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8-25 09:37:15 教案

實用的中班教案常用【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中班教案常用【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繞障礙物跑,發(fā)展幼兒的平衡力、協(xié)調性,感受模仿游戲的快樂。

  2、讓幼兒掌握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3、通過游戲,教育幼兒愛護、保護小動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會模仿一些小動物的動態(tài)。

  2、物質條件準備: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各種小動物頭飾、小椅子若干、場地布置,頒獎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律動《動物運動會》走進活動室。

 。ㄐ∨笥褌儯郧拔覀儏⒓舆^運動會嗎?今天,我們班級里也要舉行動物運動會,你們來猜一猜會有哪里些小動物來參加呢?哦,你們知道的小動物可真多啊,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動物運動會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燈片(小鳥、蝴蝶、松鼠、小兔)

  2、請幼兒模訪。

  3、我們班今天一共來了幾個小動物參加動物運動會?都有誰?

  4、還有一個小動物也來了(大象),原來啊大象是來給小動物們當裁判的。

  三、開始游戲

  1、 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

  師:森林里要開動物的運動會,小動物們邀請我們去參加,誰是你的好朋友你就去幫助它吧!(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

  玩法:幼兒分成四組每組5――6人,每組是一個小動物隊。游戲開始,幼兒開始向前走(模仿頭飾上的小動物的動態(tài)),繞著小椅子走到達終點。教師扮演貓頭鷹裁判員,為到達終點的'“小動物”發(fā)獎牌。

  2、教師示范游戲過程,并講解要領和注意事項。

  當大象裁判員發(fā)令后,每組的“小動物”做自己標志性的動作向前走,當走到小椅子擺放處時,不能碰到椅子,繞過去,左繞一次,右繞一次。一定要走∽形路線,把每個椅子都繞過在繞著回來,把接力棒給下個幼兒,依次進行。

  3、幼兒開始游戲,教師在旁指導,幼兒有不正確的地方應及時糾正。

  4、頒發(fā)獎牌

  為獲勝隊頒發(fā)金牌,為其他兩隊頒發(fā)銀牌

  5、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嗎?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動物呢?

  四、活動延伸

  小動物們都喜歡參加運動會,我們小朋友也應該平時愛運動,這樣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丶液笳埌职謰寢屢黄饋碜鲞@個游戲,小朋友來當裁判,明天來幼兒園把比賽的結果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通過模仿小動物培養(yǎng)幼兒達到學會走∽形路線的目的。模仿動物走路的樣子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但走∽形路線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是個難點,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角色扮演,激發(fā)了幼兒完成游戲的欲望。同時可以感受到了模仿游戲中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和玩表演游戲的興趣。

  2、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和角色特征,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3、學說簡單對話。

  4、通過這次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1、頭飾、木偶(小白豬、小豬媽媽、小黑豬、小花豬、大灰狼)若干。

  2、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請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看木偶表演,激發(fā)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2、全體幼兒根據角色先后出場的順序,一起扮演角色的.動作。

  3、通過老師和個別幼兒示范,向幼兒介紹簡單的游戲基本知識或要求。

  4、分組表演:由老師講故事,請一組一組幼兒輪流表演,其他幼兒當觀眾。

  5、游戲結束,教師評議小結,表揚大膽表現(xiàn)的幼兒。

  教師對幼兒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1)幫助幼兒按意愿扮演角色。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大膽的游戲。

  (3)幫助幼兒進一步明確角色的先后出場順序。

  5、鼓勵不善于表現(xiàn)的幼兒參與游戲,并表揚大膽表現(xiàn)的幼兒。

  6、游戲結束,教師評議小結。

  表演游戲———小豬蓋房子(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情節(jié),練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2、能運用語調、表情、動作去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變化,發(fā)展幼兒的語感,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

  3、學說簡單句。

  活動準備

  1、頭飾、木偶(小白豬、小豬媽媽、小黑豬、小花豬、大灰狼)若干。

  2、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請一組能力強的幼兒示范表演。

  2、提出游戲要求:學會與同伴協(xié)商,分配角色。

  3、幼兒自己分配角色進行表演,教師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大膽的游戲,重點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動作進行表演。

  4、游戲結束,教師評議小結,與幼兒一起評議哪個小朋友表演最好。

  表演游戲—小豬蓋房子(4)三只小雞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情節(jié),練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2、能運用語調、表情、動作去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變化,發(fā)展幼兒的語感,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頭飾、游戲道具、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事先布置好表演場地,劃分場地。

  2、教師提出表演的要求,幼兒能與同伴友好協(xié)商角色。

  3、幼兒分組表演,教師參與,指導幼兒將整個故事串編下來。重點觀察幼兒協(xié)商角色的情況。

  4、游戲小結:表揚能大膽認真參與表演的幼兒。

  教學反思:

  這活動就這樣圓滿的結束了,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不僅充滿興趣和激情,而且聽懂了故事內容、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經驗,還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家家慶團圓,祭月、賞月、吃月餅,孩子們倍感快樂,對他們影響很大。為了讓我班的孩子更加了解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以中秋節(jié)為契機,開展了“快樂的中秋節(jié)”主題活動。目的在于綜合幼兒已有的經驗,利用環(huán)境中的教育因素,引導幼兒在了解中秋節(jié)內涵風俗的基礎上,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活動一:快樂的中秋節(jié)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有關風俗習慣。

  2、能在調查、訪問、欣賞等活動中獲得中秋節(jié)的相關經驗,并大膽地進行表達與交流。

  3、了解《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本課在中秋節(jié)后進行,小長假歸來和孩子們聊天,有意問問有關中秋節(jié)的事情,在集體交流中豐富相關經驗。聊到賞月時,李文博辰說“月亮里有嫦娥”,朱馨語說 “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兔子”,高蘊杰搶著說“嫦娥吃了不死藥”……看孩子們這么感興趣,于是借助視頻給他們講了《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通過故事與交流,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到了中秋節(jié)的時間和有關風俗習慣。

  活動二: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和表現(xiàn)力。

  3、加深幼兒對我國民族節(jié)日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的愛國情感。

  本課借助中四班的教學資源,利用圖片展示歌詞,形象生動,孩子們在朗朗上口的歌詞和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中,很快學會了這首歌曲。

  活動三:手指游戲《月亮謠》

  活動目標:

  1、借助助手指游戲學習歌謠。

  2、了解月圓月缺的變化。

  本課通過和孩子們連玩手指游戲邊念歌謠,明朗的節(jié)奏和形象的手指動作讓孩子們不但很快學會了歌謠,而且知道了月圓月缺的變化。

  活動四:古詩《靜夜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靜夜思》大多孩子都會背誦了,這首詩,語句樸實,沒有奇譎的想象,沒有華麗的辭藻,可是卻敲開了每個思鄉(xiāng)游子的心扉,所以體會詩句里流露的情感成了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通過有感情的朗誦和欣賞歌曲,來體驗孤獨悲傷的思念之情,歌曲的渲染更充分體現(xiàn)出了這種氛圍。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一個有根有故鄉(xiāng)的人。

  活動五:美術活動《月餅圓圓》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在小組合作中,進一步提高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

  中秋前一天,幼兒園的點心就是香香的月餅,假期回來時又和孩子們聊起了月餅,他們能說出月餅的各種形狀和味道,已經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必吃的食品,今天我就組織了美術活動《月餅圓圓》,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設計心中的美味月餅。設計過程中,有意引導孩子以各種曲線為月餅畫上花紋,然后根據自己的口味設計自己喜歡吃的月餅,對設計不作限制與要求,鼓勵大膽創(chuàng)造。在活動結束拼合月餅時,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在合作、互助中嘗試到了成功,體會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六:泥工《做月餅》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jié)的由來,體驗節(jié)日歡樂氣氛,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的傳統(tǒng)習俗。

  2、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發(fā)展團、壓 、切、揉等技能,能借助輔助工具刻花紋。

  3、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發(fā)現(xiàn)。

  在孩子們了解月餅,品嘗月餅后,我組織他們通過團、壓、切、揉等技能,借助像皮泥做一做月餅。我鼓勵孩子利用輔助材料大膽設計,讓他們自由發(fā)揮,他們特別好奇,表現(xiàn)的非常興奮,積極動手,每人都制作了一個漂亮的月餅,互相介紹、欣賞。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掌握了技能,體驗勞動帶來的樂趣。很多幼兒還制作了正方形、三角形環(huán)形的月餅,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活動反思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中秋節(jié)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顒又,主要豐富了幼兒的以下相關經驗:①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團圓的日子。②中秋節(jié)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兒歌、詩詞。③中秋節(jié)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④月餅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孩子進行節(jié)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體驗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體驗到的,感受才會更加深刻,教育目標的達成度才會更好,當然這對于教師和家長的要求就會高些,但是只要對孩子是好的,老師就應該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兒童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提高數概念。

  2、1——5數量對應學習。

  【活動重點】了解1——5數量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1——5數量的'對應。

  【活動準備】插板、教師演示板、背景音樂、魔術袋(小玩具五個)

  【活動過程】

  一、 感官游戲:手指謠:《猴子蕩秋千》

  5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4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3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2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1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二、 數學心智:

  1、 輕音樂,取插板。

  2、 森林里有一棵大樹。(取出一棵樹插在演示板上,幼兒插在插板上。)問小朋友幾棵樹啊?(1棵)取出數字1

  3、 大樹結了兩個蘋果,熟透了,落下了,請小朋友取出兩個蘋果放在樹下。問:落下來幾個蘋果?(2個)取出數字2

  4、 大樹下長出三個又大又紅的蘿卜,請小朋友插在插板上。問:長了幾個紅蘿卜?(3個)取出數字3

  5、 熟透的蘋果和紅蘿卜可香了,引來了四只白蝴蝶,問:小朋友引來了幾只白蝴蝶?(4只)取出數字4

  6、 聞著蘋果和紅蘿卜的香味又來了5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請小朋友插在插板上。問:來了幾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5只)取出數字5

  7、 老師總結數量對應關系:

  a、1棵樹用數字1表示。問:1棵樹用幾表示?

  b、兩個蘋果用數字2表示。問:兩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

  c、3個蘿卜用3表示。問:3個蘿卜用幾表示?

  d、4只蝴蝶用4表示。問:4只蝴蝶用幾表示?

  e、5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用5表示。問:5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用幾表示?

  8、 依次收取插板上的小棋子。

  三、 手眼協(xié)調:

  請小朋友取出數字棋子1、2、3、4、5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老師每次從魔術袋里變出幾個小玩具,幼兒則相應舉幾,游戲反復進行。

  送插板回家,結束課堂。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畫線索大膽猜測故事的發(fā)展,理解故事內容。

  2.初步接觸頂針句式,在感知文本重復結構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談話活動:在幼兒園小朋友吃中飯的時候,一般有兩個菜還有一個盛在碗里的是什么?(是湯)請幼兒略微描述喝過什么湯?它的顏色和味道怎么樣?

  2.出示大書(遮住封面的文字)提問:“畫面上的婆婆她打算干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二、閱讀文本,理解故事

 。ㄒ唬┓猪撻喿x

  第一頁: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畫,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大膽講述

  1.自主講述: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把你看到的講一講,然后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情況進行點評,重點要講清楚在哪里?婆婆在干什么?

  2.你覺得婆婆的湯做得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可以用什么好聽的詞語講一講?

  幼:湯很好喝,因為婆婆自己都饞死了,用舌頭在添嘴巴

  幼:湯很濃,因為湯的顏色看上去濃濃的,不是淡淡的

  幼:湯很可口,因為湯里面放了蘑菇、青菜、還有許多調料。

  幼:這湯肯定味道不錯,而且婆婆自己很滿意,因為你看婆婆的表情很是得意,好像在說:“啊,我做得湯真好喝!”

  3.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第二頁:

  1.湯婆婆做的一鍋湯她會一個人獨享嗎?(不會)

  幼:不會,因為湯婆婆一個人是喝不完那么多的湯的

  幼:不會。因為好的東西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

  2.你認為湯婆婆會怎么做?為什么?

  幼:她會請她的好朋友一起分享這鍋湯

  幼:湯婆婆原來是打算自己喝的,后來看到墻上照片里的'好朋友,想到上次她的朋友也請她吃過好吃的,就決定請她的朋友一起來喝。

  幼:她會請她的朋友一起來喝,因為一個人吃東西沒味道,大家一起喝才好喝,就像玩具大家一起玩才好玩。

  第三頁:

  1.預測想象:湯放在馬車上面會發(fā)生什么事?接下來會怎么樣?

  幼兒:湯要倒翻的,到花婆婆家后她才發(fā)現(xiàn)。

  幼兒:湯的香味隨著風兒飄啊飄,小老鼠聞到了,就追了上去要偷吃了。

  幼兒:小老鼠聞到香味,閉起眼睛說:“啊,好香啊,要是我能吃那該多好啊”

  2.湯婆婆駕著馬車出發(fā)了,接著后面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和人?

 。ǘ┯變鹤灾鬟B續(xù)閱讀第4—第8頁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有序的觀察

  (三)師幼共讀

  1.出示第9頁,教師講述后提問湯婆婆發(fā)現(xiàn)花婆婆不在家,就回家了,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幼兒自主閱讀10---14頁,然后回答問題

  湯婆婆到家后做了什么?小動物們在哪里?它們想干什么?最后湯婆婆是怎么做的?

