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6-29 10:21:10 教案

【實用】中班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中班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健康包括個體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大方面,生理健康主要體現(xiàn)在幼兒的動作及生長發(fā)育這兩個部分,是幼教工作者易觀察到的、顯性的;而心理健康則是隱性的、易被忽視!白蚤]癥”等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兒童的心理健康更應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視,快樂作為一種積極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于幼兒的成長尤為重要。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逐步個性化,《綱要》中對中班幼兒健康領域曾多次提出:要使幼兒“身心愉快”、“情緒穩(wěn)定”,可見愉快的情緒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快樂情緒對身體帶來的益處。

  2、對情緒有初步的認識,并了解它們對身體的影響。

  3、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學習調(diào)整生活中不良情緒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情緒調(diào)查表

  2、經(jīng)驗準備:

  (1)孩子有過高興和生氣、不開心的經(jīng)驗。

 。2)孩子們會玩游戲——抱團。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游戲的氛圍

  活動過程

  一、游戲——抱團,導入活動,并提出問題。

  教師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并提出問題:你剛才玩游戲時心情是什么樣的?(快樂/不快樂)

  二、分組討論: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快樂或不快樂的事情,并記錄下來。

  1、孩子分組討論,并推選出組長進行記錄。

  2、教師將孩子們的記錄進行統(tǒng)計。并提問:當你快樂時,你的身體有什么感覺?當你不快樂時,你的身體有什么感覺?

  3、教師總結:快樂的事情會讓我們身心愉悅,對身體有益(有的人心情愉快,可以長壽)。但是經(jīng)常不快樂,不僅會對我們的身體不利,也會讓我們的心理產(chǎn)生疾病,會抑郁。

  三、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解決問題。教師提出:“當我們遇到這些不快樂的事情,我們用什么辦法能讓我們快樂起來呢?”讓孩子自己找出排解消極情緒的方法。

  三、總結。在生活中,不僅你們會遇到不快樂的事情,老師、爸爸媽媽都會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排解這些不愉快。

  1、提問:那怎樣表達愉快的情緒呢?(孩子自由回答)

  2、律動——快樂拍手歌。教師:“我們用我們剛才表現(xiàn)快樂的方法來表演《快樂拍手歌》!保ɑ顒幼匀唤Y束)

  活動延伸

  1、將孩子們在律動表演中的笑臉用相機記錄下來,并展示出來。

  2、將孩子的情緒統(tǒng)計表粘貼在區(qū)角中,展示給家長和其他小朋友看。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本活動設計的價值

  一.重在方法與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的方法與能力中班后期,幼兒認識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邏輯思維也開始萌發(fā)。本活動中我將老師喜歡的動物制作成T課件,并以此為載體,引發(fā)幼兒積極回憶已有經(jīng)驗,依據(jù)動物的部分特征推斷整體,運用視、聽等多種感官對某一類動物進行分析、歸納,在不斷地假設、否定、肯定、驗證過程中,讓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多種思維方法感知了動物,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習的方法與能力隨著幼兒對周圍事物的熟悉與了解,他們探究的興趣也逐漸高漲,并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我們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習有意識地收集信息,主動獲得經(jīng)驗,從而轉變幼兒學習的方法。但是,記錄對中班孩子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他們在記錄時常常會感到“無從下手”,缺乏操作經(jīng)驗,記錄的內(nèi)容讓人難以琢磨,因此今天的學習活動我想給孩子一些記錄的示范,本活動中個環(huán)節(jié)的交流素材都采用了記錄的方式予以呈現(xiàn),如:第一環(huán)節(jié)要交流的材料是他們自己記錄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借助老師的記錄示范,讓幼兒學習記錄猜想、假設的過程以及驗證的方法,另外還有老師記錄的新聞故事,最后布置的記錄小任務等,使幼兒感知了解一些簡單的記錄方法,體驗記錄過程中的樂趣,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重在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對動物情感與態(tài)度活動中,以“我喜歡的動物朋友”為主線,從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à猜猜老師喜歡的動物à傾聽新聞小故事等,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我想營造一種濃濃的愛的氛圍,讓幼兒從中感受人與動物相互關心相互依存的關系,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升華,萌發(fā)幼兒對愛的一種責任感。對新聞事件關注的態(tài)度在“動物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我偶爾看到了兩則關于動物和人相互關心愛護的新聞故事,深受感觸,于是我把它引用到今天的活動中,與幼兒分享;顒又,我嘗試用圖片、簡單的文字記錄新聞事件,以最本色、真實的形象呈現(xiàn)給幼兒,突出故事的真實性,使幼從中真切地感受到動物與人類之間親密友好的關系,同時引發(fā)幼兒學習關注生活中新聞事件的興趣,逐步由身邊的事物擴展到周邊事物。教育方案

