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7 11:52:00 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活動準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座房子、房子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貓卡片

  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教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4和1。

 。ㄒ唬、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許多小動物都收到了樹媽媽的信、你們猜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呀?(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只)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fā)。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ǘ、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小熊貓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小熊貓,將6只小熊貓分在兩座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1)(5)1+5=6

 。2)(4)2+4=6

 。3)(3)3+3=6

  (4)(2)4+2=6

 。5)(1)5+1=6

 。3)、請幼兒讀黑板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

 。ㄈ、結束部分

  活動反思: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各數的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發(fā)現,平時執(zhí)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于是在選材后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tǒng)的記憶和訓練。不要花哨要實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動中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區(qū)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激發(fā)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數卡1-10(大的兩份,小的兩份);單數、雙數字卡一份。

  2、分別畫有1-10個花蜜桶的卡片20張;彩色花20朵。

  3、小紅旗標志20枚;花泥兩塊。

  4、小蜜蜂的胸飾一個。

  5、蜜蜂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蜜蜂采蜜師:小蜜蜂們,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去花園里玩吧。鄯湟魳菲,幼兒學教師做蜜蜂飛舞的動作。)1、師: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讓我們采些花蜜吧!記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兒分別采到花蜜后,教師帶幼兒坐到位置上)

  二、介紹"單數"和"雙數"的概念1、

  師:我發(fā)現小蜜蜂們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現在請你們先檢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幾桶花蜜呢?

  2、那么請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這里來。一桶花蜜我們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ń處煂⒂變核蜕蟻淼幕弁鞍1-10的順序擺放成一排,同時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進行,可2-3個小朋友一起送。中間可請全體幼兒一起驗證送的對不對,比如送5桶和8桶時。)3、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手指游戲,用手指來劃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過,好嗎?(教師從1-10依次用手指通過花蜜桶)4、教師把可以通過的數字往下移。

  概念介紹:

  --不可以通過的下面多出了一個,孤孤單單的,我們叫它單數。(同時出示字卡"單數") 提問:單數有哪些?

  --可以通過的都是一對一對好朋友,我們叫它雙數。(同時出示字卡"雙數")提問:雙數有哪些呢?

  5、小結:所以1-10中單數有:1 3 5 7 9 ;雙數有: 2 4 6 8 10 (教師邊指幼兒邊念)6、現在考考你們,3是單數還是雙數?(5、8、10)6、教師再次進行小結:所以1-10中,單數有:1 3 5 7 9 ;雙數有:2 4 6 8 10

  三、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區(qū)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師:小蜜蜂們真棒!采了這么多的花蜜,還認識了單數和雙數。現在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游戲,把你們分成兩隊--A隊和B隊 問題回答對的,那一隊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看哪隊得到的紅旗最多,那隊就是冠軍,每人將會得到一份小禮物。現在比賽開始,小蜜蜂們加油了!

 。ㄒ唬┑谝惠 :必答題請認真聽題:

  1、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單數。

  2、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雙數。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二)第二輪:搶答題教師講解規(guī)則:當我說:"預備,開始"后,看哪隊的小蜜蜂先舉手,就請哪隊回答;卮疱e了,機會就給另一隊。

  1、請說出1-10中最大的單數。

  2、請說出1-10中最大的雙數。

  3、請說出1-10中最小的單數和雙數。

  4、請說出比5大的單數。

  5、請說出比8小的雙數。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三)第四輪:附加題規(guī)則:兩隊各派一位代表進行石頭剪刀布,決定哪隊先回答,答對加一面紅旗。(進行兩次)1、說出我們身體上哪些是單數的?(如一個頭,一個鼻子,一張嘴等)2、說出身體上哪些是雙數的?(如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兩只手等)(四)比賽結束,評出本次比賽的獲勝方。

  四、拓展幼兒的經驗

  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數字。那你們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單數和雙數呢?(門牌號、車牌)2、(出示門牌號車牌)提問 :這是什么?

  那么它是單數還是雙數呢?

