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3-07-25 12:47:51 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集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集合)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春天在戶外活動的樂趣。

  2.激發(fā)創(chuàng)作潛力,鍛煉動手能力。

  3.感受風力大小對有關風的玩具的影響。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用語言描述春風的特征。制作各種風的玩具。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制作風箏、風車的材料和工具,如紙、水彩筆、竹條、線、剪刀、礦泉水瓶、塑料袋、報紙、細線、小竹條、透明膠、大頭針等等。

  2.幼兒曾玩過的有關風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戶外尋找春風,體驗春風吹在臉上的感覺。

  (輕輕的,細綿綿的,很飄柔,很溫馨,很溫暖,給人舒暢,讓人忘調煩惱,陶醉其中!感覺自己好象就是那陣春風!)

  2.啟發(fā)討論:、

  (1)戶外玩什么游戲需要風兒的幫助?

  (2)制作風車、降落傘等需要什么材料?

  3.制作玩具。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前收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啟發(fā)幼兒和同伴一起制作風車、風箏、降落傘、飛機等小玩具。

  (3)幼兒分成四小組,分頭制作其中一種小玩具。教師巡視指導。

  4.和風兒做游戲。

  (1)幼兒在戶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與風力、風速等的關系。

  5.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風的玩具。

  2.請家長利用休息天帶幼兒到戶外玩風的玩具。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在對春風的描述過程中,又說出了很多春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語言表述很清楚。在制作玩具的過程中,個別小組的`孩子動手能力有點差,有很多孩子連剪刀都不會用。因為有些孩子是這學期剛剛入園接受幼兒園正規(guī)教育,在家都是在爺奶身邊,動手能力相對就很差。不過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但是老師就要注意以后在動手方面要對孩子們多做一些訓練。通過游戲,孩子也發(fā)現(xiàn)了風力、風速與玩具間的關系。游戲的興趣也非常濃。這節(jié)課收獲的確是很大。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兒歌,教育幼兒學會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習續(xù)編兒歌。

  3、在續(xù)編兒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布置小賣店的場景和各種商品

  2、小猴子頭飾和其他動物頭飾若干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

  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猴哥在開小賣店時的辛苦和猴哥想請小幫手的心理活動。

  2、教師引導幼兒欣賞配樂兒歌“猴哥請幫手”后,組織幼兒圍繞下列問題進性談話:

 。1)猴哥想請誰當幫手?

 。2)猴哥為什么一個幫手也沒找到?

 。3)你能幫助猴哥看到小幫手們的優(yōu)點嗎?

  3、游戲招聘會

  猴哥舉辦“招聘會”,向“應聘”者介紹小賣店需要“手”的位。如:司機、保安、搬運工、收銀員等。通過“應聘”者的“自薦”,競爭上崗。

  4、續(xù)編兒歌

 。1)幼兒根據(jù)游戲中“小幫手”們的特點,為它們安排合適的崗位。

 。2)續(xù)編兒歌“猴哥請幫手”。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續(xù)編兒歌的活動。

  (3)鼓勵幼兒把續(xù)編的兒歌在集體里大膽地進行朗誦。

  5、錄音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把續(xù)編好的兒歌進行錄音,并重復播放給幼兒欣賞讓

  幼兒充分感受猴哥請來的“小幫手”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的表現(xiàn)。

  6、游戲購物

  教師組織幼兒玩“購物”的`游戲,引導幼兒在“購物”的過程,進一步感受猴哥請來的幫手都是很能干的……從而學會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

