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例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39-41頁,完成"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薄⒅婪Q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2、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可以眼睛觀察,用手掂、用秤稱,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測輕物品的重量,會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础⒊醪脚囵B(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軟件、天平、(大豆、圖釘、2分幣、橡皮等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表演唱《小熊請客》。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來了,(屏幕顯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貓、小狗帶著禮物來了(屏幕顯示小貓、小狗)。咦,它們怎么吵起來了!蹭浺簦
"我的蝦條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蝦條重。"〕它們誰也不讓誰。這時,電腦博士來了,(屏幕顯示電腦博士)〔錄音:別吵別吵,我們邀請小朋友一起去游覽數(shù)學宮,小朋友,你們愿意去嗎?〕
電腦博士在數(shù)學宮中設了三個關,要小朋友闖關,比比哪組最先闖過去?
二、逐層探究,學習新知
第一層次,比較物品的`輕重,讓學生初步了解比較物品輕重的方法。
。薄⒖纯凑f說
。ǎ保┯醚劬τ^察:兩塊大小不同的橡皮,說說哪塊重?
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指出:我們不知道盒里裝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觀察,比不出它們的輕重,那么,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2、掂掂說說
(1)用手掂一掂: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一粒阿爾卑斯糖和2個2分幣,說說哪個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提問:到底誰重?誰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ǎ常⿲W生討論回答后,再聽聽電腦博士的話〔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用手掂,應用秤稱一稱!
3、稱稱說說
(1)認識天平。屏幕顯示天平,并依次閃爍各部分及其名稱。
(2)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盤一般放要稱的,右盤一般放砝碼。當指針在標尺中間,天平兩端平衡,兩邊重量相等;指針偏向左端,說明左邊重;指針偏向右端,說明右邊重。
。ǎ常┍容^物品的輕重。
學生跟著屏幕操作,左盤放一粒糖,右盤放2個2分幣。觀察指針說說誰重?
。ǎ矗┰O疑:右盤放幾個2分幣,能使天平平衡?
學生嘗試操作,根據(jù)回答屏幕顯示:1粒糖=3個2分幣重
。ǎ担┬〗Y過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較物品的輕重,還可以稱物品的重量,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
板書:
"克"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第二層次: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ǎ保笨擞卸嘀啬?(出示2分幣)1個2分幣約重1克,老師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個放在手上掂一掂。
。ǎ玻﹦偛盼覀兎Q出一粒糖大約等于3個2分幣重,那么大約重幾克?(3克)
學生輪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們就把1個2分幣當作一克的砝碼,來稱稱物品的重量。(學生分組操作)
。痢⒎Q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盤放1個2分幣,左盤放幾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約重幾克?讀一讀,小組輪流掂一掂。
B、稱15個圖釘 學生操作:15個圖釘大約重幾克?
小組匯報后,教師指出:圖釘有大有小,因此,15個圖釘有的大約重7克,有的約重8克,書上告訴我們15個圖釘大約重10克,這些都對。
小組輪流掂一掂。
。、稱1支粉筆、1把小刀
學生操作后交流,讀一讀,再輪流掂一掂。
D、讀一讀,下面物品大約重幾克。(屏幕顯示:1本數(shù)學教科書大約重174克,1瓶墨水大約重156克)
學生讀后,師指出:如果還用2分幣代替砝碼稱,要放174個或156個2分幣,多麻煩,現(xiàn)在應用砝碼來稱(出示砝碼)
學生輪流掂一掂數(shù)學書、墨水瓶
(4)完成
40頁的試一試
游戲:猜一猜。采用拍讀形式,讓學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凍、旺旺煎豆,估測大約重幾克,哪組最接近實際重量,獎品就歸哪組。
三、鞏固練習,促進提高
。、完成41頁想想做做1、2、3兩題.(第二關)
。、思考題(第三關):屏幕重現(xiàn)動畫,比比是小貓的蝦條重,還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讀包裝袋上標的重量,板書:"g",并說明它也表示克。
。、指導實際應用:學生讀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裝上標的重量,并掂一掂。
4、課外作業(yè):放學后,跟爸爸媽媽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全文總結,再揭情思
。ㄆ聊辉佻F(xiàn)電腦博士〔錄音:小朋友,你們好,今天你們學行可認真了。你們在數(shù)學宮闖過了一道道難關,認識了克,學會了比較物品的輕重,但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識,還有許多的知識等著你們?nèi)ヌ剿。小朋友,再見!?/p>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jù)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用3個4個正方形擺圖形,師提問: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觀察它?你看到了幾個正方形?
