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精]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手,手心、手背、五根手指頭的名稱。
2.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動中有所增強。
3.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初步掌握保護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習手指頭的名稱,知道手心、手背。
2、了解小手的本領。
3、掌握基本的護手方法。
教學難點:
1、自己動手穿鞋子、做大紅花。
2、保護小手方法。
教學方法:手指游戲,教師示范、談話,自己動手做。
1.游戲:手指變變變,導入活動。
教師帶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一個手指頭呀,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老鼠,吱吱吱。(兩個手指頭變小白兔,三個手指頭變小花貓,四個手指頭變小黑狗,五個手指頭變大老虎)。
2.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
通過觀察、感知、提問和描述,知道手心、手背、五個手指頭的名稱。
教師:"我們有幾個手呀?""小手的'手指頭叫什么名字?"教師出示大拇指,引導幼兒回答。依次出示一個手指頭,幼兒集體回答。
教師請幼兒手心向上,再請幼兒手背向上。表揚小朋友。做手指游戲,復習鞏固手指、手心、手背名稱:"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3.了解小手的作用。
游戲一:送玩具寶寶回家,親身體驗小手的作用。(請個別幼兒游戲)提問:玩具撒了,你們的小手要怎么做呢?
游戲二:讓幼兒不用手把鞋子脫出來,再穿上去。(請所有幼兒游戲)提問:不用小手可以脫鞋子嗎?那不用小手穿鞋子呢?
引導幼兒從學習、日常生活中了解小手的本領。
討論:小手除了可以玩玩具、收拾玩具以外,還可以干些什么事情?
小結:(游戲結論)我們的小手可以把玩具收到盒子里;不用小手也可以脫鞋子,但是不用小手就很難穿上鞋子了。
我們的小手還可以幫助我們拿東西、穿衣服、喝水、整理餐具……,小手真能干。
4.掌握一些基本的護手常識和簡單的護手方法。
提問:小手真能干,我們要怎么來保護它們呢?
觀看圖片和課件,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識。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干凈和美觀;天冷時給小手抹上護手霜,戴上手套,以免凍傷。不隨便將小手伸入電風扇或門縫,不拿鋒利的危險物品,使小手安全、健康長大。
5.教師帶領幼兒學習用小手來做大紅花。
教師示范,幼兒自己練習做,教師指導。
6.教師與小朋友一起做小手操:拍拍手、拍拍肩。
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分辨幾種經(jīng)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2. 愿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3. 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重點難點
重點:分辨幾種經(jīng)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難點:愿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活動準備
1. 一次性杯子(分別裝有白開水、白醋、果汁、中藥);2. 護手霜;3. 每位幼兒一個笑臉。
活動過程
一、聞一聞、找一找
1. 出示瓶子,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
①你們看到了什么?
、诒永镅b了什么?
2. 找一找,學習聞氣味的正確方法(幼兒聞氣味)
提問:
、倌銈兌悸劦搅耸裁礆馕?
②我們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白醋和白開水?
小結:我們的鼻子真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氣味,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二、聞一聞、說一說
1. 聞氣味貼笑臉(出示笑臉)
提問:
、龠@是什么?
、谛δ槺硎臼裁?
(幼兒聞氣味,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前)
2. 說一說聞到的氣味
3. 提問:
①小朋友,哪里的笑臉比較多?
、谀銥槭裁聪矚g這種氣味?它聞起來怎么樣?
③小朋友想一想,你以前還聞到過什么東西也有這種氣味?
④為什么喜歡這種氣味的小朋友不多呢?
