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29 10:09:18 教案

科學教案5篇(經典)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5篇(經典)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小丑會倒立的原因,從實驗中感受杠桿、平衡的原理和現(xiàn)象。

  2、繼續(xù)學習填寫記錄表的方法。

  3、喜歡參加科學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顒訙蕚洌悍独〕2個;事先畫好的小丑的圖片(貼好襯底)、底座(小杯子、油泥、吸管);吸鐵石、回形針、雪花插片、文件夾每人各2個;幼兒記錄表、筆、黑板等

  活動過程:

 。薄⒊鍪拘〕,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發(fā)現(xiàn)小丑倒立的原因。

 。1)、出示雙面范例小丑

  “你們看過小丑表演嗎?我這兒有個小丑,他會表演倒立,想不想看?”

  提問:“為什么小丑能倒立?你們的小丑會嗎?你們也來試試看,讓你們的小丑也倒立!庇變哼M行嘗試。

 。2)、師幼2種小丑進行比較

  “為什么我的小丑能倒立,而你們的小丑倒立不起來呢?”

 。3)、幼兒用硬幣進行嘗試

  “小筐里有一些硬幣,你們去試一試,看看硬幣貼在哪兒能使小丑倒立。”(同時用單面范例小丑提示硬幣的貼法:雙面膠貼硬幣,貼在小丑的背面)

  (4)、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你剛才是把硬幣貼在什么部位使小丑倒立的?”

  “為什么只有在小丑的手部貼上硬幣就能倒立呢?為什么在別的地方貼就不能呢?為什么要貼2個硬幣呢?”

 。褐挥性谛〕蟮氖植抠N2個一樣重的硬幣,小丑身體才能平衡,就能倒立了。

 。5)、請幼兒繼續(xù)去嘗試未倒立起來的小丑。

 。、猜想并記錄還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來

 。ǎ保l(fā)幼兒討論

  “除了用硬幣,還有什么材料能使小丑也倒立起來呢?”

  (2)、幼兒進行猜想并記錄(簡單的介紹記錄表):

  “小筐里有吸鐵石、回形針、雪花插片和文件夾,我們來猜一猜,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來,并把你的猜想記錄在表格的‘?’后面,可以的就打‘√’,不可以的就打‘x’!

 。场⒂變簩嶒,探索還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來

 。ǎ保、啟發(fā)幼兒用桌上的材料試一試,并做記錄

  “猜好的小朋友就用小筐里的4種材料分別去試一試,看看哪些材料也能使小丑倒立起來,試好后記錄在表格的‘小手’后面,可以的打‘√’,不可以的就打‘x’。注意:每次只用一種材料進行實驗!保ㄌ嵝延變簩⒃瓉淼挠矌乓玫,在小丑的手部貼上雙面膠,每次試一種就做一次記錄,然后再試其他的材料。)

 。ǎ玻⒂懻搶嶒炗涗浀慕Y果,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為什么吸鐵石和文件夾也能使小丑倒立,而雪花插片、回形針不可以呢?”

 。哼@4種材料是不一樣的,吸鐵石和文件夾重一點,所以能使小丑倒立,回形針、雪花插片輕一點,小丑就倒立不起來了。

  經驗擴展:我們去試一試不同的材料貼在小丑的手部是不是也能倒立?

  科學活動《會倒立的小丑》說課內容

  科學小制作活動是我園多年來研究的一項課題,由我園老師創(chuàng)編的小制作作品曾分獲省、市、區(qū)各項制作獎項。科學活動《會倒立的小丑》是受我園一位老師的科學小制作“倒立的小丑”的啟發(fā)而設計的,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生成了這節(jié)探索實驗活動。在研究制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開始是單純的以制作為主的一節(jié)活動,似乎缺少難度和探索含量,所以,把這節(jié)純制作的活動設計為探索并加上猜想、記錄再實驗的活動,將制作內容成為了活動的一部分,讓孩子通過探索和操作發(fā)現(xiàn)“小丑能倒立”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所在,這對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孩子們在活動中也一定會通過自己的參與去找到這個原因。

  《會倒立的小丑》的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小丑會倒立的原因,從實驗中感受杠桿、平衡的原理和現(xiàn)象;

  2、繼續(xù)學習填寫記錄表的方法;

