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30 11:54:2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集合8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認識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2.了解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知道地軸、兩極、赤道、經(jīng)線、緯線;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jīng)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知道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3.通過對地球儀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空間思維能力、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

  4.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無窮盡的,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以及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對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5.學會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1. 教師演示用大地球儀一個,學生每小組觀察用小地球儀一個。

  2. 關(guān)于地球儀的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景的故事片和觀賞介紹地球儀種類的圖片。

  3. 制作地球儀的材料:乒乓球、彩筆、細鐵絲、鉆孔用的鐵錐等。

  4.演示用的籃球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

 。ㄕn件展示)狂風暴雨的夜晚,波濤洶涌的'海面被陣陣閃電撕碎。在狂風巨浪中喘息的豪華巨輪被翻天巨浪吞噬。傾斜不定的船艙內(nèi)一片狼籍。船長拼命地呼救:“帝國號遇險,我是帝國號,請求支援,我們的位置是……”。國際救援總部內(nèi)-片忙碌的身影,墻上喇叭里傳來船長嘶啞的聲音:“東經(jīng)102°,南緯38°,請求支援,請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員迅速圍在一個大型地球儀前,通過一番熟練地描點畫線后果斷地說:“它們位于南半球A國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yù)國救援部隊馬上行動!”(上述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由教師口述,學生傾聽。)

  教師提問:救援部隊怎樣迅速地判斷出“帝國號”的位置?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地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地球儀

  二、介紹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儀的概念和作用。

  我們生活的地球?qū)嵲谑翘罅,盡管我們的腦海里有地球的模樣,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為了認識和研究地球,人們根據(jù)地球的形狀,按照比例縮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借助地球儀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識。

  2.了解地球儀的種類及簡單結(jié)構(gòu)。

  教師提問:大家見過的地球儀是什么樣的?它有哪些種類?

  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自由發(fā)言。教師播放搜集的地球儀種類的圖片,并適當介紹地球儀的種類。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觀察、學習地球儀的組成。(對于地球儀種類的介紹,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口述。)

  三、觀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分組觀察地球儀,大家有哪些發(fā)現(xiàn)?將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看哪個組的發(fā)現(xiàn)最多。在觀察的同時,還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資料。

  學生觀察、交流,并做好記錄。教師巡查,及時地提示觀察內(nèi)容,給學生以幫助。

  2.小組匯報交流,學生自由發(fā)言。

  (有的學生看到了陸地和海洋,還有許多國家;有的學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線和國界線;有的學生看到了南北回歸線、南極圈、北極圈;有的學生還提出問題,不明白為什么地球儀的軸是傾斜的;有的學生看到地球上密布著經(jīng)線和緯線;有的學生看到北極點在海洋之中,而南極點卻在陸地上;有的學生看到了中國的形狀象一只雄雞;有的學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學生觀察到有的國家很大,有的國家卻找不到……)

  (上述學生的發(fā)言是凌亂的,也有一些是不準確的,教師要有選擇地板書。板書時,盡量將有聯(lián)系的名詞分類寫,為后面的梳理做好鋪墊。)

  3.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地球儀的主要標識。

  同學們有很多發(fā)現(xiàn),有必要進行梳理。

  (演示講解,并適時地將板書歸類整理)

  ⑴ 籃球不繞軸轉(zhuǎn)動,就會在地上亂滾,而地球儀是繞地軸運動的,始終自西向東繞地軸轉(zhuǎn)動。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 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即赤道。與赤道平行的圓周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兩條特殊的緯線:北回歸線、北極圈,在南半球,有兩條相對應(yīng)的緯線:南回歸線、南極圈。

 、 在地球儀上,還有許多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半圓弧線,叫經(jīng)線。0°經(jīng)線又叫本初子午線。為使英、法等國和非洲大陸上的各國同屬一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jīng)160°和西經(jīng)20°為界。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

 、 地球儀上還有圖例,表示陸地、海洋、國家位置、洲界等

 、 經(jīng)線和緯線構(gòu)成了經(jīng)緯網(wǎng),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四、簡單制作,鞏固知識。

  1.教師提出要求:學習了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同學們的頭腦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輪廓,請同學們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個簡單的地球儀。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制作?

