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17 09:11:09 教案

(優(yōu)選)大班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yōu)選)大班科學教案10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將有關聯(lián)性的物體進行匹配。

  2、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相關聯(lián)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連線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有好朋友嗎?說一說好朋友是誰?為什么你覺得你們兩個是好朋友?

  2、:好朋友都喜歡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和高興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難的.時候,好朋友之間會互相幫助。

  3、如果沒有好朋友,會感覺怎么樣呢?

  二、幫物品找朋友,理解關聯(lián)性的含義

  1、小朋友們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會說話、不會動的一些東西或物品,它們有沒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對好朋友?誰是VCD機的好朋友?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說出碗、瓶子、電視機、錄音機、畫筆、鎖等,請小朋友幫它們找一找好朋友,并說一說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

  3、:有的物品吸一個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個好朋友,如果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會怎么樣?

  三、自主發(fā)現(xiàn)相關聯(lián)的一組物品

  1、請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誰和誰是好朋友,并說一說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

  2、引導幼兒把是好朋友的幾個物體連起來說一句話。

  四、出示掛圖。完成上面關聯(lián)性的對應連線

  1、請幼兒看掛圖,讓好朋友們拉拉手,完成連線。

  2、把三個好朋友連起來說一句話,再想一想每一組物品還有沒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傘的好朋友還有雨衣。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蠶寶寶長大及結繭的過程。

  2、用語言、繪畫等方式記錄表達自己觀察的過程。

  3、對喂養(yǎng)活動感興趣,體驗蠶寶寶結繭的艱辛,萌發(fā)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蠶寶寶生長過程的 ppt。

  2、熟蠶的照片和圖片,錄像,紙和筆。

  3.蠶繭幾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驗。

  提問:最近,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客人,它們是誰呢?那蠶寶寶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圖片:

  這是小朋友畫得蠶寶寶,它和你們講得一樣嗎?

 。1)現(xiàn)在的蠶寶寶還吃桑葉嗎?不吃桑葉的蠶寶寶叫什么名字?

 。2)蠶寶寶剛來時是什么樣子?你們是怎樣喂養(yǎng)的?

  (3)從蟻蠶到熟蠶它們是怎樣長大的?請你們邊看錄象邊商量,請一個小朋友來記錄蟻蠶到熟蠶的生長過程。

  3、幼兒分組畫畫。

  4、蠶寶寶結繭。

 。1)這些蠶寶寶長大后會干什么?它們是怎樣結繭的?是不是這樣呢?

 。2)幼兒看錄像。

  提問:蠶寶寶結繭要幾天時間?當你看到蠶寶寶結繭這么辛苦,你們心里有什么想法?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學學看,學了以后感覺怎樣?

  5、蠶寶寶吐了絲,接了繭,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6、出示繭。

  (1)繭里面有什么呢?它和吐絲前的熟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老師總結:蠶寶寶真了不起,它從小變成大,從大變成不一樣的東西。那蠶蛹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7、幼兒猜想。

  小朋友猜了很多,蠶蛹到底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活動延伸:

  關于蠶的一生還沒有玩,我們將繼續(xù)帶領孩子在科學區(qū)中觀察蠶蛹變成了什么?蠶媽媽是怎樣生寶寶的,這樣他們對小蠶的一生就有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的認識。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認識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工程車,并了解其特征及用途。

  2.學習給車子和用途進行配對。

  3.感受車子配對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掌握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等的不同特征。

  活動難點:

  能正確的為車子和用途進行匹配。

  活動準備:

  PPT、車子及用途圖片人手一套、自制車子圖卡,并將圖卡剪成四份,塑封后做成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1.教師:“我們今天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教師:“在上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些什么?”

  3.教師:“有沒有看到各種各樣的車子啊?”

  4.教師:“你認識哪些車子呢?”

  二、出示PPT,讓幼兒認識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工程車。

  1.教師拿出各種車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自己認識的車子。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救護車、出租車、警車、消防車,說說這些車子的特征、顏色。

  3.請幼兒討論這些車子的用途分別是什么。

  4.教師總結這些車子的用途。

  救護車——可以救人。

  出租車——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警車——可以救人,也可以抓壞人。

  消防車——可以救火。

  工程車——裝運建筑材料。

  三、給車子和用途進行配對。

  教師一一出示車子的.圖片,請幼兒幫忙找出相應的用途,并說出原因。

  四、活動延伸:拼圖游戲。

  1.取出救護車圖片的一半,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車,什么時候需要這種車子。

  2.繼續(xù)請幼兒找找其他車子,說說不同車的特點。

  3.將剪成四份的車子圖片放在晨間桌面游戲上,供幼兒繼續(xù)配對操作。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并提升對于店的認識,知道不同的店對于人們生活的作用。

  2、嘗試合作開店,體驗游戲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快速口算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附近社區(qū)周圍的小店的數(shù)碼照片,電腦、電視機等

  2、繪有吃、穿、用、玩等物品的圖片若干、數(shù)卡和點卡若干套。

  活動過程:

  1、在你們居住的小區(qū)附近,有沒有一家一家的小店?

