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09-05 07:51:1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華[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精華[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

  2、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介紹自己。

  3、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別特征,學會判斷性別。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比較連貫說話。

  活動準備:

  男、女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導入

  出示男女兩個布娃娃,請幼兒說說性別,并說出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二、認識自己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喜歡什么?

  2、請全體幼兒找到旁邊的同伴,相互說說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告訴同伴自己喜歡什么?

  三、游戲互動

  幼兒在活動室自由站起, 在《找朋友》歌聲里,隨歌詞提示找一個同伴,歌聲停止后相互介紹自己。游戲重復多次,引導幼兒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紹。

  四、結束活動

  1、幼兒隨歌聲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訪個別幼兒:你在游戲里認識的新朋友有誰?叫什么名字?幾歲?喜歡什么?

  3、任務:回家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介紹自己。

  活動反思:

  少一半的幼兒對教師的.提問能積極反應,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需要鼓勵和再次引導。大多數幼兒能簡單自我介紹,在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里,幼兒都能參與活動,在旦表述時語句單一,缺完整、連貫說話的表達能力。所以,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述還需要在不同的領域教學中滲透能力培養(yǎng),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

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能說出自己是xx幼兒園的小朋友。

  2、初步感受幼兒園的景物、房舍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3、能用簡單的語句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準備:

  事先選擇好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哪些有代表性的地點。

  過程:

  1、激發(fā)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提問: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

  2、尋找人員的園牌,認園名和園徽。

  (1) 參觀幼兒園的大門,看著園牌告訴幼兒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x幼兒園”。

  (2) 欣賞園徽。

  引導幼兒觀察園徽是什么樣子的,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園徽所代表的意義。

  3、參觀幼兒園全貌。

  (1) 走進大門,欣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2) 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

  (3) 幼兒自由的在喜愛的地方做做玩玩。

  (4) 玩大型器械。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得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游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fā)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于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游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后,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里。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游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游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游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里,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么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fā)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香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游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折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游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xù)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游戲。如從“拔河”可了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設計評析】

  這是個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fā)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tǒng)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于游戲之中。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fā)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圓,能用大圓與小圓表現大臉和小臉。

  2.喜歡看親子照片,感受快樂親情。

  3.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 搜集親子合照或圖片資料,在日;顒又薪M織幼兒欣賞。

  2. 范畫一幅,有關爸爸、媽媽的歌曲,彩色筆、畫紙人手一份。

  3. 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臉貼臉,親一親。

  (1) 欣賞歌曲,教師和幼兒示范表演“臉貼臉,親一親”的動作。

  (2) 欣賞親子合照,請幼兒講一講:照片上都有誰?大臉是誰?小臉是誰?

  (3) 找笑臉。

  請幼兒從照片中找找笑臉,感受時的幸福、快樂的`氣氛。

  2.畫畫大臉和小臉。

  (1) 教師引導幼兒怎樣把“臉貼臉,親一親”的樣子畫下來呢?

  (2) 教師示范。一個大圓,一個小圓,大圓是大臉,小圓是小臉

  (3) 引導幼兒發(fā)現大圓與小圓的區(qū)別,大圓與小圓貼的很近表示臉貼臉,指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線條添畫眼睛、嘴巴等器官。

  (4) 鼓勵幼兒按意愿簡單裝飾作品。

  3.說一說親親真快樂。

  4.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媽媽、老師和自己臉貼臉親親時的感受。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xié)調發(fā)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食物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在前一階段的主題“蔬果舞會”中,我們從生活中易見的蔬菜出發(fā),引導幼兒探索、觀察蔬菜的形形色色,并親自動手來洗一洗、切一切各種蔬菜,那陣子,活動室儼然變成了一個“食品加工坊”或者說是“操作間”。《綱要》指出: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適于探究、適于活動的環(huán)境。為此,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支持幼兒的想法、活動,倡導“做中學”的理念,我設計了“彩色面條”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天天食用的新鮮蔬菜并榨成汁,讓幼兒親自動手將菜汁與面粉攪拌揉成面團搓成面條,并分享品嘗。一方面孩子鞏固認識了常見蔬菜,了解其不同吃法,另一方面又滿足了孩子參加勞動的.愿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目標:

  1.觀察彩色面條的制作過程,嘗試自制面條,體驗勞動成功的喜悅。

  2.鞏固認識常見蔬菜。

  三、活動準備:

  1.常見蔬菜;干面粉;各種菜汁;凈水等。

  2.圍兜;一次性桌布;電飯鍋;碗、勺等。

  四、活動過程:

  1.談話:你喜歡吃蔬菜嗎?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

  2.(出示實物)鞏固認識常見蔬菜的名稱。

  3.討論:蔬菜可以怎么吃?