小結:我們的鼻子可以分辨兩種不同的氣味。
三、聞一聞、抹一抹
提問:
、倌銈兟劦搅耸裁礆馕叮
、谀銈冎朗鞘裁磫幔
、鄱鞛槭裁匆孔o手霜?(請幼兒洗手涂護手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結合我班對于氣味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而制定的。目標既有科常方面的認知經(jīng)驗、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態(tài)度,但不缺乏領域特質。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在找一找、聞一聞中,讓幼兒初步感知鼻子可以聞氣味;在聞一聞、說一說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氣味;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涂一涂、聞一聞中,知道保護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兒,所以在設計教案中,融入了較多生活元素,既有預防甲流的知識,也有冬季保護小手的方法。在提問上,考慮到年齡特征,大多數(shù)體訪問設計成了封閉式和半封閉式,有二個是開放式提問,有利于幼兒的'回答。在整個活動中,也考慮到動靜交替,請幼兒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下,加入了他們的互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動中,能完善材料的選擇,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夠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小老鼠等手套娃娃若干;蘿卜胸飾若干;《拔蘿卜》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師出示蘿卜頭飾,引出故事主題。
教師:看,這是什么啊?(教師出示蘿卜頭飾)教師:這個啊是昨天有一個老公公種的一個蘿卜,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蘿卜越長越大。后來啊老公公想把蘿卜拔出來,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動,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現(xiàn)在啊,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就是有關這個蘿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操作手套娃娃,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回答。
教師:老公公蘿卜呀拔不動,我們看看,老公公會用什么辦法拔蘿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教師:最后蘿卜拔出來了沒有?那是怎么樣拔出來的呢?有誰一起拔的?
教師: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
。2)再次講故事,請個別小朋友用手套娃娃進行故事表演教師:那好,那我們現(xiàn)在也一起來拔拔這個蘿卜好不好?我請一個小朋友來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上來表演,請小朋友試著和老師一起講,主要掌握“XX來拉,來拉”“‘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兩個句子)教師小結: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這個蘿卜啊?那好,現(xiàn)在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蘿卜拔出來。ń處熞龑啃∨笥岩黄鸱纸巧硌葸@個故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全部幼兒一起表演故事。
教師:這么大的蘿卜,小朋友們有沒有拔出來啊?蘿卜拔出來了小朋友們開不開心?
四、活動延伸
將手套娃娃放進語言區(qū),幼兒可以在那里繼續(xù)邊用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講述故事情節(jié)。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學習簡單的角色對話,豐富詞匯“拉”、“拔”
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背景圖及各角色圖片各一張(可粘貼);
2、各角色的掛飾各一張。
3、《拔蘿卜》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愿望出示蘿卜的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蘿卜是長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答。老師給予肯定回答
二、播放課件,分兩段欣賞故事、
1、帶著問題觀看課件“拔蘿卜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播放故事開頭至"拔牙拔,可是他拔不動"請幼兒回答剛才的問題。
2、蘿卜拔不動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3、讓我們繼續(xù)觀看課件,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請了誰來幫忙?
繼續(xù)播放課件至結束
三、利用教具,一邊復述故事一邊提問
1、老公公一個人拔起來蘿卜了嗎?他找了誰來幫忙呀?(老婆婆)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幼兒學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動作
2、老公公和老婆婆兩個人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他們請了誰來幫忙?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他們請了誰來幫忙?小黃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他們請了誰來幫忙?小黃狗是怎么叫小花貓來幫忙的呀?小花貓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有沒有把蘿卜拔出來?他們請了誰來幫忙?小花貓是怎么叫小老鼠來幫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蘿卜有沒有拔出來?是被誰拔出來的呀?他們高不高興呀?
7、為什么老公公一個人拔不動蘿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蘿卜拔出來了呢?
四、表演故事
請小朋友表演故事。請一組小朋友們帶上掛飾,設計情景。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講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教學反思:
一、目標反思針對我的三條目標,我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完成目標。
目標1:傾聽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我在環(huán)節(jié)(二)中體現(xiàn),由于故事較長,我采用分兩段欣賞。
目標2:學習簡單的角色對話,豐富詞匯“拉”、“拔”。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重點,我用圖片作為更深層的理解,而圖片教具,我用了動感的,可以拉起來的蘿卜,孩子們看到蘿卜動了,給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在環(huán)節(jié)(三)中作為重點理解。
目標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快樂。這一目標,我在環(huán)節(jié)(三)的結尾通過提問啟發(fā)的方法,讓幼兒自己猜測道理,又通過游戲,更深刻的感受了樂趣?梢哉f,三個目標全部完成。
二、提問反思本學期,語言教研組的側重點放在了提問上,所以我在設計每一個問題的時候都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試圖將問題精簡。但是由于故事較長,有個讓我困惑的地方就是:我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故事情節(jié)的重復性,我的提問也是不斷的重復,是不是顯得很冗雜?可以更精煉而準確嗎?
