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15 12:39:22 教案

【必備】大班科學教案范文集錦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大班科學教案范文集錦七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科學活動:認識白豆、眉豆

  時間:30min

  一、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認識白豆和眉豆的特征。

  2.知道白豆和眉豆都是種子,體驗自己種豆豆的樂趣,引導幼兒觀察豆豆的生長情況。

  二、活動準備:

  1.白豆、眉豆各四十顆。

  2.兩袋泥土,塑料小鏟子四個。

  3.塑料型的牛奶瓶四十個。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法

  師:(手上拿著一只只剩四分之一的洗手液問小朋友),小朋友,請看一看我手上的洗手液。

  幼:用了很多了(只剩一些)。

  師:洗手液之前是滿滿的,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剩一點點了,請小朋友告訴我,你們洗手時,用多少洗手液的?

  幼1:我劑一點點。

  幼2:我一按就按到底的。

  幼3:我用一小塊。

  師:現(xiàn)在老師告訴小朋友,吸收也不要用太多,太多了反而洗不干凈,小朋友劑洗手液時,只要劑一顆白豆大小就行了。

  幼:白豆是什么?(白豆有多大?)

  師:現(xiàn)在老師給小朋友認識一下白豆,看一看白都有多大,他長得怎樣的。

  基本部分:(老師給每位小朋友發(fā)一個用紙折成的小兜,把一顆白豆和一顆眉豆,放進小兜里,教育幼兒雙手放好,不能拿小豆豆)

  師:小朋友,你們要照顧好這兩顆豆豆,不要把他們弄不見了,等一下會有更好玩的。

  師:現(xiàn)在老師發(fā)給小朋友兩顆豆豆,請問哪位小朋友知道哪一顆是白豆。(白豆放左邊,眉豆放右邊)

  幼1:(用手拿著一顆豆)這一顆。

  幼2:是這一顆。

  師:請小朋友用手拿起你左邊的那顆豆豆放在左手的手心里,它就是白豆了。你們能說一說他的樣子嗎?

  幼:圓圓的,白白的,小小的。

  師:很好,白豆是圓圓的,他好像一滴水珠一樣大小。小朋友們知道白都可以做什么?

  幼:煲湯、煲粥、煮菜。

  師:小朋友很聰明,其實我們喝的豆?jié){就是從白豆里榨出來的。

  師:現(xiàn)在我們認識了白豆,知道他長得胖胖的,白白的',可以榨豆?jié){。你們想想再認識另一顆小豆豆?

  幼:想。(是不是旁邊的那一顆。浚

  師:請小朋友把白豆放進小兜里。

  師:小朋友,你們有看到一顆皮膚也是白白的,還有一條彎彎的眉毛的豆豆嗎?

  幼:看到了。

  師:那是白豆的好朋友,他的名字叫眉豆,眉毛的眉。小朋友看一看,白豆和眉豆有什么不同?

  幼1:眉豆有一條眉毛。

  幼2:眉豆比白豆白。

  幼3:眉豆比較長。

  師:小朋友很聰明,眉豆和白豆是不同的,眉豆有一條彎彎的眉毛,他的皮膚是牛奶的顏色,身體比較長。

  師:小朋友還記得白都可以干什么嗎?

  幼:煲湯、榨豆?jié){。

  師:那么,你們只都沒都可以做什么嗎?

  幼:煲湯、榨豆?jié){。

  師:小朋友要注意了,眉豆可以用來煮八寶粥,但不可以榨豆?jié){,他榨豆?jié){就不好喝了。

  幼:我喝八寶粥的時候就見到眉豆了。

  四、結(jié)束部分:

 。ㄅD唐可蠈懼變旱膶W號,老師引導幼兒把白豆和眉豆種在自己的牛奶瓶里)

  師:小朋友,白豆和眉豆都能吃,因為她們是種子,如果我們把她們中在泥土了,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啊?

  幼:會發(fā)芽。

  師:對了,現(xiàn)在是春天,把豆豆種在泥土會發(fā)芽,接著會長高,最后就會長出很多很多的豆豆,我們一起把它種在牛奶瓶里好嗎?

