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29 10:47:56 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5篇[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5篇[薦]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有興趣的閱讀知識性刊物。

  2、了解昆蟲的偽裝行為。

  3、學習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

  1、有遮蔽物的`戶外場地。

  2、昆蟲模型若干或偽裝物品數(shù)種。

  活動過程:

  1、玩"找一找"的游戲。

  請翻開圖畫書,找一找第2頁至第7頁中有什么昆蟲?

  為什么不容易找到這些昆蟲呢?

  蟑螂、蚱蜢、紡織娘是什么顏色?這些顏色與它們生活周圍的顏色一樣嗎?為什么?

  2、和幼兒一起閱讀圖書,將各種昆蟲各自的保護方法介紹給幼兒。

  請小朋友找一找,書中還躲著哪些昆蟲?

  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它們?yōu)槭裁从羞@些本領?

  帶幼兒一起閱讀《昆蟲躲貓貓》。

  3、玩"昆蟲小偵察"游戲。

  找一個有一些遮蔽物(如樹木、花草、泥土、落葉)的戶外場地,事先沿途放置和環(huán)境顏色相仿的昆蟲模型或物品(放置的數(shù)目暫時對幼兒保密)。

  將幼兒每3到5人分為一組,帶著紙筆出發(fā)尋找藏匿的物品,看能發(fā)現(xiàn)幾個(發(fā)現(xiàn)了不要撿起)。

  時間一到,請幼兒回來告訴老師找到昆蟲模型或物品的總數(shù)及名稱;如果沒有人答對,老師就公布數(shù)目,讓幼兒再找一遍。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我們班幼兒都很喜歡玩區(qū)角活動,特別是對玩具展覽區(qū)情有獨鐘。因此我們把每個星期星期五定為玩具分享日,讓幼兒交換著玩玩具。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各種會動起來的玩具特別感興趣。但是,當我問他們:“你們知道他們?yōu)槭裁磿⻊悠饋?他們是靠什么動起來的嗎?”他們都很迷惘,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所以,我就想讓他們在原有玩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幼兒在實踐中探索各種不同的玩具是靠什么動起來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觀察利用慣性、發(fā)條、電等能使玩具動起來的現(xiàn)象,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欲望。

  2、對探索活動感興趣,并能大膽地講述探索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汽車、飛機等慣性玩具、發(fā)條玩具、電動玩具若干。

  2、三個筐、紐扣、繩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直接導入。

  金老師知道小朋友最喜歡玩玩具了,我們每個星期都有一次玩具分享日。今天小朋友又帶來了很多玩具,但是今天小朋友玩的時候要想一想怎樣讓你的玩具動起來?玩好以后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樣讓它動起來的?

  二、分享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

  1、我發(fā)現(xiàn)剛才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剛才玩了什么玩具?你是怎么讓它們動起來的?(請小朋友分類擺放)

  2、××玩具、××玩具、××玩具我們用手推著動的,手放了以后它們還會動,它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慣性玩具。小朋友一起叫一下它們的名字叫慣性玩具。

  3、××玩具、××玩具、××玩具都需要上了發(fā)條才會動的,我們也給它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發(fā)條玩具。

  4、我們再來看一下××玩具、××玩具、××玩具它們都是靠什么動起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肚子里都藏了什么東西?(電池)原來它們是靠電池才動起來的,打開開關按紐電源接通了它們才會動起來。所以它們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電動玩具。

  三、幼兒再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外力作用對玩具動起來的影響。

  1、剛才小朋友都把玩具寶寶分類了,那小朋友再想想如果我玩發(fā)條玩具的時候,發(fā)條拉的短一點和拉的長一點會有什么不一樣呢?

  2、我們再看一看慣性玩具,如果我推的重一點和輕一點,它們開的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3、幼兒帶著老師的問題進一步探索。

  4、教師小結:原來發(fā)條玩具的繩子拉的越長,它就跑的`越快,而且跑的很遠;拉的短一點它就跑的慢一點,近一點。慣性玩具推的重一點,它就開的快一點,遠一點;推的輕一點,它就開的慢一點,近一點。

  四、幼兒自制玩具。

  1、剛才這么多有趣的玩具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了小朋友玩得更開心才設計出來的,所以小朋友要愛護它們,F(xiàn)在鄭老師也要請小朋友用你們能干的小手來做一件玩具?是什么呢?(教師出示紐扣和繩子)

  2、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樣才能讓紐扣動起來的?