  2.學生自由發(fā)言,然后看課后的制作提示。

  3.學生動手制作,并讓學生展示、介紹自己做的簡易地球儀。

  五、課后延伸,深化拓展。

  關(guān)于地球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只是認識、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標識。請同學們課后再找一找,看誰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問題作假設(shè)性解釋,能制作太陽家族模型。

  2、愿意合作交流了與探索和發(fā)現(xiàn)事物奧秘的欲望。

  3、知道太陽系的組成,認識八大行星。

  二、教學重點:

  1、知道太陽系的組成,認識八大行星。

  2、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問題作假設(shè)性解釋,能制作太陽家族模型。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觀察教科書中的圖片,引入對太陽系的研究。

  (一)提出問題:你知道的太陽家族有哪些?

 。ǘ┎孪爰僭O(shè):小組內(nèi)進行。

  (三)制定方案:

  1、交流有準備——說說我們知道的太陽家族。

  2、初步構(gòu)建新知

  (1)師生交流收集資料

 。2)通過學生收集的資料交流新知

  3、明確恒星、太陽系組成的概念

  恒星是自己能發(fā)光、發(fā)熱的星體。太陽是一顆恒星。太陽系由太陽、圍繞太陽運轉(zhuǎn)的行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zhì)及圍繞行星運轉(zhuǎn)的衛(wèi)星組成。

  4、實施探究:

 。1)太陽系到底有什么呢?學生提出探究問題。

 。2)選擇一、兩個或幾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主題。

 。3)深入研究,進行信息收集和整理。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順序。

 。4)交流整理后的資料。

  (5)進行研究小結(jié),提點課本上的資料卡。

  5、實踐操作(制作太陽系模型)

 。1)請你根據(jù)太陽與各個行星的大小,按比例縮小捏成橡皮泥模型,然后在小組內(nèi)舉起模型,按照太陽與八大行星的距離按比例縮小。最后演示八大行星是怎樣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

  (2)生動手操作,通過建立模型的活動,加強學生對有關(guān)宇宙的感知和理解力。使學生體會到宇宙中的天體是相互聯(lián)系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6、展示各小組作品并給予評價。

  7、拓展創(chuàng)新:

  查閱資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樣形成的?

  8、問題解答

  問題一:什么是恒星?

  答:恒星是自己能發(fā)光、發(fā)熱的星體。

  問題二:太陽系的組成?

  答:太陽系由太陽、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zhì)及圍繞行星運轉(zhuǎn)的衛(wèi)星組成。

  問題三:行星是如何判斷的?

  答:在太陽系中,凡滿足下列三個判斷的定義為“行星”:1、繞日運行;2、近似球狀;

  問題四:為什么冥王星不屬于行星?

  答:冥王星由于其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義,因此被自動降級為“矮行星”。

  問題五:彗星的彗尾是怎樣形成的?

  答:彗星是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一種質(zhì)量很小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的主要部分是彗核,它由冰物質(zhì)及有機化合物和灰塵組成。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彗核中的冰物質(zhì)升華成氣體形成霧狀的彗發(fā);彗發(fā)中的氣體和微塵被太陽風推斥,在背向太陽的那邊形成數(shù)億公里的彗尾。彗星遠離太陽時,彗尾就逐漸縮短直至消失。

  六、教學板書:

  20、太陽家族

  水星木星

  金星土星

  地球天王星

  火星海王星

  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太陽系的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初步認識了八大行星的特點。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卻無處不在。

  2、通過運用不同材料的多種方式感受空氣的存在。

  3、樂意參加探索活動,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

  活動重點:

  知道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卻無處不在。

  活動難點:

  通過運用不同材料的多種方式感受空氣的存在。

  活動準備:

  氣球若干、塑料袋、包裝紙、吸盤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吹起來的氣球來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并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卻無處不在。

  1、教師出示一個吹起來的氣球。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氣球)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他是鼓鼓的呢?它的里面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里面是空氣)。

  2、教師將氣球里面的空氣放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空氣排出的`過程。

  師:現(xiàn)在氣球里面還有空氣嗎?(沒有了,空氣跑出來了)

  3、教師為每一位幼兒發(fā)一個氣球,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的。

  師:你們看到空氣了嗎?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氣味的?手能抓住空氣嗎?空氣排出的時候我們的皮膚能感覺到嗎?