  兒歌猴哥請幫手

 。ㄗ跃帲┖锔玳_個小賣店,(續(xù)編)猴哥開個小賣店,

  各種商品挺齊全,各種商品挺齊全,

  猴哥從早忙到晚,猴哥從早忙到晚,

  累得腰疼腿也酸。累得腰疼腿也酸。

  猴哥想請小幫手,猴哥想請小幫手,

  這個幫手要能干。這個幫手要能干。

  猴哥想請小花貓,猴哥請來小花貓,

  不行小貓嘴太饞。小貓當上收銀員。

  猴哥想請小黑豬,猴哥請來小黑豬,

  不行小豬有點懶。小豬干活搶在先,

  猴哥想請小青蛙,猴哥請來小青蛙,

  不行青蛙個子矮。青蛙認真當保安

  猴哥想請小烏龜,猴哥請來小烏龜,

  不行烏龜動作慢。烏龜開車跑得歡。

  找呀找呀看呀看,猴哥學會看優(yōu)點,

  越找越看心越煩。請的幫手都能干。

  一個幫手沒找到,猴哥心里不再煩,

  你說猴哥該咋辦?高高興興掙大錢。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時間:

  故事《誰來幫助他》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2、體會故事中各角色在困難時獲得幫助的心情,和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情感。

  3、認讀重點字詞:迷路、火光、小屋、雨點。

  活動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小字卡、蠟燭、大圖書、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小朋友你們見過森林嗎?"請幼兒想一想森林里住著哪些小動物?提出問題"有一只小狐貍遇到了困難,有誰來幫助他嗎?"將幼兒引導到故事中。

  二、自由閱讀1、幼兒自由閱讀小圖書,教師提出閱讀要求:一頁一頁從前往后安靜的看,看看圖書中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可以和同桌小聲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講述自己看到的畫面內容: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角色?他們之間有些怎樣的聯(lián)系?鼓勵幼兒講述故事中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三、大圖書閱讀。教師組織幼兒集體閱讀大圖書,學習理解故事內容。

  1、閱讀封二和第一頁。小狐貍在森林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小狐貍的表情。會有誰來幫助他呢?幼兒回答時教師隨即出示大字卡"迷路"。

  2、閱讀第2~12頁。

  是誰來幫助小狐貍的?想一想火光能給小狐貍帶來什么?你們見過火光嗎?你見過的火光能給人們帶來什么?教師出示大字卡"火光";鸸庥龅搅耸裁蠢щy?為什么?這時,教師可點亮一支蠟燭,吹一口氣看看火光會熄滅嗎?證實風和火光之間的關系。猜一猜火光會得到誰的幫助呢?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出示大字卡"小屋"。除了小屋,你認為還有誰能夠幫助火光?說說你的理由?有了前面的鋪墊,接下來讓幼兒講述小屋和小魚遇到的困難。教師隨機出示大字卡"雨點"。小狐貍最后有沒有順利的回到家?他現(xiàn)在的心情如何呢?小結:原來,幫助別人和得到別人的幫助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3、教師朗讀故事一遍,幼兒完整欣賞。

  4、教師和幼兒一同回顧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試著用故事里的語句講述,教師隨機出示大句卡:讓我來幫助你吧,小狐貍。

  四、交流討論:

  1、故事中有誰幫助了誰?如果是你在場,你會去幫助他們嗎?

  2、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呢?談談你的理由。

  五、游戲活動:誰來幫助他。

  教師出示大字卡"火光"問:火光寶寶找不到朋友了,誰來幫助他呢?幼兒舉起小字卡"火光"回答:讓我來幫助你吧,火光。以此類推。

  六、結束活動,幼兒有序收書,整理物品。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大膽想象,體驗詩歌中“如果我能飛”的意境與樂趣。

  2、理解詩歌內容,引導幼兒按照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課件、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背景音樂《小鳥飛》,激發(fā)幼兒飛翔的'愿望。

  師:能夠像鳥兒一樣飛來飛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如果你有一雙翅膀,你想飛到哪里去?

  師:你們知道老師想飛到哪里去嗎?