  3、教師示范做紐扣玩具。

  4、幼兒自由制作玩具(打結的時候可以請其他老師幫忙,但是要注意禮貌)。

  5、今天小朋友做了一件慣性玩具,以后我們到區(qū)角里去做電動玩具、發(fā)條玩具,好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我們做的玩具吧。ń處煄в變鹤叱龌顒邮遥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進入中班后,幼兒在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礎上,又認識了梯形,但他們對于梯形的特征還比較模糊,不能把握梯形的各種變化。本次活動通過尋找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索梯形特征的興趣,引導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加強對梯形的認識,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中,體驗圖形游戲的樂趣,在游戲和生活中積累經(jīng)驗,嘗試運用。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感知梯形的特征。

  2.通過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形王國的故事》。

  2.蜘蛛拼圖操作材料若干。

  3.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紙若干。

  4.紙板裁割成的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在故事情境中引出梯形,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1.講述故事《圖形王國的故事》。

  2.關鍵提問:

 。1)咦?這里少了誰?

 。ㄒ龑в變嚎焖儆^察,在眾多的圖形中發(fā)現(xiàn)少了什么形狀,并鼓勵他們大膽表述。)

 。2)梯形弟弟在干什么?

 。ㄒ笥變河^察畫面,嘗試通過人物的動作、表情描述畫面,引入"捉迷藏"的尋找游戲。)

  (3)如果你們遇到梯形弟弟,會對他說什么?

 。ㄒ龑в變航Y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達,在勸說"梯形"的過程中,換位思考,感受家人關愛、牽掛孩子的情感。)

  二、在找找、玩玩中,加強感知,進一步掌握梯形的主要特征

  1.第一次尋找比較,感知梯形的主要特征。

  關鍵提問:

 。1)請出一個三角形和梯形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ń處煶鍪揪艑m格,讓幼兒在眾多的三角形中指認梯形,說說三角形與梯形的不同,初步感知梯形"有四條邊、四個角"的特征。)

 。2)正方形、長方形為什么不能稱梯形呢?

  (教師出示不服氣的正方形、長方形,鼓勵幼兒觀察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的區(qū)別,嘗試描述區(qū)別,感受梯形"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特征,說服不服氣的形狀們。)

  2.第二次尋找比較,鞏固對梯形主要特征的認識。

  關鍵提問:

  這些梯形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ǔ鍪揪艑m格,幼兒在眾多形狀中指認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等腰梯形,嘗試描述不同梯形的特征,結合生活經(jīng)驗,展開想象,說說這些梯形像什么,通過對對邊形態(tài)的感知,鞏固梯形"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特征。)

  3.蜘蛛拼圖游戲,經(jīng)驗運用。

  關鍵提問:

 。1)這一次梯形躲到哪去了?

 。ǔ鍪局┲肫磮D,提出操作要求。開始幼兒可能會遇到很多相似梯形的干擾,可以引導幼兒嘗試轉動蜘蛛網(wǎng),調整觀察角度,根據(jù)梯形的`特征,比一比,找出梯形。)

 。2)看一看,這些都是梯形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梯形的。

 。ㄔ诩w驗證中,幼兒觀察黑板上的"梯形",大膽糾錯和辯論,再一次鞏固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三、折出梯形,體驗圖形游戲的樂趣

  1.出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紙:瞧!這次梯形躲到哪去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

 。ㄕ堄變涸僖淮巫灾魈剿鳎鶕(jù)梯形的主要特征嘗試自我驗證,結合已有經(jīng)驗,動手嘗試折出梯形,送到"梯形"小房子里,體驗圖形游戲的樂趣。)

  2.延伸活動:拼圖游戲瞧,梯形請來了好多兄弟姐妹,我們和這些圖形寶寶一起到圖形王國玩拼圖游戲吧!

