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4 11:29:02 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選(6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一)能按語言指示或根據簡單示意圖正確投放物品。

 。ǘ┠苓M行分類計數(shù),并能初步用圖表表示計數(shù)結果。

 。ㄈ┡囵B(yǎng)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和操作嘗試精神

  【重點難點】

 。ㄒ唬┗顒又攸c:能進行分類計數(shù),并能初步用圖表表示計數(shù)結果。

  (二)活動難點:學會傾聽,在聽清楚要求之后行動。

  【活動準備】

 。ㄒ唬┙涷灉蕚洌壕哂蟹直嫖矬w形狀的能力,對20以內的數(shù)量進行數(shù)數(shù)。

 。ǘ┪镔|準備:紅黃藍綠各顏色的雪花,方塊,管狀,扁圓四個形狀積木;20個文件袋;動物木牌(充當怪獸小兵)上面各畫有四個形狀;4個筐子;音樂(郊游音樂,所有“怪獸”對話音效);21份表格;場地上四個障礙:小河、蟑螂大軍、鵝卵石、山洞(設置障礙讓前進的道路更加有探險的趣味性)。

  【活動過程】

 。ㄒ唬⿲氕h(huán)節(jié)

  1、情景導入,我們去探險。初步引入統(tǒng)計,為了清楚了解男女生人數(shù),男女分兩排站報數(shù)。

  2、分發(fā)已經準備好的百寶袋。女生跟著老師,男生跟著女生,圍繞圓圈進行,并播放音樂《郊游》。

 。ǘ├霉肢F引起幼兒注意,統(tǒng)計各積木對應數(shù)量

  1、第一個怪獸出現(xiàn)了,它要“吃掉”像香蕉一樣的管狀玩具(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肮肢F”布魯克要求將管狀玩具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寫下數(shù)量。

  師:前方有山洞,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鉆山洞吧!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xù)前行。

  2、第二個怪獸出現(xiàn)了,它要“吃掉”像方塊糖一樣的積木(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怪獸”美絲絲要求將方塊積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把數(shù)量寫在紙上。

  師:呀,碰到了螞蟻大軍,小朋友們,我們快速繞過它們吧!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xù)前行。

  3、第三個怪獸出現(xiàn)了,它要“吃掉”像雪花一樣的積木(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肮肢F”土豆要求將雪花積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數(shù)量寫出來。

  師:前方出現(xiàn)鵝卵石,小朋友們,我們小心踩著它們通過吧!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xù)前行。

  4、第四個怪獸出現(xiàn)了,它要“吃掉”像半塊餅干一樣的扁圓積木(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怪獸”亞歷山大要求將扁圓積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數(shù)量寫在紙上。

  師:小朋友們,我們快速完成這個任務吧,我請兩個小朋友來幫我清點一下數(shù)量,我們寫好之后繼續(xù)前進吧,前面就是精靈王國了。)

  師:小小水溝可難不倒我們,跨過去!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xù)前行。

 。ㄈ├帽砀窠y(tǒng)計積木及其對應數(shù)量

  1、精靈女王出現(xiàn),為找回物品,需要畫出物品形狀,寫出物品數(shù)量,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怎樣在表格上表現(xiàn)出來。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在位置上坐好,蘭蘭老師請一個小朋友當我的小助手為小朋友們分發(fā)表格和水彩筆。大家在表格上畫出物品的形狀,寫出物品的數(shù)量以便于我們的'精靈女王幫我們奪回丟失的物品。

  2、指導幼兒做的統(tǒng)計表,一列是物品,一列是與之對應的數(shù)量。幼兒做好后放在一起展示分析,強調順序可以不一樣,但與之對應的數(shù)量要正確,F(xiàn)在我們開始吧!