  教師小結:我來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其實一個數不管它有多大多長,只要它的尾數(最后一個數)是單數,那么它就是單數。如果它的尾數是雙數,那么這一整個數就是雙數。

  五、幼兒操作聯(lián)系:

  停車場1、(出示停車場)現在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都倡導大家要文明停車,我們也來幫幫忙,把車牌號是單數的車停在一起,把車牌號是雙數的車停在一起,你們愿意嗎?

  2、幼兒操作。

  教學反思:

  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fā)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是數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世界學前教育之父福祿貝爾最早提出對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主張,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我設計的這個教學活動,拚棄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以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區(qū)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小百科:單數是數學中正奇數的別稱。在數學中與雙數(正的偶數)相對,可以表示為形如2n+1的數(n為大于等于0的整數)。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基本上掌握了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但還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需要在廣泛應用上下功夫,使抽象的知識與具體實例發(fā)生聯(lián)系。這樣,不僅能讓幼兒把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去,加強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擴大認識面,而且還能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運用10以內的組成,為連加連減做準備。

  2、讓幼兒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3、提高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和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后面布置成超市。

  2、夾子的數量是幼兒人數的5倍,每一個夾子上都用數字標價。

  3、活動前每個孩子身上分別貼好1~9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語言誘導,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娃娃超市里新進了許多好看的夾子,你們看(出示夾子)它們像什么?你們喜歡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娃娃超市去買夾子。

 。ㄕf明:為了出示夾子的時候既方便又好看,我把草莓夾、葡萄夾、蘋果夾、蝴蝶夾等夾子排隊夾在一張卡紙上。我一拿出這些色彩鮮艷、形狀各異的漂亮夾子,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就給吸引住了,當我說帶領大家到超市去買夾子時,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梢姡@一導入活動已引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強烈興趣。)

  二、復習10的組成

 。ㄒ唬┠闷睓z票

  1、幼兒拿票,要求拿兩張,兩張票的數字合起來正好是10。

  2、小組長做檢票員,小朋友要對檢票員說“×和×合起來是10”。

  3、律動:開汽車。

 。ㄕf明:幼兒拿票乘車時,我的'要求非常明確,所以小朋友基本上都拿對了。檢票時,我請小組長來做檢票員,要求每人根據自己拿的票說一句話:“×和×合起來是10!边@樣既縮短了檢票時間,又照顧了全體,同時給每個孩子提供了想和說的機會。)

 。ǘ┯變嘿徺I兩個夾子

  1、提出要求:娃娃超市到了,夾子真多呀,每個夾子上都有一個數字表示價錢(出示標有數字的夾子),如果數字是3,就是3元錢,F在我們用10元錢去買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

  2、幼兒自由購買,老師觀察并給予適當的指導。(提醒幼兒把錢放在超市的錢箱里。)

  3、幼兒交流:你買的夾子是怎樣的。要說清楚一個夾子是多少錢,另一個夾子是多少錢,它們合起來是多少。(夾子放在視頻儀上集體檢查。)

  4、小朋友相互說一說自己買的夾子,然后再檢查一下是否正確。

  (說明:在娃娃超市里,孩子們根據“買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這個條件自由購買夾子。在買夾子的過程中,很自然地運用到了10的組成,有的孩子買到后,急著給老師看或是給好朋友看,達到了相互檢查的目的。購買以后的集中交流和相互交流時,我給出了一個句式,孩子們發(fā)言積極,他們愿講、肯講、會講,順利解決了以往數學課上孩子不知道怎樣講述的問題。)

  三、復習10以內的組成并學習運用

 。ㄒ唬┯10元錢購買三個夾子

  1、幼兒討論:怎樣用10元錢買三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

  2、講解示范:先拿一個5元錢的夾子,再拿一個5元錢的,行不行?為什么?應該拿幾元的?為什么?第三個該買多少錢的,合起來剛好是10元,為什么?

