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7-16 10:02:27 教案

【實用】大班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大班教案模板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各種各樣的貝殼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貝殼,知道貝殼是多種多樣的。

  2、了解貝殼的使用價值。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

  3、學習拼貼貝殼,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意識。

  活動準備:貝殼活貝殼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貝殼

  1,出示貝殼:

  教師:孩子們,我今天請來一些神秘的小寶貝,我們掌聲歡迎一下。

  老師: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摸一摸,認識一下它們?

  出示貝殼請幼兒觀察:我請這些小寶貝到桌子上去,小朋友一會分組去桌子旁邊跟這些小寶貝認識一下。

  2,幼兒分組觀察:

 。1)教師:我們看看這些小寶貝長的.什么樣子?(扇形,兩片外殼,殼薄易碎)身上有生長線或各色放射線。

  摸一摸有什么感覺?(表面光滑,或粗糙)

  (2)打開貝殼內(nèi)部:

  老師:內(nèi)有肌肉,這些肌肉可以吃。

 。3)貝殼如何游泳呢?

  其外側有韌帶,依靠其彈性,可使二殼張開。殼張開撥動水流才能游動。

  二,欣賞貝殼。

  1,老師:小朋友們認識了這些可愛的貝殼,老師這里還有一些貝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各種貝殼。

  (1)幼兒討論:

  教師:這些貝殼好看嗎?你以前看見過這些貝殼嗎?在哪里看見過?

  教師:你剛才看到的貝殼長的一樣嗎?(扇形,卵圓形,螺旋型)

  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摸起來感覺怎么樣?

  老師小結:

 。ㄓ械氖莾善瑲ぃ械氖锹菪龤,還有一種鮑魚是單片殼,有的很光滑有的很粗糙,表面長有肋紋、小刺、或者突起)

  欣賞課件:

  引導語:老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貝類生活在哪里嗎?”(水里和陸地)蝸牛生活在陸地。

  老師:全世界的貝類有12萬種,它是自然界生物中僅次于昆蟲類的第二大族類。海洋,湖泊、小溪里到處都有貝類的蹤跡,而且它們色彩繽紛,其斑紋更是百姿千態(tài),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貝類吧。

  老師播放課件。

  (2)幼兒討論

  老師:說一說你剛才看到的貝類。都有什么?

  老師:你知道它們都吃什么嗎?(扇貝類的貝殼都吃微型顆粒和浮游生物和細菌有機物,螺旋貝類大多都吃小蝦小蟹和棘皮動物)

  老師:剛才還說到了墨魚和章魚,雖然墨魚和章魚都有叫魚,可它們不是魚類,而是軟體動物,是沒有貝殼的海貝。

  老師:剛才錄像里告訴我們貝類不僅好看還可以干什么?(貝類可以食用,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是我們餐桌上的美食。有的貝殼磨成粉還可以用來做藥用和美容,還可以做成工藝品美化點綴我們的生活)

  三,欣賞貝殼工藝畫:

  x老師:老師這里有一張貝殼粘貼畫,喜歡嗎?我們一起動手做一坐吧。

  四,拼擺貝殼畫媽、咪、愛、嬰、網(wǎng)

  活動延伸:

 、倮^續(xù)在活動室一角陳列各種各樣的貝殼,供幼兒自由觀察、討論。在活動室墻壁上張貼教學掛圖,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貝殼。

  ②請幼兒討論并嘗試多種玩貝殼的方法:如果請你來玩貝殼,你還可以怎么玩?(引導幼兒采用配對、比大小、排序等方法來玩。)

  家園共育:建議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貝殼,制作貝殼標本,并帶至幼兒園繼續(xù)豐富貝殼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樹葉的特征,簡單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過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和總結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知道綠葉和枯葉的區(qū)別

  難點:了解樹葉各部分的作用

  活動準備

  1、枯葉和綠葉;

  2、小碗六個、搟面杖六根、剪刀、膠水、磁帶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音樂引入

  老師放出音樂《小樹葉》,讓小朋友自己找出今天的教學主題----小樹葉。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冬天到了,小樹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讓幼兒分組表現(xiàn)樹葉飄落的樣子。(一名幼兒當樹干,展開雙臂,其他幼兒扶著他的手當樹葉,老師說,秋風來了,“樹葉”便從站著的姿勢變成蹲下的姿勢)全班一起表演歌曲《小樹葉》。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師:葉寶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演示樹葉外形結構的課件,使幼兒知道大多數(shù)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2、幼兒討論,初步了解樹葉每部分的作用。老師:葉寶寶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的,那他們對葉寶寶來說都有什么用呢?(幼兒討論)教師演示樹葉每部分作用的課件,向幼兒分別講解葉柄、葉片、葉脈的作用。

  三、將幼兒分成六組,通過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綠葉和枯葉的區(qū)別,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1、教師出示一片枯葉和一片綠葉。提問:這兩片樹葉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使用各種工具從顏色、形狀、有無汁水等方面發(fā)現(xiàn)區(qū)別)小結:使幼兒明白枯葉與綠葉的根本區(qū)別:枯葉呈黃色,褐色,黑色,易碎、沒有葉汁;綠葉呈綠色,不易碎,有葉汁。