  幼:好。

  師:小朋友,你們可以把你喜歡的豆豆種在泥土里,也可以兩顆豆豆都種在牛奶瓶里,但要注意,你要把白豆、眉豆的標簽插上去。

  五、活動延伸:

  指導幼兒觀察豆豆的生長情況,每一天觀察一次,并畫出豆豆一個星期的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讓蔥葉等多種葉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進一步認識葉子的特征,感知葉子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

  2.通過參與活動,懂得 “仔細觀察、大膽猜測、多次嘗試”等途徑認識事物特征,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獨立與合作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活動前請一位幼兒準備好簡單的蔥葉吹奏表演。

  2.材料表演:蔥葉每人若干,蘆葦葉、竹葉、青菜葉等多種葉子若干。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聽聲音,引發(fā)幼兒猜測和探索的興趣。

  1. 先準備好的幼兒背對大家吹蔥葉。

  2. 師:“請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幼兒進行猜測)“原來是蔥葉在唱歌。”

  第二部分

  ——操作體驗,探索蔥葉發(fā)出的聲音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一次嘗試:幼兒自選一段蔥的葉子,嘗試讓蔥葉“唱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讓蔥葉“唱歌”了嗎?為什么有的唱有的不唱呢?(幼兒猜測并討論)

  2.和剛才“唱歌”的蔥葉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觀察剛才表演的幼兒手中的蔥葉,會發(fā)現(xiàn)會發(fā)聲蔥葉的秘密:只有一寸左右,兩頭都是空心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二次嘗試:幼兒將蔥葉摘至一寸左右,進行試吹。

  教師提問:這次你們的蔥葉都“唱歌”了嗎?為什么還有的“唱”有的“不唱”呢?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并發(fā)現(xiàn):要取蔥葉中部綠色薄薄的部分,如果取了偏向蔥白那段厚的部分,就吹不響。

  第三環(huán)節(jié):在對比與討論中感知葉子外形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的蔥葉都唱起來了吧?請和旁邊的同伴比一比,看誰的蔥葉唱的更好聽呢?

 。ㄌ峁┯變撼浞謺r間與同伴進行探索與比較)

  2.一起來說說看,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蔥葉和同伴的蔥葉“唱”起來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第三部分

  探索其它葉子發(fā)出的聲音

  1.組織幼兒討論:找一找還有哪些葉子會唱歌?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引導幼兒直接把葉子放在嘴邊吹就能“唱”起來。大家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jié)果。同伴的表演示范更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ㄒ龑в變和ㄟ^探索進一步發(fā)現(xiàn),薄薄的葉子,吹的時候容易振動,就唱起歌來了,厚厚的,容易碎的葉子是不會發(fā)出聲音的。)

  3.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呢?(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jié)果。

 。ń處燇w驗經(jīng)驗:蔥葉為什么會唱歌呢?因為蔥葉的形狀和笛子很像,中間有一個小通道,我們吹出的氣會振動發(fā)出聲音,我們就聽起蔥葉唱起歌來了,從而引導幼兒探索并發(fā)現(xiàn),一些葉子卷成來之后能發(fā)出聲音。

  第四部分

  ——演奏葉子大合唱

  1.聽名人讓幼兒了解,原來葉子還能發(fā)出這么美妙的聲音。

  2.表演樂音,分享愉悅師幼一起用選用自己喜歡的葉子進行演奏。

  第五部分

  ——活動延伸,模擬聲音將幼兒實驗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去,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感觸很深。特別是有的孩子們到最后也沒能吹響蔥葉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因為我覺得這個不是難題,應該比較簡單,是我太高估他們還是我講解的不清楚還是有其他原因呢?可能都有吧!就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所以我上課的時候有點著急,急的汗都快流下了。評課老師們向我提出,其實我可以多讓孩子們研究、討論、琢磨,讓孩子們互相幫忙,也許到最后他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是的,很有道理,這也許是我的一點遺憾,也是孩子們的遺憾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各樣的輪子,知道我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輪子。

  2、通過操作活動,探究輪子的特性和用途。

  3、對輪子在生活的`應用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輪子的玩具、以及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各若干。

  2、幼兒人手一張《輪子大集合》調(diào)查登記表(幼兒畫圖、家長記錄文字),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擺弄各種有輪子的器具,初步探索輪子的特性。

  1、啟發(fā)幼兒自由結(jié)伴,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轉(zhuǎn)一轉(zhuǎn)。比較輪子的異同,感知輪子的特征。

  2、思考:為什么輪子都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三角形做的輪子會怎樣?