。ǘ┳灾鲗W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jù)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fā)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jù)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ㄈ┬〗Y。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 一 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 習 三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教具:情境圖。
學具:小棒,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指名發(fā)口令,學生按口令擺立體圖形。
。ǘ┗揪毩暎
1.P16第1、2題。
。1)獨立做。
。2)訂正。
2.P17第3題。
。1)獨立做。
。2)獨立搭。
3.P17第4題。
。1)獨立畫。
。2)訂正。
。ㄈ┩貜V練習:
1、同步練習P16
2、自主天地P10
。ㄋ模┬〗Y。
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17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經(jīng)過多練多想,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練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重點難點:
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錯多,難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題給學生講解。
教學過程:
一、聽算
二、估算比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三、筆算比賽
四、再現(xiàn)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人發(fā)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估算?板書估算列式。
3、教師小結。
五、總結。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總結了那些經(jīng)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小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課本第35頁的第1--6和練習九的第1--3。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四則計算的意義,牢固地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運用法則熟練地進行計算,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的法則。
。、下面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義?(指名中差生回答)
0.48×357.8×0.90.43×1.25
0.98÷712.56÷31.415.3÷0.03
。、做課本34頁的第3題。(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請2--3人說一說,積中小數(shù)點位置是怎樣確定的.?再請一個同學完整地說出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
再做課本第34頁的第6題。(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請2--3人說一說,怎樣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然后再請一個同學完整地說出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
獨立作業(yè),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做課本第35頁的第1題。師巡視,留心差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補缺漏。
二、求近似值。
。、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0.9470.32.9951.8448
。、計算。(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0.28×0.0490o.72÷0.4913÷3
(積保留兩位小數(shù))(商精確到百分位和十分位)
引導學生比較求積的近似值與求商的近似值異同點。
相同的:求積與商的近似值都是看要保留的數(shù)位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不同的:求積的近似值要把積求出后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比要保留數(shù)位多除一位,然后再取近似值。
獨立完成課本第35頁的第2、3題。第3題可啟發(fā)差生這樣想:先求35000個紗錠有幾個1000?再求生產(chǎn)棉紗多少千克?最后求可以織布多少米?
列式:7.2×[26.5×(3500÷1000)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三冊第五單元的內(nèi)容。教授的內(nèi)容是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同時是在學習了2、3、4、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jié)練習課,是對 2、3、4、5的乘法口訣的鞏固與疏理。學生將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主動提出數(shù)學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根據(jù)《課標》的理念,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地位: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已經(jīng)具備了豐富的數(shù)數(shù)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階段,也是進一步學習乘法運算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小動物回家的具體情境,逐步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力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3、4、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的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根據(jù)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這一堂課的設計,我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巧,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方法如下。
。1) 直觀演示,操作發(fā)現(xiàn)。教師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應用新知,從而鞏固和深化新知。
。2) 巧設疑問,體現(xiàn)兩“主”教師通過設疑,指名學習方向,營造探索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研究等活動中參與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fā)展能力的目的。
。3) 運用遷移,深化提高:運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學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概況出知識點,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主要設計了六個教學程序,情景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數(shù)學游戲、課堂加油站、總結。
一、情景導入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老師現(xiàn)在有一段語音想讓大家聽一聽,對于我門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每天都可以聽到的,仔細聽完之后告訴老師,你是在什么時候聽到過呢?學生會回答放學的時候聽到過。接下來出示本節(jié)課的主視圖說,這是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放學的情景,他們在干嗎呢?學生會說回家的路上,因此(板書:回家路上)