  看看電視屏幕,這是朱老師家附近的店。

 。1)(可的便利店)這是什么店?超市里有些什么?

  你家附近有沒有可的便利店?你怎么知道它是可的便利店?

 。ń榻B:這是連鎖便利店,在全國的許多城市都有這樣的可的便利店,店的商標都是一樣的,不過有自己不同的編號。)

  你還知道有哪些連鎖店?

 。2)(柯達)你們怎么知道這是照相店?(這是柯達商標)

  這也是連鎖店,不僅在我國有,世界上好多國家也有。

  有的店有特定商標,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什么店。

  現(xiàn)在我是來照相的客人,你們是攝影師,你們會對我說什么?請幫朱老師設計個動作。

 。3)(理發(fā)店)你怎么知道這是理發(fā)店?

 。4)(鮮花房)誰認識字?鮮花店招牌上的電話號碼有什么用?人們什么時候要到花店里買花?

 。5)(書報亭)這里出售什么的呀?你家里有人天天看報紙嗎?

  (6)(服裝店)這是什么店?這里又沒商標又沒字,你們怎么知道?(有模特、有衣服……)

  (7)(自助銀行)看看這里的字:24小時自助服務存取款機。24小時什么意思?(就是不管白天、黑夜都一直開著。)

 。8)(手機店)這是什么店?你怎么知道是手機店?

 。9)(眼鏡店)為什么把這么多太陽眼鏡放在這兒?(為自己店做廣告,招攬顧客。)

 。10)(美容店)美容店是誰去的?為什么去?

 。11)(義昌福包子)這里又是什么店?百年老店是什么意思?誰知道姑蘇美食又是什么意思?誰在這里買過包子呢?你喜歡吃什么餡的包子?

  你還知道有哪些百年老店?(馬泳齋、王四酒家、柳仁仁藥店……)

  2、回顧:剛才看了哪些店?

  小結:這些店大都有好聽的店名,有的店有特定的商標;有的店有醒目的特色招牌;有的展示了自己的服務特色,短短的一句話讓人一目了然;還有的店把店面布置得很漂亮,為自己的店做了生動的廣告;還有的.店突出了它的悠久歷史。

  看了這些各種各樣的小店,大家想想在居住小區(qū)附近有這些店,好還是不好?為什么好?(有吃、有用、有穿、有提高生活質量的小店,讓大家的生活輕松有方便。)

  3、我們一起來做個開商店的游戲。

 。1)朱老師去進了許多貨,分別放在a區(qū)、b區(qū)、c區(qū)和d區(qū)的貨架上。

 。2)先自己看看說說,都有些什么東西。(幼兒自由觀察、認識)

  (3)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是不是眼靈腦快,把相應的東西找出來。

  如:a區(qū)7號(是櫻桃)、d區(qū)5號(是裙子)……

  反過來,說貨物名稱,告訴老師相應幾區(qū)幾號?

  如:眼鏡(是b區(qū)1號)、手機(是c區(qū)3號)……

 。4)布置任務:4個一組,利用這些貨物,想好要開什么商店?

 。ㄓ變鹤约航M合并商量好開什么商店)

  (5)開商店,第一件事情做什么?(先設計一個商店名稱,做好招牌,然后來進貨)

 。6)幼兒4人一組做好商店招牌、進貨。

 。7)介紹你們的店:說說開的什么店?進了哪些貨物?

  等會兒小店就可以開張了,朱老師預祝你們生意興隆。

  活動延伸:幼兒玩開店游戲。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身高、體重的含義,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身高、體重。

  2、大膽的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較方法。

  重點難點:

  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身高、體重

  教學準備:

  幼兒用書(數(shù)學)白紙、筆人手一份;測量用的木棍、繩子與保健老師聯(lián)系,告知活動的意圖,獲得配合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

