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小班教案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棒棒糖,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團圓、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口語發(fā)展能力。
3、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橡皮泥、皺紋紙、棉簽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 老師將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發(fā)嗚嗚嗚哭聲吸引幼兒注意力。“小兔,你為什么哭呀?”“我把媽媽送給小動物們的.棒棒糖弄丟了,怎么辦呀?”(勾起幼兒的同情心)。
2、“我們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們來幫助小兔好嗎?”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讓幼兒觀察其外型特征,剝開糖紙再看看是怎樣包裹的。
2、教師示范講解:先將橡皮泥揉、捏,使其變軟,然后放在手心團圓,團圓后插在棉簽棒上,再將準備好的皺紋紙包上,注意要將“糖”放在紙的中間,包攏后左手捏著紙的收
攏處,右手輕輕轉(zhuǎn)動一下棉簽棒,使包裹“糖”的紙不容易散開。
3、講解過程中讓幼兒跟說“揉、捏、團圓”等詞。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
5、邊觀察邊出示幼兒作品,說說哪些做的好哪些沒做好,應注意些什么。
三、結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兒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邊的小盒子里,并對小兔說:“小兔,給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悅、感受助人的快樂。
今天,我們用能干的小手幫小兔解決了一個難題,小兔很感謝你們、很開心,你們開心嗎?現(xiàn)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動物們的手中去了,我們一起來跟小兔說聲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葡萄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嘗試手指作畫的快樂。
2、學習用圓形組合表現(xiàn)葡萄。
準備:
紫色、綠色、褐色廣告色,練習冊,一串葡萄。
活動與指導:
1、看老師不用筆也能畫畫。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豎按葡萄,再用食指蘸褐色,豎指畫枝梗,蘸綠色橫指畫出葉子。引起幼兒用指作畫的興趣。
2、出示葡萄,引起幼兒觀察葡萄,一顆一顆葡萄珠排列的樣子。
3、用練習冊在葡萄葉下面,從下向上用食指蘸紫色點畫葡萄。
4、評議幼兒作品,表揚幼兒大膽嘗試手指畫的積極性。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得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shù)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活動內(nèi)容設計:
我愛小臉------小班綜合活動設計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 、 幼兒人手一面鏡子 、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shù)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shù)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人手一面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并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干什么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健康領域指導要點明確要求"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幼兒園,初次進入一個陌生的大集體,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個別幼兒便出現(xiàn)了不合群現(xiàn)象,這樣就會影響幼兒個性的發(fā)展。,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小班教育活動《大家一起玩》,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活動中我運用了四幅幼兒喜愛的形象生動的掛圖,并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適合合作玩的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圖、磁帶、錄音機、積木、玩具輪胎
活動過程:
1、導入:寶寶們,我們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吧,(聽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種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我們做動作真開心呀。有個叫蘭蘭的小朋友也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看看蘭蘭在幼兒園玩的開心嗎?
2、出示掛圖,幼兒觀看。
圖一、這個小朋友叫蘭蘭,你們看她在干什么?(搭積木),她和誰在玩?你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呢?請看下圖。
圖二、蘭蘭怎么了?她為什么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快樂起來呢?(幼兒說自己的辦法)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看看蘭蘭的小伙伴是怎樣做的?
圖三、小伙伴哄她(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蘭蘭聽到小伙伴的道歉還生氣么?對,不生氣了。那后來會怎么樣呢?寶寶們,你們猜一下?(幼兒自己說)下面我們看一下你們猜的對不對?
圖四、蘭蘭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樂呀!
3、老師提問:
你們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大家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搭好的積木時,你該怎么辦呢?(個別幼兒回答)對了,要說對不起,要向別人道歉,這樣別人就不生氣了。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呢?