  二、學習詩歌《如果我能飛》。

  1、教師示范朗誦詩歌。

  師:我都要飛到哪里?變成什么?干什么?(引導幼兒逐句理解詩歌內容)

  2、師幼一同朗誦詩歌。

  3、為詩歌加上動作。

  師:我們?yōu)檫@首好聽的詩歌加上漂亮的動作。

  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1、說

  師:剛才小朋友也想飛到好多地方,你想變成什么?請用詩歌的語言來說一說吧。

  2、畫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吧。

  四、總結提升

  小朋友的想法真奇妙,以前,在美國有一對叫萊特的兄弟,他們和小朋友一樣也有許多非常巧妙的想法,但是他們不只是想想而已,他們經過很多次的努力終于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的飛機。我相信咱們小朋友只要經過努力,慢慢地也會把自己奇妙的想法變?yōu)楝F(xiàn)實。

  五、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在示范朗誦前我有意設計提問,讓幼兒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刺激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了幼兒想說的愿望。幼兒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很高。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對中國文字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能力。

  3、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口、頭、手、腳、腿、臂都可以活動的木偶(紙偶也可,其它老師扮演更好),

  2、若干根長棍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出示幼兒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圖片,讓幼兒自由討論后說出與其對應的中國漢字來導入課題

  2、 師:中國的文字除了這些許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還可以用我們的形體來表現(xiàn)呢。今天我為你們帶來一個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許多形體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讓其表演“貝”字(低頭、肩平、小臂下垂、雙腿拉開)和“安”字(頭仰、雙臂平舉、兩手下垂、拍拍皮帶表示有一橫再雙腿交叉成“女”)老師為其講解

  2、根據(jù)講解,讓幼兒發(fā)揮想象用身體各部位來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頭身腿腳成一直線)“于”、(拍頭表有一橫、雙臂平舉、頭身腿成直線、一腳勾起)“平”、(兩點可用耳朵代替)“員”(嘴張開)……字,老師巡回指導,對表演獨特的幼兒給予鼓勵。

  3、讓幼兒想象自己認識的那些簡單的字可以用形體來表演(“人”、“口”、“大”、“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長棍表演“天”字后引導幼兒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來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兩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兩人合伙表演“從”“壩”“林”“扛”……

  三、結束部分

  游戲:1、看誰猜得對

  兩人一組,一人用形體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 看誰做的.快

  幾人一組(自由結合),一人說字,其它人用形體表演。

  活動反思:

  下課鈴聲乍響,看著孩子們那開心的樣子及意猶未盡的表情,我知道,這節(jié)課很圓滿!孩子們個個學有所得了。想想自己最初的想法,真是太可笑了。初讀第五單元《有趣的漢字》時,我翻閱著文本及教參,感覺這單元太簡單了,學生肯定易懂,也易接受,沒什么內容可講的。但是細讀細品之后,才發(fā)現(xiàn)如果要上好這樣的課,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好這看似平淡枯燥的文字,還真是不容易。

  如何讓“死”的文字變得鮮活、靈動起來呢?我頗費了一番腦筋。

  于是,我把課堂拓展到了課外,讓學生在課外通過各種手段搜集相關資料,自己也上網查閱大量相關材料。最滿意的是在課間我利用字例說明,及時滲透了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構字基本知識。當然,孩子們最喜歡的莫過于猜字了。那些象形字一寫上黑板,立刻猶如跳躍的小精靈般“活”了起來,孩子們猜得不亦樂乎,竟然連下課鈴聲也拒絕接受,一直纏著我再猜幾個呢!于是,當聽到我講漢字歷史時,原本無人問津的“歷史”竟然也變得熱門起來。

  另外,在“錯別字”教學時,我將學生作業(yè)、作文中的實例擺上課堂,并“煽情”地說:“每次老師讓同學們習作時,大家都將改正紙、改正帶放在桌子上,似乎潛意識里想要有錯別字出現(xiàn)。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的漢字,我們怎么可以隨意改動呢?”講到此處,我悄悄掃視了一邊全班同學,發(fā)現(xiàn)書桌上的改正帶、改正紙不知何時已不見了蹤影。我欣慰地笑了。

  當然,最得意也最熱鬧的莫過于各學習實踐小組的成果展示了。孩子們精心設計、編排搜集、謄抄的各種有關漢字知識的資料,以各種形式向全班匯報,如猜謎語、講笑話、朗讀兒歌、手抄報展示等等,各種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經過孩子們的精心編排,不時贏得陣陣熱烈的掌聲,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漢字的知識。我想: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中華漢字一定會生根、發(fā)芽!