  4.菜汁自助餐。

  5.(師示范操作)幼兒觀察菜汁與面粉揉和的過程。

  6.嘗試制作彩色面條。

  (1)師交代搓面條的要求。

 。2)幼兒動手操作。

 。3)師巡回指導,引導幫助個別幼兒揉成面團,注意方法。

  7.分享活動:

  整理桌子,洗手;觀看、品嘗好吃的面條。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來源:

  日常生活中,幼兒在洗手時常常洗很長時間都不出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原來孩子們對肥皂泡愛不釋手,有時還喜歡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黃家祺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了吹泡泡的玩具,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這下孩子們更是樂開了花,他們還興奮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陽啊圓圓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氣球……”我結合孩子們對泡泡的興趣和對泡泡的想象創(chuàng)編了生動有趣的兒歌,生成了這次欣賞活動。

  目 標:

  1 、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

  2 、激發(fā)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準 備:

  1、物質準備: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過渡音樂、輕音樂。

  2、精神準備:為幼兒創(chuàng)設愉快輕松的氛圍,以游戲的口吻和幼兒進行互動,給幼兒一個寬松、自由的空間,用不同的表情、聲音、動作等激發(fā)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過 程:

  一 玩游戲

  教師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導幼兒先來進行吹泡泡的游戲。并提出問題:泡泡像什么?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 欣賞兒歌

  1 幼兒聽過渡音樂放好玩具后坐下,結合剛才的游戲體驗欣賞教師朗誦兒歌。教師朗誦時屋子四周飄散著泡泡,播放輕音樂,生動、形象地配合肢體語言吸引幼兒認真傾聽。

  2 引導幼兒回憶:兒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陽、眼睛、氣球…)并驚喜地說出:其實兒歌內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來的,老師只是幫大家整理成兒歌。表揚小朋友仔細觀察,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 再次欣賞兒歌。當教師朗誦完兒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還像什么呢?”時,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并對幼兒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 活動總結

  教師同樣以小猴子的口吻對注意傾聽及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肯定,請他們和小猴子擁抱;對有些膽小的幼兒提出希望,請他們握握小猴子手。

  四 活動延伸:

  1 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誦,表達出自己對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 進行繪畫活動,幼兒邊說邊畫,練習畫圓。

  3 根據幼兒的興趣續(xù)編兒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

  附兒歌:

  吹 泡 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氣球,

  像太陽,像臉蛋,

  還像烏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還像什么呢?

  教學反思:

  游戲化是快樂發(fā)展課程中小班主要的活動方式,本活動正是利用小班幼兒喜歡游戲的特點設計的。

  優(yōu)點:

  1、在目標的制定上,符合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今天的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能認真地傾聽,難點是根據體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活動內容來源于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體現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3、小班幼兒的認識靠行動。因此我采取了先進行游戲,在結合印象來欣賞兒歌的方式,激發(fā)了幼兒的表達欲望,使他們很容易就理解了詩歌的內容,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與同伴和老師進行互動。

  4、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的氛圍,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利用玩具手偶、配樂朗誦以及游戲化語言和夸張的表情,并注意到音量的大小和語速的快慢,時時吸引著幼兒;而且注意個體差異,肯定幼兒的不同表達,幫他們樹立自信心。自始至終幼兒都能專注地傾聽,積極踴躍地表達自己的想象。如:像包子、皮球、地球、戒指、花骨朵、車轱轆、打球拍;幾個泡泡連在一起像冰糖葫蘆、像雜技表演里的火圈……

  總之,通過整個活動孩子們不僅獲得了愉快的情緒體驗,更增進了和老師的感情。他們的想象力也充分地得到了發(fā)揮,為今后的語言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為了使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相象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我在晨間桌游時,為他們準備了許多卡片,讓他們說一說誰和誰是好朋友,孩子們已能說出簡單的常見的物品之間的關系。我就設計了《好朋友》的語言活動,這次活動借助一個有趣的童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賦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使幼兒學會辨別、觀察與體諒,在聽聽、說說、找找中既了解故事內容,又發(fā)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找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2.學習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3.喜愛大自然,樂于和鳥類做好朋友。

  活動準備:

  1.教學軟件;用于配對的實物、圖片若干;

  2.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觀察過豐富的生活用品及小鳥。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找朋友》,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愉快。

  2.童話欣賞《好朋友》,在看、聽、說、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1)師:你有好朋友嗎?和好朋友在一起,心里怎么樣?

  幼a:我和好朋友在一起很高興。

  幼b:和好朋友在一起想跳舞、相親相愛不分手。

  (2)展示教學軟件,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1)觀察講述:

  師:小鳥的家里有些什么呢?

  幼a:小鳥家里有窗戶、有門。

  幼b:有雨鞋、桌子、鎖、鑰匙。

  幼c:小鳥家有椅子、書、雨衣、書架。

  幼d:有茶壺、小茶杯、小鳥、鳥籠。

  2)配對講述:

  師: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么它們是好朋友呢?