  教師小結(jié):空氣看不見,沒有顏色,也沒有氣味,手抓不到,空氣從氣球里出來的時候,皮膚感到像風吹一樣的感覺。

  二、幼兒嘗試用塑料袋、包裝紙、吸盤感受空氣的存在。

  1、師:這里有一些東西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感受到空氣,看看都是些什么?(塑料袋、紙、吸盤)

  師:請你們玩玩這些東西,看能不能感受到空氣。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感知空氣的存在,教師觀察,及時引發(fā)幼兒思考。

  3、幼兒交流發(fā)現(xiàn),教師適時引導。

  師:兩手抓住拎袋,揮動袋子抓空氣,迅速抓空氣,迅速封住塑料袋口,鼓鼓的袋子里是什么?

  師:包裝紙放置在胸前,當快速奔跑時,包裝紙會怎么樣?為什么不會掉落下來?

  師:吸盤為什么會吸在光滑的地方?吸盤里有什么?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感受到了空氣的存在,雖然空氣看不見、抓不到,可是它無處不在。

  三、幼兒討論。

  師:我們生活在空氣當中,如果我們離開了空氣會怎么樣呢?

  師:我們一起閉緊小嘴巴,捏住小鼻子,試一試有什么感覺,當你堅持不住的的時候就把小手拿下來。

  師:為什么會有難受的感覺呢?因為空氣不能進入到我們身體里了,我們不能呼吸了,所以會覺得很難受。 如果時間長了,人就會慢慢死去的。你說空氣對我們的作用重要嗎?(非常重要)。

  四 、結(jié)束活動。

  “剛才小朋友在教室里用感受到了空氣的存在,那讓我們?nèi)敉夂粑迈r的空氣吧

科學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科學探索活動是幼兒園的典型活動,本次活動有兩大亮點:第一,選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隨手可取、隨處可見的材料,通過“連接”讓孩子找到一些連接的方法;第二,是探索連接各種方法之外,還明白辦法總比問題多,這樣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和信念,這將伴隨著孩子經(jīng)歷小學、以后人生道路上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

  活動目標:

  1。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根據(jù)問題探索連接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根據(jù)問題探索連接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活動準備:

  1.插塑積木、繩子、毛線、吸管、紙、橡皮筋等。

  2.用于板書的紙和筆、問號貼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穩(wěn)定幼兒情緒:《心手相連》。

  2、游戲:《連連看》,引入連接的探索。

  二、基本部分:

  1。提出問題。

  今天,看你們玩得那么開心。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也想玩“連連看 ”,你能把它們連起來嗎?

  2.嘗試把準備的各種材料連接起來。(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通過嘗試積累連接的經(jīng)驗,探索連接的方法)

 。1)幼兒操作的時候觀察孩子操作過程,及時用準確地詞語概括出孩子連接的方法。

  (2)總結(jié)孩子的探索。

  3.出示問號,明白辦法總比問題多。

  4.嘗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連起來(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材料上引發(fā)出活動的挑戰(zhàn)性)

 。1)教師:你能試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連起來嗎?

  (2)總結(jié)孩子的連接方法。

  三、結(jié)束部分:

  科學態(tài)度的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給幼兒提供感性經(jīng)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鹽后,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xiàn)象的存在。

  2、幼兒能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jié)果。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兩只透明玻璃杯(分別裝有等量的淡水和鹽水)、雞蛋、鹽、勺子、碗,水彩筆,記錄表,抹布等,每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猜猜蛋寶寶沉浮的狀態(tài)并記錄。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多嗎?(出示裝有等量淡水、鹽水的杯子,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做個游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兩個水杯里會怎么樣?