  3、喜歡參加科學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我是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個方面來制定活動目標,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是發(fā)現(xiàn)倒立的原因和感受科學現(xiàn)象,幼兒要通過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小丑倒立是因為平衡的原理,所以我將其設為活動的第一目標。杠桿支撐是孩子不了解的一個物理名詞,在我們研究過程中,還特意咨詢了一位中學物理老師,從他那兒了解到,小丑能倒立的原因是和杠桿、平衡有關,但考慮到具有概念性的科學原理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他們也不宜掌握這些比較深奧的物理名詞,所以從現(xiàn)象的感受方面來制定目標對于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在活動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我園的孩子缺乏表格記錄的經驗,而所要實施活動的二幼小朋友對記錄也是不太熟悉,繼續(xù)學習記錄表格也就作為活動目標二提出。目標三其實就是活動所要達到的情感要求,孩子本身是喜歡科學活動的,所以我們要通過活動最終達到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這一目的。

  貫穿活動的主角—可愛又有趣的小丑,由于原理上的要求必須是同一式樣的,所以老師在之前要準備好初步的輪廓和樣子,孩子再進行涂色和裝飾。除此之外,孩子還要有撕貼雙面膠的技能等,這些都是老師在活動前必須掌握好孩子發(fā)展水平的。之所以選擇4種材料(雪花插片、回形針、文件夾和磁鐵)作為實驗中內容,因為它們是相對輕和重的兩類物體,可以比較明顯的進行區(qū)別,本來也想選擇更多的材料,但這樣孩子會容易受多種條件和因素的影響,甚至涉及到實驗結果,所以這幾種材料對于實驗初期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

  活動中圍繞探索發(fā)現(xiàn)倒立的原因,我設計了3個環(huán)節(jié),以層層遞進的方法使幼兒從操作中去感知,發(fā)現(xiàn)倒立的原因——進行猜想、記錄——動手實驗、記錄3個步驟,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小丑身體平衡了,也就倒立了”的現(xiàn)象。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自己的小丑和老師的小丑進行比較,再探索,發(fā)現(xiàn)小丑的手部貼了2個一樣重的硬幣就能倒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猜想并記錄,哪些材料可以幫助小丑倒立;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驗并記錄,哪些材料真正地能使小丑倒立,比較實驗和猜想的結果。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將猜想、實驗用表格記錄的方法來完成,使環(huán)節(jié)既有操作性又有趣味性,孩子們感覺自己像個小科學家一樣,很快看到實驗的結果,發(fā)現(xiàn)小丑倒立不僅需要2個一樣重的材料,在材料上還需要有一定重量的要求的現(xiàn)象,并在實驗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幫助孩子解決了小丑能倒立的奧秘所在。

  我認為,這節(jié)科學活動不僅滿足了孩子們對科學現(xiàn)象的求知愿望,還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力、想象力和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遺憾,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由于借班上的原因受到局限;在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探索中,老師如能更好地進行引導孩子去感知發(fā)現(xiàn),幼兒的探究再多一些,效果可能會更好。以后,我們還可以針對“小丑倒立”的現(xiàn)象設計出一個系列的活動,圍繞“小丑倒立”來探索如“貼2種不一樣的材料,小丑還會倒立嗎?”等等問題,讓科學活動對孩子不再是解不開的秘密,讓所有孩子都能成為喜歡科學,愛問為什么的“小小科學家”。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一次美術活動時,有一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一張紅色的紙掉進水里,水就變成紅色的了,小朋友們對這個現(xiàn)象很感興趣,于是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注意創(chuàng)造操作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物品在水中是否褪色,從而萌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能比較主動的參與觀察和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的東西在水中有褪色的現(xiàn)象。

  2、樂意用語言表達觀察到的現(xiàn)象。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準備:

