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06 11:47:46 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合集)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教案(合集)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猜測--驗證”的科學研究流程。發(fā)現(xiàn)事物的規(guī)律。

  2、樂意參與問題的爭議和討論。

  活動重點:知道橘子的瓣數(shù)是不固定的,但基本在8瓣至12瓣之間。

  活動準備:橘子、碟子、籃子、記錄表、陳皮

  過程:

  1、摸寶

 。處煶鍪竞凶,問:你們猜老師的盒子里裝的是什么?

 。堄變好幻,問:你感覺是什么東西呀?

 。炞C盒子里到底是不是橘子

  2、猜一猜,數(shù)一數(shù)(教師手上的橘子)

  --教師手中拿著橘子,問:你知道我手上的橘子把皮剝了里面的橘瓤有多少瓣呢?我要請你來猜一猜!

  --出示記錄表將幼兒猜的數(shù)字記錄下來

 。處煂㈤僮觿冮_和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手上的橘子里面橘瓤有幾瓣

 。阉鶖(shù)的數(shù)字記錄在表上

  --師問:是不是 所有的橘子都只有剛才我們數(shù)的這幾瓣?

 。處熢诔鍪疽粋大一點的橘子,問:這個橘子這么大,那它里面的橘瓤是不是會多一點呢?我要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將幼兒猜的.數(shù)記錄在表上

 。處煂㈤僮觿冮_和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手上的橘子里面橘瓤有幾瓣

 。阉鶖(shù)的數(shù)字記錄在表上

 。瓗焼枺菏遣皇 所有的橘子都只有剛才我們數(shù)的這幾瓣?還有瓣數(shù)不同的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別的橘子看還有瓣數(shù)不同的嗎!

  3、數(shù)一數(shù)(幼兒手上的橘子)

 。堄變簞冮_橘子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橘瓤有幾瓣

  --把幼兒所數(shù)的數(shù)字記錄在表上

  4、說一說

 。堄變赫f說自己的橘子分別有幾瓣,知道橘子的瓣數(shù)是不固定的,但基本在8瓣至12瓣之間。

  5、出示陳皮

 。處煶鍪娟惼枺耗銈儾虏逻@個是用什么東西做的?

  --請幼兒觀察陳皮,在說說猜測的理由。

 。堄變合嚷勔宦勗賴L一嘗,再次說說猜測的理由。

 。處煷_認陳皮是橘皮做的。

  --教師通過講述法告訴幼兒橘子有那些作用

  結(jié)束部分:嘗一嘗

 。堄變簩㈤僮雍完惼ざ说阶雷由先テ穱L。

  活動延伸:

 。堄變夯丶乙瞾韯儎冮僮,數(shù)數(shù)橘子有幾瓣。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觀察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2、喜歡玩氣球,了解并說出氣球的用途。

  3、裝飾氣球,提高幼兒的動手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氣球、繩子、水彩筆、橡皮泥、彩紙、雙面膠。

  活動過程:

 。ㄒ唬┮灾i語導入

  師:圓圓的身體皮兒薄,有紅有綠顏色多,拴在線上輕輕舞,手兒一撒飛上天。這是什么呀?

 。ǘ┯變鹤杂商剿鹘o氣球充氣(實物)

  1、幼兒自由操作,觀察氣球的變化。

  師:你們用什么辦法讓氣球鼓起來的'?(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出示兩個色彩、形狀相同的氣球,但一個有氣一個沒氣,引發(fā)對氣球的興趣。

  問:兩個氣球一樣嗎?你們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探索充氣的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提醒幼兒吹氣球時,嘴巴不能撒氣,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緊,不能讓氣漏出來,這樣才能鼓起來,最后把氣球用繩子系起來。

  小結(jié):吹的氣多氣球就大,吹的氣少氣球就小。

  (三)了解氣球的用途

  1、引導幼兒說出在哪兒見過氣球,氣球用來干什么?你都見過什么樣子的氣球?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各樣的氣球,你見過的氣球是什么顏色的?