  主題:在動物園里源自:教材《學習》(中班)P197頁

  內(nèi)容與要求:

  1、觀察了解動物特征,關注它們的不同特征,并比較異同。

  2、愿意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

  集體教學活動之五:我喜歡的動物朋友幼兒年齡:4—5歲執(zhí)教:莘松幼兒園陳小青

  補充要求:

  1、通過視、聽等感官游戲,嘗試運用簡單的推理方法感知動物的明顯特征。

  2、感受人類與動物之間親密友好的關系,增進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資料。(教師將喜歡的動物制作成T課件)

  2、新聞故事圖畫書一本。

  活動過程:

  1、交流我喜歡的動物朋友引導幼兒結合記錄,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朋友。

  2、猜猜老師喜歡的動物朋友

 。1)孔雀:課件展示順序:腳→身體→頭→尾屏。

  (2)獅子:課件展示順序:獅子的吼叫聲→腿→尾巴→整個身體。

 。3)貓頭鷹:課件展示順序:夜景(猜想什么動物喜歡在夜間出來活動)→眼睛→整個身體。

  3.了解人類與動物互相關心愛護的新聞小故事(1)幸福的猴寶寶(2)狗媽媽救嬰兒

  2、)交流自己的感受:聽了這兩個真實的新聞小故事,心里感覺怎么樣?為什么?

  3、)小結:動物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互相幫助、愛護,真快樂!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微笑使人快樂,使人健康,微笑使人漂亮,F(xiàn)在的人都會受到一些壓力,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會缺乏微笑,有的家長上班很累一回家就會很生氣對幼兒都沒有面帶微笑,有的`不善于和幼兒交談,不會關心他人,為了使幼兒從小懂得微笑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學會關系他們,萌發(fā)愛心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希望能給每個幼兒帶來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蝸!拔⑿Α钡暮x,體驗蝸牛濃濃的友愛之情。

  2、懂得不管力大小,懂得可以關心別人,給人以快樂。

  活動準備:

  1、中班下冊5號掛圖、圖片。

  2、幼兒教材。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表情。

  幼:微笑、笑

  師:你們什么時候有這種表情?

  幼:高興、快樂

  師:看見別人微笑你心里會是怎么樣?

  幼:我也會微笑。

  師:原來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二、觀察掛圖[]

  1、傾聽

  師:今天啊,有一群小動物也微笑的嘰嘰喳喳,誰能猜猜看他們在說些什么?

  2、討論

  師:小鳥會怎么說?

  幼:唱歌

  師:大象呢?

  幼:幫別人干活

  師:小兔呢?

  幼:送信

  師:剛才,你們有沒有聽到他們在說些什么,老師聽到了,讓 老師來說給你 們聽聽。

  幼:……

  師:你們看這是誰?

  幼:

  師: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幼:

  師:蝸牛想出了一個辦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是什么辦法。

  3、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蝸牛終于找到自己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式,那就是——微笑,今天老師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微笑》,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三、幼兒講述

  師:你們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幼:喜歡,因為他給別人帶來快樂。

  師:小朋友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給別人帶去快樂,讓我們一起來說說。

  幼:……

  四、拓展

  師:小朋友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給朋友帶來微笑呢?

  幼:

  師:做什么事情使朋友快樂?

  幼:

  四、活動小結

  回教師我們也去畫一張微笑送給你的好朋友。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各種各樣的布。

  2、能有條理地來講述布的特點。

  3、感受各種布制品,大膽想象布的用途。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布的特征。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重點難點:

  用恰當?shù)脑~語,有條理地、完整地來描述布的特點。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布,各種布制品。

  活動過程:

  一、引入布的話題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看看是什么?(拿出布娃娃)

  2、 你們知道布娃娃身上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嗎?

