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6篇【合集】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新歌《我們都是好朋友》。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根據(jù)圖片的暗示掌握歌詞并主動匹配,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聲來呼喚人們愛護大自然。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四張圖片(小兔、小鳥、小魚、熊貓;小兔、小鳥、小魚、熊貓的大自然家園被污染后的樣子)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動物圖片,并提問
、藕诎迳隙加心男﹦游铮浚ㄐ⊥、小鳥、小魚、熊貓)它們都生活在哪里?都吃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師小結幼兒討論的內容)
師:可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啊,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讓這些小動物的家園不再美麗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出示大自然被污染的圖片)
、茍D片上的大自然怎么樣啦?為什么?(大自然被污染了,因為人們不愛護環(huán)境)
2、幼兒理解并學習歌詞
師:大自然收到污染了,小動物的家園不再美麗啦,它們也都很難過、很傷心,你們是不是這些小動物的好朋友?原不愿意幫助他們呢?那李老師這里啊,也有一群熱心的小朋友,也很想幫助它們,讓我們一起聽聽磁帶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幫助它們的。(放磁帶錄音)
、拍銈兌悸牭搅耸裁?歌中小朋友是怎么唱的?怎么幫助這些小動物的?(綠草給小兔、藍天給小鳥、清泉給小魚、森林給熊貓)
注:如幼兒沒聽清楚,師彈琴范唱,同時讓幼兒熟悉前奏。
3、學唱歌曲
、沤處熯呏府嬤叧鄳母柙~,速度放慢,整首教唱。
、朴變簩W唱,教師重點糾正第三、四樂句的唱法,以及引導幼兒最后兩句能開心地演唱。
注:這首曲子前三樂句節(jié)奏型很相似,第四樂句和最后“更美好”的跨度較大,且節(jié)奏型發(fā)生了變化,對幼兒的演唱形成了難度,可以用手勢:下滑的動作,引導幼兒唱準。
、怯變和暾匮莩枨處熆蓮椙,也可放磁帶讓幼兒跟唱。
、扔變菏煜じ枨,教師可提唱歌時情緒上的要求(前4句要優(yōu)美,最后兩句要自豪;可站起來唱,注意換氣)
、烧埑煤、表現(xiàn)力強的幼兒上臺唱。
4、創(chuàng)編歌詞(教師引導:除了這些小動物以外,還可以有什么小動物也需要我們幫忙的。)
、耪埶膫小朋友前四句接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后兩句齊唱。
⑵師彈鋼琴,幼兒各自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
5、幼兒完整地表演唱
6、小結
活動延伸:
將幼兒心中幫助小動物的方法繪畫出來。
活動反思:
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把交往能力的五個方面——合作、謙讓、幫助、遵守規(guī)則、分享等滲透到課堂教學、游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積極與同伴合作,與同伴交往。只有在實際情境中,幼兒通過交往技能的訓練,才能真正積累交往的經(jīng)驗。為此,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幼兒的交往技能。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梳理和整理。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péng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lián)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度時,可稱之為知己。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樹的基本結構及樹干、樹枝、和樹葉的形態(tài),畫出不同的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保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彩色水筆,蠟筆,樹的一家。
活動過程:
1、出示范圖: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這是秋天的樹林)為什么這個地方會叫樹林呢?(這有許多許多的樹)這就是樹寶寶的家,找一找樹寶寶在哪里?(樹寶寶就是畫面上最小的一棵):樹寶寶和爸爸、媽媽及許多叔叔、阿姨們住在一起,它們有著不同的樹枝、樹枝、樹冠和樹葉,就象人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同的花紋一樣。在這片樹林里長得最高的是樹爸爸(請幼兒找出來)淡灰色樹干的是樹媽媽,黑色樹干的是樹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幾根樹枝。(均請幼兒從畫面上找出來)。
。ǚ此迹豪们榫埃瑢υ挼拳h(huán)境要素,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我讓孩子在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樹中,獲取樹的有關經(jīng)驗。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樣的樹木之間的不同,但又有著共同的規(guī)律)。
2、示范與思考
。1)請樹寶寶來和我們做朋友,老師畫一部分,請小朋友說出這是樹寶寶的哪一部分。
。2)A樹干--就象我們的身體。
B樹枝--就象我們的手。
C樹冠--就象我們身上的衣服。
D樹葉--就象我們衣服上的花紋。
。ǚ此迹好佬g活動中想象創(chuàng)造需要一定的繪畫技能,先讓幼兒掌握樹的基本形態(tài),然后讓幼兒進一步表現(xiàn)他們熟悉的`部分組成的物體)
3、創(chuàng)作要求大家都來種樹,種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樹林。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分辨樹根、樹干、樹枝和樹枝,各部分不遺漏。
。2)思考變化各種樹的形態(tài),區(qū)分高矮、粗細、樹枝的多少,樹葉的形態(tài)。
(3)選配用深淺不同顏色涂樹葉、樹冠、樹干。
5、引導
。1)找一找有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體會樹和人一樣,沒有兩個完全一樣,否則就分不清了。)
(2)怎樣讓每棵樹都美麗?(每棵樹都選兩、三種顏色,把其他的顏色讓給別的樹。大家在一起各不相同,就非常美麗,如果每棵樹都把所有的顏色穿在身上,又變成穿色彩一樣的衣服了。)
。ǚ此迹好佬g創(chuàng)作是個性化的,主觀的。其中有許多值得幼兒相互借簽的地方。因此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很重要。教師要把全體幼兒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引導幼兒善于發(fā)現(xiàn)他人的有點和他人的創(chuàng)造性、技能性,是幼兒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 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
2、 激發(fā)幼兒互相合作,大膽繪畫。
3、 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皺紋紙彩帶人手一條,貼有小魚的大、小畫紙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快樂,激發(fā)興趣。
(1)教師在音樂中手持彩帶跳舞。
指導語:今天,我來跳個舞吧!
