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6-28 18:06:15 教案

關于小班社會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小班社會教案集錦5篇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產(chǎn)生:

  現(xiàn)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fā),但在生活上一手包辦,忽視孩子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進行了“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生活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活動目標:

  1、掌握系鞋帶的正確方法。

  2、理解故事,記住短句“先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提高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準備:

  《一雙有蝴蝶結的鞋》故事圖片,短綢帶人手一根,幼兒鞋帶的鞋上幼兒園。

  活動一:故事《一雙有蝴蝶結的`鞋》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2、結合掛圖,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開始,媽媽為什么不給佳佳買這雙有蝴蝶結的鞋?

  (2)佳佳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媽媽真的給她買了這雙有蝴蝶結的鞋,佳佳是怎樣穿好這雙這雙鞋的?心里又是怎樣想的?借此復習前面的短句。

  3、學扎蝴蝶結

  發(fā)給幼兒人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提醒幼兒根據(jù)短句,運用正確的方法。先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緊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4、娛樂活動

  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扎在食指上,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

  活動二:學系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系鞋帶的?

  2、請會系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fā)幼兒學習鞋帶的愿望。

  3、引導幼兒根據(jù)扎蝴蝶結的經(jīng)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系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中增設自理區(qū),投放扎蝴蝶結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xù)學習系鞋帶。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擁抱會給人帶來愛和快樂。

  2.能和好朋友擁抱并能說出關心的話。

  3.體會與老師、同伴親密擁抱的快樂。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能和好朋友擁抱,體會擁抱的快樂。

  難點:知道擁抱能給人帶來快樂和愛,并能說出關心的話。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找一個朋友抱一抱》等。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游戲:調動幼兒對擁抱的已有經(jīng)驗

  師: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誰是心肝寶貝?

  你覺得高興嗎?

  誰抱過你?什么時候?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體驗擁抱的快樂

  1.通過爸爸媽媽老師擁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擁抱經(jīng)驗,引導幼兒感受擁抱帶來的快樂。

  師:我們一起認識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擁抱的快樂。

  (1)媽媽在家里,誰抱過你?什么時候?怎么抱?

  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我們,抱我們感覺很幸福、很溫暖。

  (2)老師抱嘟嘟熊,老師抱過你嗎?什么感覺?小結:擁抱讓我們感覺很快樂。

  (3)通過嘟嘟給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擁抱的情景,引導幼兒體驗擁抱別人時的快樂。

  (4)嘟嘟抱咪咪。

  師:嘟嘟為什么要給咪咪擁抱?

  好朋友傷心了,需要安慰我們可以給他擁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學著他們的樣子試一試吧!

  (2)嘟嘟抱汪汪、祝賀

  師:汪汪沒有哭,嘟嘟為什么也給他擁抱呢?原來好朋友成功了,我們也可以用擁抱表示祝賀的。

  總結:擁抱可以送給關心的人、喜歡的人、擁抱讓我們感覺和開心、很溫暖、很幸福、很快樂。

  (三)玩“抱一抱”音樂游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師:這里沒有你的.朋友?我們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講解游戲玩法:幼兒便跟唱音樂游戲.前兩句唱到“抱一抱”時,每個人要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誰”時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擁抱的故事情境中,激發(fā)幼兒用擁抱表達自己的情感

  師:快樂的一天結束了,嘟嘟給了老師一個大大擁抱,再見老師!

  嘟嘟飛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擁抱送給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

  一起去給喜歡的人送擁抱。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顒又校揖o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常用的禮貌語言“謝謝”和“不客氣”,并學會運用。

  2.幼兒有良好的禮貌用語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小熊、小貓、小狗、小白兔、骨頭、蘿卜、魚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你向誰說過“你好”?誰又向你說過“你好”?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2.小結:當我們互相親切地問候“你好”時,心里都是熱乎乎的,非常高興。因為“你好”是禮貌用語。

  二、講故事:《小熊請客》

  1.小熊過生日請了哪些朋友。

  2.小熊的朋友們都給小熊帶來了什么禮物?

  3.小熊收到禮物后對他的朋友說了什么話?

  4.小熊給他的客人拿來了什么好吃的'食物?

  5.客人接過好吃的食物時是怎樣說的?小熊是怎么樣回答的?

