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08-22 08:39:21 教案

(精選)實用的美術教案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實用的美術教案7篇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涂涂、撕撕、貼貼等技能,制作一盤好吃的魚。

  2、感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體驗幫助小貓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白手工紙

  2、魚兒輪廓、膠水、油畫棒、一次性盤子、抹布

  3、背景音樂,投影儀、DVD、錄音機

  活動重難點:

  能涂涂、撕撕、貼貼燒魚

  涂、撕等技能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過生日激發(fā)孩子作畫的興趣教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課件同時有喵喵的聲音)瞧,是誰呀?小貓咪咪打扮的可真漂亮,原來今天是咪咪的生日,朋友們送給它一份包裝得很漂亮的禮物,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禮物呢?(放課件)哇!是什么啊?為什么朋友要送他小魚呢?(幼兒回答)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我們也來燒一條魚給小貓吃吧?(鼓勵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燒魚并示范

  1.提問:小朋友想想平時爸爸媽媽是怎么燒魚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燒魚的步驟,(幼兒自由說)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對。燒魚的時候要放點油,還有糖啊、醋啊、醬油啊,其實還要點放生姜,鹽、蔥花等等一些調料,這樣燒出來的魚才更香哦!

  2、示范燒魚的過程師:現(xiàn)在我們要開始燒魚了,先將這條白白的魚涂上漂亮的顏色,(邊說邊涂色)涂的時候呢要涂均勻,順著一個方向來回涂,盡量不要涂在外面,小朋友也可以涂各種喜歡的漂亮的'顏色,瞧,小魚多漂亮啊。然后拿來一個鍋,在上面放上油(膠水),油要涂滿鍋底哦,注意粘有油的手要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把魚放在鍋里,(壓一壓)為了使魚不會太腥呢,還要在鍋里放幾片生姜,我們用黃色的紙條來撕生姜,要用多少就撕多少,接著撕點綠色的蔥花撒在魚上,(可以多放點)這樣做出來的魚,會很香哦,最后,我們撕點白色的鹽灑上去,但是鹽要灑的少一點,太多了,魚就太咸了。有喜歡吃辣的小朋友還可以撕幾個小辣椒放上去,瞧,一盆好吃的魚就做好了。(聞的動作)真香啊!你們現(xiàn)在是不是也想做一盆好吃的魚送給小貓啊?

  3、幼兒燒魚,教師巡回指導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也準備了一條魚和一個鍋還有一些調料。

  小朋友先要給魚涂上漂亮的顏色,然后在鍋里放上油把魚放進去,最后放各種調料。手臟了要用抹布擦一下。籃子里的調料都可以用,不要搶,用完把多余的調料再放回去。(背景音樂)

  三、評價幼兒作品(請小貓吃魚)

  師:小朋友燒的魚都差不多好了,我們把燒好的魚放在這邊的展示臺上,你們看看哪盤魚燒得最好呢?(請幼兒說)為什么呢?(幼兒說)這盆魚顏色涂得很好看又均勻,調料放的也剛剛好,很香哦!其他小朋友的燒得魚也很香,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請出小貓咪咪吧?(小貓咪咪請你出來)小貓咪咪:小朋友燒的魚真香啊,謝謝你們!

  幼:不用謝!

  小貓咪咪:為了感謝你們我想邀請你們、還有張老師和我一起過生日,好嗎?

  四、唱生日歌,結束活動

  反思:

  《好吃的魚》是一節(jié)美術課,其中內容比較多,有畫的,撕的,貼的。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

  1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xiàn)“好吃的魚”。

  2、能用幾何圖和線條畫出簡單的魚,并用色彩進行裝飾。

  3、繼續(xù)學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兒在選擇、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本節(jié)課一開始就以一只小貓導入話題,“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很多的禮物。”(許多小魚)“但是小貓不會煮魚啊,想請小朋友幫忙煮一下!毙∨笥褌兟犃艘院螅芘d奮,并且很快進入了角色。分別都講了多種煮魚的方法,有水煮魚、紅燒魚、清蒸魚等等。我就開始講解其中一種做魚的方法,小朋友們聽的很認真,幼兒進行操作時,都按步驟來做,而且做的很認真,但我發(fā)現(xiàn),在幼兒操作的時候。

美術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二年級全體學生天真、活潑、可愛。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通過上學期的系統(tǒng)學習。他們已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知識技能。但構畫能力和色調搭配的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還有待于培養(yǎng)。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

  (一)繪畫

  1、能抓住人物和動物形象神態(tài)進行描繪,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把生活或想象中某個有意義的情節(jié)表現(xiàn)出來。