  五、活動延伸

  保育員老師期末會統(tǒng)計班上的物品,如桌子,風扇,燈等(10以內)。請小朋友們幫助老師,做一張表,記錄這些東西的數(shù)量吧。

  【活動反思】

 。ㄒ唬┯變合矚g充滿挑戰(zhàn)和未知的情景,他們能積極參與。

 。ǘ┰谇榫爸,使用兒童語言可以讓幼兒更加融入到情景中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ㄈ┙虒W中要注意概念是否表達清楚。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我班本月的主題是“我要上小學了”,在數(shù)學活動中,小朋友們對錢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對買賣物品非常感興趣,在科學活動中,對小學學習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對小學的生活十分向往,于是我兩個內容整合起來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玩具小超市》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復習10以內數(shù)的加減運算,進行統(tǒng)計列出算式。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文具小超市”。

  2、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shù)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個框、一張統(tǒng)計表、鉛筆、橡皮,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鄧老師就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寫文具購物統(tǒng)計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個框,數(shù)數(shù)你一共有多少錢?然后用框里的錢去買文具。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shù)目的錢購買文具,并進行記錄,用算式列出所購買文具的情況。

  4、請個別幼兒說說算式的.意思。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朋友之間相互討論,并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復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培養(yǎng)幼兒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習慣。

  2、活動結束: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后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讓我們到教室外面找找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將數(shù)字1―8按照規(guī)則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設計手機號碼。

  2、積極動腦,嘗試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收集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2、課件《動物園里裝電話》。

  活動過程:

  一、電話號碼的異同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教師記錄。

  2、觀察討論:找一找這些號碼都由哪些數(shù)字組成,每家的電話號碼是否相同?電話號碼的位數(shù)是否相同?

  3、總結:8或7位數(shù)的電話號碼是固定電話,每個城市的固定電話的位數(shù)不同,固定電話一般都是家里的電話;11位數(shù)的電話號碼是移動電話,就是手機的號碼。

  二、為動物園里的小動物配備手機

  1.教師布置任務:

  現(xiàn)在我們要為動物園里的`8個小動物配備手機,為陸地上的小動物配備的是以"159"開頭的手機號碼的手機,為水中的小動物配備的是以"137"開頭的手機號碼的手機,每個小動物的手機號碼都不同。每個小組用"1-8"的數(shù)字為這8個小動物設計手機號碼。

  教師和幼兒重復討論任務要求,讓每個幼兒都明白任務的要求。

  2.設計手機號碼

  教師播放課件【設計號碼】。

  幼兒分小組討論,嘗試設計。教師分小組指導,根據每個小組幼兒的不同水平給予具體支持。

  三、打電話

  教師點擊課件【打電話】,請幼兒撥打設計出來的電話號碼,看看會打給哪個動物,檢驗設計的號碼是否正確。

  四、交流

  分小組交流,討論他們是怎么給小動物設計手機號碼的。教師給予評析,試圖讓幼兒在交流中找到最方便的設計方法和最有效的合作方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 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

  活動準備:

  測量工具:繩子、長棍、紙筒、筆

  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討論身高、體重引出課題,知道測量要借助工具

  二、基本過程:

  1、 邀請幼兒測量桌子的長度,初步探索自然測量的基本方法

  (1) 請幼兒討論除了尺子還可以用哪些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說出各種自然測量工具(長棍、繩子、筆等)

  (2)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

  (3) 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測量的方法,(mamanv)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準確

  2、 教師示范演示首尾相接測量法,引導幼兒掌握其中要領

  (1) 討論: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個點,然后移動小木棍從這個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2) 教師講解、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并請幼兒操作

  (3) 幼兒自由選擇測量工具進行自主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表的填寫

  (4) 對用不同工具測量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借助自然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中的其他事物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體驗“走掉”“還!钡暮x。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

  3、培養(yǎng)幼兒審題的意識。

  活動重點:

  能根據圖意講述并列出4的減法算式。

  活動難點:

  理解“走掉了”“還剩下”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拍手碰球游戲: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來是4。

  T: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Y:嘿嘿、你的1球碰3球。(集體游戲——個別游戲)

  2、復習4的加法

  請幼兒講述4的加法分別是哪兩道算式題:

  1+3=3和3+1=32+2=4(幼兒都能準確地說出答案)

  2、學習4的減法

  (1)看圖講述

  提問:“黑板上的三幅圖記的是一件事、每幅圖用一句話能講清楚嗎?”