(2)與幼兒一起手持彩帶,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指導語:我跳得舞怎樣?你們和老師一起來跳吧!
2、觀察曲線的畫法。
(1)引導幼兒再次跟著音樂邊舞動彩帶,邊觀察曲線。
指導語:小朋友的彩帶舞得真漂亮,老指導語獎勵你們,讓你們再玩一玩。但這次請你仔細觀察,你的彩帶是怎樣跳舞的?
(2)向同伴介紹彩帶的舞蹈。
指導語:小朋友們都仔細觀察了,你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你的彩帶是如何跳舞的?(像尾巴,像蚯蚓,像圓圈。)
(3)請個別幼兒說說彩帶是如何“跳舞”的。
指導語:你的彩帶是怎樣跳舞的'?
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請大家模仿后,老師記錄,記錄后,師生共同空手畫曲線 ξ等。
3、在游戲情景中作畫。
(1) 出示活動教具,以小魚口吻引出游戲情景。
指導語:想請你們幫個忙,在池塘里畫上清清的河水、長長的水草,還有我愛吃的小蟲子,好嗎?(提供大、小不同的畫紙,孩子按要求選擇。)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畫的曲線,說說它們分別像什么。
4、講評作品
(1)表揚大膽繪畫的幼兒
(2) 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活動為主.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同時,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此活動擺脫了那種一筆一筆教畫的方式.首先讓幼兒觀察"曲線"(此曲線則用跳舞的彩帶代替),這樣就會很生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曲線,觀察曲線.然后讓幼兒在觀察跳舞的彩帶的同時,想象它"跳舞"的樣子象什么?這便能讓幼兒發(fā)揮其想象力,在模仿彩帶"跳舞"的同時,又學會了曲線的畫法.主要的繪畫過程是讓幼兒添畫.如:少線繩的氣球;少尾巴的蝌蚪;小蟲;水紋……在此過程中,孩子們還培養(yǎng)了合作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手型進行繪畫,指導幼兒依據(jù)手型進行繪畫。
2、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對美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油畫棒、繪畫紙、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玩手指游戲:石頭、剪子、布
師: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提問:誰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用手型變換出了什么?你是怎樣變的?
二、幼兒嘗試手型畫的畫法
1、今天呢老師就教大家用手的形狀來畫一幅畫首先呢,請幼兒欣賞老師的范畫,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提問幼兒:這些畫是用手部分來進行繪畫的嗎?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明確以手型進行聯(lián)想繪畫。
2、師小結:先把自己變換的手型放在紙上不動,再用握筆的手沿手的外型輪廓畫,畫出的圖案就叫手型畫,然后再根據(jù)你畫出的圖案進行添畫。
三、幼兒嘗試創(chuàng)作手型畫(老師提繪畫要求)
1、先變換手型,再根據(jù)你畫的手來添畫涂色。
2、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大膽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圖案。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重點難點來進行評價。
2、根據(jù)幼兒的構圖、布局、線條、色彩進行評價。
3、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畫墻上。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畫形象與生活原型的不同,發(fā)現(xiàn)動畫中眼睛、嘴巴等細節(jié)變化,感受美術形象的夸張美。
2、嘗試用遷移經(jīng)驗、變形夸張的方法設計動畫形象,體驗設計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天天愛消除視頻;PPT。
黏土;紙杯。
活動過程
一、在游戲視頻中導入活動主題。(1分鐘)
師:這是什么游戲?(播放游戲視頻10秒)你玩過這個游戲嗎?里面有些什么小動物?
