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xué)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08-24 07:35:55 教案

實用的小班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zhǔn)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xué)進程做適當(dāng)?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班教案集合【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biāo):

  1、 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小老鼠偷油吃的滑稽模樣。

  2、 愿意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貓來了”的緊張情緒和迅速跑回家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zhǔn)備:

  1、 老鼠頭飾

  2、 課件:PPT《小老鼠上燈臺》、《小老鼠上燈臺》動畫。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誰來了——引出主角:

  1、 兩只小耳朵,細細小尾巴,猜猜這是誰呢?

  小結(jié):你們真聰明,細細的尾巴、小小的耳朵,尖尖的小鼻子,來了一只小老鼠。(和小老鼠問個好)

  2、 (仔細聽)小老鼠怎么了(老師發(fā)出聞東西的聲音)?小老鼠聞到了什么味道?(個別回答)

  過渡:小老鼠突然聞到了一股香香的味道,(點擊老鼠到處找)哎,你要去哪里呀?

  二、觀察畫面理解童謠——感受小老鼠偷油吃的滑稽形象:

  1、 小老鼠,你慢點跑(點擊油燈)小老鼠看到了什么停下來了?

  小結(jié):原來小老鼠遠遠聞到了香噴噴的香油味道所以跑得這么快。

  2、 看看小老鼠它是怎么爬上去的?(個別示范,集體模仿)

  3、 小老鼠爬上了高高的燈臺上,它使勁用鼻子聞一聞,真香呀!趕快吃一口(模仿吸香油的動作)

  4、 小老鼠吃得飽飽拍拍肚子、抹抹嘴巴:“啊——真香呀!”糟了,燈臺太高了肚子吃得飽飽的下不去了,(出示幻燈下不來)怎么辦呀,小老鼠急哭了。

  5、 “喵——”這是什么聲音呀?“糟了、糟了,貓來啦!”(仔細觀察畫面)快看貓咪瞇的眼睛……它的牙齒……它想做什么?

  小結(jié):貓咪瞇著眼睛、露出了尖尖的牙齒,它的肚子餓了想要抓小老鼠當(dāng)點心吃呢。

  6、 ”哎呦!”小老鼠嚇得嘰里咕嚕從燈臺上滾了下來。

  7、 集體回憶,朗誦童謠:

  1)寶寶們,剛才小老鼠怎么會掉下來的?

  2)個別先說再播放幻燈,集體念童謠。

  小結(jié):原來這是一個淘氣又貪吃的小老鼠,差點被貓咪抓住當(dāng)成了點心吃。

  三、游戲:小老鼠上燈臺——熟悉童謠、體驗快樂:

  1、哎,寶寶們想不想嘗一嘗小老鼠吃過的香油呀?

  2、讓我們一起變變變,(帶上頭飾,互相打個招呼)

  3、小老鼠們,我們這么多老鼠一起出門,要怎么樣不讓貓咪發(fā)現(xiàn)呢?

  小結(jié):不擠在一起大家一起輕輕走,真是一個好辦法。

  4、鼠寶寶們,跟著鼠媽媽出發(fā)嘍!邊表演邊念童謠,

  提示:老鼠出門的時候可要看清楚哦,上燈臺的時候要輕輕地,不讓貓聽到。

  5、鼠寶寶們,今天和媽媽一起出去吃香油感覺開心嗎?

  小結(jié):今天雖然有貓咪來抓我們,但是能吃到香油感覺還是很開心的,下次媽媽再帶大家一起去吃香油好不好。

  活動反思:

  《小老鼠上燈臺》是一首比較老的童謠,但是童謠詼諧幽默,深得孩子們的喜愛。今天我在教學(xué)的時候,也有個別孩子已經(jīng)會唱了這首歌曲。活動時,我先出示PPT小老鼠,吸引孩子的興趣,接著老師根據(jù)童謠內(nèi)容提問,“小老鼠在做什么?小老鼠什么時候出來?為什么小老鼠要晚上出來?小老鼠最怕誰?為什么?”