三、教學效果反思從整個教學活動的效果來看,孩子是快樂的,活動氣氛也比較輕松,但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想讓每個孩子參與進游戲中來,所以請全班孩子來表演游戲,感覺不是很成功。第一:孩子沒有用故事中的語言對話來進行表演。第二:表演就是要省略旁白的部分,而我在表演的時候,成了第三次講故事,影響了孩子們游戲看快樂情緒。有待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jù)物體在容器中搖動時發(fā)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物體名稱,發(fā)展聽覺分辨力。
2.通過自制響罐,感受聲音產(chǎn)生的有趣,培養(yǎng)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易拉罐若干,膠帶紙。
2.大米,小米,豆子等晃動易發(fā)出聲響的物品。
活動過程
1.出示響罐,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裝有豆子和小米的易拉罐兩只,晃動罐子,
請幼兒傾聽,根據(jù)聲音的不同,來判斷罐子中裝的是什么?
2.觀察教師提供的制作材料,了解其特點及功用,嘗試制作響罐。
教師與幼兒一起制作響罐。
指導給罐子裝入多少物品,響罐該如何密封。
3.猜響游戲
(1)集體猜測,聽一聽響罐里裝的是什么?進行分類。
根據(jù)響罐聲音的'細微差別,對裝入物品多少進行排序。
(2)自由結伴,根據(jù)晃動的聲音互猜罐子中裝的是什么?
4.用響罐為曲子伴奏。
教師先用響罐示范一遍伴奏,讓幼兒欣賞。
幼兒與教師一起用響罐為曲子伴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潔牙齒的重要性,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
核心要素:
小牙刷 手中拿 早和晚 把牙刷 牙齒亮 口氣清 除病菌 不得病
活動準備:
1、牙齒的模型、牙刷、兒童牙膏等;
2、愛牙五步曲圖片一套;
3、聯(lián)系附近的醫(yī)院,策劃一次牙病診治觀摩活動。
基本過程:
。ㄒ唬⿲牖顒
邀請保健室大夫來班上進行“愛牙”宣傳,并由保健室大夫的到來引出
(二)關鍵步驟:
1、介紹保健室大夫的來訪目的。
2、保健室大夫用提問的方法引出如何刷牙的問題。
(1) 小朋友,你們知道每天吃完飯后為什么要刷牙嗎?
(2) 平時,你們都選擇在什么時間刷牙?
。3) 你們知道應該刷牙嗎?
3、保健室大夫使用牙齒模型向幼兒示范刷牙(豎刷)的方法。
。ㄈ┦痉逗笈c幼兒團討:
1、“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牙齒?”