  3、幼兒再次分散操作活動,通過玩三角形和方形操作活動,知道原先的輪子才能滾動。

  二、交流《輪子大集合》統(tǒng)計表。

  三、通過分組試驗"搬運"游戲,懂得"輪子滾動快,能省時省力"。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線并能尋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2.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各種線的特性,了解各種線的不同用途。

  3.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重點:

  認識線并能尋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活動難點:

  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各種線的特性,了解各種線的不同用途。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線:毛線、棉線、電線、電話線、風箏線、縫紉線、尼龍線、中國結(jié)線等。

  2.網(wǎng)上下載有關(guān)線的圖片:商店懸掛物的'繩子、吊飾(風鈴、風箏),工地、菜圃、花園等的圍欄,曬衣繩、手提袋、背包、毛衣、手工藝品、漁網(wǎng)、魚竿上的繩子。

  活動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1.每組放置一盆各種各樣的線,請幼兒挑選一種認識的線給同伴介紹并進行交流。

  師:小朋友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線,請你們每人挑選一根你認識的線,把它介紹給你的好朋友。ㄓ變鹤杂捎^察講述)

  2.每人挑選一種線進行集體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線?說說它的名字?有什么作用?(教師把幾種有代表性的線展示在黑板上。)

  師:除了這些線外,你還看到過哪些線呢?

  二、探索線的不同特征。

  1.師:現(xiàn)在請你們一組上的小朋友合作,根據(jù)線的長短來幫它們按順序排一排隊!(幼兒操作)

  2.比一比,說一說:

  ——哪一種線最粗?

  ——哪一種線最細?

  ——哪一種線顏色最多?

  ——拉一拉,哪一種線最容易斷?哪一種線不容易斷?

  ——每一種線都有哪些作用?

  三、尋找圖片中的線并了解其作用。

  請幼兒觀察圖片中各種線的使用方式。

  師: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線,請你們從這些圖片里來找一找,說一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出示圖片)

  ——文具禮品店里的線:包裝禮物、搖動懸掛飾品。

  ——手工藝品店的線:編制毛衣。

  ——服裝店的線:縫衣服。

  ——運動用品店里的線:跳繩,可以用來運動。

  ——魚竿上的線:釣魚。

 。ǜ鶕(jù)圖片內(nèi)容師幼討論各種線的用途)

  四、分類整理材料,將各種各樣的線擺在展示區(qū)供大家欣賞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可以提供一些毛線制作毛線貼畫或者繞相框,暫短游戲繼續(xù)練習挑花線。

  家園共育:利用雙休日時間收集各種各樣的線,為開展活動做準備。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一次談論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時,有孩子說,最佩服運動員騎著自行車在大圓筒的斜壁上走,還問這是不是一種特殊的自行車?我引導孩子去觀察,在生活中是不是還有類似的現(xiàn)象存在?同時設計了這個乒乓球的活動,旨在讓孩子親自感受到離心現(xiàn)象的存在和它帶來的奇妙樂趣。

  活動目標:

  1、 通過探索活動,感知乒乓球在瓶內(nèi)旋轉(zhuǎn)的離心現(xiàn)象,培養(yǎng)觀察的敏銳性和操作的準確性。

  2、 理解應用概念:旋轉(zhuǎn)、繞動、轉(zhuǎn)動。

  活動準備:

  玩繩子系著沙包的做圓周運動的游戲;乒乓球、瓶口大瓶身高的無底塑料瓶等。

  活動建議:

  1、動手使乒乓球在瓶中旋轉(zhuǎn)

  ●猜一猜

  乒乓球能在瓶中旋轉(zhuǎn)嗎?

  ●試一試

  將桌面上的乒乓球扣入一個底部開口的塑料瓶,嘗試讓球旋轉(zhuǎn)起來

  2、感知離心現(xiàn)象

  ●猜一猜

  離開桌子,乒乓球還能在無底的塑料瓶里呆著嗎?