  孩子們根據(jù)我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緊接著我請孩子們再次欣賞PPT動畫,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幼兒邊看動畫邊學(xué)習(xí),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讓幼兒完整欣賞兒歌的時候,我讓幼兒看課件欣賞來激發(fā)幼兒的情趣,這樣孩子既能理解故事的趣味性,同時還能清楚的'聽清楚兒歌,理解兒歌的意思。

  在學(xué)習(xí)時用動作表演時,我是利用課件,幼兒說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學(xué)哪句,在這個過程中,針對兒歌的難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引導(dǎo)。

  游戲是小班孩子的最愛,這個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游戲《小老鼠上燈臺》我做鼠媽媽,小朋友做小老鼠,我還幫小朋友做了老鼠的頭飾,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游戲中孩子比較關(guān)注貓什么時候出現(xiàn),而不是兒歌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們邊念童謠邊游戲還是有些困難的,因為孩子的注意點不是在童謠上,而是擔(dān)心自己會不會被貓給抓住。

  活動中的調(diào)整:

  1、 老師提問:小老鼠怎么了(老師發(fā)出聞東西的聲音)?小老鼠聞到了什么味道?孩子們看著圖片中的老鼠說是,老鼠在揉肚子,肚子餓了。老師就把提問進行了調(diào)整:問老鼠肚子餓了該怎么辦呢?使孩子們順利過渡到。老鼠肚子餓了,想去找東西吃,一個孩子還說到:老鼠要偷吃油了。

  2、 孩子們對“燈臺”這個古老的事物不明白,不了解,只有一個孩子在平時聽媽媽說過燈臺是裝菜油點火的,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增加了一個步驟,簡單解釋了燈臺所處的年代和用途,并用一句話概括,燈臺是古代人們用來晚上照明用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電燈。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biāo)

  知道襪子、鞋子能保護自己的腳。

  學(xué)習(xí)穿脫鞋襪。

  活動準(zhǔn)備

  環(huán)境準(zhǔn)備:用墊子鋪一條“小路”,將若干雪花片插塑撒在“小路”上。

  課件準(zhǔn)備:《脫鞋襪》實拍視頻;《穿鞋襪》實拍視頻。

  活動過程

  組織談話,鼓勵幼兒討論穿脫鞋襪的話題,導(dǎo)入主題。

  ——什么時候你會脫襪子/鞋子?誰幫你脫的?(上床睡覺的時候、回家的時候)

  ——什么時候你會穿襪子/鞋子?誰幫你穿的?(天冷的時候、出門的時候)

  播放視頻《脫鞋襪》,鼓勵幼兒自己脫掉鞋襪。

  1.播放視頻,了解脫鞋襪的`步驟。

  ——視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脫掉襪子的?

  ——脫掉的襪子要放哪里呢?

  2.幼兒嘗試脫鞋襪。

  ——請你也學(xué)著把鞋子和襪子脫掉吧!

  投放材料“雪花片”,在活動室布置“雪花片小路”,鼓勵幼兒光腳走,并感知小腳的感覺。

  ——請小朋友們一個接一個慢慢地光著腳走過這條小路。

  ——走完這條小路后,你的小腳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小結(jié):當(dāng)我們光著腳走這條“雪花片小路”時,小腳會刺刺的,覺得很不舒服。這是因為小腳沒有襪子和鞋子的保護造成的。所以出門時我們要穿好鞋襪,保護好我們的小腳。

  播放視頻《穿鞋襪》,鼓勵幼兒自己穿上鞋襪。

  1.播放視頻,了解穿鞋襪的步驟。

  ——視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穿襪子和鞋子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幼兒嘗試穿上鞋襪。

  ——請你也試著自己穿上襪子和鞋子吧。

  ——兩只鞋子怎么穿呢?檢查下左右兩邊有沒有穿錯?

  活動延伸

  日;顒

  鼓勵幼兒午睡時自己脫鞋襪,午睡起床時自己穿鞋襪。

  家園共育

  家長鼓勵幼兒自己穿脫鞋襪,并指導(dǎo)幼兒進一步分清鞋子的左右。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biāo):

  1、學(xué)唱歌曲,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重、難點)

  2、體驗游戲包春卷的快樂。

  活動準(zhǔn)備:

  1、磁帶機錄音機。2、事先了解幼兒過年包春卷的經(jīng)驗。小紙,小的'玩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春卷,回憶過程。

  1、小朋友,這是什么啦?你們會包春卷嗎?是怎么包的?包春卷還有個好聽的歌曲。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1、教師清唱一遍,示范。提問: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聽到了什么?