2、“我們應該怎樣刷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20xx年新春即將來臨,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的生活日歷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我們特意為大家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展示平臺,舉行“迎新年,親子手工大比拼”活動。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學習,是其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次活動我們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常用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制作出各種新穎、美觀的手工作品,發(fā)揮家長的主動性、參與性,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增進教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促進家園互動,共同合作。
二、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制作各種面具。
2.在制作過程中體驗親子共學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卡紙、剪刀、固體膠、松緊帶、各種顏色皺紋紙每組家庭1份。
四、活動時間:20xx年元月17日下午
五、活動地點:本班活動室
六、參加人員:全體幼兒、家長及教師
七、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
小朋友,各種各樣的面具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就用桌上的材料和爸爸媽媽—起學做面具。
2、親子合作(20分鐘內(nèi))。
請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可根據(jù)個人喜歡制作不同的面具。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3、展示作品
幼兒戴上面具在規(guī)定區(qū)域隨音樂舞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感知冬天雪景的美妙,感受小動物熱心、聰明的美好心靈。
理解和學說動詞:"推、鏟、扒、掃等。"
二、重點與難點
感知小動物掃雪動態(tài),形象化地理解不同動物的典型特征學說相關動詞。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課件
2、制作道具:豬鼻子,象鼻子,鴨嘴巴,松鼠尾巴,狐貍尾巴等。
四、設計思路
作品描寫了美妙的雪景和美好的心靈,巧妙地將動物各自的特征與動物掃雪的自動態(tài)融為一體,既能使兒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又能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更 能領略小動物們熱心、聰明的美好心靈。
第一,本設計首先以故事為藍本,觀察圖片,展開討論,對重點部分適當擴充內(nèi)容以強化感知。
第二,結合小班認知特點,運用道具在活動中通過形象化的動作來體會動詞的含義如鏟、推、扒、掃等
第三,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欣賞故事,提高幼兒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五、活動流程
談話--游戲--欣賞--擴展
談話:
。1)觀看課件
教師提示:一天早上,小動物走出家門一看,都感到很奇怪,小路怎么沒有了?小路到哪兒去了?
。2)
設問:小動物怎么啦?怎么會摔跤的?然后可插入孩子們和小動物對話。例如:"小豬快爬起來,不要哭"等。
。3)
討論:他們是怎么掃雪的?然后學說動詞:鏟、推、扒、掃。
2、游戲
引導孩子學小動物掃雪。
可讓孩子自選道具,如豬鼻子,鴨嘴巴,松鼠尾巴,狗抓子,學著小動物掃雪,游戲結束后,說說怎么掃雪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享受扮演司機開車的樂趣,來感受音樂中的行進與停止。
2、嘗試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開車歌》音樂。
2、小呼啦圈。
3、汽車、火車的牌子。
4、交通信號燈(紅燈、綠燈)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 “有誰是坐汽車來幼兒園的?”
“通常是誰在開車呢?”
“他是怎么開車的'?”“什么時候車子會停下來呢?”
請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2)、和幼兒討論:車子遇到紅綠交通燈時,該怎么做。(提示:紅燈停、綠燈行)
2、欣賞《開車歌》
請幼兒仔細聽,然后討論:歌曲旋律中的那個地方像是車子遇見紅燈了。
請幼兒坐下來,隨著歌曲用雙手做開車和等待的動作。
3、觀看圖片,講解規(guī)則
(1) 當看到汽車圖片時,請幼兒4人一組,1人當司機,3人當乘客。
(2)
當看到火車牌子時,請幼兒6人一組,1人當司機,5人當乘客。到老師所指定的馬路上開車。
4、開車游戲
(1)老師與幼兒共同游戲,引導幼兒注意根據(jù)音樂進行游戲。
(2)教師退出游戲并出示不同種類的車型,幼兒按要求分組,聽《開車歌》進行游戲。
(讓幼兒在玩的同時能夠相互交換角色,輪流扮演司機與乘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雙腳站立由高20~25厘米處往下跳。
2、培養(yǎng)幼兒勇敢和克服困難的品質。
3、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diào)性。
4、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高20~25厘米的塑料小凳子,分散在場地一端。
活動過程:
1、進行隊列練習,四隊變兩隊——兩隊邊四隊——四隊變——圓圈——圓圈變四隊。
。ㄒ笥變涸谧冴爼r應該大步踏步)
2、幼兒練習小鳥飛的動作,練習從小凳子上 往下跳的技能。
。ㄌ嵝延變涸趯W小鳥飛時,兩臂上下輕輕散動;在練習跳時前腳掌輕輕落地,雙腳應該同時落地)
3、幼兒游戲:“小鳥找食”(在游戲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游戲可進行多次。
4、放松運動,幼兒學小鳥啄食、小鳥飛、小鳥理羽毛等動作歡快地飛回課室。
課后記錄與分析:
幼兒較好的掌握從小凳子上往下跳的技能。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幼兒園小班教案05-2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4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11-08
小班幼兒園教案12-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經(jīng)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30
[經(jīng)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9-03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