二、探索新知
1、 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
2、 小組討論,寫出自己想的數(shù)學問題,比一比誰寫的多。
3、 學生反饋(采用你問我答)我會這么問:哪位同學的勇氣先來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接著請另一個同學進行回答。給予拍檔獎勵。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三、鞏固練習
1、 看圖回答問題
2、 填一填(引導學生說出每段表示多少)
3、 看圖列示計算
四、數(shù)學游戲時間
同學們練習了那么久讓我們放松一下吧,接下來有兩個游戲。
1、 乘法口訣小組內(nèi)對口令
2、 乘法口訣接龍
五、課堂加油站
這一部分是本節(jié)課學生提升的環(huán)節(jié),出示一副情景圖,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在練習本上寫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并對于完成好的學生進行當場批改。
六、總結
對于本節(jié)課我是這樣讓學生總結的,今天學的開心嗎?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用到數(shù)學,你們喜歡數(shù)學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加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理解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加減法的驗算,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先給同學們說一件事,好不好?(點課件:出示他們一起去商店的圖片)東東要參加學校舉行的運動會,因此星期天,媽媽帶他去商店買運動服和運動鞋
【設計意圖】 用買東西的生活實例引出驗算問題,目的是創(chuàng)設實際問題的情景,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驗算的意義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師:點擊課件,出示東東說的一句話(我們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師:商店的阿姨問東東,小朋友,你能幫阿姨解決一個問題嗎?
東東說:沒問題,阿姨。
阿姨:你們剛才在買的運動服的價錢是135元,運動鞋的價錢是48元,你能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提出那些數(shù)學問題嗎?
(學生會提出各種問題,如:運動服的價錢比運動鞋的價錢貴多少?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錢?)當學生說出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錢?時教師用屏幕顯示這個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一下東東解決這個問題嗎?
【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把教材情景圖上的問題拋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解決問題,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2、教學例1(加法的驗算)
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剛才自己提出的問題,獨立計算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師面批學生答案,個別學生應給予指點,課件出示:
講解之前先處理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問題。
師問: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你們計算的結果是不是正確呢?怎樣才能對它進行驗算呢?
我們先討論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小組討論并在班上交流,師點評。
師: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驗算的方法?哪些是我們想到的?哪些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點擊課件:出現(xiàn)驗算的方法。
師: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加法驗算的方法。
學生發(fā)言教師板書。
(1)用48+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數(shù)是不是135。
(如果學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應當肯定。)
師歸納:我們看到,驗算加法的計算結果一般用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把加數(shù)的位置交換后再加一遍,看結果是不是相同。根據(jù)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從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法都是用和減去一個加數(shù),看得數(shù)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要做到計算的正確,我們要掌握驗算的方法,并自覺地在計算中運用這些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理解利用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方法集中出現(xiàn),以利于學生通過加、減法的互逆關系理解和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體現(xiàn)方法多樣化。
3、教學例2(減法的驗算)
師:這時東東的媽媽說了,(點課件),出示:付了200元,售貨員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
東東說:應找回13元。
師這時出現(xiàn)畫外音:找的錢對不對呢?
師:誰能幫助東東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發(fā)表看法。
師:售貨員找的錢對不對,也就是要檢查計算的結果正確不正確。
【設計意圖】 問學生找的題對不對,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同時引入減法驗算的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思考。
4、學生小組討論:
師巡視指導,也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學生匯報減法的驗算方法。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減法的.驗算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之后師總結驗算方法并歸納:
(1)用被減數(shù)減去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shù)。
(2)用差加減數(shù)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shù)。
師邊講邊點課件演示給學生看減法驗算的過程。
【設計意圖】 (1)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驗算方法的多樣化。由于學生在學習加法驗算時已經(jīng)了解了如何進行驗算,這里應當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觀察減法算式的各部分關系,提出驗算的方法。師總結驗算方法,讓更規(guī)范的語言歸納減法驗算的方法。(2)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分為兩部分來進行,由加法的驗算過渡到減的驗算,削減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體驗出加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化,讓學生掌握驗算方法。
三、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這節(jié)課大家?guī)蜄|東把問題解決了,那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呢?