  2、再次清唱,學(xué)唱十六分音符。邊念節(jié)奏邊拍手“大家快來包春卷”

  三、學(xué)唱歌曲

  1、幼兒跟教師唱兩遍

  2、分組唱一遍。

  四、游戲:給小動物包春卷

  介紹游戲規(guī)則:給每位小朋友小紙和小玩偶,讓幼兒邊唱歌邊玩游戲包春卷。(幼兒交換玩具后再玩一次)

小班教案 篇4

  目標(biāo):

  通過玩沙,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體驗玩沙的快樂。

  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準(zhǔn)備:

  塑料袋、剪有大小不等的孔的塑料袋、小木棍、小鏟、小桶

  過程:

  〈一〉導(dǎo)入,引起興趣。

  上次,我們用塑料袋玩水真好玩。今天大家想不想用塑料袋來玩沙子?

  〈二〉幼兒玩沙:

  1、小小搬運工:

  2、用袋子裝沙,看誰裝得多。然后提到指定位置將沙倒入桶內(nèi)。

  3、袋子漏了:將袋子捅破,觀察沙漏的情形,提問:為什么有的沙漏得快,有的沙漏得慢?帳篷在沙池中插上一些木棍,將塑料袋蓋在木棍上。在四周壓一些沙子。

  游戲活動四:風(fēng)箏目標(biāo):

  通過邊做邊玩,激發(fā)幼兒積極動手制作玩具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準(zhǔn)備: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細繩子、即時貼、小剪刀。

  過程:

  〈一〉導(dǎo)入:“今天我們讓塑料袋象風(fēng)箏一樣飛起來好嗎?”

  〈二〉討論如何做風(fēng)箏。

  1、“風(fēng)箏是什么樣子的?”

  2、“怎樣讓你的風(fēng)箏和別人的不一樣呢?”

  啟發(fā)幼兒在塑料袋上剪貼眼睛、嘴巴等。

  〈三〉教師提出要求:

  先用即時貼,剪出眼睛、嘴巴和裝飾物,貼在袋子上,再用細繩做風(fēng)箏的線。幼兒制作。

  〈四〉拿做好的風(fēng)箏到戶外,四散奔跑著玩。

  游戲活動五:做蛋糕目標(biāo):

  通過活動,體驗集體合作的樂趣。

  準(zhǔn)備:

  有孔的小塑料袋、各色糨糊、小勺、有一定厚度大小不一的圓形海綿若干

  過程:

  〈一〉導(dǎo)入,引起興趣。

  出示布娃娃:“今天是娃娃的生日,我們做個生日蛋糕送給她好嗎?”

  〈二〉討論蛋糕的做法。

  1、出示海綿和各色糨糊:“這是蛋糕胚,這是奶油,怎樣做出奶油花蛋糕呢?”

  2、啟發(fā)幼兒用小塑料袋裝糨糊,在袋上扎一個小孔,然后擠出糨糊,在胚上畫出圖案、造型。

  〈三〉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一個袋子裝一種顏色。

  〈四〉將做好的蛋糕送給娃娃。

  游戲活動六:漂亮的`小背心目標(biāo):

  通過剪剪、貼貼,制作背心,學(xué)習(xí)在中心部位貼裝飾物,并在周圍進行裝飾。培養(yǎng)動手制作的興趣。

  準(zhǔn)備: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剪刀、事先做好的動物圖案、即時貼

  過程:

  〈一〉導(dǎo)入,引起興趣。

  出示塑料袋,問:“這是什么?現(xiàn)在老師來變一個魔術(shù)。”

  變出塑料袋小背心,讓幼兒欣賞。

  〈二〉學(xué)習(xí)制作小背心。

  1、“怎樣才能把塑料袋變成背心呢?”討論將袋底剪掉,變成背心的方法。

  2、“怎樣能讓小背心變得漂亮呢?”討論如何裝飾:把動物圖案貼在中心部位,并在周圍進行裝飾。

  〈三〉介紹材料,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四〉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小背心。教師表揚全體幼兒。