  小結:用10元錢去買三個夾子,先拿的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一定要比10小,然后算一算再買一個是多少錢的,合起來正好是10元。

 。ㄕf明:讓幼兒用10元錢買三個夾子,而且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正好是10元,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本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能順利解決這一問題,我先讓幼兒討論,然后再講解演示。在這里我通過請求小朋友幫助、和他們一起分析的形式,使孩子們感到非常自豪,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幼兒購買。提醒他們把錢先放進錢箱里,觀察并適當指導。

  4、通過視頻儀進行個別交流,檢查幼兒拿得是否正確。

 。ㄕf明:從“知道”到“運用”還要經過實際操作的過程,所以在孩子知道購買方法后,馬上讓他們購買三個夾子,學習運用剛學到的新方法,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事實證明,大部分幼兒都掌握了分步算的方法,能比較正確地購買夾子,還有一小部分能力差一點的孩子有一定困難。我就在組織幼兒交流的過程中,再一次強調了分步算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ǘ┑诙钨徺I

  1、提出要求:和剛才買得不一樣。

  2、幼兒購買,老師指導能力差的幼兒。

  3、幼兒講述:我買的夾子,一個是幾元的,另一個是幾元的,還有一個是幾元的,它們合起來是多少。根據幼兒的講述,老師出示數卡,讓幼兒一起檢查是否拿對。

  (說明: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強調分步算的方法后,我又一次讓孩子購買。在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購買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幾個能力差的孩子,我看到小敏小朋友選了3元、4元、6元的夾子,回到座位上把三個夾子擺成一排,然后把3元、4元的放在一起,自言自語著:“3和4合起來是7!蔽页藱C問:“7和幾合起來是10呢?”她想了想馬上站起來跑到超市去換了一個3元的。我及時表揚了她,她很高興,笑著去告訴好朋友。)

  四、游戲:找朋友

  1、師:“我們來做‘找朋友’的游戲,你可以找一個,也可以找兩個或者是三個,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數字合起來一定要是10。”

  2、幼兒找朋友,找對后圍成圓圈一起跳舞。老師巡回檢查,適當指導調整。

 。ㄕf明:“找朋友”這一活動的彈性比較大,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找,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五、結束活動

  1、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車吧!

  2、律動“開汽車”出教室。

  (說明:乘汽車到超市購買,再乘汽車回幼兒園,起到了前后呼應的效果。)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繼續(xù)學習運用10以內的組成。

  活動評析

  整個活動以購買夾子這一游戲主線串聯(lián)起來,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動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運用著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和具體的實例聯(lián)系起來,使他們學得愉快、學得主動,他們不認為是在做枯燥的數學題,而是覺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戲,從中體驗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熱情高漲,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認為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數學也是比較枯燥的,但只要我們以游戲的形式來組織活劫,孩子們一定會興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光靠一兩次的集體活動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隨機靈活地引導運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驚喜。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圖片--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蘋果7個、梨子3個。

  2.小動物卡片(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看圖列6的算式

  1.出示圖片:4個大皮球,2個小皮球

  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2.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

  并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

  3.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圖列10的算式

  1.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2.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

  “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

  3.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

  (1) 7 + 3 = 10

  蘋果是7個(部分數),梨了是3個(部分數),總體是10個(總數)。

  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2)10 -?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梨子有7個。

  10是總數,3部分數,7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

  1.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數;

  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后,減法總數在最前。

  2.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么,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

  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

  規(guī)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鐘后,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記錄,并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

  書面練習;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3、樂于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fā)現,能在討論的基礎上發(fā)現問題。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一張。

  學具:數卡、記號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進行觀察,引出課題。

  師:我們來看看小兔和小貓的門牌號碼一樣嗎?它們都有數字幾啊?

  總結:雖然它們的門牌號碼都有數字3和5,但由于它們數字排列順序不同,門牌號碼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學習3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師:我來考考我們小朋友了,小熊家的門牌號碼含有1、3、5三個數字,你們可以排出哪些門牌號碼?

  幼兒自己排列數卡并記錄操作結果。

  師小結規(guī)律,總結3個數字的6種排列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兒對3個數字排列規(guī)律的印象。

  師:周老師黑板上寫的是什么呀?可是這個手機號碼沒有寫全,其中號碼中未寫出的數字是由5、6、8這三個數字組成的,小朋友排排看,這三個數字有幾種排列方法?