生談收獲,之后師總結:
驗算加法:1)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shù),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
驗算減法:1)用被減數(shù)減去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shù)。
2)用差加減數(shù)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shù)。
師:同學們,以后為了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一定要養(yǎng)成認真檢驗的好習慣,在做加減法的題目時,一定要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利用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進行驗算。
四、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并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本第30到31頁7——9題。
師提要求:認真獨立完成,書寫認真規(guī)范。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繼"長方體的認識"之后的一個學習內(nèi)容,在本章教材的編排順序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包括"做一做"、"練一練"兩個欄目。"做一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探索活動,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語言表達能力。"練一練"的目的是通過想象、動手操作進行嘗試,強化長方體、正方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相互轉化的認識與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本節(jié)課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經(jīng)歷和體驗圖形的變化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知識基礎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強的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和挑戰(zhàn)的意識,對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很感興趣。這使得我們在學習內(nèi)容的呈現(xiàn),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上除了關注數(shù)學的用處之外,也應當設法為學生提供經(jīng)歷做數(shù)學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這些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是很重要的`活動,初步形成并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此外,學生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等基本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因此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理解起來并不是難事,關鍵是如何利用他們對實踐及探究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領悟展開圖上的面與正方體之間的對應關系及有序思考進行分類的優(yōu)勢。
【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的探索活動,了解"什么是展開,什么是折疊",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圖的特點。
2.通過探索活動感受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建立長方體或正方體立體圖中的面與展開圖中的面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展開與折疊、展示交流與匯報活動中滲透數(shù)學的對應思想。在操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交流自己的思維與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2~3分)
(教師拿出一個食品包裝盒)問同學們是什么?學生可能回答是"包裝盒"。教師可以通過"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說它是什么?"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是"正方體"。
教師向學生演示什么是展開圖:請看,像這樣沿著棱剪開(放下其中一個面),使這個正方體完全的展開,得到一個六個面互相連接的平面圖形,我們叫做正方體的展開圖,閉上眼睛想一想它會是什么樣的?(停頓十幾秒)
請2-3名學生說一說你想象的圖形是什么樣的嗎?學生會想象出很多圖形,教師指出要一起研究正方體的展開圖。可向學生提問:"關于展開圖你們了解些什么?""打算在這節(jié)課中解決哪些問題?"(板書:規(guī)律、特征)
(設計意圖: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操作,引導學生說出想象的正方體展開圖是什么樣的?后面接著鼓勵學生動手把想象的展開圖剪出來,從而實現(xiàn)體與面的結合。)
二、動手探索,總結規(guī)律:(25分)
活動一:剪一剪
發(fā)給每位學生一個正方體,試著剪一剪;驗證同學們的想象對不對;讓剪的快的學生根據(jù)剪開的展開圖,從前面教具(展開圖)中找出與自己剪的一樣的貼在黑板上。
在活動時,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點要求:(投影出示)
·沿著棱剪開,得到一個六個面互相連接的平面圖形。
·先觀察一下黑板,如果你剪的展開圖與別的同學重復了,那么你就不用貼了。
·注意正確使用剪刀,別傷到手。
活動二:找一找
讓學生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展開圖有沒有重復?(學生貼出來的)
學生可能的作品:
學生可以判斷出:1和5兩個圖形通過反射是同一個圖形,4和7兩個圖形通過旋轉是同一個圖形。
教師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剪出來的展開圖形狀會不一樣呢?"學生可能回答:剪的方法不同。"這些展開圖有何相同之處?",學生可能回答:都由6個正方形組成。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空間與圖形的鮮明表象,強化直接感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有意識的對展開圖進行粘貼,讓學生感受正方體展開圖的某些規(guī)律,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三:折一折
