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3-08-16 08:32:47 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集錦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集錦5篇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名稱:樹婆婆和鳥娃娃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中大樹與小鳥之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2、認識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協(xié)調的`關系。

  3、體會互相關心、體諒的真誠感情。

  活動準備:

  一棵大樹、鳥、鳥窩等;

  活動過程:

  1、指著一棵大樹問:“這棵大樹看上去是怎樣?”幼兒說出后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2、欣賞故事《樹婆婆和鳥娃娃》第二段至結束

  邊欣賞故事,邊演示教具后問:

 。1)鳥媽媽請求樹婆婆幫什么忙?樹婆婆答應了嗎?

  (2)樹婆婆是怎樣照顧鳥媽媽的娃娃的?

  (3)細心的鳥媽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4)它這樣做好嗎?為什么?幼兒互相爭論

  (5)那你們快幫鳥媽媽想一個既不讓樹婆婆辛苦又能讓樹婆婆高興的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幼兒分組討論

  (6)幼兒編出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在區(qū)角活動中運用多種形式再現(xiàn)故事內容。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池塘從平靜的“鏡子”向有趣的“哈哈鏡”的變化過程,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積極參與想象活動,并能用散文詩的句式大膽表達。

  3、感受大自然靜中有動的美感,產(chǎn)生熱愛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課件一套。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游戲:

  1、幼兒兩兩組合,邊唱邊玩《小娃娃照鏡子》。

  2、教師哼唱,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照鏡子的動作。

  二、欣賞第一部分(圓圓的小池塘……好美好美),感受池塘的平靜美。

  1、教師隨音樂有感情地朗誦一遍。

  2、提問:這面鏡子是什么?誰來照照?感覺怎么樣?(根據(jù)幼兒回答演示課件)

  3、教師完整地隨音樂朗誦二遍。

  (1)第一遍教師坐著有感情地朗誦一遍。

  (2)第二遍站著邊做動作邊與幼兒眼神交流朗誦一遍。

  4、想象:除了小草、小樹、小花,還有誰也會來照照,感覺怎么樣?(引導幼兒用**照照,好*好*的句式來講述)

 。1)請幼兒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請多個幼兒說給大家聽一聽。

  三、欣賞第二部分(你照照,……變成有趣的哈哈鏡啦。惺艹靥恋腵動感美。

  1、感受波浪的變化:你照照,我照照,風娃娃也要照照,(做吹風狀)你們猜猜,風娃娃來了,水面會有什么變化?(幼兒猜測)波浪會怎么動呢?(幼兒說說)你們瞧,(點擊幻燈)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

  2、感受倒影的變化:水里的倒影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小結“你照照,……幼兒編的,……直的變彎了”,這個池塘真好玩!師幼玩做相反的游戲。

  4、提問:你覺得這是一面怎么樣的鏡子?

  5、教師隨音樂完整地朗誦一遍。

  四、完整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1、了解散文詩的名稱:這首詩歌的名稱就叫“水面哈哈鏡”,是誰把池塘變成了水面哈哈鏡?(風娃娃)風娃娃真厲害!

  2、這首詩歌不僅優(yōu)美,而且有趣,你們想聽嗎?那讓我們再來完整地欣賞一遍。

  3、結合課件完整地欣賞一遍。你喜歡這首詩歌嗎?為什么?

  4、欣賞配樂詩朗誦一遍。

  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目的:

  1.指導幼兒用描述性的語言,按"頭--軀干--尾"的順序講述熱帶魚,并豐富相應詞匯:漂亮、可愛、胖嘟嘟等。

  2.幫助幼兒學會別人說完自己再說的有序表達。

  準備:1、活動前讓幼兒自由觀察熱帶魚并簡單認識熱帶魚的名稱特征等;

  2、能活動的"熱帶魚"示范圖一幅;字卡:漂亮、可愛、胖嘟嘟;小旗、熱帶魚實物各5份;"藏身間"一個;入場音樂〈〈小魚游〉〉,出場音樂琴伴奏。

  過程:

  :一、|指導語(導入游戲):教師語言引導幼兒變成任何一種小魚游進活動室,提醒:靜悄悄的游。提問:"你是變成什么魚游進來的?"出示能活動的"熱帶魚"圖,提問:"這里都有些什么魚?"(引導幼兒從"頭DD軀干DD尾"的順序講述。

  二、展開游戲:猜猜誰不見了。

  規(guī)則:請幼兒閉上眼睛,拿走一條魚,請幼兒說說是什么樣子的魚不見了,引導幼兒按"頭--軀干--尾"的順序進行描述,然后師幼一起喊:小魚、小魚快出來。若幼兒前面描述的較有秩序,"小魚"就從"藏身間"里游出來并說"來了,來了。"(由一名教師扮演),若說的.秩序比較亂,"小魚"就不游出來,請幼兒繼續(xù)描述。其中融入形容詞:漂亮、可愛、胖嘟嘟DD等等,還可請說的有條理的幼兒藏進"藏身間"來扮演小魚。游戲反復進行。