  幼a:茶壺和茶杯是好朋友,茶壺可以倒茶,茶杯可以裝茶。

  師:還有哪些也是好朋友呢?

  幼a:鑰匙和鎖是好朋友,鑰匙可以開鎖。幼b:桌子和椅子是好朋友,可以坐著畫畫;雨衣和雨鞋是好朋友,下雨的時候能用。

  幼c:書架和書是好朋友,書可以放在書架上。

 。3)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1)師: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成為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快樂嗎?

  幼a:小床和被子是好朋友。

  幼b:老師和我是好朋友。

  幼c:肥皂和肥皂盒是好朋友,拖把和地板是好朋友等等。

  2)引導幼兒小結:它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很快樂。

 。4)深入探討,尋找小鳥的好朋友。

  1)猜一猜:師:小鳥的朋友是誰呢?可以和小朋友說一說。

  2)看一看:師:點擊畫面鳥籠對小鳥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小鳥說:“不對,不對,我的朋友是藍天、白云、大森林、和綠草地!毙▲B還說:“愛鳥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3)說一說: 師: 為什么小鳥不愿做鳥籠的朋友?它的好朋友是誰?

  幼a:小鳥在鳥籠里不自由,所以它不愿意與鳥籠做好朋友。

  幼b:藍天、白云是小鳥的朋友。

  幼c:要保護小鳥,做它的好朋友。

  3.游戲“找朋友”,鞏固表述童話內容。

 。1)師:請小朋友隨著音樂自由尋找實物,配對做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說……和……是好朋友。

 。2)師總結:有了一個好朋友,還可以交更多的好朋友,朋友多了就更開心了。我們去找更多的好朋友,好嗎?

  說課

  一、背景分析:

  〈〈好朋友〉〉是一篇內容簡單卻很有意義的童話,先是用整齊對稱的文字描述了四組關系密切的生活用品,通過孩子們簡單的推理,第五組鳥與鳥籠也應是一對好朋友,可此時作品筆鋒一轉,一貫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鮮明主題就此誕生。語言活動借助一個有趣的童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賦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是孩子學會辨別、觀察與體諒,在聽聽、說說、找找中既了解故事內容,又發(fā)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找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2.學習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3.喜愛大自然,樂于和鳥類做朋友。

  三、過程介紹:

  活動開始,我用韻律活動“找朋友”,讓幼兒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樂趣。

  接下來引出童話欣賞〈〈找朋友〉〉,讓幼兒認真聽,讓幼兒想和好朋友在一起心里怎么樣。展示教學軟件,引導幼兒講述。

  1.先觀察小鳥的家里有什么:窗戶、門、桌子、雨衣、椅子、茶壺、茶杯、小鳥等。

  2.然后給它們進行配對,說說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么?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1.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能成為好朋友?深入探討:尋找小鳥的朋友

  1.有的認為鳥籠是小鳥的家,應該是好朋友。

  2.有的認為小鳥不會愿意和鳥籠做好朋友,因為小鳥關在籠里,不能飛,很可憐的。

  說一說為什么小鳥不愿做鳥籠的朋友,它的好朋友到底是誰?

  1.小鳥在鳥籠里沒有自由,所以不是好朋友。

  2.藍天、白云是小鳥的好朋友。

  3.要保護小鳥,做它的好朋友。

  最后,我請小朋友來做游戲,讓它們隨著音樂找老師為他們準備的實物的好朋友。引導他們可以找更多的好朋友。

  整個活動,孩子們表現十分投入,移動的畫面和尋找之后的滿足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的提問給予孩子們很大的空間。

  孩子們擁有敏銳的觀察力,他們發(fā)現第一背景上書和書架也可以做朋友,但是,由于童話中沒有這一細節(jié),因而教師未將其設計進去,為了不讓幼兒失望,教師立即用筆指圖片,向孩子們說:“老師來讓它們做好朋友把!”教師和幼兒一起說:“書架對書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書說:‘對!’”用靈活的應變來彌補前面的不足,隨機應變是教師必備的能力,這會讓孩子和老師都有所收獲,同時,使活動圓滿成功。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練習手膝著地爬,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

  2、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友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紅色尼龍搭扣剪成“棗子”若干、小籃子若干、席筒二個、輪胎若干。

  2、錄音機和音帶、幼兒身穿毛衣

  活動流程:

  模仿小動物入場--練習手膝爬--游戲“小刺猬背棗子”--我們真快樂

  活動過程:

  一、動物模仿操

  1、教師扮刺猬媽媽,帶領小刺猬入場。

  2、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鍛煉身體吧!”聽音樂做動物模仿操。(為爬的動作作一些準備)

  二、練習手膝著地爬

  1、啟發(fā)引導幼兒探索爬。教師:“寶寶們我們鍛煉完身體,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戲吧!”(音樂節(jié)奏稍快,幼兒自由玩,探索爬的方法,教師仔細觀察)

  2、教師請個別幼兒演示,解決爬法。

  3、教師:“媽媽看見小寶寶的肚子都餓了,那我們去摘棗子吃吧!”