  2、引導幼兒說出氣球的用途,如:裝飾作用、烘托氣氛、探險旅行、科學研究等。

  3、小結(jié):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氣球,氣球是我們的好朋友。

 。ㄋ模┳杂商懋

  1、讓幼兒探索不同的方法,運用上面提供的材料裝飾氣球,看誰裝飾得最漂亮。

  2、展示作品,講解作品。

  活動延伸

  帶領(lǐng)幼兒將美化好的氣球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吹好氣球后幼兒無法一個人綁氣球口,這時就需要同伴的幫助,采用什么方法系氣球口是我們關(guān)注的,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只有與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務,也給了幼兒學習如何與同伴接觸交往的機會。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信號燈的作用。

  2、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紅、黃、綠燈,創(chuàng)設馬路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ㄔO計意圖: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為下面的講述作鋪墊。)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三顆星星》,要求:聽一聽,故事里有哪三顆星星?他們有什么本領(lǐng)?

  幼兒聽故事。

  二、提問。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討論、再提問,利用層層深入的形式, 讓幼兒清楚地了解故事內(nèi)容,引出紅綠燈。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設性的運用語言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1、故事里有哪三顆星星?

  學了什么本領(lǐng)?(幼兒相互交流:把你聽到的告訴旁邊的朋友。)

  2、師提問:紅星星有什么本領(lǐng)?(黃、綠燈)太陽媽媽為什么要送他們下來?

  它們在地球上做了什么事情?(變成了馬路上的紅綠燈,還有一個新的名字:交通信號燈。)探索:信號燈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

  3、紅綠燈裝在什么地方?(馬路上,十字路口)

  4、如果沒有紅綠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小結(jié):所以在生活中,紅綠燈很重要,它是交通信號燈,告訴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三、兒歌:(紅綠燈)

 。ㄔO計意圖:運用情境表演法讓幼兒學一學怎樣過馬路?同時提升生活經(jīng)驗:遵守交通規(guī)則。)

  1、你和爸爸媽媽是怎么過馬路的?(紅燈停、綠燈行。你們真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

  2、聽聽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過馬路的?一起念一念、學一學。

  活動反思:

  其實怎樣過馬路對多數(shù)幼兒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一般出門家長也會提醒,但是到底這三個燈有什么作用?幼兒還是一知半解的'。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們對紅綠燈、交通信號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運用了動畫講述故事,大家很感興趣,而且一下子就了解了故事內(nèi)容,本來黃燈的作用大家都不知道,現(xiàn)在了解了。也從這次活動豐富了信號燈、交通規(guī)則這些方面的知識。

  "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這個問題幼兒一下子說不上來,我應該在課前準備一些圖片資料,讓幼兒觀察,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豐富。也可以放到下次的活動再開展。

  小百科:星星是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fā)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fā)光的天體。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吹泡泡的游戲中,體驗創(chuàng)造以及成功的快樂,萌發(fā)愛探究的積極情感。

  2、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吹泡泡的工具要有洞或者縫隙。

  3、能動手動腦解決問題,能創(chuàng)造性自制吹泡泡工具。

  活動準備:

  4個籃框、16個盤子、泡泡水、吸管若干9根、袋子里的四件件套15份、樹葉若干片、鐵絲若干、計時器、毛巾15條。

  活動過程:

  一、我們來玩吹泡泡

  1、看準備的東西,猜猜今天有可能玩什么游戲。

  2、提問:吹泡泡吹泡泡,怎么吹?

  3、小結(jié):吹泡泡是要把氣往外吹,千萬別把泡泡液吸進去,吸進去會肚子疼的,要學會保護自己。

  二、用吸管吹泡泡

  1、要求:保護好盤子里的泡泡液,不要把它弄灑了,灑了就沒法玩了。吹泡泡的時候不要吹到別人的臉上和自己的臉上,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如果吹到了,趕緊用小毛巾擦一擦。

  2、幼兒操作,巡回指導。

  3、收管子。示意成功的小朋友坐下來。

  4、請成功的小朋友說說、吹吹給小朋友們看看。

  5、進一步小結(jié):我們剛才都用吸管成功地把泡泡吹出來了。我們都要輕輕地用力,然后要吹很長是時間,不是“噗”一下吹出來。

  三、用工具吹泡泡

  1、提問:還可以用什么吹出泡泡來?以前你都是用什么(工具)吹的?