  一、測量并記錄身高、體重。

  1、交流自己對身高和體重的已有認識。(豐富詞語:身高、體重)帶幼兒至保健室,測量身高、體重,幼兒記錄,教師也記錄。

 。ū=〗處熞来伟创涡蚪o每個幼兒測量,大聲報出幼兒的身高和體重,請幼兒自己記錄在紙上。)檢查記錄結果,交流記錄方法。

  2、哪個數(shù)字表示身高?哪個數(shù)字表示體重?應該怎么記錄?記錄有錯誤的幼兒再次測量記錄。

 。ㄒ龑в變罕嬲J兩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并區(qū)分左右進行記錄,知道數(shù)字從左至右寫。)

  二、小組成員相互比較身高與體重,教師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組里誰最高,誰最矮,誰最輕,誰最重。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教師盡量為幼兒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較的方法。

  1、實物比較的方法:逐個站立比較高矮;相互抱抱感覺輕重等。

  2、測量比較的方法:用繩子量身高,看誰的`繩子最長等;稱稱體重,比比誰最重。

  3、數(shù)字比較的方法:比較體重的數(shù)字(兩位數(shù)),先從左邊的數(shù)字比,如果一樣,就比比右邊的數(shù)字,哪個大就是哪個重;兩個數(shù)字都不一樣就用減法算一下等。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2、認識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準備:

  幼兒:玻璃杯每組兩個,分別裝水和牛奶,裝有醋的瓶子每組一個,玻璃球每人一個,水盆每組一個老師: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漏斗一個,水勺,泡沫板。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課件:有關水的圖片。

  幼兒觀看。

  2、談話:我們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水。

  3、請幼兒觀察水是什么顏色的?并出示牛奶請幼兒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知道水是無色的,并出示"無色"的字卡。

  4、讓幼兒每人拿一顆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較觀察,能不能看到珠子?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5、出示醋,請幼兒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么氣味?再聞聞水的味道,說說水有沒有氣味?知道水是無味的,并出示"無味"字卡。

  6、實驗: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1)讓幼兒觀察用水勺舀水,倒在漏斗里,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將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樣,看看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總結: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動的液體"。

  7、玩水游戲,讓幼兒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來嗎?怎樣才能將水盛起來?并看看盛起來的`水是什么形狀的?說說水有沒有形狀?

  總結:水裝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狀,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并出示"無形"的字卡。

  8、與幼兒一同看看字卡,一起總結水的特征。

  9、請幼兒討論水可以用來干什么?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10、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節(jié)約水。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電池產生興趣,初步了解常用電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樂意參加安裝電池的探索活動,感受成功的樂趣。

  3.愿意與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手電筒,課件-音樂:如果感到幸福

  2.大小不同的電筒若干個(分別使用1號、2號及5號電池)

  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

  了解常用電池的外形特征,嘗試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電池的差異。

  1.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桌子上有什么?(電池)

  這些電池一樣嗎?(不一樣)

  它們有那些地方不一樣?請你從籃子里分別拿兩個不一樣的電池來比一比,找一找。

  2.幼兒操作

  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比較,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3.幼兒交流

 。1)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電池那些地方不一樣?

  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電池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粗細不一樣…

 。2)這些電池有沒有一樣的`地方?

  小結:這些電池的一頭都有一個小帽子,另一頭都是平的或是凹進去的。

  二、了解電池

  初步了解電池的用途,并探索為大小不同的電筒安裝電池。

  1.這些電池有什么用呢?

  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了解電池的用途

 。茏岆娡擦疗饋恚岆妱油婢邉悠饋,讓錄音機響起來…)。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錄音機里裝電池的情況,并放錄音讓錄音機響起來,引起幼兒安裝電池的興趣。

  3.幼兒操作

  教師提供不同型號的電筒,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選擇、自由操作安裝電池,讓電筒亮起來。

  (教育幼兒要節(jié)約用電)

  4、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并一起討論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你是怎樣裝電池的,電筒才會亮起來?

  教師針對幼兒的操作情況,舉典型事例。

  小結:電筒的大小不同,它們也需要大小不同的電池,大電池裝在大電筒里,小電池裝在小電筒里。

  安裝電池時,要讓電池上有小帽子的一頭先放進去,第二個電池也是一樣,然后蓋緊蓋子,打開開關,電筒就會亮了。

  三、再次放錄音

  音樂《如果感到幸!罚Y束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探究的能力及欲望。

  2.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與太陽光線的關系。

  3.探索發(fā)現(xiàn)影子的變化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獲得相關經驗。

  4.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紙(各種圖形或剪紙),剪刀,粉筆,一些建筑物和影子的圖片,手電筒,各種形體的模型或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早晨來園,將幼兒帶到操場,請幼兒站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并拿出粉筆將自己站立的位置和自己的影子做出標記(幼兒可以互相幫忙)。

  2.觀察幼兒園里每樣東西他們的影子的位置。

  二、圖片導入,談話。

  1.展示各種事物及它們的影子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它們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共同點,那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2.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請幼兒大膽的猜測思索)

  三、仔細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

  1.拿出模型或玩具,放在陰影處,請幼兒觀察它有沒有影子?為什么?