  3、教師設(shè)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會怎么樣呢?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jié)果寫到記錄表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jié)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接著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xiàn)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xù)設(shè)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里(鹽水)會怎樣?它在水里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里的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xiàn)象。)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jié)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么,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通過剛才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xiàn)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yīng)幼兒提出的問題設(shè)置懸念:為什么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里卻浮上來呢?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啟發(fā)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qū)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里是浮上來的`。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秘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里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后才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并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jié)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guī)律。

  1、提出實驗要求:兩兩分工合作,明確怎樣加鹽、攪拌、記錄注意點等等。

  2、展示幼兒記錄紙,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實驗并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3、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么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后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jù)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fā)現(xiàn)雞蛋的懸浮規(guī)律。)

  4、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里能浮起來,你還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jīng)驗,自由講述。)

  活動延伸:如果在鹽水里不斷地加鹽,雞蛋還會往上浮嗎?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一直是我比較薄弱的的領(lǐng)域,對于科學領(lǐng)域的特征和環(huán)節(jié)把握都比較模糊。此次活動的設(shè)計,在準備階段我借鑒了網(wǎng)上的《有趣的蛋》,在此基礎(chǔ)上修改了第一次——將環(huán)節(jié)留下,內(nèi)容更換。在請教其他老師以后,發(fā)現(xiàn)對幼兒的提升較少,科學性不強,可實施性也不強,所以進行了第二次的更改設(shè)計。

  將幾位教師的建議融合,加上自己的理解,生成了最終教案。整個活動下來,環(huán)節(jié)還是較為流暢的,但是評課以后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問題。首先,班級日常工作在此次開課中也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問題,比如班級座位安排問題。由于班級空間不大,區(qū)域柜子擺放后,孩子們的作為受到了影響,平時挨得較近就讓孩子分排坐了,沒有考慮孩子的視角問題,疏漏較大。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chǎn)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敲鼓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產(chǎn)生聲音。

  3.能大膽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鼓與鼓槌、紐扣、回形針、小玩具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敲擊鼓面,對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有探索興趣。

 。1)教師:新年快到了,人們敲鑼打鼓,迎接新年的到來。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大鼓,我們一起來敲一敲,聽一聽。

 。2)引導幼兒說出小鼓會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音。提問:敲擊小鼓,你們聽到了什么?

  2.通過將多種材料放在鼓面上探索,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fā)出聲音。

  (1)提問:聲音能用耳朵聽,能用眼睛看嗎?

 。2)觀察敲擊下紐扣在鼓面上跳動的現(xiàn)象。教師:請你們把一粒紐扣放在鼓面上,然后再敲一敲,看一看。

  (3)請幼兒再將回形針、小玩具等放在鼓面上,觀察敲擊使物體上跳動的現(xiàn)象。

  (4)請幼兒把自己的小手放在鼓面上,感受敲擊鼓面的振動現(xiàn)象。

  3.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經(jīng)驗,引導幼兒說出看見了物品在振動,聽見了“咚咚咚”的聲音。提問:

 。1)敲擊小鼓,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2)沒有敲小鼓時,你們的眼睛看見了什么?耳朵聽見了什么?

  4.引導幼兒圍繞“鼓面為什么會動”“不敲鼓的時候鼓面會不會動?”進行討論。

 。1)提問: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鼓是怎么發(fā)出聲音的.?

  (2)總結(jié):原來我們敲小鼓的時候,引起了鼓面的振動,我們的耳朵就聽見了聲音。

科學教案 篇7

  小班科學:

  小青蛙乘船(選自建構(gòu)課程小班《冷和熱》主題區(qū)角活動)

  活動目標:

 、 比較長短,能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排序。

 、 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教師材料:PPT、視頻展示臺

  幼兒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三條長短不同的小船、三隊數(shù)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5只

  活動過程:

  一、小船排隊——學習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排序

 、 PPT導入,發(fā)現(xiàn)小船的不同。

 、 池塘里開來了什么?有幾條?兩條什么顏色的船? 藍色的船和黑色的船長短一樣嗎?哪條船長,哪條船短?(手勢)藍色的船短,黑色的船長,我們根據(jù)它們長短不同分別給它們?nèi)名字,藍色的船短,我們叫他短的船。黑色的船長我們叫它什么?手勢。黑色的船叫什么船?藍色的船呢?