  二、觀察布、講述布的特點

  1、老師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布,我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布,請你們仔細地來看一看、摸一摸,待會兒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布是怎么樣的?(幼兒觀察片刻)

  2、老師先跟小朋友來說說我的這塊布,我的布是紫色的.,摸上去軟軟的,上面有一條條的紋路。

  3、 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們來說說你的布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用“我的布…….,摸上去……..,上面有………”等句子有條理、完整地來講述)

  4、 教師對幼兒描述的各種布的特點進行總結。

  5、 老師有一個魔法袋,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有的是用塑料做的,有的是用橡皮做的,有的是布做的,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把用布做的玩具摸出來。

  三、尋找教室中各種布制品

  1、這些各種各樣的布,它的本領是很大的,能變成好多好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當小小探索家,在教室里、午睡室、衛(wèi)生間里找找看,哪些東西是布變的。

  2、請?zhí)剿骷覀儊碚f說你剛剛發(fā)現(xiàn)了哪些東西是布變的

  四、想象布的其他用途

  1、如果你有一塊布,你想用來做什么東西,為什么?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的時候,在家里找找看,哪些東西是用布做的。

  自我反思:

  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都按著傳統(tǒng)、常規(guī)的思維去設計,缺少在常規(guī)中加入一些有趣、新穎的元素,傳統(tǒng)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實施起來可能筆記容易,能夠清晰地把每個環(huán)節(jié)拉下來,但是這種方式幼兒已經(jīng)很習慣了,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新鮮感,所以不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的魅力也很重要,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等都能體現(xiàn)一種魅力,生動活潑的語言,積極地表情情緒更加能吸引幼兒,能使幼兒參與到互動中來,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教師一貫地灌輸知識。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嘗試從細節(jié)中進行推測,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幸福。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繪本《當我們同在一起》。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玩也在一起,吃也在一起,無論歡笑與哭泣,都是他陪著你,現(xiàn)在,讓我們來找找你們最要好的朋友吧。ê门笥咽譅渴肿黄穑

  二、分段講述,解讀繪本

  1、圖片導入:小姑娘與她的好朋友們。

  2、好朋友天天在一起,他們是最幸福的!

 。1)畫畫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2)爬山探險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3)躲貓貓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4)旅行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5)爬到天空去看月亮和星星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6)累了休息的時候好朋友們在一起。

  3、小結:這是一個充滿了想象的繪本,那你們能說說每種動物都充當了什么角色嗎?

  灰熊:寬闊的胸膛用來畫畫;鱷魚:脊背是蜿蜒的山巒;小女孩:帽子是捉迷藏的樂園;小豬:鼓鼓的肚子可以變成氣球;長頸鹿:長脖子是通向月亮的天梯;獅子:鬃毛是遼闊的草原。

  三、情感延伸

  師:小女孩找到了這些動物做朋友,天天幸福地在一起。你現(xiàn)在也跟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覺得幸福嗎?當你感覺很幸福地時候,你會怎么做?(聽音樂,與好朋友抱抱親親)

  活動反思:

  當拿到這個繪本的時候,我看了一遍,覺得故事好簡單呀,這樣以語言講述繪本對于中班第二學期的孩子來說是否簡單了。但是當我開始設計教案整理思路的時候,才感覺到繪本故事中所深藏的一些秘密!通過反復觀察和細讀繪本內(nèi)容,開始制定了教學活動的目標以及活動流程。

  在展示活動中,我在出示第一張導入圖片的時候就詫異了,原來我們班中的爍爍小朋友家里有這個繪本故事,我一下子慌了!但好在爍爍是個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孩子,能夠遵守老師的規(guī)定舉手回答問題。為了讓他能為大家保留住繪本內(nèi)容,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只請到了他回答一次,給了更多其他孩子回答的機會。

  繪本中的重點是根據(jù)局部的特征來推測6個朋友中誰是成為大家快樂元素的那一個,通過老師的提問來引導孩子帶入繪本故事的精髓中,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推測的,但是總體來說思維不廣闊,比較局限和統(tǒng)一。