  四、活動延伸

  帶幼兒一起到戶外搜集落葉,分組做葉子粘貼畫,張貼在展示角。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我選擇的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也是孩子們感興趣的鄉(xiāng)土材料——樹葉。從整個活動來看,內(nèi)容豐富有趣,既有音樂元素,又有動手操作;既利用了多媒體,也使用了實物對照,使孩子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團隊協(xié)作的前提下,通過自己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方式,表現(xiàn)出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有肢體語言、有實驗總結,有語言描述等等,動手操作的小實驗更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我為他們提供的各種材料,旨在發(fā)揮他們最大的自主性,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并發(fā)現(xiàn)知識,積累經(jīng)驗。但由于分組的關系,導致個別內(nèi)向的孩子參與度不夠,下次會多關注這些孩子。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魚兒的夢》是一首朗朗上口,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下我們的孩子學唱了《魚兒的夢》,如何讓孩子繼續(xù)探索出更多歌唱的形式來唱這首歌、進一步提高幼兒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成為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地方。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此活動,給孩子一個生生互動、合作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孩子自主探索,體驗成功,拓展幼兒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

  活動目標: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體驗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跟隨音樂,嘗試用不同的節(jié)奏走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魚兒的夢》。

  1、幼兒跟隨琴聲齊唱,注意唱好歌曲的難點。

  l 注意“了”、“睡”、“被”、“曲”等個別字的發(fā)音。

  l “恩……”要唱得輕輕的,不然要把小魚吵醒了。

  l 小結:在唱歌時注意唱好這些難唱的地方,整首歌曲就能唱得又輕松又好聽了。我們最后再唱一遍歌曲,這一次請把你對小魚的愛唱進歌曲里面去,讓小魚也感受到你的溫柔的、輕輕的愛。

  2、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1)幼兒分組討論,嘗試演唱不同的唱歌形式。

  l 剛才我們都是用齊唱的方法來唱這首《魚兒的夢》的。我知道你們一定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唱這首歌,接下來請你找找你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商量出一種方法來唱唱這首歌,等會請你們來表演,好么?

  l 幼兒分組討論,嘗試不同唱法,教師巡回指導。

  2)說說唱唱,幼兒交流分享不同的唱歌形式。

  l 小結:其實唱歌的方法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唱法會給同一首歌曲帶來不同的感受,下次我們再來挑戰(zhàn)更多有難度的唱法吧。

  三、音樂游戲《小小星星》:

  l 歌曲中,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為小魚蓋上了珍珠被。多么溫柔的小星星啊,我們也來扮演一下小星星,玩?zhèn)《小小星星》的游戲吧。

  玩游戲《小小星星》。

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復習舞蹈“我的身體”,進一步鞏固扭胯、提壓手腕的動作。

  2.幼兒在學習舞蹈“花與蝴蝶”的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兩兩合作創(chuàng)編花與蝴蝶的造型。

  3.在學習和創(chuàng)編舞蹈過程中,體驗舞蹈的樂趣及對春天的向往之情。

  教學準備:

  “蝴蝶與花”的造型圖片、基本功鋼琴曲、音樂“春天”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形體訓練基本動作:壓垮、前壓腿、側壓腿、三角拼腰、小飛機、起立

  師:今天陳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下面請大家盤腿坐好,進行基本功練習。

  2.復習舞蹈“我的身體” 鞏固扭胯、提壓手腕的動作。

  師: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的身體都舒展活動開了,我們來表演上節(jié)課學過的舞蹈“我的身體”,注意跳的時候手腕的提壓要有力度和有節(jié)奏。

  二、 基本部分。

  1.出示“蝴蝶”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學習舞蹈“花與蝴蝶”的基本動作。

  師:小朋友表演的真好,看把誰吸引來了(出示蝴蝶圖片),今天,我們再來學一個花與蝴蝶的舞蹈。

  2.教師示范表演“花與蝴蝶”舞蹈的第一段,幼兒了解“花與蝴蝶”舞蹈的基本動作。

  師:剛剛陳老師表演的舞蹈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動作?(請個別幼兒示范舞蹈中的個別動作)

  3.幼兒與教師一起練習第一段舞蹈基本動作。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跳一跳第一段的舞蹈吧!

  4.借助花與蝴蝶圖片嘗試兩兩合作創(chuàng)編花與蝴蝶的造型。

  師:圖片上的花與蝴蝶是什么樣的'造型?請你用你和好朋友的身體一起來擺一擺這個造型。

  蝴蝶除了在自己前面的花上停留還可以飛去哪里找花呢?(左面、右面、后面)

  三、結束部分。

  幼兒完整的表演“花與蝴蝶”的舞蹈,感受對春天的向往。

  師:小朋友的造型擺的真美,下面我們聽著音樂第一段和第三段我們做一樣的動作,第二段就用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的動作來跳。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制作風標,觀察不同材質(zhì)的物品在風中飄動的狀態(tài)。

  2、借助風標測定風向和風力大小。

  活動準備:

  教師制作的風標范例,一次性杯子、木塊、皺紙條、彩紙等。

  活動重點:

  風標的制作過程。

  活動過程:

  一、風的報告。

  1、你們知道風的大小和強弱是用什么來測量的?出示風標。

  2、引導幼兒觀察風標是用什么制作的。

  3、請一幼兒朝風標吹氣,觀察風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變化方向吹氣,觀察風標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5、風標就像一個信使,能告訴我們風來了,是從哪個方向吹來的。

  二、制作風標。

  1、引導幼兒討論風標中最關鍵的是什么部位。

  2、請幼兒選用桌上的材料,并用合適的.方法固定在紙盒上。

  3、請幼兒將小木棒與盒身內(nèi)部相連,教師作適時、適當?shù)膸椭?/p>

  三、捕捉風的消息。

  1、幼兒手持自制的風標,自然走動、跑動觀察風的方向及風力大小。

  2、幼兒將自己制作的風標插放在窗口或室外的樹上,觀察風標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情況。

  3、鼓勵幼兒在記錄天氣時,根據(jù)風標來記錄風向和風力大小。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5-28

時鐘大班教案04-20

《尋寶》大班教案04-20

《下雨了》大班教案04-21

大班《電梯》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