  反思《XX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明確指出"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形等現(xiàn)象敏感,運用已有經(jīng)驗和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問題"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基本經(jīng)驗。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的特征,是一次從規(guī)則形狀到不規(guī)則形狀的認識提升,通過這種提升,能解決幼兒新的游戲問題,豐富幼兒新的游戲經(jīng)驗,是一次快樂的挑戰(zhàn)和探索。

  本次活動是一次數(shù)學探索活動,是對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提升,為幼兒積累了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經(jīng)驗,體現(xiàn)了教育的連續(xù)性、關聯(lián)性和科學性。本次活動立足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一步步引導幼兒提升經(jīng)驗。因此,開展活動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通過談話、參觀、個別化學習以及關于"平行"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感知和理解"平行",且能夠通過目測找到"平行"的存在,從而為進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積累經(jīng)驗。

  活動中,幼兒通過目測對是否是梯形進行判斷,在多次判斷、辨析中鞏固對梯形的認識。由于年齡特點的關系,幼兒往往看得清,說不清,為此.,如何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規(guī)律以及生活經(jīng)驗,找到一個科學、嚴謹,且適合幼兒檢驗的方法,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實踐研究的問題。我們設想在大班階段對此進行探究。

  附:圖形王國的故事

  在很遠很遠的星球上,有一個圖形王國,那里住著許許多多的形狀。長方形爸爸、圓形媽媽、正方形哥哥、三角形妹妹和梯形弟弟,他們是快樂的一家人。調皮的梯形弟弟最喜歡玩躲貓貓的游戲,總是一溜煙兒就不見了,它會躲到哪兒去呢?

  三角形妹妹眨眨眼,說"我知道,我知道,看我把他找出來!"于是,在一堆三角形里,三角形妹妹一下就找到了梯形弟弟。頑皮的梯形弟弟不服氣:"不行不行,我還沒準備好!再來一次。ⅲ⑧玻⒌囊宦,梯形弟弟又不見了。只聽見圓形媽媽樂呵呵地笑了:"小梯小梯,你真頑皮,雖然你長得很像你爸爸和哥哥,可是媽媽還是一眼就看到你了。"原來,梯形弟弟躲在了長方形爸爸和正方形哥哥中間。"不算不算,媽媽找到的不算。"梯形弟弟急得直跺腳:"這次我要出絕招了。⒉灰粫䞍海宦犚娬叫胃绺绾腿切蚊妹猛瑫r喊道:"找到了。⑺麄兡憧纯次,我看看你,怎么我們找到的梯形弟弟長得不一樣呢?

 。⒐。⒅宦犚姳澈髠鱽硖菪蔚艿艿靡獾男β暎海⑦@就是我的絕招,我可是會變身的梯形弟弟哦。D形王國里的圖形真奇妙,小朋友們,你們能找出梯形弟弟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樹在外形特征上是多種多樣的。

  2、學習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的技能,使幼兒掌握有的樹粗、有的樹細,有的樹高、有的樹矮的特征。

  3、了解樹木的好處,教育幼兒愛護樹木,保護樹木。

  活動準備:

  1、尋找有各種各樣樹木的`園林,為幼兒觀察時用。

  2、準備各種可作測量用的工具(如尺、繩子、布條等)。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各樣的樹的外形特征。

  帶領幼兒到小樹林中。“看看我們的周圍。哪些樹是你認識的?它的名字叫什么?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各樣樹木的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征。)

  2、比較認識各種樹的異同處。

  “這些樹長得都是一樣的嗎?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相同點:都有根、樹干、樹枝、樹葉;不同點:常綠樹、落葉樹等。)“它們高矮、粗細也一樣嗎?怎么不一樣?你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不同點。)“這些樹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有的彎,有的高有的矮,葉子有的厚有的薄,樹是多種多樣的。”

  3、學習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樹的粗細、高矮除了用眼睛目測以外,還有其它的方法來測量嗎?”(引導幼兒借助繩、樹枝、尺、布條等東西輔助測量。)請小朋友每人選擇一樣工具去量 量樹的粗細、高矮,量好以后,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工具,怎樣量出樹的高矮、粗細來的?幼兒分散自由測量,個別輔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坝袥]有跟別人不同的測量方法?”