  “如果用算式記錄應該怎樣記錄呢?”

  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描述:樹上有四只小鳥、飛走了一只、樹上還剩下幾只小鳥?列出算式:4-1=3

  (2)引導幼兒用交換兩個減數(shù)的位置列出另一個算式:4-3=1

  (3)看圖講述

  1、引導幼兒描述:

  盤子里有4個梨子、爛掉了2個、還剩下幾個蘋果?

  教師小結:4的減法有兩道算式題:

  4—1=3

  4—3=1

  4—2=2

  2、(請幼兒講述)

  3、幼兒作業(yè):看圖列算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shù),初步學習 的方向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會用序數(shù)詞較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傾聽別人的發(fā)言,關注和學習同伴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磁性板,上面縱向畫有10條跑道。

  2、教學掛圖(四)中的10種動物,(卡片),木偶大象,1~10大小數(shù)卡各一套(小數(shù)卡用于記錄最后動物比賽的結果,大數(shù)卡用于記錄跑道的位置)。

  3、幼兒用書第22頁《認識序數(shù)》的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運動場上有什么。(將動物隨意散放在跑道上,不與跑道對應)引導幼兒觀察跑道,確認各條跑道的序號。

  教師: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條跑道?(請個別幼兒說一說,然后在集體點數(shù))教師:哪條跑道是第一條?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左邊開始數(shù),依次指其右邊相鄰的跑道,問這是第幾條跑道,再依次一直到第10條跑道)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標出跑道的位置。

  教師:誰會用數(shù)字給每條跑道做個標記呢?(請一位幼兒來操作)教師手指跑道上的數(shù)字5:"5"放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我們平時用"5"可以表示什么?現(xiàn)在你知道數(shù)字有幾個作用?(有兩個作用:一是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二是表示物體的位置)

  2、幫助小動物做賽前準備。

  教師出示木偶大象,以裁判的身份提出賽道準備的要求:請運動員站在自己的跑道上,做好比賽準備!第1道,小兔。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助小兔找到自己的跑道并站好,再把其他動物放在不同的跑道上。(不要按順序說,讓幼兒找出對應的跑道)

  3、比賽開始后引導幼兒判斷比賽的情況。

  教師移動動物的位置,讓幼兒看看比賽中的的'情況。

  教師:比賽進行了一半,小朋友看看是誰跑在了第一位?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里重點線最近的是第1位)再看看其他動物個跑在了第幾位?

  再次移動動物的位置,展示比賽結果,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判定每個動物比賽成績。

  教師:比賽結束了,誰得了第1名?其他動物各得了第幾名?第幾跑道上的什么動物跑在第幾名?嘗試用數(shù)字記錄動物們比賽的結果。

  教師:誰能告訴大家參加運動會的小動物,它們各自的了第幾名?(集體說一說動物們比賽的結果)師幼討論:這次比賽,小貓有2個數(shù)字朋友(表示跑道位置和比賽結果),它們各是什么意思?(站的道次、比賽所得的名次)

  4、集體進行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按提示要求完成幼兒用書第22頁"樓梯上的動物"內容。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認識1-10 的序數(shù),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數(shù)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考慮到序列是多樣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學中,我進行一些序數(shù)變化方式,如:

  1.辨認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橫直排的,縱向排的,

  2.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序數(shù),如:從左到右是第幾?從右到左是第幾?從上到下上第幾?從下到上是第幾?

  3.確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哪個物體排第幾?

  4.在變化的情景中確認序數(shù),如確定了序列中物體的序數(shù)后,變換序列中的物體,再認一認變換后的物體排第幾?這樣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數(shù)的概念,也有利于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與他們共同參與,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本節(jié)課教具準備充分,游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智力數(shù)學教案03-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6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2-25

大班數(shù)學教案01-12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2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4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