  2、認識袋子里的工具。

  3、幼兒猜想并嘗試自主探索。

  4、要求1:袋子里的四種東西每一種都要試一試,如果能成功地吹出泡泡,請把它放在桌子下的籃子里。如果不能吹出泡泡,請把它留在袋子里。

  5、要求2:記住了還是那兩個要求。保護好你的泡泡液,保護好自己,別對著小朋友吹。拿到了就去試一試,如果成功了抓緊時間把它送到籃子里來。

  6、分享試驗結(jié)果: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袋子里吹不出泡泡的工具有什么。誰來說說你的袋子里還剩了什么。

  7、請試驗成功的孩子教教不成功的孩子,一起發(fā)現(xiàn)原因。

  8、關(guān)鍵提問:泡泡從哪出來的?

  8、關(guān)鍵提問:你們?yōu)槭裁凑J為XX可以吹出泡泡?泡泡從XX的哪里吹出來?

  9、重要總結(jié):有洞洞有縫隙的都可以吹泡泡來。工具有一個要求……

  四、改造樹葉吹泡泡

  1、改造樹葉:我的`袋子里現(xiàn)在又有一樣東西,它有洞洞有縫隙嗎?它能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嗎?能吹泡泡的工具必須有什么?那你能想辦法把它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嗎?

  2、幼兒操作:拿到了就去試一試,有想法就去試一試?凑l能把樹葉變成吹泡泡的工具,誰能當科學家。

  3、落座,討論怎么把小葉子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五、各種形狀的鐵絲吹泡泡

  1、改造鐵絲:我們的小葉子變出小洞洞就可以吹出泡泡來。那這個東西,認識嗎?直直的,可以變形的。它可以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嗎?

  2、誰敢挑戰(zhàn)?我發(fā)現(xiàn)有人把小鐵絲打了個圈,他會變形。這個圓形會吹泡泡嗎?怎么弄呀,擰在一起。還能變其他形狀嗎?

  3、拓展思維: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會是什么形狀?

  4、在幼兒操作中結(jié)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邊常見的物體制造風;

  2、通過游戲感知風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3、喜歡參與科學活動,感知科學活動的有趣和意義。

  活動過程:

  一、出示活動道具,引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你用什么方法不碰小旗可以讓小旗動起來?(讓孩子嘗試)

  總結(jié):我們用身體動一動就可以帶動空氣的流動,從而形成風,小旗就會動起來。

  二、嘗試利用道具制造風

  1、提問: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讓手中的`道具制造出風?

  2、你用手中的紙板能制造出大風嗎?

  3、聽口令玩游戲(教師變換說出風的大小引導幼兒玩游戲、感知用力的大小和風大小的關(guān)系,知道用的力氣大風就大、用的力氣小風就。

  三、通過游戲感知風的大小和方向

  1、請你用手中的紙板讓小盒子往前移動。

  2、幼兒分組游戲(先讓孩子一個人試怎樣可以讓盒子跑的更快些,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不斷加大難度,換成需要三個人、五個人、一群人才可以讓盒子移動起來。體現(xiàn)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本節(jié)課循序漸進、由淺及深讓孩子通過不斷的嘗試,找到方法。真正把課堂讓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會變的顏色

  系列科學活動:

  會變的顏色

  活動目的:

  1、知道兩種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2、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和對顏色的興趣。

  3、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薄手工紙、裝有紅、黃、藍、綠、紫等眼力的盤子。

  活動一:

  1、出示紅、黃、藍的玻璃紙,讓幼兒說出顏色的名稱,在說一說活動室里及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哪些東西的顏色和這些相同。

  2、幼兒自由擺弄、重疊色紙相互交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師以變魔術(shù)形式把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出另一種顏色,激發(fā)幼兒興趣和好奇心。

  4、組織幼兒自己動手將兩種顏色混合,倒在一起,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活動二:噴焰火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介紹玩法。

  3、請幼兒與教師合作噴焰火讓幼兒說一說噴的焰火有什么顏色?顏色混在一起是有什么變化?

  4、指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噴焰火,提醒幼兒不弄臟衣服、桌面。

  自由觀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教學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jīng)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1-07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5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中班科學教案08-0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7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