  活動延伸:

  進行4個數字的排列組合。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使幼兒里四等分的含義:四等分后的每份是一樣大的,并能比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探索不同的物體、材料的四等分方法,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嘗試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周圍的墻上布置有小動物的各種房子。

  2、每組兩個小筐(一個筐內裝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等彩紙若干,另一個筐內裝剪刀、鉛筆、線、尺等工具),正方形紙若干置于桌上。

  3、另準備每組一筐特殊材料,如木片、肥皂、布、彩帶、橡皮泥等。

  4、漿糊、抹布若干、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幫助小動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城來玩,你們高興不高興?小動物今天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一個忙,給他們剛造好的漂亮的房子貼窗紙。因為從店里買回來的窗紙都太大了,一嘀咕內喲昂把每張都分成一牙膏內大的四份后才能夠用,小動物們都不會分,小朋友愿不愿意來幫助小動物?

  二、第一次嘗試:四等分正方形

  1、教師提出嘗試要求,將正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師: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看能用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窗紙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好嗎?

  2、幼兒嘗試操作,將正方形四等分,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對分得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并鼓勵幼兒想想有幾種分法。

  3、嘗試操作后提問。

  師:(1)請XX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來的四份是否一樣大?(用重疊的方法比較)

 。2)有哪些小朋友的分法是跟他一樣的?哪些小朋友的分法跟他不一樣?

  4、老師將正方形的三種分法在磁性板上擺給幼兒看,然后請幼兒比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5、小結。

  師:像這樣把一個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而且每一部分都比原來的整體小,整體比部分大。

  三、第二次嘗試:四等分其他圖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等)

  1、請幼兒為小動物貼窗紙,教師提出第二次嘗試要求:四等分其他圖形。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種正方形的四等分方法,真聰明,可小動物的窗戶是各種形狀的,我們小朋友崽來試試看,把其他形狀的窗紙也都進行四等分,然后去幫小動物貼上,好嗎?請輕輕打開毛巾,里面是其他形狀的窗紙。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目標: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知道一星期、一個月各有幾天。

  2、通過探索、比較等方法,學會看月歷,能正確地說出月歷上的日期、星期。

  3、對看月歷感興趣。

  準備:

  幼兒臺歷人手一本、月歷一本、星期字卡

  過程:

  一、導入,引出臺歷

  1、提問:小朋友,你知道今年是幾幾年嗎?今天是幾月幾號星期幾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們教室里掛著一本日歷,小朋友可以從日歷上了解日期

  你是怎么從日歷上看日期、星期的?

  二、通過觀察、比較,了解臺歷、日歷的不同,從而認識臺歷

  1、出示臺歷

  臺歷和日歷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幼兒觀察桌上的臺歷

  3、日歷和臺歷日期數不同

 。1)日歷一張是一天,臺歷一張是一個月

 。2)出示一張放大的10月份月歷

  這是幾月份的?從哪看出來?10月份有幾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從臺歷上認識星期和日期

  1、臺歷上的星期在哪?一星期有幾天?他們是怎么排列的?

 。1)請一幼兒排列星期字卡。

 。2)教師:星期日是一星期的`開始,在第一個,后面是星期一……,星期六排在最后,是周末。

  (3)教師領幼兒讀一遍

  2、你能在臺歷上找到今天的日期嗎?請你把它圈出來,再說說它是星期幾。

  (1)幼兒自己操作

 。2)請一幼兒在集體面前找日期。你是怎么找到的?(重點提示:找到日期后向上看)

  (3)請小朋友找到10月17號。(方法同上)

  3、日期是怎么排列的?

 。1) 教師:日期排成一條一條,一條有7天,表示一個星期。

 。2)與幼兒一起數:10月的第一個星期、10月的第二個星期……

  (3)請小朋友在臺歷上找到第三個星期。幼兒操作,然后請一幼兒上來找。

  4、請小朋友找找看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二是幾號?把它圈出來。

  (1)幼兒尋找

 。2)請一幼兒上來找

  (3)教師指導:先找到第3個星期,然后找到上面的星期二,順著往下看。

 。4)還有什么方法?

 。5)請小朋友找到第二周的星期六、第四周的星期四……(方法同上)

  四、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臺歷,回家后,可以從家里的臺歷或掛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筆圈出來,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給他們送一份小禮物,他們一定很開心。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25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2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3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4

大班智力數學教案03-01

大班數學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