  三、分組游戲。

  當師幼最后一次喊:小魚小魚快出來的時候,教師拿出魚缸出示熱帶魚實物。將魚缸和小旗分到小組上去,每組各一份,交代規(guī)則:拿到小旗的幼兒就可站起觀察小魚,按"頭--軀干--尾"的順序講述,講完整以后又將小旗傳給下一個幼兒進行講述。

  四、集體改錯。

  教師說錯誤的句子讓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并說出:"如果你來說你會怎么說?"(出示非洲王子魚)小魚,你真胖,你的腦袋大大的,你的身體圓圓的,你可真漂亮。(出示白皮球魚)小魚,你真瘦,你的腦袋尖尖的,你的身體細長細長的,穿著一件黑衣裳,你可真可愛。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兒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兒歌

  3、理解兒歌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

  1、下雨錄音、律動《小青蛙》

  2、提供荷花頭飾、掛圖、荷葉傘等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導語:小朋友們,我是荷花姐姐,你們想不想當一回小青蛙,跟荷花姐姐一起去池塘里玩耍?(想)那我們就做好準備一起出發(fā)吧。

  1、播放律動《小青蛙》,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進場。

  2、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

  導語:哎呀,不好了,下雨啦,小青蛙們,我們快找地方避雨吧。幸好荷花姐姐帶了幾把漂亮的荷葉傘,快快快,小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3、錄音停

  導語:小青蛙們,雨停了,雨后的空氣真新鮮,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學習兒歌

  1、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導語:剛才陳老師是荷花姐姐,你們是誰呀?現(xiàn)在陳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們。

  提問:剛才天氣是怎樣的?(下雨了)

  雨點落下的`聲音是怎樣的?(嘩嘩)

  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荷葉)

  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荷花姐姐)

  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很高興很開心)

  2、欣賞兒歌,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師:根據(jù)剛才的情景,老師畫了幅很美的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看?(引導幼兒從上到下看圖、意圖)

  老師還給這幅畫取了個名字叫“借傘”,你們知道是誰的傘借給你誰嗎?(荷花姐姐的綠傘借給了小青蛙)

  還編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1)教師朗誦詩歌。

  (2)教師教幼兒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3)提問:

  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對荷花姐姐說什么? (謝謝荷花姐姐)

  小雨點的“滴答滴答”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荷花姐姐)

  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因為荷花姐姐把傘借給了小青蛙,她幫助了小青蛙)

 。4)老師跟孩子進行上下句對歌的形式來練習朗誦兒歌。

 。5)分組朗誦,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演。

  師: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優(yōu)美的動作來表演這首兒歌?

 。6)集體表演

  三、仿編兒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給誰?(小鴨子,小蜜蜂等)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3、分享仿編內容。

  結束語:小朋友們都說得特別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回到教室,我們一起把想到的小動物畫上去吧!

  附:兒歌《借傘》

  下雨啦,下雨啦!嘩——嘩

  荷花姐姐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青蛙樂得張開嘴巴唱歌,呱——呱-

  小雨點敲著綠傘伴奏:滴答,滴答-----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2、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散文詩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配樂散文錄音帶、錄音機。

  2、根據(jù)散文詩的內容、自畫的圖畫和自制沙盤教具。

  3、堆雪人用的白泡沫塑料若干。

  活動過程

  1、產(chǎn)生興趣、引出課題

  出示一禮物盒說:“昨天老師收到了一份冬姑娘送來的禮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打禮物盒,引出課題。

  2、欣賞散文詩

 。1)播放全文配樂散文詩,讓幼兒感受語言美。然后,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幼兒初步了解散文詩的內容,提問:冬姑娘帶來的`禮物是什么?小朋友喜歡冬姑娘的禮物嗎?

 。2)分段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全文分三段,教師提問:冬姑娘為什么失望?老人和孫兒為什么不喜歡雪?是誰安慰冬姑娘,并給冬姑娘出了什么主意?農(nóng)民為什么喜歡雪?美麗的景色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教育幼兒不怕冷,堅持鍛煉。

  提第四問時出示沙盤,通過對沙盤的觀察,可以讓幼兒回答出美麗的雪景迷住了許多人,他們人的滑雪,有的溜冰,有寫詩畫畫,更多的人在看雪景。

  3、游戲堆雪人

  讓幼兒用泡沫塑料當雪,體驗堆雪人,打雪仗的感受。

  活動反思

  教師具有良好的語言素質、較高的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繹作品,感情要投入。教師的語言、語氣、語調、肢體動作都是演繹作品的關鍵。散文《冬姑娘的禮物》有了一個較完善的設計,有畫面的沖擊,有音樂的渲染,再加上教師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繹的效果也會更好,孩子也更投入。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鳥窩教案01-08

大班語言拼音教案01-08

大班語言微笑教案01-09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01-13

大班語言悄悄教案01-11

語言比尾巴大班教案02-01

花的語言大班教案01-30

大班語言童話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