  4、了解樹木給動物、人帶來的好處,教育幼兒愛護樹木。

  “今天,我們認識和測量了各種各樣的樹,為什么人們要種這么多的樹?”(美化、綠化環(huán)境。)“這些樹木給動物和人帶來什么好處?”(可作為動物的食物,可以給人遮陰,美化環(huán)境,木材可以供建筑、制家具用。)“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來保護這些樹木呢?”(不攀折樹枝,給樹木澆水等。)

  活動延伸:

  畫各種各樣的樹,畫出各種樹木的明顯特征來。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等方式虹吸原理,嘗試利用虹吸原理幫魚缸換水。

  2、嘗試根據(jù)猜測和實踐填寫記錄表,學習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3、樂意參與實驗,對虹吸原理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吸管,酸奶勺子,一次性盒子,金魚缸,針筒一次性杯子,一次性杯子。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教師拿好吸管兩頭,放進魚缸里,開始往下流水)

  師:小朋友,我們人類生存都離不開呼吸,那小金魚是怎么在水里是怎么呼吸的呢?

  師:小金魚在水里是靠腮呼吸的。

  二、視頻停止(小金魚生活在很臟的水里)

  師:看這畫面上的小金魚怎么了?(水很臟,需要換水)

  師:那你有什么辦法幫小金魚換水,可以讓小金魚不從魚缸里出來?

  幼兒講述。

  教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那我們來看看視頻里的老師是怎么幫小金魚換水的?

  幼兒觀看視頻,教師捏住吸管兩頭,一頭先放進魚缸里,另一頭再放進一次性的盒子里,水開始流動。

  三、探索讓吸管滿水的方法。

  師: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換水的?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

  師:為什么視頻中的老師和你用同樣的材料,她可以讓魚缸的水流下來,你不可以呢?

 。鹤屛覀円豢蠢蠋煹奈苤杏惺裁疵孛。

  觀看視頻,教師捏住吸管之后,放開一頭,里面有水流出來。

  師:老師的吸管里又什么秘密。

 。涸瓉砝蠋煹奈芾镉兴!那有水的吸管就能給魚缸換水嗎?

  讓我來試一試。

  教師示范,我先捏住吸管的兩頭,不能讓水流出來啊,要不然可能會失敗,一頭放進魚缸里,一定要讓它進入水里之后才能放手,另一頭對準接水的'容器之后就可以放手,看看,我成功了嗎?

  師:那么問題來了,怎樣讓你的吸管滿水,而且沒有空氣?

  師:老師這里有幾種材料,猜猜看,什么材料可以讓吸管滿水沒有空氣,什么不可以?猜好之后把你的猜想結果記在記錄表上。

  幼兒填寫記錄表。

  師:誰來說說你的猜想結果,如果你覺得它可以,你準備怎么做?

  師:你們的想法會不會成功呢?我們一起到后面去試一試,試一試之前,我有幾個操作要求,

  記錄表放回凳子后面,4個小朋友一組,每種材料都要試一下,盡量不要讓你的水漏在桌子上,因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應該節(jié)約用水,試完之后,要回來把你的記錄表填寫完整,你的實驗結果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樣,開始行動吧!

  四、幼兒操作。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實驗結果。

  師: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看來用針筒來給吸管吸滿水是最可行的,那么怎樣正確的讓你的吸管吸滿水,而沒有空氣呢?這個需要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那我也要請張老師來幫我一下。

  兩位教師示范:首先,一位小朋友,吸管兩頭手中拿,對對齊,另一位小朋友,小針筒,手中拿,吸滿水,慢慢對準吸管口,輕輕按下小針筒,小眼睛,看看好,吸管滿水針筒就停止,兩手捏住吸管頭,小心別讓水流走。然后就是我們剛才看的視頻,一頭放進魚缸里,到了水里之后,手再放開,另一頭再放進一次性的盒子里,手再放開,水開始流動。

  師:這個方法學會了嗎?那你們可以和視頻中的老師一樣合作給小金魚換水嗎?

  幼兒給金魚缸換水,教師巡回指導。

  五、教師,講述虹吸原理

  師:小金魚說,謝謝你們幫它們換水,剛才我們做的這個換水實驗運用了一種科學原理,叫“虹吸原理”,它是利用大氣對水的壓力把水從高的容器導入到低的容器里,所以你們知道剛才為什么要把魚缸放在高一點的小椅子上了吧!你們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用到了這個虹吸原理。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4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5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1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7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14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6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