  三、進行表演

  1.教師扮演小熊,幼兒扮演客人,在表演中教師引導幼兒使用“謝謝”和“不客氣”。

  2.熟練之后,可以組織幼兒自由表演并選擇角色。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1.感受長大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

  2.了解在自己長大的過程中,本領會越學越多,激發(fā)幼兒喜歡長大的情感。

  準備:

  1. 收集幼兒嬰兒時期使用過的物品,如:衣服、鞋襪、帽子、手套、等。

  2. 幼兒從嬰兒到現(xiàn)在有代表性的的ppt課件、攝像短片。

  過程:

  一.感受長大的變化。

  1.出示場地上的部分物品,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這些東西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2.幼兒選用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嘗試操作。

  ·師:桌上擺放了許多物品,請你們選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穿一穿,玩一玩吧!

  3.幼兒交流穿戴完的感受。

  ·提問:你用了哪些東西?覺得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小結:因為我們都長大了,小時侯用的東西就嫌小了,穿不下,戴不上了,不需要了。

  二.觀看PPT課件,了解人是慢慢長大的,激發(fā)幼兒喜愛長大的情感。

  1.分段播放課件,觀察小寶寶是怎樣一步步長大的。

  ·師:你們發(fā)現(xiàn)自己長大了嗎?怎么看出來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呢?

  2.激發(fā)幼兒喜愛長大的情感。

  ·幼兒自由談論:用什么方法能讓自己長大。啟發(fā)幼兒談論自己在幼兒園的變化,學會了哪些本領。

  3.觀看幼兒在園的攝像短片。

  ·師:原來我們長大了,學會了這么多本領,真棒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幼兒園里的進步吧!

  ·小結:每個人都會長大,天天好好吃飯、睡覺、鍛煉身體,能讓我們的身體長大,好好學本領,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更能干。

  4.做健康操結束。

  ·師:你們喜歡長大的自己嗎?長大了真高興,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課后反思:

  上完這節(jié)活動以及在聽了本組老師的討論建議后,我的收獲很多,現(xiàn)將自己的感受反思總結如下:

  1.本節(jié)社會課有許多需要孩子說,大家一起討論的地方,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有時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設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發(fā)問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確,有一些重復和不必要的提問干擾了幼兒,讓幼兒更過多關注的不是主要問題,所以老師不得不用更多的問題把孩子再引導回來,在“啟發(fā)幼兒談論自己在幼兒園的變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比較明顯。問題的提法還需要再推敲,減少不必要的提問,語言需要再緊湊些。

  2.課件的運用上,同組討論的老師也給了我很多建議,如果我們一張張看完PPT課件后,再完整的欣賞一遍,給孩子一個更完整的感受,感受人從小長大的.過程,效果也許更好些。對于目標“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也可以每個幼兒選2—3張有代表性的照片,設計做成一組PPT,連貫播放,感受別人的長大,同時也感受自己的長大,讓幼兒學得更有興趣。

  3.在材料準備上,雖然孩子們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試試穿穿里非常感興趣,玩得也很開心。但是也有小朋友提出來問老師給他們這么多小孩子穿的衣服要干什么。如果這些小衣服、鞋子、帽子是開課班的孩子自己收集帶來的,可能他們談出的東西會更多。再通過現(xiàn)在的衣服和以前衣服進行比較,更直觀形象的感受長大。

  以上幾點是我比較粗淺的體會和認識,通過電教課的開課和研究,也讓我去思考:電教手段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在各個領域的運用,只要是對教學活動有幫助的,起到更好教學效果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就要經(jīng)常動腦筋去想,去嘗試。

  在此,我謝謝張老師和電教組的各位老師,給我的幫助和指導!希望以后繼續(xù)得到大家的幫助!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念兒歌,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2.分享吃粽子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粽子若干。

  2.幼兒用書。

  三、活動重難點:學習念兒歌,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四、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本課主題。

  ·教師出示一個粽子,播放課件圖一,然后提問:"這是什么?小朋友,你們吃過嗎?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圖三、圖四。

  ·幼兒回答后,教師:小朋友都吃過粽子。端午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粽子一般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吃。粽子主要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

  2.播放課件圖五,讓幼兒說說自己吃過哪些口味的粽子。

  3.播放課件圖六,教師指導幼兒念兒歌《江米粽》。

  4.播放課件圖七至十,引導幼兒說說,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

  5.幼兒相互品嘗粽子,分享吃粽子的快樂。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3-28

小班有關社會的教案03-24

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會安全教案03-31

小班社會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會教案06-22

小班社會課教案11-16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24

小班秋天社會的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