4、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如發(fā)現(xiàn)一個人玩玩具,教師引導幼兒和大家一起玩。
5、請小朋友說:你剛才是怎樣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樂嗎?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樂,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塊吃,現(xiàn)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活動結束:
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塊出去做游戲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帶出)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用童話故事帶動小朋友的興趣,小班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強,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規(guī)"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一次組織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名幼兒用粉筆在水泥地上畫了許多凌亂的線條,看到幼兒興趣盎然的模樣,我不禁被他的快樂感染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啟示,那就是如果打破傳統(tǒng)蠟筆畫畫的框架,嘗試用粉筆來作畫,從紙上轉(zhuǎn)移到地上,從室內(nèi)走向室外,幼兒也許會更容易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目前美術活動的進展情況,同時考慮到幼兒第一次使用粉筆。于是從最簡單的直線入手,通過戰(zhàn)勝大灰狼的游戲,愉悅幼兒的身心,激發(fā)幼兒強烈的作畫愿望,進一步體驗多種工具繪畫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戰(zhàn)勝大灰狼的繪畫活動,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2.初步學習用粉筆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條。
3.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童話故事情景,幼兒可以用粉筆從簡單的直線入手繪畫出自己的愿望
教學難點:初步學習用粉筆畫密密、長長得直線條。
活動準備
1.聽故事《戰(zhàn)勝大灰狼》,理解"籬笆"的'含義
2.小雞頭飾若干(數(shù)目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雞媽媽頭飾一只,大灰狼頭飾一只。
3.錄音機一臺,錄有歡快、沉悶的音樂磁帶一盒。
4.粉筆數(shù)盒放在"小雞家"周圍。
活動過程
一、老師扮作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一起隨音樂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動
作。(活動開始,老師和幼兒以雞媽媽和小雞的角色出現(xiàn),幼兒容易對老師產(chǎn)生依賴感和信任感。對于個別幼兒的"自由"動作,老師未加干涉,給了幼兒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二、插"籬笆",學習用粉筆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條。
。1)"大灰狼"第一次襲擊,激起幼兒插"籬笆"的興趣。"大灰狼"隨著沉悶、緩慢的音樂,走到小雞的家,嘴里不停地說:"我的肚子餓極了,小雞的肉好香啊?囑咐幼兒別害怕,并不時地對"大灰狼"作出反擊。"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狽地逃回了家。
。2)插"籬笆",初步學習用粉筆在地上畫直線。師:"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實在太危險了,我們怎么辦呢?"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幼b:"我拿槍把大灰狼槍斃掉!"幼c:"我們躲在家里不出去!"師:"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這么多辦法,媽媽喜歡你們!這樣吧,我們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圍都插上籬笆,大灰狼就進不來了!好嗎?"先讓幼兒觀察插"籬笆"的過程,老師邊插邊講:"我們在家的周圍插上籬笆,要從上到下直直地插下來,插得長一些,多一些,不讓"大灰狼"鉆進來。"然后幼兒練習插"籬笆"。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鼓勵了幼兒戰(zhàn)勝大灰狼的勇氣。幼兒第一次用粉筆,非常開心,完全融入活動過程中。由于在地上畫有一定的難度,對幼兒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也使幼兒能進一步掌握畫直線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襲擊,補插"籬笆",部分幼兒繼續(xù)用粉筆在地上畫直線。"大灰狼"第二次惡狠狠地出現(xiàn)了,邊走邊說:"哇,插上了這么多籬笆,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鉆進去。"幼兒跟隨著老師觀察"大灰狼"的行跡,當"大灰狼"發(fā)現(xiàn)籬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鉆進來的時候,老師鼓勵幼兒勇敢些,馬上補插上籬笆。過了一會兒,大灰狼看了看,說"今天實在太累了,下次來一定吃個飽!"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4)繼續(xù)插"籬笆",用粉筆在地上畫密密、長長的直線。插得直一點、插得多一點、插得長一點,幼兒自由選擇地方,補插"籬笆"。最后老師和幼兒一起檢查。
三、隨著沉悶、緩慢的音樂聲響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現(xiàn),圍著小雞的家走來走去,不時地用肩膀擠擠"籬笆",還氣呼呼地說:"這里的籬笆太多了,怎么進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師和幼兒一起隨著歡快的音樂慶祝勝利。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環(huán)保主題活動設計——《小手——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興趣,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環(huán)保教案(二)。
2、愿意嘗試多種方法,來改變環(huán)境和事物。
3、感知與環(huán)境的關系,愛護環(huán)境活動一:《小手——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活動目標: 1、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觀察環(huán)境的活動,觀察時專心、認真。
2、感知塑料袋、廢紙、落葉與環(huán)境的關系,愿意撿起它們。
3、懂得小手是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要愛護環(huán)境。
活動準備: 1、選擇有落葉、廢紙、塑料袋等垃圾的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塑料袋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事先選好的場地,運用語言、表情誘發(fā)幼兒觀察興趣。
“這里美嗎?為什么?”教師指著被風吹起的塑料袋問:那是什么?塑料袋到處扔好嗎?你有什么感覺? 讓我們在看一看地上的紙、樹葉小朋友有什么感覺啊? 2、我們怎么才能讓這里變的干凈,美觀呢?引導幼兒討論出用我們的小手來幫助這里的環(huán)境。