  1、收集生活中的紅色物體,如紅色雪花片,紅色皺紋紙,紅色蠟光紙,紅布,紅毛線。

  2、一杯清水,二個罐子,每人四個透明盛水的杯子,水杯上分別帖有紅色物體的標記。

  3、記錄單一手一份,印章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變魔術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一杯清水和兩個罐子,師: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表演一個水的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師:這有一杯水和兩個空的'罐子,你們看看兩個罐子是不是一樣的?現(xiàn)在老師把杯子里的水同時倒進兩個罐子,等會兒再倒出來,你們看看會發(fā)現(xiàn)什么?(老師操作分別將兩個罐子里的水倒回到杯子里。結果一個罐子里的水還是清水,面另一個罐子里的水變成了紅色的)2、尋找原因師:咦!這杯水怎么會變成紅色的呢?(幼兒猜測)師:讓我來告訴你們這個秘密吧,請你們閉上眼睛大聲數(shù)一、二、三(當幼兒數(shù)到三的同時把罐子的蓋子打開,讓幼兒發(fā)現(xiàn)原來里面有一張皺紋紙)師:有的小朋友說,是紙身上的顏色跑到水里了,是不是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教師示范小實驗:觀察皺紋紙浸在水里會褪色師:看清楚這張是什么顏色的?現(xiàn)在老師把它放在水里,仔細看,紙有什么變化?師生一邊觀察一邊發(fā)現(xiàn),紙的顏色變掉了,變深了還是變淡了?

  師小結:東西放在水里顏色會變淡,這就叫褪色。

  師:那么褪掉的顏色跑到哪里去了,水有什么變化?

  4、幼兒實驗(1)認識材料剛才我們知道皺紋紙浸在水里容易褪色外,老師這里還準備了幾樣紅色的東西,看看是什么?我們也來自己動手做實驗把它們放在水里看看會不會褪色?

 。2)介紹操作方法每人準備了四個裝有水的杯了,每只杯子上都貼有每樣東西的標記,就是告訴你應該把哪樣東西放進去。

  (3)出示記錄單講述記錄方法這是一張記錄單,記錄單上也貼著四樣東西的標記,等一會兒實驗后你發(fā)現(xiàn)哪樣東西會褪色,就用印章在這個東西的標記下面印個印。

  (4)幼兒實驗每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把四樣東西分別放進相應的杯子,觀察該物體是否有褪色的現(xiàn)象。

 。5)幼兒記錄實驗結果。

  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在實驗記錄單上記錄實驗結果。

  (6)幼兒講述實驗過程。

  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驗結果,這些材料放在水里都褪色了嗎?哪些材料容易褪色,哪些材料不容易褪色?

  (7)小結:并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里都會褪色,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是不是各種各樣的紙都會褪色呢?讓我們在游戲活動時間再來做實驗,是不是各種布料都會褪色呢?那就要我們小朋友在媽媽洗衣服時仔細看一看,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次科學活動很感興趣,積極的探索什么東西會使水變成紅色但是,由于引導不夠,幼兒對褪色這個概念沒有認識..對于記錄單的使用,有些幼兒還沒有掌握.記錄單的作用也沒有完全的體現(xiàn)出來.給幼兒的操作時間也短了一點。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科學工作:植物的哪部分能吃

  教具構成:

  xxx。

  教育目的:

  1、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嘗試按吃的不同部位對蔬菜進行分類。

  2、自己設計蔬菜湯配料表,感受做小廚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家長帶領幼兒參觀過菜場、幼兒已經收集了有關蔬菜的各種知識。

  2、蔬菜若干(幼兒自備、教師準備)、分類筐、蔬菜自選車、菜籃、記錄(筆、表格)。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植物的哪部分能吃

  三、科學工作內容: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蔬菜。

 。1)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介紹。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帶來的蔬菜。

 。3)請個別交流,鼓勵幼兒說說蔬菜的'樣子。

  2、幼兒按照吃的不同部位進行分類。

 。1)師:你們愛吃的蔬菜品種真多,看看老師喜歡吃什么?(出示蘿卜)

 。2)引導幼兒討論蘿卜吃它的什么部位?

 。3)幼兒相互討論自己帶來的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吃的不同部位。

 。4)幼兒動手把自己帶來的蔬菜進行歸類。(放到老師準備好的標有(根、莖/葉、花、果、種子)標志的籃筐。

  (5)糾錯、小結,看看有沒有找錯家的蔬菜寶寶?為什么?

  3、幼兒設計蔬菜湯配料表。

 。1)教師提議制定一份蔬菜湯配料表,激發(fā)幼兒制作蔬菜湯的興趣。

  師:我們喝到的蔬菜湯都是大人為我們制定的,今天我們自己來做小廚師,做一份自己喜歡的蔬菜湯,怎么樣?