相同的正方體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展開圖,讓學生再嘗試把他們展開的圖折回原樣。
操作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輪流演示展開與折疊的過程,邊折邊說,找出展開圖上的每個面分別對應正方體上的哪個面。(教師根據(jù)要求同步演示,讓學生明白,一個折疊,其他人指出展開圖上的這個面,是正方體的××面。學生操作、交流、展示。)
小結:通過前面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正方體的展開圖,經(jīng)過反復的展開與折疊(板書課題),知道了展開圖上的面(板書:面)與正方體(板書:體)上的面的對應關系(板書:對應)。讓學生體會到正方體相對應的兩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關系(相隔一個面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展開與折疊的過程,鞏固體與面的轉換認知,加強感悟立體圖中的面與展開圖中的面的對應關系,了解尋找對應面的基本方法,然后,上升到由展開圖的面想象立體圖形的面的對應位置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0分)
1.判斷下面幾圖是不是正方體的展開圖。(學生判斷,講清原因,個別不好理解的讓學生動手來操作。)
說明:并不是6個面就能折成正方體,5號圖有7個面,可以圍成一個正方體,但不是正方體的展開圖。我們掌握了展開圖的特點,學會了標"上,下,左,右,前,后"面的方法就可以辨別正方形拼接圖能否折成正方體。
2.(課件出示書17頁練一練第一題)屏幕上這道題你能夠獨立完成嗎?請說出正方體展開圖中與1號、2號、3號面相對的各是幾號面? 教師可以通過折一折,讓學生猜想對不對。(教師演示折疊過程)
如果以2號面定為底面,2號對幾號?1號對幾號?3號面呢?(教師演示)如果把1號面定為底面,還是這個結果嗎?(學生回答后,折疊回正方體驗證)換3號面為底面呢?(停頓等學生回答后,旋轉圖形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如果把底面換成4.5.6號,結果一樣嗎?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差異,創(chuàng)設條件、積極引導,有意識的培養(yǎng)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的習慣。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nèi)在潛力,引導和鼓勵學生帶著知識、經(jīng)驗、思考、興致參與教學過程。通過此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收獲(2分)
教師問:"學習到這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收獲,心中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各種方法畫圓;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解釋圓的特征;
2、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中掌握一些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會畫圓
教學難點:準確認識、掌握圓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具學具:圓規(guī)、直尺、課件、圓紙片、學生自帶一個輪廓為圓的物體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認識我嗎?了解我嗎?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我這個人有什么特點嗎?看來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物,都應通過觀察接觸研究歸納,才能達到真正認識!
討論套圈兒游戲的.規(guī)則引出圓
。ㄐ忌险n。
一.情景引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圓在生活中太常見了!許多物體的形狀與圓有關。你能舉個例子嗎?
古人最早是從日月的形狀認識圓的,直到現(xiàn)在人們?nèi)匀幌矚g用日月來形容一些圓的東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設計以及各種平面圖案的設計中,由于用到了圓而格外漂亮!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圓!
課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數(shù)學的圓。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圓到底是怎樣一種圖形,有什么特點,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見、數(shù)學家如此夸贊它呢?你們想了解它嗎?
首先,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對圓已經(jīng)有了哪些認識?(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確定教學起點)
二.操作交流、充分感知基礎上自主建構
。ㄒ唬﹦邮謩幽X,體驗和感悟
大家知道怎樣畫圓嗎?
1.圓規(guī)畫圓
滲透畫圓步驟和圓心、半徑作用和定義,介紹字母表示方法。
2.描輪廓畫圓
引出直徑,通過如何確定圓心滲透直徑定義及特點
3.沒圓規(guī)也找不到圓形物體,怎樣畫圓?
、 自制圓規(guī):鉛筆、細繩等;
、 電腦畫圓1:幾何畫板演示滲透圓的定義,并再次滲透圓心作用;
、 電腦畫圓2:幾何畫板演示(用正多邊形逼近圓)滲透極限思想,為后續(xù)學習設伏;
④ 畫家畫圓的方法、正方形包絡的方法
小結:看來,畫圓有許多方法,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所選擇!
。ǘ┖献鹘涣,提升和建構
1.請各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書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師的電腦),對圓心、半徑、直徑的認識做一總結!并把你們總結的成果記錄下來!
2.匯報交流
、倌囊唤M匯報你們對圓心的認識?
②匯報對半徑的認識
、蹍R報對直徑的認識
3.小結:
兩千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給圓下了一個定義一中同長也。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介紹圓的數(shù)學符號:⊙
三.鞏固應用、拓展孕伏
.基本練習:(根據(jù)學生情況機動處理)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1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0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