  3、學習用水彩筆大膽地畫出人物,動物特征進行水彩畫的練習。

 。ǘ┕に

  1、學習簡單的構成知識,利用多種材料進行構成練習。

  2、用剪、折、粘貼等方法制作簡單的立體紙工模型。

  3、用泥塑的形式進行簡單的日常品造型設計。

 。ㄈ┬蕾p

  1、觀賞家鄉(xiāng)自然風光。

  2、欣賞中國畫。

  3、欣賞中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攸c:

  1、用繪畫和制作表現(xiàn)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學習淺顯的色彩知識和一些簡易圖案的設計。

  3、學習淺顯常見美術字的寫法。

  4、學習簡單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ǘ╇y點:

  1、培養(yǎng)學生細致耐心的操作態(tài)度,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力。

  3、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

  突出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的措施和方法:

  1、進行班內、班際作品展評,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提高美術興趣。

  2、利用直觀手段,多媒體等手段進行欣賞以增加學生欣賞的興趣,開拓視野,激發(fā)興趣,并輔以技法訓練及增強其表現(xiàn)力。

  3、遵循美觀規(guī)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比較、討論,通過體驗、思考、鑒別、判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4、加強心靈美教育,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畫習慣及學習興趣。主張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

  5、注重師生雙邊活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和平等關系。

  6、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事物與描繪事物的能力,并能感受事物的立體特征。

  7、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才能。

  神奇的小畫冊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折折剪剪畫畫,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紙片變成一個神奇的小畫冊。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3、在畫冊的輪回繪畫中變得豐富多彩有趣味。

  教學重點:畫冊的折剪添畫過程與方法

  教學難點:有新意的變化,變化的統(tǒng)一性

  教學準備;自制小畫冊、白紙、油畫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將小畫冊貼在黑板上,請幾個小朋友來翻翻看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嗎?

  2、請你來給它編個故事,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

  3、怎么樣,這個小畫冊好玩吧,我們也來試一試

  二、探究小畫冊的制作方法

  1、看到老師的小畫冊,你來猜一猜,這個小畫冊該怎么做呢?

  2、老師小結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聰明,老師沒教,就能猜到小畫冊的制作方法。

  首先要用兩張紙折成書本形狀,然后在已折好的紙上剪一個缺口,小畫冊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畫出圖形即可。

  3、動腦筋:怎樣才能使畫面翻動后頭和身子仍然會有機的連接起來?

  三、欣賞有趣的學生作品

  1、互相有關聯(lián)的四張連在一起的小畫冊。

  2、已經(jīng)脫節(jié)的四張相連的小畫冊

  四、學生作業(yè)

  自己做一個神奇的小畫冊,然后畫上有趣的形象。

  五、評價總結

  六、教學后記:

  神奇的小畫冊

  共2課時第2課時總2課時

  一、教學目標:1、巧妙構思折剪畫冊。

  2、大膽地添畫繪制畫冊。

  3、在制作、觀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設計建立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尋

  找制作中遇到的障礙,尋求解決的方法,最終制作出一本神奇的小畫冊。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便于學生討論研究問題,可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制作、交流。

  三、教學過程安排如下:探究質疑——自學解答——提供指導——創(chuàng)造表現(xiàn)——交流評析。

  教師可出示兩本畫冊讓學生對比欣賞、尋求異同,一本畫冊為我們常見的形式,另一本畫冊為教材中所呈現(xiàn)的活動畫冊,鼓勵學生質疑。

  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自學教材中的制作步驟圖,嘗試折剪制作畫冊,并鼓勵部分學生到臺上添畫。

  如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添畫的時候接縫出現(xiàn)差錯,教師在積極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再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折剪、添畫的基本規(guī)律方法,啟發(fā)他們力求表現(xiàn)畫面內容等。

  學習活動的開展可采用自主表現(xiàn)的方式,鼓勵學生巧妙設計、大膽想象,制作出一本有個性特色的小畫冊,然后把自己的作品翻給同學看看,試著講講其中的故事。

  評價可以將自評和互評結合,讓學生在交流中看到積極學習的結果,感受學習的樂趣。

  四、作業(yè)要求:

  運用折、剪、添畫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畫冊,注意每幅圖中剪制合頁處的巧妙銜接。

  五、評價總結

  六、教學后記:

  三個好伙伴共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學生能在活動中觀察發(fā)現(xiàn)間色的秘密。

  2.讓學生充分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對色彩敏銳的感受力和運用色彩大膽表現(xiàn)的能力。