  2.放在光線亮的地方,再次觀察。

  3.在暗處用手電照射,觀察。

 。ò淹瑯拥腵東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它們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四、猜猜看,進一步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

  1.出示各種圖形的紙片,用手電筒照射,請幼兒觀察投射到墻上的影子,請幼兒猜一猜它們是誰的影子?

 。ㄋ伎迹簽槭裁此麄兊挠白硬灰粯樱课覀冃∨笥训挠白右粯訂幔浚

  2.將手電筒拉近或者遠離,影子有什么變化?(思考:為什么?)

 。ㄒ龑в變喊l(fā)現(xiàn):影子與光和物體的遠近有關系。)

  五、游戲。

  1.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手影游戲,請幼兒體驗參與的樂趣和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興趣。

  2.與幼兒一起剪紙,并將剪下的形狀拿到光線中,觀察自己剪紙的影子形狀。體驗成功及成就感。

  六、課堂延伸:檢驗成果。

  1.午間,帶領幼兒到操場,找到自己標記的位置,觀察影子的變化,并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重新標記。

  2.下午離園,再次觀察,標記。

  七、總結

  請幼兒總結影子的秘密,第二天來園告訴老師。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初步了解人消化食物的過程。(重點)

  2、認識身體主要的消化器官及基本功能。(難點)

  活動準備

  1、《豆豆變形記》故事掛圖,錄音。

  2、可拼拆的人體內臟模型、每人一顆五香豆。

  活動過程

  一、嘗一嘗

  幼兒每人一顆五香豆,一邊吃一邊思考:五香豆吃到我們肚子去后會變成什么?

  二、說一說

  請幼兒互相大膽交流自己的猜想。

  三、聽一聽

  教師出示掛圖,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思考:豆豆最后變成什么?它是怎樣一步步變成糞便的?

  欣賞錄音故事,加深對食物消化過程的了解。

  四、想一想

  教師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演示人體內臟模型。

  請幼兒邊聽,邊看,邊觸摸自己消化器官所在的身體部位,加深了解。

  引導幼兒互相交流,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附故事:《豆豆變形記》

  “小嘎啦”是一顆可愛的小豆豆,這會兒被送到了嘴巴里。

  只見兩排雪白的牙齒向自己壓下來,“小嘎啦”一下子被咬成了兩半。牙齒還在不停地嚼呀嚼,眼看著自己越變越小,“小嘎啦”急得直向牙齒叫:“你可別再動了,我被你嚼得不成樣子了。”牙齒慢吞吞地說:“把你磨細了,才好————”

  牙齒話還沒說完,“小嘎啦”只覺得咕咚一下,自己走過了一條直直的管道,來到了一個黑暗的大房子里。這房子會不停地動,“小嘎啦”和它的朋友在房子里轉來轉去覺得挺舒服,不一會兒睡著了。

  一覺醒來,“小嘎啦”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粘乎乎的,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這是什么豆腐?好像是個迷宮,會不停地動,四面還有許多細細的'毛。”“小嘎啦”正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迷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不少粘乎乎的東西被細細的毛“吃”進去。還好,“小嘎啦”沒有全部被吃光,剩下一點“渣渣”。

  他急忙向前跑,不久看到了一個寬敞的通道,“咦,前面有點亮光,一定是個門!闭娴,前面是一個門口,通向門口還有個滑梯。“小嘎啦”高興地沿著滑梯哧溜一下滑出了門口,睜開眼睛一看:“天哪,我變成了什么呀?”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交流中,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云還會變成雨、雪、霧等落下。

  2、激發(fā)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天氣情況下云的ppt,觀察適宜的天氣,并選擇適當?shù)臅r間。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認認識天上的云。

  活動前要求:

  1、請小朋友抬頭看看天上有什么?云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形狀和樣子?你覺得云象什么?

  2、云會不會動?是怎么動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后回教室交流各種各樣的云

  1、你看到的云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2、除了今天見到的云,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子的?你在什么時候看見的?

  3、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云呢?

 。1)幼兒自由表述

 。2)出示ppt師幼共同介紹、小結不同的云與天氣的'關系。

  三、引導幼兒討論云隱含的變化

  1、我們已經知道云的形狀會變化,那么云除了形狀會變,其他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延伸活動:

  結合不同的天氣,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云,豐富幼兒的感受。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蝸牛科學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12

大班科學教案01-02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13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