 、 看,又開來一條什么顏色的船?現(xiàn)在池塘里哪條船最長?我們叫它最長的船。那我們和三條不一樣長短的船打打招呼。

 。撼靥晾锏娜龡l船顏色不一樣、長短也不一樣,分別是最長的船、長的船和短的船。

 、 為小船排隊,根據(jù)長短探索排隊方法。

  ⑴ 現(xiàn)在最長的船、長的船和短的船要?康桨哆叺却腿松洗,我們來幫它們根據(jù)長短不同有規(guī)律地?吭诎哆,停船時請將船的一頭緊緊地靠在紅旗下面直直的河岸上,一條波浪上停一條船,哪條船停在最上面?接下來停哪條?最后排哪一條比較整齊。在你們的桌上老師準備了小河圖和三條長短不同的小船,請你為小船有規(guī)律的排隊。

 、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關(guān)注好從長到短與從短到長排隊各一張)

  ⑶ 交流:

 、僬埬愀嬖V大家你是怎么給小船排隊的?你把那一條小船排在了最上面,為什么要把它排在最上面呢?接下來排的是那條船?(長的)后面又接著誰?(短的)原來你先找出三條船中最長的船排在第一,再找出長的,最后排短的,這種排隊的方法叫從長到短,從長到短的方法小船從最長的開始,越來越短,越來越短,看上去很有規(guī)律?矗@些小船是按照從長到短的順序排列的嗎?他有沒有把最長的排在最上面?那么他把上面排在了最上面。接下來是?(長的)最(最長的)。他找出三條當中最短的船,把最短的排在最上面,接下來是長的,最最長的,這種方法叫做從短到長,從短到長的排列方法,小船從最短的開始越來越長,看上去也很有規(guī)律。

  ②除了從長到短和從短到長的排隊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看它們排的有規(guī)律嗎?這種排序的方法小船一會是最長的`,一會是短的,又是長的,看上去有規(guī)律嗎?誰來幫他改一下?

  ③原來按照長短給小船排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長到短,一種是從短到長。

  如果你剛才沒有按照從長到短或者從短到長這兩種方法給小船排隊,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排隊方法給小船有規(guī)律的排一排。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

  ⒈ 青蛙來了,初步感知青蛙數(shù)量與隊伍長短

  ⑴(PPT結(jié)合青蛙叫聲)小船在岸邊有規(guī)律的排好了隊,聽!誰來乘船啦?幾只青蛙排著隊來啦?3只?,又有排小青蛙也來了,它們有幾只呢?猜猜還會有青蛙排著隊過來嗎?一起叫叫看,小青蛙快出來,喲,真的還有,這一次來了幾只?這幾排青蛙的數(shù)量不一樣,隊伍的長短一樣嗎?

 、 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

 、 今天這三排長短不同的青蛙要乘上三條長短不同的小船去旅行,想一想,那排青蛙乘哪條船最合適,請你趕快幫小青蛙乘船吧!

  ⑵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 交流:最長的船上坐了幾只青蛙?為什么要讓五只青蛙乘到最長的船上呢?三只青蛙乘到了哪條船上呢?

 、 :青蛙數(shù)量多,隊伍長,適合乘長長的船,青蛙數(shù)量少,隊伍短,適合乘短短的船。

  三、乘船游戲——鞏固長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數(shù)量與船長短的關(guān)系。

  ⒈小青蛙們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條自制船)這里有幾條船,你們覺得哪條船乘的人最多?那條船乘的人最少?為什么?

 、舱堄變焊鶕(jù)船艙數(shù)量乘船,注意一個船艙乘一個。

 、澄覀兂霭l(fā)去旅游咯!根據(jù)指令(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開船離開。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過程:

  1.聲音導入法。

  利用各種聲音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猜猜看是什么聲音?為什么認為是這種聲音?

  2. 圖片對照法。

  放各種聲音請幼兒辨認,請幼兒先閉上雙眼,仔細聆聽聲音,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若幼兒無法分辨聲音來源,教師給予簡單的提示,最后展示圖片讓幼兒對照,加深印象。

  3.語言描述法。

  請幼兒描述各種聲音的特色或聽起來的感覺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感受各種各樣的'聲音。

  帶回家的活動:

  家長可與幼兒進行聲音辨別的游戲。繼續(xù)尋找、收集各種聲音。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原有基礎(chǔ)上幫助幼兒分辨各種聲音。

  2. 體驗尋找、猜測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聲音錄音帶(日常生活中聲音、說話聲、水聲等)、聲音來源圖片。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選】07-25

《除垢》科學教案04-10

昆蟲科學教案04-10

科學教案范文06-19

科學教案:泡泡03-31

優(yōu)秀的科學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