3、幼兒動手拾樹葉、廢紙和塑料袋 4、教師小結: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把這里的環(huán)境改變的真干凈。
我們還要做到不亂扔紙、塑料袋,使這里的'環(huán)境一直這么美。
活動二:《做風箏》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剪刀,會用剪刀剪眼睛和嘴巴,教案《環(huán)保教案(二)》。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3、激發(fā)幼兒積極動手用塑料袋制作玩具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細繩、即時貼、小剪刀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這是我們上次拾的塑料袋,今天我們讓塑料袋象風箏一樣飛起來好嗎?” 2、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制作風箏。
(1)提問:“風箏是什么樣子的?”“我們要怎樣做這個風箏呢?” (2)啟發(fā)幼兒想出在塑料袋上貼上眼睛、嘴巴等 3、教師提出要求 先用即時貼剪出眼睛、嘴巴和裝飾物,貼在袋子上,在用細繩做風箏的線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將做好的風箏拿到戶外,四散奔跑著玩。
活動三:環(huán)保宣傳員活動目標: 1、嘗試制作環(huán)保標志 2、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人手三張白紙。
蠟筆活動過程: 1、討論:怎樣使環(huán)境一直保持干凈呢?怎樣提醒每個人都來愛護環(huán)境呢? 2、啟發(fā)幼兒討論出要制作環(huán)保標志。
3、幼兒動手繪畫、制作環(huán)保標志 4、讓幼兒將自己做的環(huán)保標志貼到自己想貼的地方。
香煙的危害(小班)一、活動目標通過幼兒親自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zhì),了解香煙對水的污染,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香煙、金魚、魚缸。
三、活動過程1.做一做(1)金魚在魚缸中快樂地游動。
(2)把香煙泡在水中。
(3)把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里。
(4)金魚死了。
2.想一想、說一說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里,數(shù)分鐘后金魚死了。
請幼兒通過討論得出: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zhì),吸煙對身體有害。
四、活動建議1.本篇活動中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結果由幼兒觀察說出,教師可做簡單小結。
2.可用螞蚱做實驗:在玻璃缸里放入螞蚱,用在泡香煙的水中泡過的青菜葉喂它,發(fā)現(xiàn)螞蚱會避開菜葉,并遠離菜葉進入睡眠狀態(tài)(時間需用20分鐘左右)。
3.活動延伸(1)創(chuàng)編一個表演游戲,讓幼兒進行表演。
(2)幼兒可在家與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實驗。
可用小草魚、小蝦等其它小水生動物代替金魚。
香煙水的濃度越大,實驗效果越好。
(3)幼兒可在家里觀察、比較吸煙和不吸煙的人,如他們的手指顏色、牙齒顏色、嘴里氣味等。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按大小特征給三個物體排序并進行相應的匹配。
2、嘗試解決簡單的問題。
活動準備: 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熊,超市布置:成列最大的、大的、最小棉衣、帽子、圍巾、手套若干,幼兒用書《三只熊買冬裝》
活動重點:讓幼兒可以清楚的區(qū)分三個不同大小的物體。
活動難點:讓幼兒可以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簡單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小熊排隊:
出示三只熊,看看三只熊有什么不一樣。
給三只熊排排隊,說說是怎么個排的。
2、三只小熊買棉衣:
故事導入:熊寶寶拿了一件大棉襖,穿在身上,鉆進了黑洞,什么也看不見。熊爸爸拿了一件小棉襖怎么也穿不上。三只熊急壞了。
誰愿意幫三只熊挑合適的衣服呢?出示教具,請幼兒幫三只熊挑選衣服。
引導幼兒說出,最大的給大熊,大的給大熊,最小的給小熊。
3、幼兒操作練習:幼兒使用教學用書,給三只熊選擇合適的帽子、衣服、褲子等。
教師觀察幼兒作業(yè)情況,并給予以個別指導。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了解各小動物的走路特點,感受繪本的情趣。
2、在繪本的情景中嘗試有序地排列,積累相應的數(shù)經(jīng)驗。
3、在觀察畫面、動作模仿的過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點。
4、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內(nèi)的數(shù)量,嘗試有序地排列。
活動準備:
1、PPT、音樂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繪本PPT。
4、小動物圖片和藍色卡紙制作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以“羊村”吸引幼兒注意,導入活動。
二、觀察畫面,模仿不同角色走路的動作,初步感知4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感知數(shù)量1,模仿小弟弟神氣地走路。
(1)看誰來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
(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氣的樣子
2、感知數(shù)量2,模仿小鴨子走路的動作。
(1)現(xiàn)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幾個朋友?
(2)模仿小鴨子走路的動作
3、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動作,感知數(shù)量3。
(1)(觀察畫面)這個朋友是誰?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
【觀摩體會】
應彩云老師的新課程主題背景下的小班繪本活動《一步一步走啊走》。
應彩云老師抓住了小班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轉(zhuǎn)移的特點,安排了適宜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了課程需要的教學情境,運用了以游戲為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幼兒始終沉浸在所設計的情境中。
嘗試了以兒歌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小動物走路特點,使幼兒充分體驗了活動的快樂,并使得幼兒從中積累了相應的數(shù)經(jīng)驗,理解了所學數(shù)“1~5”的實際意義,且初步嘗試了有序排列。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獲得了預期的效果,且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指導策略:在結尾時用老虎的吼聲吸引孩子,但為了消除小班恐懼心理,馬上用“好老虎”下定義,并充分調(diào)動幼兒從想說到會說,并模仿動作。
我的思考
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能夠說出“虎年吉祥”“虎虎生威”這樣的成語很不容易,應老師還在現(xiàn)場讓孩子們模仿“虎年吉祥”的動作和笑容,應景,又自然推向高潮。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精選】小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0
小班的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