  課罷,我不禁提筆,寫下這篇教學隨記,姑且叫它反思吧!

  小百科:文字,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wén zì,基本意思是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或承載語言的圖像或符號。該詞出自《史記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激發(fā)幼兒對十二生肖動物的興趣和愛好。

  情意目標:知道自己和親人的屬相,培養(yǎng)幼兒和家人之間的情感。

  技能目標: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十二生肖的順序

  2、理解傳統(tǒng)文化中生肖代表的寓意。

  活動準備

  1、自制的生肖鐘

  2、經驗準備:幼兒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員的屬相。

  3、十二生肖的`頭飾一套

  4、玩具兔子布偶一只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了解十二生肖屬相

  1、 出示禮物,引出生肖。(小兔子玩偶,因為我屬兔)

  2、提問:你知道自己屬什么嗎?(多數(shù)小朋友屬狗、雞)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屬相不同?今年是什么屬相的年份?

  3、課堂活動:做小記者,主動詢問一下其他老師或小朋友的屬相,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同一年生的孩子屬相一樣,狗年出生的屬狗,雞年出生的屬雞,龍年出生屬龍、

  二、認知環(huán)節(jié):根據(jù)生肖鐘理解十二生肖

  出示課件生肖鐘。

  老師要把這些動物變到鐘里面。變變變。小動物變到鐘里面了嗎?

  提問:請幼兒說出鐘面上有多少種動物?

  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看看是不是12種。從1老鼠開始數(shù),

  雞排第幾?豬排第幾?

  總結:一種動物代表一個生肖,這十二個小動物,我們就叫它十二生肖。

  三、故事環(huán)節(jié):

  欣賞兒歌:小老鼠,吱吱叫。大水牛,彎彎角。

  老虎上山一聲吼,嚇的兔子快快跑。

  龍在云里翻跟頭,蛇在田里伸懶腰。

  大馬鈴兒響叮當,樂的山羊胡子翹。

  猴子爬樹蹦蹦跳,公雞早起喔喔叫。

  小狗大狗尾巴搖,小豬呼嚕睡大覺。

  教學小結:根據(jù)生肖兒歌使孩子們對生肖感興趣,方便幼兒記憶十二生肖順序。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小火車游戲

  找出十二個小朋友,分別帶上生肖頭飾,按照十二生肖順序,玩小火車游戲。最后每個小朋友模仿十二生肖任何一種做動作走出教室。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故事《倒霉的小白馬》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以“小白馬想要出去玩,但每次都因碰到壞天氣而苦惱”為線索,通過活動可以幫助小白馬糾正錯誤認識的角度出發(fā),揭示大自然中的天氣變化征兆。故事情節(jié)和動物之間的對話多次反復,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通過有目的地教學,使他們對于氣象方面的知識得到豐富,經驗得到提升,從而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大班幼兒對自己身邊的各種事物總是那樣好奇,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識,經驗積累,不能解釋自己的疑惑,喜歡問這問那,如“明天的天氣怎么樣,是晴天還是雨天?”為此,我選擇了《倒霉的小白馬》這一活動,就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通過看看講講,分析小白馬“倒霉”的原因,讓孩子在感受小白馬曲折經歷的同時,學到一些氣象知識,并培養(yǎng)他們收集天氣信息,觀察天氣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內容上,感受小白馬曲折的經歷。

  2、大膽講述小白馬“倒霉”的原因,初步了解一些氣象方面的知識。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能大膽講述小白馬“倒霉”的原因。

  活動準備:

  小白馬圖片、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白馬圖片,引出活動。

  1、看,這是誰?請你猜猜看這是一匹怎么樣的小白馬?(幼兒講述)

  師:其實它是一匹倒霉的小白馬,為什么說它是一匹倒霉的小白馬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結合圖片,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二張圖片,教師講述故事第1一3段。

  ——小白馬打算去很遠的草地上玩,可它遇到了什么倒霉的事?