 。2)引導幼兒理解并確定蔬菜湯配料表的設計要求。

  植物部位;

  加工前形狀;

  加工后形狀;

  根;

  莖/葉;

  花;

  果;

  種子。

 。3)幼兒兩兩結伴,選擇蔬菜。商量討論菜名,邊在自選車上選擇蔬菜。同時把選擇的蔬菜對應畫在表格中,可以根據需要,一格多選或不選。

 。4)幼兒動手制作蔬菜湯。

  4、介紹自己的蔬菜湯。

  教師提示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制作的蔬菜湯的所選原料、菜名、味道、及營養(yǎng)價值來進行介紹。

  5、整理教具,集體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了很多的變化,今后還將發(fā)生變化。

  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齡階段,身體的特點各不相同。

  3、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4、人的壽命長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關系。

  過程與方法

  1、收集并整理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身體生長變化的資料。

  2、預測今后的身體還將發(fā)生什么變化。

  3、調查不同年齡段人身體的特點。

  4、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體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影響壽命的因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懂得珍愛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

  【教學難點】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指導學生了解人一生的身體變化特點。

  [教學準備]

  1、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以及能力發(fā)展的.變化。

  2、教師演示器材:歲一9歲我們的生長變化”班級大表,“各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班級大表,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活動能力的影像資料。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樣的呢?

  二、學習新課

  1、我們的出生與生長變化

 。1)我們是從哪里來的;

 。2)我們剛出生時是什么樣子的;

 。3)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ㄕf明以上這些都是學生所能收集到的數(shù)據和事實,在對數(shù)據和事實收集、整理時可以按下表的格式。因人的個體差異較大,表格中的內容是大致情況,不作為標準,僅供教師教學參考,教學時按學生匯報的情況填寫。)

  2、我們的一生

 。1)調查身邊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齡段人的身體特點;顒臃譃樗牟:

 。ㄒ唬、找出身邊最熟悉的人;

 。ǘ、弄清他們的年齡段;

  (三)、把他們歸到不同的年齡組;

 。ㄋ模⒂^察他們的身體特點。

 。2)人可以按年齡劃分不同的階段,比如:兒童、青年、中年、老年。怎樣劃分呢? 了解和比較他們的不同。(比如兒童組和青年組;青年組和中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然后再通過交流,對人一生的身體特點有較全面的把握。)在小組比較的基礎上,最后全班匯報、交流、匯總。

 。3)教科書第3'7頁大表中的內容要在各組比較的基礎上填寫,經過綜合、概括得出各年齡段的特征。

  3、指導學生總結出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動物一樣,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這樣共同的四個階段。(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4、教師小結: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時健康生活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兒童少年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其健康情況會影響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加強體育鍛煉,關愛生命,珍惜健康。

  板書設計:

  7 我們的生命周期

  15歲以前都叫兒童(其中不滿1歲的為嬰兒,12歲一15歲的為少年)

  16歲一35歲為青年

  35歲一60歲為中年

  60歲以后為老年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動物耳朵的異同點,并說說誰的耳朵靈。

  2、了解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耳朵。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

  活動流程:

播放各種聲音——了解動物的耳朵——念兒歌——幼兒操作

  活動過程:

  一、播放各種聲音意圖: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傾聽,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問:聽聽這是什么聲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鳥、水聲等)用什么聽到的?(耳朵)對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愛聽聲音了。

  二、了解動物的耳朵意圖:通過觀察,了解各種動物耳朵的異同點。

  1、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分辨他們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處。

  2、找找說說哪些動物的`耳朵靈,如:貓、狗、兔子等,以及耳朵靈給它們帶來的好處。

  三、學念兒歌《誰的耳朵靈》

  意圖:能念出兒歌的內容。

  1、剛才我們了解了很多的動物的耳朵,今天,老師用一首兒歌來說說這些動物的耳朵。

  2、教師念兒歌。

  3、幼兒學念兒歌。

  4、師幼共同念兒歌。

  5、聯(lián)系自己的經驗進行補充,開展對歌的游戲。

  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遮住臉?

  驢的耳朵長,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臉。

  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聽得遠?

  貓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圓,狗的耳朵聽得遠。

  四.幼兒操作意圖:

  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動物的耳朵的特點。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們是什么動物的頭部,為每個動物剪貼屬于它們自己的耳朵。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經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科學教案【經典】08-12

科學教案(經典)08-23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