦】06-12

【熱門】有你真好小學作文06-12

有你真好小學作文【精】06-12

【精】有你真好小學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