  教學重點:對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運用,吹樹中觀察發(fā)現(xiàn)三間色的產(chǎn)生。

  教學難點:掌握吹畫的基本方法,并用三原色吹出一片多彩的樹林。教學用具:A4紙、水彩水,廢報紙,棉簽。

美術教案 篇3

  準備:各種民族包、泡沫板、各色顏料、各色彩紙、油畫棒、水彩筆白紙做的小包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過程:(一)開始部分

  引語:(師身穿彝族服飾、背民族包)小朋友們知道老師是什么民族嗎?(幼答)老師身上那里最漂亮?(幼答)老師也是最喜歡這個包,不論到那里老師都背著這個包,這個包的名字叫——彝族包,老師的這個漂亮彝族包是自己做的,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自己做一個這樣的包呢?)

 。ǘ┲虚g部分

  1、(出示各種各樣的小包)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非常漂亮的彝族包,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它們相同嗎?不同的地方在那里?

  2、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裝飾民族包(將材料分成三組用彩紙粘貼;用油畫棒、水彩筆畫,涂色;用顏料、棉簽涂色)

  4、播放彝族音樂,幼兒自由裝飾彝族包,師巡回指導。

  5、鼓勵大膽裝飾的幼兒,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飾彝族包。

 。 三)結束部分

  1、讓幼兒背上自己裝飾的彝族包,同伴之間互相欣賞;體驗制作的樂趣。

  2、帶幼兒去參加彝族的火把節(jié)去。

  3、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點:學會發(fā)現(xiàn)、聯(lián)想、表現(xiàn)所想。

  教學難點:如何表現(xiàn)同學的特征。

  課前準備:師:(圖片、畫像)生:紙、彩筆、彩紙。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范畫——美術老師自己的畫像

  師:請同學們說出這是誰,你知道是誰畫的嗎?

 。ぐl(fā)學生的好奇心,創(chuàng)作的欲望)

  生:是美術老師。

  師:像嗎?為什么?說出教師的特征。(從年齡、頭型、臉型、發(fā)型、五官)

  師:老師用畫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紹給同學們和老師呢?

  生: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的新朋友"。

  (二) 發(fā)現(xiàn)方法觀察、思考

  師:同學們想怎樣把你的新朋友介紹給小朋友?

  生:畫畫,告訴姓名、喜歡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書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紹新朋友?

  生:用名字、畫像。

  師:小朋友動腦筋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介紹自己嗎?

 。ㄗ寣W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屬性、喜歡的事、身體特征

  師:你們想的真好,又有特別、獨特的`見解,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同學的自我介紹,小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們。

  師:出示畫片資料:①各類同學的自畫像②名人的自畫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現(xiàn)自己④喜愛的事。(感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介紹同學,讓學生有中親切感,讓學生互相認識,互相吸引,很容易記住同學外形特征)

  (三) 表現(xiàn)自己師:同學們觀察錄像,你準備怎樣介紹你的新朋友(探究學習怎樣畫出來)

  生:觀察同學的長相,也可以姓名的聯(lián)想。

  師:分小組,同桌說出自朋友的特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師:指名匯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同學們。

  師:好主意,同學們都把想好怎樣動手表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就動手介紹自己吧!好嗎?

  (四) 繪畫制作表現(xiàn)(方法自選)

  (五) 介紹新朋友

  (六) 講評

美術教案 篇5

  五顏六色的毛毛蟲;

  課程目標:

  1,引導孩子們觀察小動物,激發(fā)孩子對繪畫的無比興;

  2,學習用圖案結合的方法,畫出毛毛蟲,提高孩子大;

  3,讓孩子給毛毛蟲的身體不同地方涂上顏色,增添孩;

  課程準備:

  1,事先準備好,關于毛毛蟲的'范畫;

  2,展示一步一步畫毛毛蟲的基本步驟;課程過程:;

  3,老師開始以激動的口氣問孩子,這是什么呀?引起;

  4,老師引導孩子觀察毛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及其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發(fā)展和完善的.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準確的審美觀.

  2.情感目標: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轉化為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勵和相互合作中大膽想象,講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以培養(yǎng)高尚的愛國主義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賞析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小學二語文教學論文,及其在不同歷史階段中的風貌,同時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

  難點:引導學生著重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tǒng).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 啟發(fā)式教學法,分組合作活動等.

  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山水畫掛圖布置教室環(huán)境,設計多媒體課件.

  2.全班分成八個小組,推選出小組長.

  布置預習:

  1.熟悉課文內容.

  2.收集一些與山水畫有關的詩與畫.