  最后以生命啟蒙教育作為情感的延伸,通過抱一抱、轉一轉、跳個舞的方式來回顧繪本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好朋友在一起就很幸福!我感覺在這個部分,可能自己的話語沒有讓孩子們有表現(xiàn)的欲望,所以最后我以行動來提示和明確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意義,跟著音樂,孩子們才想到了要與好朋友之間抱一抱。

  整個活動下來,我感覺教師的引導性語言很重要,盡量要簡潔明了,這樣才能抓住活動內(nèi)容的精髓,正確的把孩子引入繪本的中心思想中,才能緊扣著活動目標進行。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學習運用"XX有什么?"疑問句型和正確的方位詞與同伴交流。

  2. 愿與同伴愉快合作,養(yǎng)成仔細傾聽同伴的發(fā)言,不重復別人語句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一面鼓。

  2. 小星星不干膠貼畫一張。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

  我們小朋友應該都玩過蹺蹺板吧,今天我們就來做個游戲,名字就叫〈〈蹺蹺板〉〉。不過這和我們平時玩的有點不太一樣,讓我們來看看怎么玩?

  二、規(guī)則。

  教師敲鼓、幼兒拍手,練習按"X X | XX X|"的節(jié)奏來提問。如:天上 | 有什么|。 地下 | 有什么|。兩人輪流背,互相提問、回答問題。如回答不出或不按節(jié)奏說遲了,就算失敗。如對答如流,全對、不重復別人的問題或回答者,為勝。獲勝者將得到小星星貼畫一枚,多者為優(yōu)勝者。

  三、老師找個幼兒做示范

  兩人背靠背,胳膊挽在一起,輪流背起,模仿蹺蹺板。幼兒仰面朝天,老師問:"天上有什么?"幼兒說出天上的兩樣東西,如"星星、月亮"。然后幼兒問老師:"地上有什么?"老師說出地上的兩樣東西,如"小蟲、石子"。(不能重復別人已經(jīng)說過的.詞,否則另一個幼兒要重新提問)

  四、分批開展游戲,老師觀察指導注意。

  1. 玩蹺蹺板游戲時,兩人輪流背,身高體重相仿者一起玩為宜,注意安全。

  2. 教師觀察糾正幼兒的提問和回答,鼓勵幼兒不重復別人的提問或回答,啟發(fā)幼兒說出更多的方位詞(如:橋下、路上、門前、樹后、家里、屋外等。)和回答出更豐富的東西。

  3. 師生可以共同總結評價游戲,獎勵優(yōu)勝者。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儲蓄罐,知道儲蓄罐所代表的含義。

  2.能夠按硬幣的面值并根據(jù)面值進行分類。

  3.能有節(jié)儉,存錢的好習慣,萌發(fā)存錢的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儲蓄罐。

  2.儲蓄罐一個。

  3.硬幣:1角、5角、1元;硬幣記錄表、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介紹硬幣的'用處。

  1.出示硬幣,引導幼兒看看有幾種面值的硬幣?

  2.鼓勵幼兒說說使用硬幣的經(jīng)歷。

  提問: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需要時用硬幣?

  二、介紹存錢罐的用處。

  1.請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交流。

  師:如果你身邊有了這些硬幣必會怎么辦呢?

  師:應該把錢放在哪里?(錢包)

  2.教師出示存錢罐,介紹存錢罐的用處。

  師:儲蓄罐也成為“撲滿”,可以有各種各種的造型,還可以有防止錢幣被耗散的優(yōu)點,可以把多余的零錢存放起來。

  三、存錢游戲。

  1.認識面值:教師提供不同面值的硬幣請幼兒之人是多少面值的。

  2.分類擺放:請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硬幣分一分,將一樣面值的分在一起:1角、5角、1元。

  3.請幼兒點數(shù)各種硬幣的數(shù)量。

  師:現(xiàn)在我們拿出硬幣記錄表一起來看看都有多少個1角、5角和1元的?

  教師出示記錄表并且請幼兒根據(jù)數(shù)量記錄下來。

  4.交流各組存錢罐中硬幣的數(shù)量。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手套中班教案03-27

中班教案《粘貼》03-10

中班夏天教案03-11

中班美食教案03-08

中班律動教案03-08

《問路》中班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