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俗小學作文6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1
今年的春節(jié),有三天是我特別難忘的。除夕夜做湯團,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煙花。
除夕夜,我們在家做湯團。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后由我們捏成一個餅,放進餡,包成一個個小湯團。湯團有桃子形的,有圓形的,還有露餡的,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這是我們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紅的太陽從東邊慢慢升起,我們一家八個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感到很餓,就找到了一個休息的地方,把帶來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著我們一口氣爬到了山頂——初陽臺,站在山頂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風景,西湖邊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螞蟻一樣看也看不清;西湖邊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最后我們繼續(xù)往前走,走了一會兒,就拍了一張合照。外婆筆直地站著,媽媽看著我,我在想我的'作業(yè),阿姨在想單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別的游客,姨父在欣賞周圍的美景,姐姐在拍蘇堤和白堤。我覺得我們一家人的表情真豐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進爺爺家,就看到了門口放著很多大箱子。爺爺說:“這是晚上準備放的煙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終于把天等黑了。只見爺爺先把煙花搬到了室外,接著叫我們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機,果斷點燃了導火線。只聽“嘭”的一聲,煙花從地上飛快地飛到空中。有的煙花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有的煙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盤旋;還有的煙花劃出不同的顏色形成了美麗的彩虹。我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煙花竟然這么神奇,能夠變化出這么多的花樣。
通過吃湯團、爬山和放煙花這三個過年習俗,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而且還讓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2
據(jù)說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3
每逢過年,大家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過年,其中,有一項祭祖的活動是不可少的。我國的祭祖方式非常多,有的以一個村莊為團體、有的以姓氏為團體。到了祭祖先的日子,大家聚集起來,來到村里的祠堂祭祖,但是,我家鄉(xiāng)的祭祖與眾不同。大年三十,就是家鄉(xiāng)祭祖的日子了。家鄉(xiāng)的祭祖是每家每戶自己祭的。我家吃好午飯便開始祭祖宗了。
首先,祭祖是從近到遠的,所以,先是太太(是家鄉(xiāng)的土話,也就是爺爺奶奶的爸爸),祭祖的食物豐富多彩,既營養(yǎng)又美味,比如:蹄胖,雞,鴨,年糕,糕點,水果,不可以少的,接下來的菜是根據(jù)他們自己喜歡吃的菜來燒的,太太喜歡吃湯圓、帶魚、鯽魚……所以,奶奶也燒了這些菜肴,等菜肴擺上桌,左右兩旁還要擺上一排小小的.酒杯,奶奶把它們滿上黃酒,每個酒杯右邊放上整整齊齊的筷子,然后,還得點上一對大紅蠟燭,等所有食物擺上了,接著,家里人開始一一叩頭祭拜,過了一會兒,要把許多的紙錢啊,金元寶啊……燒掉,就好像把這些錢給他們送去似的。
我在邊上看著奶奶燒紙錢覺得好玩,也情不自禁的去幫忙燒。接著,是祭我太太的爸爸媽媽了,我們也這樣和前面的形式擺了起來,在這期間,我還鬧出了一堆笑話呢!比如:我在幫媽媽折金元寶,站的累了,一屁股坐到了祭祖的凳子上,于是,媽媽似乎尖叫著說:“小桐!你不能坐上去的,這是讓太太們坐的,你怎么能搶他們的坐位呢?”我說:“哪來的人呀?”“哈哈!哈哈!
這是我們想像的,其實,他們已經(jīng)不在了,我們是為了紀念他們!”奶奶大笑說,在場的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還有一個笑話,我看見奶奶端出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來,我正準備吃,就被奶奶大喝一聲:“不能吃啊,這是太太們吃的。”我也笑了,我想,我怎么這么傻呢?接著,這樣的形式,一桌一桌的擺了過去,一共擺了6次呢……這次的祭祖宗讓我回味無窮,既讓我知道了家鄉(xiāng)祭祖的方式,又讓我吃到了祭祖的非常多美食!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4
春節(jié)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xiāng)。這天然而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然而“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jié)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然而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里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然而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然而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然而鳴放鞭炮,也僅然而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過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肴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然而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然而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然而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5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完美愿望,這樣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這樣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年畫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這樣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守歲除夕守歲這樣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這樣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
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這樣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過年。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6
照我們東北這里的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就開始了。這一天差不多就是春節(jié)的“彩排”。在這一天,家家都和過年一樣吃餃子。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按照東北傳統(tǒng)習俗,這一天要進行一年中最大的一次大掃除,也叫除舊迎新。把屋里屋外徹底清理粉刷干凈迎接新年。
到了二十八,就要開始蒸饅頭了,這是為了春節(jié)期間來客人做飯鍋不夠所以要提前蒸幾鍋饅頭備用,也為春節(jié)祭祖用。