  教學過程:

  (一) 教師導入 (3-4分鐘)

  1. 由學生背詩,強調中國畫常把詩與畫相結合,尤其是中國山水畫更注重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課題《中國古代山水畫》(板書課作文教學改革與方法題)

  (二)欣賞 (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7-8分鐘)

  1. 電腦平臺邊放音樂邊放映欣賞圖片,這些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片都作了簡單介紹,讓學生的視聽覺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

  2. 屏幕顯示圖片: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

  ——介紹中國山水畫有著悠久的發(fā)展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已作為人物畫的陪襯出現(xiàn)了.

  3. 屏幕顯示圖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圖》

  ——此畫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軸畫,展示早期山水畫的基本風貌即青綠法,標志山水畫已獨立成畫科.

  4. 屏幕顯示圖片 五代 董源《瀟湘圖》(水墨畢業(yè)論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青綠代表作)

  ——比較倆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實物投影儀演示筆法上的幾種皴法) 這一時期的山水畫技法嫻熟,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把中國的山水畫推向了高峰.

  5. 屏幕顯示圖片: 明 戴進《風雨歸舟圖》 清 石濤《淮揚潔秋圖》

  ——結合時代背景,介紹這一時期的繪畫風格,強調此時山水畫已發(fā)展成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主流.

  6. 欣賞小結:歸納板書

  1.魏晉時期 萌芽

  2.隋代時期 獨立

  3.唐宋時期 高峰

  4.元明清時期 主流

  (三)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10-15分鐘)

  1. 通過 設疑 討論 解疑(教師課件網(wǎng)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來完成

  剛才的瀏覽欣賞相信同學對我國古代山水畫的發(fā)展脈絡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從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時你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進一步去理解山水畫的內涵.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山水畫作品:

  2. 電腦平臺顯示圖片 :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南宋 馬遠《寒江獨釣圖》,

  元代 倪贊《六君子圖》.

  3. 搶答題:小組討論搶答

  1.這三幅畫在選材和表現(xiàn)手法上各有什么異同

  2.這三幅畫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4. 重點欣賞小結:

  剛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細的觀察畫面,而且還能深入畫的內涵,講出具有一定水準的主觀感受.這段時期的山水畫確實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你看從北宋的無我之境到南宋的詩畫結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義深遠.欣賞這些繪畫作品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下面就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欣賞我們家鄉(xiāng)的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局部

  (四)小組比賽 (10-15分鐘)

  1.展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及提示要點.

  2.小組成員根據(jù)提示共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同欣賞討論,小組長執(zhí)筆記錄,教師巡堂組織并指導.

  教師總評

  (五)課后總結與反饋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處于小肌肉動作發(fā)展的敏感時期,而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總局限于以繪畫、添畫、涂色這些形式上,其實泥工活動更有助于孩子們動手能力的發(fā)展,其次,孩子們也非常喜歡玩橡皮泥。于是我設計了《有趣的餅干》這個活動,讓幼兒在捏一捏、搓一搓、壓一壓、印一印的過程中,感受到泥工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再通過自制餅干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泥工活動的快樂。

  2、能力目標: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

  3、知識目標: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干。

  活動準備

  1、為每個幼兒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

  2、兔媽媽、羊媽媽的頭飾、音樂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請另外一個老師扮演兔媽媽,我扮演羊媽媽,小朋友扮演兔寶寶。

  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到羊媽媽家做客,羊媽媽用好吃的餅干招待了兔寶寶。在吃餅干過程中,羊媽媽引導寶寶觀察餅干上有什么?餅干好不好吃?激發(fā)兔寶寶要學習做餅干的興趣。

  (引導幼兒去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第二部分:羊媽媽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制作餅干,兔寶寶觀察并模仿做動作。

  首先我介紹了做餅干的材料。接著我示范了如何制作餅干并讓孩子們跟我一起邊說邊做捏、搓的動作。接著我引導幼兒觀察,用什么將橡皮泥壓平?怎么使用輔佐材料做出各種各樣印有花紋的餅干?又是用什么東西給餅干印上花紋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重點講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餅干。

  第三部分:兔寶寶自己學做餅干,羊媽媽和兔媽媽一起指導。(放音樂)

  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兔寶寶還可以做各種顏色的餅干,印花的時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衛(wèi)生。兔寶寶幫羊媽媽收拾好做餅干用的材料。洗手,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我覺得自己用情境表演導入活動是非常成功的,這種角色游戲讓孩子們很快就投入到活動了活動中,孩子們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另外,我精心準備的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讓他們樂在泥工活動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餅干,發(fā)展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6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9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