  ——這時誰看見了?它是怎么告訴小白馬今天為什么會天氣熱?(晚上星星多,白天天氣熱)

  2、出示第三、四張圖片,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

  ——又一天早晨,小白馬又想去干什么?

  ——小白馬看到日出了嗎?它又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小猴子是怎么告訴小白馬今天為什么會下雨的?(朝霞映紅了天,就會下大雨)

  3、出示第五張圖片。

  ——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小白馬是怎么說的?

  ——你看了今天的天氣,你覺得小白馬會很順利的去樹林散步嗎?(引導幼兒猜測)

  4、出示第六張圖片,教師講述故事。

  ——小白馬又遇到什么倒霉的'事?

  ——誰能來告訴小白馬為什么今天會刮風?(太陽周圍一圓圈,一定就會刮大風)

  5、結合圖片,師幼共同在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

  三、拓展幼兒經驗,激發(fā)幼兒觀察天氣變化征兆的興趣。

  1、小白馬為什么會遇到那么多倒霉的事情?

  2、我們平時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電視.報紙.廣播.電腦等)

  3、引導說說還有哪些能告訴我們天氣的事情?(例如小螞蟻搬家,告訴我們天要下雨了。(幼兒自由討論)

  4、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天、花草樹木、小螞蟻,猜猜明天的天氣會怎樣,好嗎?那我們還等什么,趕緊出發(fā)吧!

  活動反思:

  直接以小白馬切入主題,告訴幼兒這是一匹倒霉的小白馬來激發(fā)幼兒猜測故事情節(jié)的愿望,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想說、敢說、愿意說的環(huán)境,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分段講述故事,加上循序漸進地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故事內容,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大膽講述故事情節(jié)。

  完整傾聽故事,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了故事的內容,并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或感悟。 引導幼兒用其他方法獲得天氣方面的信息,激發(fā)幼兒喜歡收集天氣信息,萌發(fā)觀察天氣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的內容,感知散文中自由遐想、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借助圖文匹配的形式引導幼兒閱讀和感受詩歌的美。

  3、通過配樂欣賞、繪畫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4、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風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配樂散文磁帶,錄音機;脽

  2.教學課件:《我多想》。

  3.紙,油畫棒

  4.用文字加畫面的散文詩內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鋼琴曲《星空》,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做美夢嗎?如果能夠美夢成真,你希望夢見什么呢?幼兒展開遐想后自由講述。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都愛做美夢,有的美夢是送給自己,有的美夢是送給別人”,并出示字卡:自己、別人。

  二、欣賞散文詩

  1、出示白紙,貼上一個小女孩圖片。師:有一個小女孩,她也很喜歡做美夢,想知道她夢見什么了嗎?教師完整朗誦散文詩《我多想》一遍。

  2、師:小女孩一共做了幾個夢?真的是這樣嗎?請你們仔細聽一遍。幼兒再次欣賞散文詩《我多想》(配樂)后回答提問。

  3、師:對,小女孩做了四個夢,她都夢見什么了?她的夢是送給誰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在白紙上寫上數(shù)字和文字及畫上簡單的圖案(圖略):1)、我多想……鳥寶寶2)、我多想……鳥媽媽3)、我多想……小妹妹4)、我多想……你

  4、教師帶孩子們一邊對著文字一邊把散文詩內容朗誦一遍。

  教師和孩子重點談論散文詩中的“你”是指誰?師:如果小女孩對你說“我多想,把你帶進最美麗的一刻,讓溫馨永遠永遠留在你的心”,你覺得有被“愛”的感覺嗎?覺得快樂、幸福嗎?假如你是小女孩,你把“愛”送給了別人,你覺得快樂、幸福嗎?引導孩子理解:把“愛”送別人也是快樂和幸福的。

  5、教師:小女孩的夢美嗎?她把這美麗的夢編成了一首散文詩,名字叫《我多想》,出示文字版面的散文詩《我多想》,完整朗誦一遍(配樂)。借助教學課件,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散文的內容及意境。

  三、結合教學課件,幼兒再次完整地欣賞散文。

  請幼兒說說聽完散文的感受。

  教師:為什么這個散文聽上去這么美,這么讓人感動?