一到過年,就更熱鬧,我們東北人是很注重春節(jié)的,也很講團圓。所以無論身在何方,兒女們都要盡量回家,全家人團團圓圓吃頓年夜飯。團圓飯的菜必須要有魚,有雞。其他的'隨自己喜歡的定。團圓飯的主食是餃子,餃子的說道很多。最好是豬肉芹菜的。老人和長輩給孩子壓歲錢,祝賀孩子們又長了一歲。大家一塊兒放鞭炮,希望趕走過去一年的種種不愉快,高高興興地迎接一個新的開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一帆風順,家庭幸福美滿。
過年時,那紅彤彤的對聯(lián)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家家門前都貼上春聯(lián),喜氣洋洋。至于貼春聯(lián)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各家門前都紅彤彤的,對聯(lián)市場紅彤彤的,大街小巷也紅彤彤的。那火紅的對聯(lián),鮮艷的中國紅,紅出了紅紅火火的日子,紅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社會。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元宵節(jié)也是很重要的,吃元宵,看燈會。大紅燈籠要一直掛到三天以上才能結束。
一眨眼,到了二月二春節(jié)就結束了,學生們就要去上學了,大人們也照常做事了。在東北,年,過得分外熱鬧。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7
壺鎮(zhèn)鎮(zhèn)地處麗水、金華、臺州三市的交界處,位于縉云、永康、磐安仙居四縣市腹地,自古有“浙南北窗”之稱。傳統(tǒng)飲食以“粥撈飯”為主體,配以五谷雜糧。番蒔、洋芋為主要副食。特色風味食品主要有:土索面、橡涂、千層糕、榛子豆腐、敲肉羹、燒餅、米炮糖……在傳統(tǒng)民間娛樂中有演戲、迎燈、迎案,其中規(guī)模最大是迎案,隊伍多、表演形式五花八門、內容豐富。此外,還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富有特色的縉云壺鎮(zhèn)話!
一、壺鎮(zhèn)米炮糖制法:糯谷浸泡于水,數(shù)日后撈起,置飯甑內蒸熟、灑干脫殼即成“發(fā)米”,大火將“發(fā)米”炒成“米炮”。冷卻后加入花生米等和食用彩絲,以煎好的麥芽糖攪拌,經(jīng)壓制、芝麻敷面,切片包裝。技師專門加工制作最佳。
二、索面卵:家來客人,或家人生日,以索面卵招待。索面即土制面條。大碗底墊肉片,索面堆成"丘",上封炒肉條,雞蛋餅蓋頂,或置剝殼白蛋一雙。
三、迎燈:大多在元宵節(jié)進行。種類以龍燈為主,有板龍、鞠龍、布龍等,另有獅燈、臺閣、轉車以及花樣繁多的花燈。板龍少則數(shù)十洞,多則數(shù)百洞,長達數(shù)百米。迎前由各家自行糊制,迎時點炮拼接,鳴鑼開道,所到之處,鞭炮相迎,外村設飯茶招待,并以糖果,粉干等相贈。其時春苗初秀,龍燈出村,進入麥田,稱"龍?zhí)?,謂日后必定豐收。結束之夜,非鬧個燈破龍斷,精疲力盡,決不罷休,俗稱"掰龍肉"。
四、重陽廟會:每逢重陽節(jié)(今老人節(jié))即農歷九月初九,全鎮(zhèn)各村組織“扭秧歌”、“銅錢鞭”、“唱聯(lián)歡”、“羅漢”、“打腰鼓”、“十八狐貍”等民間藝術表演隊到赤巖山“會案”表演,然后到各村游行,沿街演唱,以表達豐收喜悅。活動一般持續(xù)10余天,參加人員不分男女老少。據(jù)記載,這個傳統(tǒng)廟會已沿襲數(shù)百年。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8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jié)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因此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痘茨献?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卑础稓q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饕坏,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梢娺@個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jié)日,與純粹的節(jié)氣又有所不同。節(jié)氣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jié)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jié)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日,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9
要說到春節(jié)的習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lián)啦,吃餃子啦,然后簡直然而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但然而對于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說,最最期盼和喜愛的,當然還然而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jié),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其實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這第一步,當然就然而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夠取下一塊,或大或小都能夠,然后將它捏成一個厚度中等的小餅子,再將原有的湯圓餡兒放一些在小餅子的中央,之后將小餅子慢慢地團起來,先團成碗狀,最后團成球狀。而第二步,就能夠將這些做好的湯圓放在有著開水的鍋中煮,直到煮熟為止。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夠吃湯圓啦!此時的我,情緒可真的然而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這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旁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來。我手里拿著筷子,看著碗里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里總然而熱乎乎的!獙嵲诘炔幌氯チ,于然而我從碗中夾起一只湯圓,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這味道簡直然而美不可言哪!那軟軟的面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然而給人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團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完美期盼。
怎樣樣?聽了我的`介紹,你然而不然而也對我喜歡的這個春節(jié)習俗有種一種期盼的感覺呢?心動不如行動,此刻就開始做湯圓吧!期望今年的春節(jié),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風俗小學作文600字 篇10
春節(jié)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xiāng)。這天這樣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這樣“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jié)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這樣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里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這樣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這樣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這樣鳴放鞭炮,也僅這樣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過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肴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這樣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這樣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這樣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