  ●試一試

  怎么做才能使離開桌子的乒乓球還能留在塑料瓶里,不掉下來。

  ●談一談

  實驗的體會

  瓶子離開桌子的同時,還要繼續(xù)轉(zhuǎn)動瓶子,才能使離開桌子的乒乓球不掉下來,(產(chǎn)生離心現(xiàn)象)

  繞得越快,球升得越高,

  如果不轉(zhuǎn)動,球就會掉下來。

  3、運乒乓球比賽

  ●練一練

  幼兒分成兩組,練習手拿瓶子同時轉(zhuǎn)著球,從一張桌子向另一張桌子運球,使球不掉下來。

  ●比一比

  哪組幼兒運到的`乒乓球多。

  ● 想一想,

  是什么讓乒乓球在旋轉(zhuǎn)的時候,不會從瓶子里掉出來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的“離心現(xiàn)象”

  觀察在水面上,汽車快速通過時,帶起的弧形水線。

  在盛有水的盆里玩齒輪玩具,當快速轉(zhuǎn)動齒輪時,會帶出弧形水線。

  快速轉(zhuǎn)動沾水的雨傘,觀察飛出的水珠產(chǎn)生的弧形水線。

  設計說明

  通過動手操作,在讓乒乓球在瓶中旋轉(zhuǎn)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離心現(xiàn)象,

  以對現(xiàn)象進行描述的方式,與同伴互相交流。

  感知現(xiàn)象后,進行練習和比賽,發(fā)現(xiàn)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才能使球在瓶壁上不下來。

  在延伸活動中,了解更多在生活中的離心現(xiàn)象,并能看到有形的離心作用線,對實驗有進一步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因為離心現(xiàn)象而產(chǎn)生的有趣的事情。但在物理學領(lǐng)域,并不確定有“離心力”這個概念存在,在理論上“離心力”只是一種與向心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在本活動中,我們只讓孩子感受離心現(xiàn)象,而非離心力。

  ●向心力是物體作圓周運動受到的合力,一般來講以地面為參考系。它的方向指向圓心。

  如果向心力不足(繩子斷了),物體就會越轉(zhuǎn)越離開旋轉(zhuǎn)中心甚至直接被直線甩出去,也就是離心現(xiàn)象。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手機資料和動手探究,萌發(fā)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嘗試將污水變干凈,提高探索能力 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了解污水處理廠是如何將污水變干凈的。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guān)水凈化的資料。

  2.師幼共同收集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礦泉水瓶剪掉底部并在瓶蓋上鉆個洞)等材料;污水處理的錄像;水被污染的錄像(公園的湖水或社區(qū)的池塘被污染)。

  活動過程:

  1.相互交流收集來的資料。

  --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污水凈化的方法。

  2.了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過程。

  --幼兒帶著問題看錄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jīng)過了哪些程序?

  --提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jīng)過了哪些程序?污水處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

  3.償試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幼兒觀察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等各種材料,猜測哪些材料使用于凈化污水。

  --幼兒5人一組,分別用各種材料做實驗,教師分組指導。

  --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結(jié)果。提問:你是怎樣讓臟水變干凈的?你發(fā)現(xiàn)可什么? 哪種方法比較好?

  --幼兒運用多種材料組合,再次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比較前后兩次凈化的水,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小結(jié)幼兒的操作情況。

  4.討論: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帶著問題"水為什么被污染"看水被污染的錄像。

  --討論:生活中我們怎樣保護水不受污染?怎樣節(jié)約用水?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參觀污水處理場,指導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凈化污水(用明礬等)。

  2.幼兒學習的難點是比較前后兩次過濾的水那個更干凈,從而知道哪種材料讓污水變干凈更有效,教師知道的重點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比較。針對活動準備的材料,教師要先進行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在一次餐后的散步中,天空不適地飄下了幾絲雨絲,我本想讓幼兒回教室休息,但呈入我眼簾的場景使我驚呆了。小朋友們有些在抓小雨點,像是和雨點玩游戲;有些在雨中旋轉(zhuǎn)著身體,享受著大自然中的雨到底有多可愛;有些在抬頭看著雨點,像是在思考著什么問題。這時,我班幼兒茅怡婕問:“徐老師,天上的雨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呀?”蹲在地上的郭睿馬上又問:“落在地上的雨點最后又到哪兒去了呢?”“那如果雨落到河里,河水漫出來怎么辦?”王佳依自言自語的問。其他幼兒便紛紛加入了其中,你一言我一句參加了關(guān)于雨的熱烈討論中。于是《水娃娃漫游記》的活動就在這樣的情境中開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水娃娃漫游記”初步了解水娃娃的三態(tài)變化。