  4、幼兒自由的爬過“山洞”“土坡”,來到棗園。(有節(jié)奏的音樂,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爬的方法,即使指導糾正)

  三、游戲“小刺猬背棗子”

  1、教師:“樹上棗子這么多,我們把棗子搖下來吧!”幼兒動手搖樹,棗子落下。教師和幼兒作吃棗狀。

  2、“吃飽了,小寶寶休息一下!苯處熀陀變合囟鲆恍┓潘蓜幼,并講解一些爬的動作要領。(放柔和音樂)

  3、教師:“小寶寶們都吃飽了爺爺奶奶還沒吃,我們背些棗子回去給爺爺奶奶吃!

  4、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方法:側滾背棗,同伴相互幫助等

  四、我們真快樂

  教師:“我們有這么多棗子,高興嗎?”

  活動結束:

  表演:我們真快樂(體驗情感)

小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報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本次體育活動利用舊報紙作為幼兒游戲的對象,通過幼兒自由的嘗試,體驗各種報紙的玩法,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的快跑能力得到提高以及鍛煉其創(chuàng)造性利用報紙進行身體鍛煉的能力。(技能)

  2、體驗到報紙的多種玩法(認知)

  3、體驗玩報紙的樂趣。(情感)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

  活動準備報紙,音樂,火炬手獎牌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師:"小動物們,森林里動物運動會'火炬手'的選拔比賽開始了,你想當運動會的'火炬手'嗎?現在,開車出發(fā)!"教師和幼兒一起兩手捏著報紙作為方向盤,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開車,快的`地方開快車,慢的地方開慢車。

  2、基本部分—練習持物快跑

 。1)講解游戲玩法

  ——師:"現在進行火炬手選拔賽的第一個比賽——火炬接力賽。"交待游戲玩法。六路縱隊分成三隊面對面站立,相距20米左右。游戲開始,每隊排頭幼兒手持"火炬"跑到對面把火炬交給對面的小朋友,自己排到隊尾,這樣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為勝。

 。2)進行比賽。

 。3)再次進行比賽,增加比賽的難度,如在路上放置一些障礙(將報紙折疊豎放等),要求幼兒在路上一定要繞過障礙。

 。4)小結,給獲勝的隊發(fā)放"火炬手"標記。

  3、結束部分

  師生共同開車回家。

  活動延伸: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想一想還能用舊報紙怎么玩游戲,來幼兒園后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tài),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知道媽媽很幸苦,萌發(fā)熱愛媽媽的情感。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扮家家》

  《我們大家做得好》

  《新年好》

  《下雨啦》

  二、導入活動,與幼兒進行談話,激發(fā)幼兒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1、教師:小朋友們大家都有自己的媽媽,你們喜不喜歡自己的.媽媽呀?媽媽為了照顧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每天要去上班,下班后回到家該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2、幼兒自由討論后,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一說,老師再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補充。

  教師小結:媽媽很愛我們,不怕幸苦不怕累,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當媽媽忙完了,累了,我們可以把媽媽請到沙發(fā)上坐好,倒給媽媽一杯水,幫媽媽捶捶背。給媽媽唱一唱在幼兒園學習的歌曲,給媽媽跳跳舞讓媽媽開心的笑起來。

  三、新授新歌

  1、教師:那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我的好媽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遍。歌曲的名字叫《我的好媽媽》。

  2、教師范唱歌曲,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和旋律

  教師:老師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喜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看看誰聽的最仔細,等下老師要提問的哦!

  3、教師提問:媽媽下班回到家,她的孩子對媽媽說了什么,為媽媽做了什么?

  5、老師把歌詞念一邊。

  教師:歌曲里面還唱到了什么呢?老師念一邊,小朋友們仔細。

  6、學唱新歌學唱歌曲,老師邊彈琴邊唱歌曲,小朋友們小聲的跟個一起唱。

  7、老師邊彈琴邊小聲的唱,幼兒大聲的唱出來。

  四、結束部分

  1、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我的好媽媽的歌曲》這是一首表達對好好的愛,對媽媽的關心的歌曲,孩子回答家里唱歌媽媽聽,媽媽一定會非常的開心。

  2、復習《拉個圓圈走走》的歌曲。

  活動結束。

  小百科:在任何一個社會文化中,都有對于母親應扮演角色職責的期望和規(guī)范,此即母親角色(Motherhood),例如在傳統(tǒng)中國,母親被期望扮演教育子女的重要角色。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精選)08-30

小班教案(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