  四、分享閱讀體驗

 。、師:喜歡這首散文詩嗎?你覺得散文詩中哪一句說的最美?

  2、幼兒自由發(fā)言,與同伴分享散文詩中最美的一句話 在交流中,教師幫助幼兒認識到是美好的心靈、美好的祝愿讓人感動。

  五、出示課件中的圖片,讓幼兒根據(jù)畫面內容說出自己多想干什么。比如看見了干枯的樹就說出我多想給干枯的樹送上甘露,讓它的樹葉郁郁蔥蔥等等教師:我不僅有美妙的想法,這個想法還要給別人帶來美好的感覺。你有美妙的想法嗎?它會給別人帶來什么美好的感覺呢?誰會用散文《我多想》的句式來說一說?教師鼓勵幼兒自由嘗試用“我多想”說一段話。

  六、繪畫中結束

  1、師:你們喜歡這個愛做夢的女孩嗎?能用筆把她的夢畫下來嗎?幼兒一邊繪畫一邊完整欣賞朗誦散文詩《我多想》(配樂)一遍。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中,我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tài)、贊許的語言,鼓勵幼兒探索、表現(xiàn)。、能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生成教育活動,使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在與同伴、老師的活動中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提供了良好的質疑環(huán)境,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大膽提問,踴躍釋疑。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強了幼兒提問的信心;一句“大家說的真好!”進一步提高了幼兒釋疑的興趣。欣賞和提問的安排,首先我先讓幼兒多聽,整體欣賞和部分欣賞交替,讓幼兒在反復聽的過程中體味散文無處不在的美。傳統(tǒng)教學講究環(huán)環(huán)緊扣,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要把作品梳理清楚,把幼兒頭腦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沖淡。因而在組織欣賞時,我注意把握這篇散文的特色、特點,每一遍欣賞后,不一定都提問,多欣賞幾遍爾后提問,這樣就滿足了幼兒聽的需要,幼兒回答時也有信心,能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和結構,感受散文詩的詼諧、有趣。對于能力弱的孩子,他們雖然有時不能對散文完全理解透徹,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們也有機會欣賞到散文的內涵,初步體驗散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為他們將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打基礎。希望這個“搖籃”使孩子們感到溫馨親切。和孩子們欣賞散文詩《我多想》的過程是一件非!跋硎堋钡氖虑,孩子們對散文詩的閱讀和感受能力都超出我的預測,和孩子談論他們的美夢做為活動的引入部分,孩子們可是滔滔不絕:“我想擁有很多金銀財寶,然后送給災區(qū)的孩子”……,在調動孩子的情緒后,接下來是欣賞散文詩的部分,由于活動設計的脈絡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扣、形式多樣,幼兒帶著美好的情感多次欣賞了散文詩,其中考慮本班孩子對文字比較敏感,我多次使用了圖文匹配的形式引導幼兒閱讀和感受詩歌的美,在和孩子談論散文詩中的“你”更是把活動帶入了高潮: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需要幫助的人”,有的說是“朋友” ……,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體會到心中有“愛”是幸福的,把“愛”送給別人也是快樂是幸福的,活動在幼兒一邊欣賞散文詩一邊繪畫中結束,是希望孩子把對散文詩的美妙體驗的繼續(xù)延續(xù)。

  由于活動選材接近幼兒的生活及情感體驗,孩子對本次文學活動的關注度非常高。簡單的圖文匹配、音樂配誦、繪畫多中形式讓孩子對作品有了充分體驗的理解,教師在活動材料的準備方面節(jié)省了時間,本次活動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在活動的結束部分,由于時間的限制,孩子們的繪畫只能在意猶未盡中結束。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鳥窩教案03-30

大班語言比尾巴教案03-30

大班語言拜年教案04-02

大班語言動物教案04-02

大班語言西瓜教案04-02

大班語言菊花教案04-02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7-22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