小結:這個天天愛消除的游戲,很多人都喜歡游戲里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二、觀察發(fā)現(xiàn)動畫形象與生活原型之間的關系,感受美術形象的夸張美。(5分鐘)
、睅煟河螒蛑械膭赢嫿巧褪歉鶕(jù)生活中的小動物進行設計的,請你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是怎么變成動畫中這個樣子的。(動畫展示熊貓變的過程)
指導要點:這個熊貓和生活中的熊貓比較有什么不同?和什么相同的地方?熊貓的顏色、眼睛有變化嗎?
提問:
為什么設計師設計的小動物都去掉了身體,只留下了一個圓形的頭部?
小結:小動物經(jīng)過了設計師大膽的'想象和變化,有的地方進行了簡化有的地方變完全不同,這樣的方法就叫夸張。
三、感知發(fā)現(xiàn)動畫形象的細節(jié)特征,在猜想中進一步感受美術形象的變形和夸張。(3分鐘)
師:這個游戲名字叫“天天愛消除”,小動物們在消除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用放大鏡技術,幼兒互動點擊熊貓圖后觀察變化)
師:還會不會發(fā)生別的變化呢?
(用拉幕技術打開熊貓的眼睛嘴巴細節(jié)變化圖)
四、嘗試運用遷移、變形、夸張的方法設計小動物的動畫形象。(15分鐘)
、背鍪居螒蛑械钠邆小動物形象
師:小朋友們,這是游戲中的其他的小動物,請你來做設計師,你覺得它們也能發(fā)生些什么變化呢?(幼兒自由講述)
⒉幼兒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的想法。(背景音樂)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里有些什么材料?(黏土、無紡布、炫彩棒、紙盤等材料),你可以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到盤子上去。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做設計師吧!
五、實物投影展示幼兒作品,交流分享。(3分鐘)
師:你設計的是什么小動物?你是怎么考慮的?
師:今天第一次畫動畫游戲小動物嗎?你這個小小設計師感覺怎么樣?
六、欣賞升級版的“天天愛消除”動畫形象。(延伸)
師:美麗的作品能夠裝飾我們的生活,動畫設計師還有升級版的設計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活動反思
活動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時間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幼兒的自由創(chuàng)作和教師的評價,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和諧師生關系;顒又谐浞职l(fā)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通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地運用語言及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表達自己的感受。
2、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
3、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1、 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檸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黃連、姜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 活動室布置成演播廳場景。
3、 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簽等作畫工具。
4、 作畫時用的輕松的音樂磁帶和游戲結束時用的激昂的音樂磁帶各一盒。
教學過程:
一、幼兒進入演播廳,自由結伴分別入座紅、黃、藍隊
師:小朋友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猜一猜,畫一畫”節(jié)目的演播現(xiàn)場。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來賓:這是紅隊,歡迎你們!這是黃隊,歡迎你們!這是藍隊,歡迎你們!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兒:ye。
二、嘗嘗味道,說說味道、猜猜味道
1、 師: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請你們來猜味道,你們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嗎?(幼兒回答)
“我這兒有一個百寶箱,里面就裝著各種味道,現(xiàn)在我要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到百寶箱麗嘗味道,等你嘗好了味道就告訴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說出你吃的是什么東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訴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樣的,你會想到什么事情,猜對的小朋友所在的隊就可以加上100分!
2、 教師啟發(fā)性示范。
3、 幼兒進行游戲。
4、 教師小結各隊得分情況。
下面我們就進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畫,我畫,我畫畫畫“(幼兒:ye)
三、嘗嘗味道,想想味道,畫畫味道
1、 師“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小紙包,打開細細品嘗,然后合上眼睛慢慢體驗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樣用畫來表達,用筆畫出來。
2、 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畫味道,教師巡回啟發(fā)指導。
3、 啟發(fā)幼兒抓住自己的感覺,大膽發(fā)揮想象,大膽落筆,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所要表達的味道。
四、說味道
1、 把畫按紅黃藍隊貼在記分牌上。
2、 每位幼兒都上來介紹自己的畫。
3、 幼兒互相觀摩、交流、評價誰畫的味道最生動最有趣。
師“現(xiàn)在每個人手上都有兩顆愛心,一顆代表100分,你可以把愛心送給你認為畫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畫。“
4、 請嘉賓加分并點評。
五、在音樂聲中結束
師:現(xiàn)在分數(shù)出來了,紅隊———分,黃隊———分,藍隊———分,今天的冠軍隊是—隊,讓我們一起來祝賀他們。
把味道畫出來真有趣,我們回家后再嘗嘗別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畫出來,好嗎?今天的節(jié)目就到這,謝謝大家的`參加,再見!
教學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味道,并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 嘗試著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畫出你最喜歡的味道的創(chuàng)作畫,不是單一的畫表情。最后在幼兒展示的時候,有的幼兒說話都沒有完整,我由于緊張也沒有注意,事后才發(fā)現(xiàn)。還有我上課聲音太輕,小動作太多,以后還需改進。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的教案11-0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3
美術教案(精選)07-24