  活動延伸:時裝表演會播放音樂,幼兒穿上自己制作的背心進行時裝表演。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biāo):

  1、學(xué)習(xí)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學(xué)習(xí)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zhǔn)備:

  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橘子及小方簍。

  活動過程:

  1、猜一猜引起幼兒的興趣。我用一個布袋包著一只橘子讓幼兒來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拿大小及顏色有差別的橘子讓幼兒感知橘子的大小、顏色是不一樣的)

  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可與蘋果進行比較,皮是粗糙的')

  聞一聞:橘子有什么氣味?

  3、感知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師:橘子剝開后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

  師:那我們怎么把它打開呢?(找到小肚臍,摳開小口子,剝開橘子皮)

  4、分橘子,感知1和許多。

  師:看,我這有多少橘子?(請每位小朋友上來拿一個橘子。)現(xiàn)在你們有幾個?老師的橘子到哪里去了?

  5、剝橘子,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師: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小船、月亮等)

  6、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說品嘗后的感覺。(酸酸的、甜甜的、涼涼的,有很多汁;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白色的珠子,吃的時候要吐出來。)

  7、討論橘皮的作用。

  師:你們知道橘子皮還有什么用嗎?(可以貼畫,或曬干了泡茶和還可以潤喉呢。)

  8、撕橘皮。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把橘子皮撕成小塊,然后放在外面曬一曬。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biāo)

  1、認識上、下,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

  2、體驗數(shù)學(xué)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zhǔn)備 香蕉、蘋果、玩具、圖書等實物;幼兒操作單頁37、38。

  三、指導(dǎo)要點

  1、活動重點:認識上下的空間位置。

  2、活動難點:能用語言將上下位置描述出來,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的趣味。

  3、指導(dǎo)要點:在看看、說說中,引導(dǎo)幼兒說說東西擺放的位置。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金蘋果、銀蘋果"引入活動

  2、游戲"藏貓貓"引出活動主題,認識上下空間位置。

 。1)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

  布置一個情境:桌子上放著香蕉,桌子下放著蘋果。

 。2)引導(dǎo)幼兒觀察。

  教師:桌子上有些什么?桌下有些什么?

  請幼兒說說香蕉、蘋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3、學(xué)習(xí)認識分上、下方位。

  教師出示教具,并提問:這幢樓房有幾層?

  教師找開第二層的窗戶,露出小動物,并提問:這是誰的家呢?小猴家搬來了新的鄰居,你們猜猜住在小猴上面的是誰?住在它下面的又會是誰?

  教師分別打開上、下窗戶,請幼兒用完整描述"xx住在小猴上面"、"xx住在小猴下面。

  4、進一步區(qū)分上、下方位。

 。1)出示多個玩具,請幼兒按老師的指示放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2)讓幼兒自己放,放完后告訴大家:我把什么東西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5、指導(dǎo)幼兒完成操作單頁37、386、結(jié)束活動,找找說說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說說教室里或教室外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什么的上面?什么東西放在什么的`下面?

  教學(xué)反思: 我組織的數(shù)學(xué)活動《上下放放放》,最主要的目標(biāo)是讓幼兒認識上下,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幼兒能以一個參照物來說出物體的擺放位置。幼兒大致上完成我所預(yù)定的目標(biāo),只是有個別的幼兒由于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能很清楚地說出物體的擺放位置。

  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先是在桌子上面放著香蕉,桌子的下面放著蘋果,提問幼兒桌子上面放著什么?桌子的下面放著什么?到最后提問香蕉、蘋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通過這種由淺入深的提問,既小班幼兒的學(xué)習(xí)特點,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清楚地說出物體擺放的位置。接著是按著老師的指示來擺放物體,到最后慢慢過渡到幼兒自己擺放,放完后告訴大家物體擺放的位置,環(huán)環(huán)相扣,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清楚地表達出物體擺放的位置,只是有個別的不能說出來,最后經(jīng)過教師的幫助,幼兒都能完成。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2

小班教案【精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