  3.幼兒根據畫面信息完整講述

  三、完整閱讀

  幼兒嘗試講述故事,重點引導幼兒按照故事發(fā)展的情況進行講述。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繼續(xù)引導幼兒感知9以內數量的多少。

  2.引導幼兒學習按序排列數量。

  3.培養(yǎng)幼兒能按教師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結果,愿意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卡(見圖一)2套,點子卡(見圖二)2套。

  學具每人8張方格紙條(見圖三),一個點子印章,每組2盒印泥。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制作比9少的點子卡片。

  出示圖一,“卡片上有什么?有幾個?”(蘋果,有9個)“請每個小朋友做一張比9少的點子卡片!庇變鹤鐾旰,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印了幾個點、幾比9少!霸僮鲆粡埍9少的點子卡片,和剛才做的數目要不一樣。”再次請個別幼兒說說他印了幾個點、幾比9少!罢埌阉械谋9少的`點子卡片都做出來,做好后按序排好!庇變翰僮鲿r,教師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給能力弱的幼兒以幫助。

 。2)小結幼兒操作結果。

  教師根據幼兒操作情況,請1~2名幼兒把他做的點卡講給大家聽,老師用事先放大的點卡條(見圖二)貼在絨板上。“他倆誰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的怎么改?”大家一起說說,比9少的數有哪些?”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都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而且會發(fā)脾氣,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控制不良情緒,使之懂得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為了幫助幼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引導他們享受游戲的快樂。我設計的本次活動《拉拉勾》。《拉拉勾》選自幼兒身邊的經常的事,孩子有一定的經驗感受。我利用音樂的手段,讓幼兒感知和同伴友好相處做朋友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

  活動目標:

  1.學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唱出歌曲中情緒的變化。

  2.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并感受朋友間友好相處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歌曲內容,能有表情地演唱。

  活動難點:

  在演唱、表演歌曲的過程中感受朋友間友好相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拉拉歌》課件

  活動過程:

  一 準備活動:聽音樂拍手做律動。

  二 熟悉歌詞。

  1.欣賞課件、情感體驗

  .教師播放課件講述小故事:有兩個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不小心碰到了一起。唉呀,好痛!我不跟你玩了!兩個小朋友生氣了,他們誰也不理誰了。唉!沒有朋友感覺真沒意思,我們還是很好吧。兩個小朋友伸出小手指拉拉鉤,他們又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真快樂。

  師:(1)這兩個小朋友怎么了?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那么他們和好了嗎?你是怎樣看出他們和好的?

  2.交流討論:

  (1)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2)當你生氣的'時候時怎么樣的?你們是怎么和好的?(引導幼兒說出和好的多種方法)和好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樣?

  三 學習歌曲《拉拉勾》

  引導語:小朋友說的真好,和好朋友之間發(fā)生了矛盾,我們一起拉拉勾,就是好朋友了。對不對?

  1.教師播放《拉拉勾》音樂,幼兒認真傾聽,并感受歌曲前后兩部分不同情緒。

  師:有一首歌也是唱了兩個小朋友吵架后的發(fā)生的事情,請你們來聽聽歌曲是怎么樣的!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感覺一下這首歌曲的前后兩部分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幼兒聽出老師是怎樣用聲音表現(xiàn)生氣和有好的。

  師:嗯。你們說的真好,那生氣的時候該怎樣唱?和好的時候又該怎樣唱?現(xiàn)在老師來范唱一遍,你們可要仔細聽哦!

  四 拓展幼兒思維,引發(fā)幼兒想象;

  分段演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準曲調,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

  1、第一段:師:假如你真的生氣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回怎么樣?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點還是唱得慢一點?重點兒唱還是輕點兒唱?(唱時音調要遲緩些,"理"和"睬"兩個字唱的要短而有力,休止符準確,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緒。)

  2、第二段:師:你現(xiàn)在和朋友和好了,一開始有點兒不好意思,該怎樣唱?后來已經和好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這時應該怎樣唱?(唱時速度較第一樂段稍快,聲音要親切,表現(xiàn)生氣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緒。)

  3、整體跟唱分別采用集體無伴奏跟唱,要求幼兒節(jié)奏準確,并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唱,同時要求幼兒咬字清楚。

  五 即興表演

  幼兒離開座位找朋友,邊唱歌曲邊即興表演,讓幼兒在自由、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通過自編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加深情感的體驗。

  六 活動結束

  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好聽的歌曲《拉拉勾》,而且還和好朋友一起學習、表演,你們開心快樂嗎?

  那平時我們要不要和好朋友友好相處?能不能因為一些矛盾就生氣不理對方呢?對,我們不能因為一點矛盾就生氣,我們要懷有一顆寬容的心來原諒別人的過失,好朋友在一起要互相關心,友好相處,團結友愛,F(xiàn)在就讓我們和好朋友一起來一個友好的擁抱吧!

  今天的音樂課到此結束,小朋友回家后把這首《拉拉勾》帶回家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也和他們拉拉勾成為好朋友好不好呀?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和小伙伴一起隨著音樂小手拉著小手回到我們自己的教室吧!小手拉好了沒?我們出發(fā)啰…

  活動延伸:

  1、表演區(qū)中提供機會讓幼兒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經典)08-05

中班教案[精選]07-25

(經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經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