  2、鼓勵幼兒想像水娃娃的漫游過程,并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水娃娃漫游圖。

  【活動準備】

  1、課件《水娃娃漫游記》

  2、蠟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出活動主題(播放照片)。

  1、今天徐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想)

  2、這個好朋友就藏在徐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照片中,我們一起來找一找。úシ耪掌

  3、你們找到了嗎?(水)對了,(播放flash)徐老師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水娃娃。

  4、水娃娃也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朋友想一想,你們在什么地方看見過水娃娃?(幼兒討論)

  5、我們小朋友在這么多地方看見過水娃娃,那水娃娃會到哪里去漫游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二、傾聽故事(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播放課件)(教師邊講故事邊完成記錄表)。

  1、教師講第一段(教師邊講邊記錄)

  (1)水娃娃的老家在哪里?(大海)

 。2)他們請?zhí)柟珟褪裁疵?(放出強烈的光和熱?/p>

 。3)水娃娃變成了什么?到哪里去了?(水汽娃娃到天上去了)

  2、教師講第二、第三、第四段(教師邊講邊記錄)

 。1)在天上,水汽娃娃們很團結(jié)抱成一團變成了什么?(白云)

 。2)這是冷空氣爺爺來了,水汽娃娃們冷地發(fā)抖,堅持不住地變成了什么?(雨點)

 。3)有的水汽娃娃雖然堅持著,但是后來身上結(jié)了冰又變成了什么?(冰雹)

  3、教師講第五、第六、第七段(邊講邊記錄)

 。1)這些雨點和冰雹掉到山上、陸地上變成了(地下水娃娃)

 。2)這掉到河里的變成了河水娃娃,那掉到江里變成了(江水娃娃),(掉到湖里的'變成了湖水娃娃。

 。3)我們把所有的這些叫做談水。

  4、教師講第八、第九、第十段(邊講邊記錄)

 。1)有些淡水娃娃們想家了,回到了老家,又變成(咸水娃娃)

  (2)我們把咸水娃娃曬干,變成了(鹽)

  三、幼兒合作完成水娃娃漫游圖。

  1、現(xiàn)在我們也給水娃娃拍幾張照片。

  2、請每四位小朋友組成一個小組。

  3、現(xiàn)在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討論一下你們等會得分工。(幼兒討論)

  4、討論好的小組可以去畫了。

  四、介紹水娃娃漫游圖。

  1、徐老師發(fā)現(xiàn)第一組他們分工很明確,請小組長介紹一下你是怎樣分工的?

  2、徐老師發(fā)現(xiàn)第二組在完成時有些停頓,在這中間你們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3、請第三組組長介紹一下水娃娃都去過那些地方旅行?

  4、徐老師的嘴巴覺得有點干,我們一起回幼兒園喝杯水,也讓水娃娃到我們的身體里去漫游一下好嗎?

  附故事:水娃娃漫游記

  水娃娃的老家在蔚藍色的大海里。一天,水娃娃們想到外面去旅游。于是它們就請?zhí)柟珟兔ΑL柟饝怂鼈兊囊,放出了強烈的光和熱,一會兒就把水娃娃們變成了水汽娃娃,再慢慢地把水汽娃娃們送上了天空?/p>

  在天上,水汽娃娃們集中在一起抱成團。哇,遠遠望去,水汽娃娃們變成了一朵一朵的白云。

  這時冷空氣爺爺來了,水汽娃娃們冷得發(fā)抖,有的水汽娃娃被凍得堅持不住了,變成了雨點,從天上掉了下來。

  有的水汽娃娃堅持著,但是后來身上結(jié)了冰,慢慢地變成了小冰雹,也從天上掉了下來。

  掉到山上、陸地上的雨呀、冰雹呀鉆到地底下,于是就變成了地下水娃娃。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科學教案06-15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蝸牛科學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科學教案01-02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科學教案大全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